张蔚萍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16449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9.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蔚萍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张蔚萍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张蔚萍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张蔚萍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张蔚萍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张蔚萍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蔚萍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深刻领会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基本精神,积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央党校教授 博士生导师 张蔚萍十七届五中全会听取讨论了胡锦涛总书记作的重要讲话,也听取了温家宝总理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的说明,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战略布局和重大措施。会议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次会议明确告诉全党:“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精神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目的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2、。所以,要学习贯彻会议的基本精神,就必须搞清楚三个大问题:一是为什么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中心议题加以讨论?二是怎样深刻理解党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构想和布局?三是采取哪些有效措施来加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三个重大问题搞清楚了,十七届五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就把握住了。下边谈点学习体会,与同志们共同研讨。一、为什么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中心议题?转变发展方式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决定性基础。自从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后,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就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但还没2有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只有到了党的

3、十七大才第一次提出了“转变发展方式”问题。随着形势的变化,党中央又在“转变发展方式”前边强调了“加快”二字,意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然而很多党员干部对此却认识不足,对“加快转变”的主攻方向、支撑点、着力点也搞不清,因而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够得力。鉴于这种情况,有必要召开中央全会专门讨论这个问题,以便为制定“十二五”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和科学建议。这里,首先论述一下“加快转变”的紧迫性和时代背景问题。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就会增强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党中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时代背景和紧迫性,主要是依据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而作出的科学结论。十七届五中全会认为

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虽然机遇和挑战同时并存,但总的形势是机遇大于挑战,这一点必须牢牢把握。为了更好地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了解一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为什么刻不容缓?首先,从各国发展经验和国际形势看,世界上所有先进国家的大发展,都伴随着经济社会大转型。谁能及时转型、成功转型,谁就能掌握国家发展进步的主动权。当前,世界上正处于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但深层次矛盾尚未得到彻底化解,复苏基础尚不稳固,发展速度明鲜减缓,因此,各国都在探索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在探索新路中,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

5、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经济3发展的重点,全力抢占世界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总体上看,在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潮流中,一方面低碳经济发展正在催生新兴产业成长和结构性变革,必然促使经济发展格局大转变;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居民收入和消费行为出现了新变化,正在改变全球生产和消费格局的变化。这一切都说明,世界经济发展已处在大转型时期,我们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其次,从国内经济形势看,我国 GDP 已超过德国和日本,跃居到世界的第二位。尤其是,我们在贯彻“十一五”规划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仅为转变发展方式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而且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这些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6、方式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约束从紧和社会建设滞后等。这五大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路径,就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同志提问:转变发展方式已讲了多年,为什么十七届五中全会特别强调要“加快转变”呢?之所以强调“加快转变” ,除了时代的要求外,主要是我国经济社会突现了六大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尽快解决。如果不加快解决,今后我国经济就难以“又好又快”发展。那么,究竟有那六大问题呢?第一,能源资源约束强化。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能源资源消耗,而能源资源消耗对外依

7、赖性相当大。比如石油,消费进口在 50%以上、铁矿石在 60%以上,其他方面也很大。如果减少进口,就要大力开发国内物质资源,这样人均能源资源的存量就会越来越少,转过来又会刺激加大进口。最近 10 年来,我国消耗的钢材、有色金属、4水泥、矿产品等资源,相当于 1950 年至 2000 年 50 年消耗量的总和。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多,如果靠大量消耗资源来推动经济发展,此路绝对不通!必须寻找新的出路。第二,生态环境压力增大。这一方面表现在空气污染、水污染和食品污染相当严重。据统计,仅石化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就达 60亿吨,居世界第一位,今后十年还会增加,将增加到近百亿吨。这对生态环境是多么大的危

8、害呀!另一方面,城镇化过程中修建住房、修建厂房、修建高尔夫球场和其他设施,必然占地毁林,这就会造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进而促使自然灾害越来越严重。从全国看,原来生态环境优美的云、贵、川等省、地、县,这几年灾情频频发生,值得我们深思。就拿最近舟曲发生的泥石流灾害来说,这与长期伐木毁林有很大关系。据林业局统计,从 1952 年 2 月 8 日舟曲成立林业局到 1990 年,累计采伐森林 189.75 万亩,加上民用木材和滥砍滥伐、盗卖盗用,全县森林面积每年仍以 10 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使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如果再加上矿山开采、水电开发等建设活动的影响,生态环境超限度的遭到破坏。问题是到现在还有很多

