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1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211582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1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1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1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1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1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与实践探索当前, “幸福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讨论的热点话题,甚至少数“幸福教育”的实体范畴也日渐形成。然而,在高校校园这个特定的“场域” , “教育究竟促进怎样的幸福以及能够为人的幸福提供什么的问题是不明的。 ”(怀特语笔者注)高校校园既是师生教学的共同体,也是师生生活的共同体。 “幸福教育”必须扎根于师生校园生活的现实土壤,关注并致力于塑造感受、分享、追寻幸福的人。当我们以“幸福教育”的视角对当前高校校园生活进行审视时,关于“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便成为了我们的应有使命和现实课题。一、 幸福:人类千年的伦理命题自 人 类 文 明 形 成 以 来 , 幸 福 就 是

2、 人 类 孜 孜 追 求 的 一 个 人 生 境界 。 因 此 , 幸 福 是 一 个 伦 理 学 范 畴 的 命 题 。 伦 理 学 意 义 上 的 幸 福 ,是 指 人 在 创 造 生 活 条 件 的 社 会 实 践 中 , 由 于 感 受 和 理 解 到 个 人 、集 体 乃 至 人 类 的 目 标 、 理 想 和 正 义 公 益 之 事 业 的 实 现 而 得 到 人 格上 的 满 足 。翻开中外历史,先哲们追寻幸福的履迹坚深可辨。有人认为,幸福是享有人生重大快乐和免除人生重大痛苦,是人生重大需要、欲望、目的的肯定方面得到实现和否定方面得以避免,是人生发展达到某种完满和免除严重损害的心

3、理体验。也有人认为,幸福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一种状态,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总体而言,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不外乎两种路径:一是把幸福理解为快乐;一是把幸福理解为德性。但是,这两种理解的都有片面之嫌,主要缺陷在于或是单纯地从个人的感官欲望出发,或是单纯地从社会稳定的需要出发,忽略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在这里,我们汲取“快乐论” 、 “满足论” 、 “意义论”等幸福观的合理因素,对幸福重新作了如下规定:幸福就是人由生存需要得到适度的满足、发展需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并不断追求进一步满足所产生的对人生总体上感到满意的愉悦状态。简而言之,是

4、达到生存和发展的某种完满的心理体验。这一幸福的规定蕴含了四个层面的内涵。一是物质层面:幸福生活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生存需要的满足、基本权利的保障、以及健全健康的身体,这是体面尊严幸福生活的基石。二是制度层面:社会、组织等对个体人格尊严的维护和自我价值的认可,组织的归属感、职业的成就感以及发展需要的满足感等。三是心理层面:心理的和谐与精神的自由愉悦等。四是伦理层面:幸福是灵魂合乎德性的活动,是美德在生活中实践的结果。德性对于幸福的作用,就是在于引导人们在趋利避害的人性基础上怎样追求幸福,获得幸福。因此,幸福生活还依赖于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依赖于我们在工作中采取的态度和方式,依赖于我们内在

5、的道德品格。由此,幸福的特征主要包括:幸福总是既基于个体又依存于社会;幸福是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时的和谐感,是人身心健康和谐、人格充盈完满的状态;幸福是生活自给自足的目的,是生活的终极性、动力性、意义性所在;幸福的生活是合乎德性的生活。二、 “幸福校园”:“幸福教育”的时代理念当“幸福教育”日渐成为时代理念, “幸福校园”的理念重构和实践探索问题就呼之欲出了。这里讨论的高校校园,既有别于中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校园,也区别于高校校园之外的各类社会教育机构,更有别于教育系统以外的其他部门和单位。高校校园包括校园环境、校园师生、校园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元素。事实上,受市场经济和信息时

6、代的冲击,当前许多高校校园是远离了幸福的“失乐园” 。有调查显示,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疾病、工作焦虑、职业倦怠等指数均居各行业前列。随着日渐恶化的师生关系、不合理的家长期望、功利化的评价制度以及组织管理的缺陷等冲突和矛盾的加剧,高校教师往往因为心理压力剧增而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最终导致幸福感失落。由于校园生活不仅在教师整个生命历程中占有着大额比重,而且伴随着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因此,如果教师在校园生活中体验不到幸福,那么整个人生的幸福又从何谈起。从大学生来看,枯燥的理论学习、繁杂的实验实训、复杂的情感问题、功利的人际关系、严峻的就业形势、多元的思想冲击、网络社会的虚拟诱惑,几乎占据了校园生活的主体,

7、支配着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蔚然形成当下高校校园的“欲望文化” 。不少大学生都是被动地将自己的幸福寄望于将来,已然忘却活在当下。让师生幸福是至高的教育价值。 “幸福校园”的关切不能只立足于纯粹意义上的批判,而应是理念的重构和实践的探索。何谓“幸福校园”?“幸福校园”是指高校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生活的环境和条件,能够带给广大师生员工一种物质上的满足感,一种精神上的愉悦感和一种心理体验上的幸福感。在精神层面,表现为思想自由、管理民主、崇尚科学、人际和谐;在物层方面,表现为环境优美、条件优越、待遇较好、发展有利,等等。在心理层面,广大师生员工对所在高校的现状和发展有着强烈的自豪感和饱满的自信心,对投

8、身于学校教育事业充满热情并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总之, “幸福校园”就是指这样的高校校园,其师生员工的幸福指数普遍较高,幸福指数平均值对比同一高校过去同类指标、以及相比同一地区同级高校都要更高,并且这些指数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根据“幸福校园”的内涵不同,我们将“幸福校园”分为“校本模式”和“人本模式”两种类型。 “校本模式”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和利益为前提,致力于将高校建设为一个自由校园、民主校园、科学校园、文明校园和发展校园;而“人本模式”则以师生的发展和利益为本,主张将校园建设成为一个健康校园、道德校园、法治校园、精神校园和成功校园。 (见表 1)表 1:幸福校

