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延川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马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2209371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延川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马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陕西省延川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马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陕西省延川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马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延川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马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延川县第二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3课《马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马说知识 链接1、“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个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写法十分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似。我们学过的“说”的有爱莲说。“马说”即谈马,论马。2、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开辟了唐宋散文健康发展的道路韩愈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马说一文就表现了韩愈怀才不遇的愤慨,作品有昌黎先生集朗读背诵课文 积累词语 翻译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正音,给加点 字注音。祗辱( ) 奴隶( )相马( )骈死( )槽栎

2、( )外见 ( )食马( ) 一石( ) 2、积累重点词语,小组合作,利用注释资料,有疑问集体讨论解决。重点词义。然后: 虽: 祗: 于: 骈死: 以: 称: 一食: 或: 尽: 是: 才美: 且: 常: 等: 道: 安: 尽: 临: 辨析词义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食马者( )食不饱( )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不以其道( )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 ) 食之不能尽其才( )学 生 自 主 学 习 方 案八年级 班 小组: 姓名: 科 目 语文 课题 马说设 计 审核 督查 课时 1编号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韩愈的有关情况及本文写作背景。2、背诵默写全文,掌

3、握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正确翻译课文。3、理解作者托物寄意,以事喻理的写法。4、理解文章阐明的深刻的道理。2通假字食: 见: 材: 邪: 3、学生合作翻译课文,不懂得互相讨论,查阅资料。完成下列句子的翻译。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才,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合作交流 理解文意 1、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文章,那么本文是怎样一步一步阐述道理的?2、 本文借事 喻理,那么文中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分别比喻什么?3、 从文中看,由于“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的命运

4、如何呢?千里马被埋没的 原因是什么呢?4、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包含什么意味?35、课文中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课堂延伸作者认为:人才到处都有,只是缺少伯乐的发现。在封建社会,如果没有伯乐, 什么样的人才也会被埋没。那么,在当今社会, 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伯乐的作用?应该树立怎样的人才观呢?课堂作业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 分)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策之不以其道(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3 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4.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 ,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