9、领导干部尚未认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危害。比如海南岛这个世界上最美的四个海岛,近几年却在城镇化和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口号下,大面积的卖地毁林。尽管中央和省级领导多次发表文章呼吁要保护生态环境,但基层很多领导根本不听。这说明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很难很难。第三,内外需求和消费不均衡。在对外需求方面,世界各国对外依存度平均在 40%左右,而我国却达到 60%以上。尽管我们不断扩大内需,但效果不尽人意,并且继续呈显城乡消费不均衡、居民5消费比重低、农民消费比重更低的现象。据统计,2003 年以来,城镇居民消费率达到 70%,而农村只有 30%。在社会消费总额中,政府和企业消费增长较快,约增长 15%左右,而居

10、民消费增长不足9%。另外,在区域消费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东部消费高,西部消费低。这些都说明实现协调发展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第四,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业层次较低。比如制造业增加值率仅是美国的 4.38%、日本的 4.37%,德国的 5.56%;其中机械工业比发达国家低 10 多个百分点。二是单位 GDP 能耗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65 倍,其中吨钢能耗高出世界水平的 15%,火电煤耗高出 20%,水泥能耗高出 24%。三是粗放产品产能过剩,比如,粗钢每年过剩 1.7 亿吨,水泥每年过剩 6 亿吨。尽管产能过剩,而有的地方还在不断建设粗放式的新厂和生产线。这说明转变

11、发展方式非常紧迫。第五,创新转化成果的能力不足。目前,我国仅发明专利就超过百万件,但专利技术转化率只有 1%。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我国的生产企业要将每部计算机售价的 30%、数控机床售价的 20-40%,手机售价的 20%都要支付给国外的专利持有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推动经济增长过分依赖投资增长,最近 10 年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增长 26%,若再继续这样搞下去,就会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六,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社会建设滞后。首先表现在,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很多企业仍把房地产作为获利的重点产业,希望抬高房价增加收入,同时不愿淘汰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能耗过大的产业。其次表

12、现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屡禁不止,技术落后、6质量不高、效益不好的企业和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普遍存在。而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仍然很低,这表明结构调整进展缓慢。另外,在社会建设方面,虽然党和政府已经重视,但公共教育、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等社会事业和民生方面的“短腿”问题仍未解决好;政府职能的转变也相对滞后。这些都说明转变发展方式问题不仅很重要,而且很紧迫。二、党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构想和布局。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

13、族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在上述指导思想和任务中,核心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围绕这个核心思想,党中央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如下战略构想和布局。概括起来有以下五个要点,简称“五个坚持:一是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二是要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柱;三是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

14、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着力点;四是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7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五是要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只要在贯彻“十二五”规划中做到五个坚持,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五个坚持” ,是党中央制定“十二五”规划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构想,国务院根据这一构想进行战略布局,通过调查研究,形成了“十二五”规划建议。下边,着重对这五个坚持加以分析。(一)关于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问题。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明确主攻方向,对于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具有战略意义。这里讲的经济结

15、构战略性调整,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供需结构、消费结构三个重大问题的战略性调整,相应的还涉及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基础。所谓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趋于合理化。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即工业带动,一产和三产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够强,调整的目的是要三者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着力点在于加大对农业和服务业的投资和政策引导。从企业内部来说,也有一个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主要是强化有战略发展前途的优势产业,淘汰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污染产业、高耗产业和落后产业。要紧跟中央精神,早下决心,快做决策,跟上时代潮流。这样,企业在这次

16、转型中必然再上一个新台阶。供需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 。从历史上看,调整供需平衡是毛泽东、周恩来在领导经济发展中一直很重视的问题。实践证明,需求小于供给就会造成产品积压、失业,进而8引发通货紧缩,若需求大于供给就会造成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我们党做规划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需求基本平衡问题。从总体上讲,我国的供需之间基本是合理的。然而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处理好外需与内需的矛盾是个新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长期重视外需拉动经济发展,但对内需拉动问题举措不力。当前,采取措施扩大内需问题,仍是调整经济结构中的一项艰巨任务。据统计,直到 2007 年进出口还占 GDP 的 65.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 15 个百分点。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提高消费率,以便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然而,要提高消费率,根本问题在于让广大人民群众富裕起来,并要着力解决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只有富民,才能强国。 “富民强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