9、园的基本模式模式类型 建设目标 基本内涵自由校园 学术自由、思想自由、工作自由、生活自由民主校园 依法治校、管理民主、和谐校园、民生校园科学校园 崇尚科学、尊重知识、注重实践、追求创新文明校园 爱心校园、平安校园、绿色校园、生态校园校本模式发展校园 学校发展、单位发展、教工发展、学生发展健康校园 绿色低碳校园、运动活力校园、师生身心健康、工作生活愉快道德校园 文明校园、和谐校园、爱心校园、奉献校园法治校园 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依法保障师生正当权益精神校园 有大学精神和大学文明,有自身的文化底蕴、校园人文气息浓厚、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等人本模式成功校园 集体成功:A、学校成功(学校社会影响力大、

10、凝聚力强、美誉度高、师生有自豪感) ;B、单位成功(各部门各单位团结协作、创先争优、让师生有强烈的归属感)个人成功:A、员工成功(教工有事业心、无论是在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上都有用武之地、有成就感) ;B、学生成功(学生有进取心、学业有保障、就业升学的前景看好,等等)三、“幸福桂电”:“桂电模式”的“幸福校园”自学校更名大学以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首届领导班子就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为一所具有桂电特色的“幸福校园”。近年来,学校发展处于“天时地利人和”大好形势之下,国家“十二五”规划下信息化产业发展形势喜人,工信部、广西区、教育厅各级领导对学校发展高度重视,学校领导班子精诚团结,建设 50 周年校庆为

11、学校发展赢得了和谐的内外环境,学校申博等中心工作空前凝聚师生力量,花江校区、北海校庆新区等新校区建设稳步推进,花江校区作为一个生态型数字化的现代化校园已初具规模,学校教学科研成果辉煌,学校服务行业服务地方能力不断增强,校企合作成效显著,师资队伍特别是高精尖人才队伍空前壮大,教职员工民生问题得到高度关注和较好解决,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国内外各类大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连年攀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这一切,都为建设“幸福桂电”提供有利条件。“桂电模式”的“幸福校园”,将“校本模式”和“人本模式”的幸福校园建设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为一个生态校园

12、、特色校园、创新校园和和谐校园。(见表 2)表 2:桂电模式的幸福校园项目 内容 具体内涵生态校园 山水校园、绿色校园、低碳校园;平安校园、卫生校园、文明校园;优美的校园风光、优质的教学科研条件、优雅的工作学习环境。特色校园 数字化特色、国防生特色、科技服务地方特色、校企合作特色、创业教育特色、实践教育特色、 “大党建大政工”网络思政教育特色、国际化特色、学分制特色、人文艺术教育特色,等等。创新校园 校训有言“正德厚学、笃行致新” ,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办学实践等方面都“敢为人先” ,重视培养师生创新创造意识、提高师生创新创造能力和水平;在此基础上,校园充满活力,学校发展态势良好,新兴学

13、科发展空间大,青年教师发展前景好,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高,等等。基本目标和谐校园 师生员工团结向上,各种关系(党政、校内校外、上下级、教学科研、文理、师生等关系)和谐;依法治校、管理民主、关注民生;学校对内具有较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广大师生对自己、对所在单位和部门、对学校发展充满信心,对能够在桂电校园工作、学习、生活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塑造幸福教师爱心、团结、爱岗、奉献等培养幸福学子 尊师、互助、进取、创新等营造幸福氛围 文明、卫生、安全、和谐等创建幸福团体 单位、部门、团队、班级、党团组织等主要措施提高幸福指数 愉悦感、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自豪

14、感等我们深刻认识到,目前乃至整个“十二五”期间,学校仍处于“负重爬坡”阶段,学校发展面临的竞争仍很激烈、任务仍很艰巨;当前,制约建设幸福桂电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主要包括:由于学校基础建设的不断扩大,教职工福利增长相对较慢,有少部分教工不理解甚至抱怨;学校办学主体搬迁至新校区后,师生对进出花江校区因交通不便造成时间精力“消耗”等现象还不够适应不够习惯引发的种种矛盾;在教学科研管理、职称晋升评聘、干部任免、年度考核、绩效评价和利益分配等工作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沟通不到位等原因,仍有少数不和谐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及时沟通和协调,等等。在建设“幸福桂电”的实践中,我们将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在以下方面进行积

15、极探索。一是建构学校幸福愿景。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将学校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有影响、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为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幸福桂电”的建设实践提供了巨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优化领导管理方式。学校领导和中层领导干部要树立“服务性”管理意识,重新认识和调整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地位,围绕广大师生的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做好服务。三是塑造和谐校园文化。要尽快在师生之间倡导和建设一种幸福校园文化,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外和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和谐精神气候,一种与时俱进的先进组织文化样态,为实现校园共治的最高境界“幸福校园”营造良好环境。四是提升师生幸福能力。幸福能力往往与幸福品质、人生境界与幸福境界成正比,在不断生长与流变的现代性带来了幸福感的诸多不确定性的形势下,要引导师生形成正确幸福观,以辨证的视角回应社会、学校、家庭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追求精神上的幸福。五是整体提升幸福教育。学校要在宣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幸福观的渗透和教育,让师生自觉抵制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的侵袭,关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关注生活世界的美善,超越自我狭隘的思想疆域,将幸福体验与伦理规定结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