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杜正伦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187879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杜正伦砖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杜正伦砖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杜正伦砖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杜正伦砖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杜正伦砖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杜正伦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模拟练习杜正伦砖(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练习(一)杜正伦杜正伦,隋仁寿中与兄正玄,正藏俱以秀才擢弟。隋代举秀才者止十余人,正伦一家有三秀才,甚为当时称美。贞观元年,尚书右丞魏征表荐正伦,以为古今难匹,遂擢授兵部员外郎,太宗谓曰:“朕今令举行能之人,非联独私于行能者,以其能益于百胜也。朕于宗室以及勋旧无行能者,终不任之。以卿忠直,朕今举卿,卿宜勉称所举。”二年,拜给事中兼知起居注。太宗尝谓侍臣曰:“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即思此言与百胜有利益否,所以不能多言。”正伦进曰:“君举必书,言存左史。臣职当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陛下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非直当今损于百胜,愿陛下慎之。”太宗大悦,赐绢二百段。四年,累迁中书侍郎

2、。六年,与御史大夫韦挺、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咸上封事称旨,太宗为之设宴,因谓曰:“朕历观自古人臣立忠之事,若值明王,便得尽诚规谏,至台龙逢、比干,竟不免孥戮。为君不易,为臣极难。我又闻龙可扰而驯,然喉下有逆鳞,触之则杀人。人主亦有有逆鳞,卿等遂不避触,名进封事。常能如此,朕岂虑有危亡哉!”寻加散骑常侍,行太子右庶子,太宗谓曰:“国之储副,自古所重,必择善人为之辅佐。太子年在幼冲,志意未定,朕若朝夕见之,可得随事诫约,今既已委以监国,不在目前,知卿志怀贞愨,能敦直道,故辄辍卿于朕,以匡太子,宜知委任轻重也。”正伦出入两宫,参典机密,甚以干理称。时太子承乾有足疾,不能朝谒,好昵近群小。太

3、宗谓正伦曰:“我儿疾病,乃可事也。但全无令誉,不闻爱贤好善,私所引接,多是小人,卿可察之。若教示不得,须来告我。”正伦数谏不纳,乃以太宗语告之。承乾抗表闻秦。太宗谓正伦曰:“何故漏泄我语?”对曰:“开导不入,故以陛下语吓之。冀其有惧,或当反善。”帝怒,出为谷州刺史,又左授交州都督。后承乾逆,事与侯君集相连,称遣君集将金带遗正伦,由是配流州。注(1)起居注:指侍从皇帝,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2)封事:古时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露,用袋封缄,称为封事。(旧唐书列传二十杜正伦)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甚为当时称美 称:称道B 非朕独私于行能者 私:有私心C 臣职当修起居注

4、 当:掌管D 但全无令誉 令:美好2、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以秀才擢第 擢第:科举时代考试登第B 言存左史 左史:官名,唐代左史修记事C 咸上封事称旨 称旨:称赞国君的心意D 承乾抗表闻奏 抗表:抵制君命或廷议,上疏进谏3、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意思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知卿能敦直道 以卿忠直,朕今举卿非直当今损于百胜 君举必书,言存左史A与相同,与也相同B与相同,与不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4、唐太宗认为杜正伦,“忠直”,下面四句话中不属于这一看法的一句是( )A 臣职当修起居注,不敢不尽愚直。B 陛下一言乖于道理,则千载累于圣德。C 与御史大夫韦挺、秘书

5、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咸上封事D 故辄辍卿于朕,以匡太子。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的一项是A、杜正伦因魏征的推荐踏上仕途,并受到唐太宗的赏识和信任。唐太宗鼓励他不要辜负魏征的举荐,努力做好本职工作。B、杜正伦等人给皇帝的奏疏,深合唐太宗的心意,因而受到嘉奖。唐太宗希望他们经常这样做,以免除他的危亡之忧。C、杜正伦接受了唐太宗交给的教导太子的重任,多次劝谏太子。然而,这不但毫无效果,还惹得太子抗表闻奏,太宗因此大为恼火。D、杜正伦得罪了唐太宗以及太子,又受到太子图谋背叛事件的牵连,“忠直”不复荐在,最后落得个“配流州”的结果。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辄辍卿于

