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15659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岛市2012——201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试卷第 1 页(共 10 页) 语文试卷第 2 页(共 10 页)装订线葫芦岛市 20122013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第 二 部 分题号 第一部分一 二 三 四第三部分 总 分得分第一部分(17 题 30 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3 分) ( )A狞笑(nn) 俏皮(qio) 嗫嚅(x) 忸怩(n)B荆棘(j)彷惶(hun) 磐石(pn) 蹂躏(yu)C镣铐(lio) 褴褛(ln) 黯然(n) 山巅(din)D蜕变(tu) 蛊惑() 诚挚(zh)叱(ch)骂2选出下列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3 分) ( )A鸿

2、篇巨制 截然不同 岿然不动 义愤填膺B唾手可得 害人听闻 安分守己 惟命是从C令人发指 千古绝唱 喋喋不休 呆若木鸡D文质彬彬 寄人篱下 孤注一掷 俯拾皆是3选出下列结合句意解释词语不正确的一项(3 分) ( )A. 我只希望像我一样年轻的战友、年轻的同胞,记住这惨绝人寰的灾难。 (人世上再没有那样凄惨的了。 )B. 我们现在听到阿炳的音乐,不管是阿炳亲自演奏的,还是其他人改编的版本,都会有一种高山仰止的感觉。(形容人们听到好的音乐作品后,欣喜之余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 C. 他们惊呆了,山坡上早已站满端着刺刀凶神恶煞的日军。 (指凶恶的神)D. 内伊是那样的鲁莽勇敢,而格鲁希又是那样的优柔寡

3、断。 (办事迟疑,没有决断。 )4选出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3 分) ( )A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B成败与自己的想像有着直接的关联。悲观的把自己想像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的把自己想像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5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3分) ( )A老师表扬了全体同学和王小名同学。B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 C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

4、D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6名著阅读填空。 (4 分)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所创作的骆驼祥子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同时还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 ,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女人 ,被逼为妓而一步步走向毁灭的 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和他所受的政治迫害等等。7默写诗词文名句。 (11 分)(1)当年万里觅封侯, 。(2) ,端居耻圣明。得 分 评 卷 人学 校姓 名考 号命题人:鲁杰(3) ,星河欲转千帆舞。(4)行到水穷处, 。(5)风一更,雪一更, ,故园无此声。(6) ,气象万千。(7)醉翁之意不在酒, 。(8

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表现孙权英雄气概的词句是:, 。(9) 十五从军征中,通过“ , ”的诗句,进一步表现了服役归来的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第二部分(821 题 40 分)一、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8、9 题。 (4 分)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8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 。 (2 分)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题思想。 (2 分)答: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1013 题。 (13 分)【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

6、人。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 胜,觥筹交 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0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4 分)(1)悉如外人( ) (2)无论魏晋 ( )(3)临溪而渔( ) (4)泉香而酒冽(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答: (2)

7、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答: 12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入适当的成语。(2 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13【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简洁地概括其中所表现的人们生活的共同之处。(3 分)答: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1417 题。 (13 分)苹果皮那是 30 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 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吃罢 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到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得 分 评 卷 人哥哥手里。

8、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 ;“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去吧,别让你们妈看见了。”我们 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 边连 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 ”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 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 连声说:“好好好。 ”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 妈妈已经站在我 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 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回答:

9、“是给奶奶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是 给你们奶奶的。你 们奶奶已经 80 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 她留着, 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 手里。 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模了模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我们 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 们该做作业了。”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 让他俩一人吃一个吧。 ”妈妈 笑着说:“妈,他 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 们了。

10、 ”奶奶又擦了擦眼泪 说:“孩子, 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 ,我吃着也没 啥味呀。” 妈妈给 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那天我 们吃 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 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他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 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 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哟。”

11、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 妈妈把我和哥哥 搂在怀里,一 边嚼,一边高兴他说:“真甜真香啊。 ”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14从文章前三段筛选出最能表现“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的三个语句。(3 分)答: 15第段写“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请揣摩并写出妈妈此时的心理活动,字数在 40 个左右。(3 分)答: 16第、两段对母子三人嚼苹果皮情景的描写,十分传神而富有情趣。请用简洁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2、。(4 分)(1)哥哥为什么说“苹果皮是苦的”?(2 分)答: (2)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情调或氛围?(2 分) 答: 17第段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美好的心灵”的具体含义。(3 分)答: 四、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1821 题。(10 分)输不丢人,怕才 丢人电影 梅兰芳 中有个十三燕,是个曾名重一 时的“伶界大王”。后来,梅兰芳迅速崛起,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他与梅兰芳唱对台戏时落于下 风。眼见败势已成,他却没有选择逃避。即使面对空旷的 戏台,他仍然一 丝不苟地坚持唱完了最后一 场,并且在临死前留下那句掷地有声的话语:“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所以,尽管十三燕是个失 败的人物,但却是令人敬佩的,因为他道出了一个做人的基本真理,而且自己就是 实践这一道理的榜样。大千世界,我们不论干什么,只要与人 对阵,参与竞争,都会有输赢,见高低,而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