6、朕,以匡太子。译文:。(2)冀其有惧,或当反善。 译文:。(一)答案1B(偏爱) 2C (符合国君的心意) 3D(正直通“只”只是推举举动)4B(这是杜正伦的话,意思是说国君的每一句话对圣德都有影响,不能说错话) 5A(不要辜负唐太宗的举荐)6所以就暂时让你离开我的身边而去辅助太子 希望他害怕,或许反而有好处参考译文杜正伦,隋仁寿中与兄杜正玄、杜正藏都考上了秀才。在隋代,考取秀才的一共才十几个人,而杜正伦一家就出了三个秀才,很为当时的人称道。贞观元年,尚书右丞相魏征上表推荐杜正伦,认为古今以来难有人比得上他,于是杜正伦被提拔授予兵部员外郎之职。太宗对杜正伦说:“我现在让推荐有品行有才干的人,并

7、不是我偏爱这种人,而是因为他们对百胜有好处。我对于宗族亲属以及功臣旧交中的品行才干不佳的人,自始终没有任用他们。因为你忠诚正直,我现在任用你,你应当努力工作,和我的任用相符。”贞观二年,杜正伦被授给事中兼知起居注的官职。太宗曾对侍臣们说:“我每天上朝,每讲一句话,都要想一想这话对老百胜有没有好处,所以就不能多说。”杜正伦进谏说:“君王举动一定要记下来,这些存留在左史官那里,我的职分是掌管撰写起居注,不敢不尽自己的正直。陛下如果有片言只语违背道理,那么千年以后都会连累圣德,并不只是对现在的百胜有损害,希望陛下慎重对待它。”太宗听了杜正伦的话很是高兴,赐给杜正伦二百段绢。贞观四年,杜正伦连续升官做

8、到中书侍郎。贞观六年,杜正伦与御史大夫韦挺、秘书少监虞世南、著作郎姚思廉等人一起上书奏事,很符合国君的心意,太宗就为他们设宴,并趁机对他们说:“我经过观察自古以人臣忠于君主的事情发现,人臣如果遇到开明的君主,就能够竭尽忠诚对君主加以规劝谏诤,至于像龙逢、比干这样的忠贞之臣,竟然免不了被加刑杀戮。做国君不容易,做人臣则极难。我又听说龙可以驯养,但它喉下有逆鳞,要是碰到它,龙就会杀人。国君也有逆鳞,你们竟不躲避,而且还敢于去碰它,触它,每每进献封事。如果能经常这样,我哪里还有什么危亡的忧虑!”不久,杜正伦双担任散骑常侍,兼摄太子右庶子。太宗对杜正伦说:“国家的太子,自古以来都很被重视,一定选择有道

9、德的人作为他的辅助。现在太子年纪幼小,志向思想还没有确定,我如果能够早晚都见到他,还能够随时随事对他加以告诫约束,现在已经把监国委托给他,(我却)不在他身边,我知道你志向大,胸怀宽,有操守,恭谨诚实,能够勉励正直道义,所以就暂让你离开我的身边而去辅助太子,你应该知道这个委任的分量。”杜正伦在两宫出入,参与主管机要秘密,因影响治理而很受赞许。当时,太子承乾脚有疾患,不能上朝进见,喜欢亲近众小人。太宗对正伦说:“我儿子虽然脚有毛病,但还是可以做些事情的,不过他没有美好的声誉,没有听说他爱贤好善,他私下邀请接近的多是地位不高的人,你要好好观察他。如果教导他他不听,必须告诉我。”杜正伦多次劝谏,太子不

10、接受,他就把太宗说的话告诉太子。太子上表把这事报告了太宗。太宗对杜正伦说:“为什么把我的话告诉太子?”杜正伦回答说:“我开导他,他不接受,所以就用陛下的话来吓唬他,希望他有所害怕,或许会回到善良。”太宗很生气,把杜正伦逐出朝廷,让他担任谷州刺史,接着又降为交州都督。后来承乾图谋叛逆,事情牵涉到侯君集,说派侯君集将金带送给杜正伦,因此被发配流放到州。(二)马周马周字宾王,博州茌平人。少孤,家窭狭。嗜学,善诗、春秋。资旷迈,乡人以无细谨,薄之。武德中,补州助教,不治事。刺史达奚恕数咎让,周乃去,客密州。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留客汴,为浚义令崔贤所辱,遂感激而西,舍新丰,逆旅主人不之顾,周命

11、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至长安,舍中郎将常何家。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何,武人,不涉学,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太宗怪问何,何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教臣言之。客,忠孝人也。”帝即召之,间未至,遣使者四辈敦趣。乃谒见,与语,帝大悦,诏直门下省。明年,拜监察御史,奉命称职。帝以何得人,赐帛三百匹。周善敷奏,机辩明锐,动中事会,裁处周密,时誉归之。帝每曰:“我暂不见周即思之。”岑文本谓所亲曰:“马君论事,会文切理,无一言损益,听之,令人忘倦。苏、张、终、贾正应比耳。然鸢肩火色,腾上必速,恐不能久。”俄迁治书侍御史,并知谏议大夫,检校晋王府长史。十八年,迁中书令。时置太子司议郎,帝高其

12、除。周叹曰:“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帝征辽,留辅太子定州。及还,摄吏部尚书,进银青光禄大夫。帝尝以飞白书赐周曰:“鸾凤冲霄,必假羽翼;股肱之寄,要在忠力。”周病消渴连年,帝幸翠微官,求胜地为构第,每诏尚食具膳,上医使者视护,躬为调药,太子问疾。疾甚,周取所上奏章悉焚之。曰:“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二十二年卒,年四十八,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的是( )A 遂感激而西,舍亲丰 B 贞观五年,诏百官言得失C 拜监察御史,奉使称职 D 求胜地为构第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周乃去,客密州 荆

13、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B 周为条二十余事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即用者C 我暂不见周即思之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D 每诏尚食具膳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3、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乃去,客(于)密州 B 至长安,舍(于)中郎将常何家C 太宗怪问(于)何 D 时誉归(于)之4、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马周有才德的一组是( )资旷迈 悠然独酌,众异之 周为条二十余事,皆当世所切 客,忠孝人也周善敷奏,机辩明锐 管、晏暴君之过,取身后名,吾不为也A B C D5、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马周年轻时曾任州助教,虽不善处理人际

14、关系,但得到赵仁本的赏识,于是被举荐到长安去任职。B 马周替中郎将常何写了一篇切中时务的奏章,深得太宗赞赏,太宗于是下诏马周入值门下省,并赏赐他三百匹丝帛。C 马周善于陈述奏章,且能切中要害,处理问题周密,当时有很高的声誉。岑文本认为他论事切合情理,文采洋溢,使之听之忘却疲倦,并把他比作苏秦、张仪、张军、贾谊。D 马周患病多年,太宗经常派御医前往看护,并让太子亲自为他调药。马周感激涕零,临终反把所有奏章焚毁,不愿以此博取身后的名声。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赵仁本高其才,厚以装,使入关。 译文:(2)恨吾资品妄高,不得历此官。译文:(二)答案1、A(内心悲愤不已。

15、)2、D(A 于是,连词; B 替,给,介词; C 就,副词;D 常常、经常;/每逢,每次。)3、D(没有省略。)4、B 个性; 不为人所理解的表现; 不是才德。)5、C( A 马周是无可奈何之下去长安,并不是去做官; B 三百匹丝帛是赏赐给常何的; D 太宗亲自为马周调药。)6、(1)赵仁本推崇他的才气,给他准备了很多行装,让他进关。(2)只遗憾我资质、品格不够,不能当上这个官职。参考译文:马周字宾王,是博州茌平人。他年幼时死去父母成为孤儿,家里贫穷拮据。他十分喜爱学习,精通诗经、春秋。性格开朗豪迈,乡里的人都认为他不讲究小节,看不起他。武德年间,州里的助教一官无人,他补职任官,事情治理行不好。刺史达奚恕常常责怪他,马周于是离去,客居到密州。赵仁本推崇他的才气,给他准备了很多行装,让他进关。马周途中客住汴州时,被浚仪县令崔贤侮辱,于是心中悲愤不已,又向西走,住在新丰,旅店的主人不照顾他,马周就要了一斗八升酒,悠闲地在那儿自斟自饮,众人对此都感到奇怪。他又到了长安,住在中郎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