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165450 上传时间:2017-1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辽宁省丹东市宽甸二中 2013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坐 忘 张彩拢庄子是先秦道家的代表人物,在继承老子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坐忘”理论。庄子的“坐忘” ,再加上庄子自身的自由逍遥的心胸理论,逐渐被演变成著名的审美心胸理论,并且被后代的美学家所继承和发展,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庄子洒脱不羁的形象在魏晋时期达到了一个效仿的高潮。魏晋玄学的兴起,使得文人雅士纷纷注重“神”的修养,名教的一些伦理纲常开始遭到批判,被认为名不副实,成为束缚政治和谐的枷锁。一场倡导自然的新风尚兴起,嵇康、阮籍皆为当时的代表人物。他们所崇

2、奉的不羁雅士首推庄子,在他们看来庄子的隐士原则是洁身自好的表现,保身保全也是逍遥自由的根本。庄子另外的影响就是对道教。道教本身就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根源于老庄,不同的是后代的道教尤其是隋唐的道士,已经参与进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在政治方面有所贡献,这与道家的出世是相违背的,隐士的帽子已经被摘去,如果想更好地生存,将本派发扬光大,则必须给它一个名分。 同时,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需要一些谶纬来神化自身的正统性,他们看到了道教的力量,也明白压制它所要付出的代价,于是得出了利用与压制并存的政策,让其在发展的同时为其统治服务,从这个角度讲,是各取所需,道教得到了其生长所需要的土壤和养分,

3、而当政者也得到了他们的扶持,相得益彰。所以作为参政者的道士身份已经发生了变化,理论自然也发展。司马承祯,唐朝时期道教代表人物,最著名的著作是坐忘论 ,其坐忘说是开宋代理学之先河。一个理论不会是无根之木,也不会是无源之水,更何况是得到了统治者扶持的道教,他的理论或多或少会对后世有一些影响,可能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宋代周2敦颐提出“主静”说,中正仁义而主静,无欲故静。静就是安定;朱熹的居敬,去欲,等等。这显示出很重要的一个信号,那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而理学之所以可以在宋以后的朝代称霸,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本身就是儒释道三家理论的融合,把适合于社会的东西融会贯通,从而达到一个理

4、论的高度,所以要明白,所谓的儒家这时已经不是先前那个纯粹的儒家学说了。当今社会,人们过多地追寻外界事物,把自身局限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失去了自由。功名利禄的诱惑使得本身的努力有太大的目的性,结果反而会一无所获,弄得身心疲惫。当代人们太容易为快节奏的生活所累,迷失自我,心中充满梦想却反过来为梦想所牵绊。也许庄子与司马承祯的“坐忘”可以帮助我们找回生活,寻回幸福与自由,从而解开当代人自身过分执着的情结,缓解其内心的矛盾,真正做到精神自由,真正学有所获。 (选自中华文化论坛2010 年第二期,有删改)1下列对“坐忘”论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坐忘”论是一种审美心胸理论,最早是由先秦道家代表人

5、物庄子提出的。 B “坐忘”论与庄子的心胸理论相融合,渐变成审美心胸理论并被后人继承发展,可见“坐忘”论的研究价值特别高。 C “坐忘”论在魏晋达到最高峰,文人雅士们注重“神”的修养,积极倡导新的风尚。 D “坐忘”论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和丰富,司马承祯的坐忘论、周敦颐的 “主静”说,朱熹的“居敬,去欲”可以为证。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魏晋时期的文人雅士为保身保全自己,学习庄子的隐士思想,反对名教,成为冲破政治和谐枷锁的中坚力量。B封建统治阶级为巩固自己的统治,使用利用和压制并存的政策,使参与社会、政治活动的道士身份发生了变化。C道教要求道士归隐田园,不要参与社会、政治

6、活动,但到了隋朝的时候,道士已开始参与社会、政治的活动。 D “坐忘”论对当今社会也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它要求现代人要学会无欲无望,不要只局限在有限的时间、空间中等。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宋朝以后,理学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理论,是其在宋以后的朝代称王称霸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此时的儒家也不再是纯粹的了。B道家原本讲究出世归隐,魏晋时期的嵇康、阮籍崇奉自由不羁的庄子,而后代的道教参与政治的做法与道教的出世思想相违。 C “坐忘”论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各个朝代有着不同的内容与形式,时至今日,它的理论思想仍旧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3D司马承祯的坐忘论开了宋代理学的先河,它来源于现

7、实生活,能帮助我们找回生活,寻回自由与幸福。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汉书傅介子传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责:责备B王苟不教匈奴 苟:苟且C道过龟兹 道:取道D介子与士卒赍金币 赍:携带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能表现傅介子“智勇”的一组是( )责其王教匈奴遮杀汉使 遂持王首还诣阙士刺王者皆补侍郎 饮酒皆醉,介子谓王曰:“天子使我私报王 。 ”龟兹道远,且之于楼兰。 因率其吏士共诛斩匈奴使者A B C D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介子认为龟兹、楼兰杀害

8、过汉朝的使者, 有损大汉威严,于是在元凤年间,他以骏马监的身份,请求出使大宛,依照诏令指责楼兰、龟兹国。B傅介子到了楼兰,以事实为依据指责楼兰教唆匈奴拦截杀害汉朝使者,楼兰王谢罪表示顺服。C傅介子路过楼兰时,发现楼兰王对身边的人没有防范之心,容易得手,于是请求前去刺杀他,想以此展示国威,表现了他对大汉的忠心。D傅介子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使楼兰王来见,饮酒至醉,借机引其入帐,让事先埋伏的壮士杀死楼兰王。7将文言文中的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即出黄金币以示译。译还报王,王贪汉物,来见使者。译文: 遂持王首还诣阙,公卿将军议者咸嘉其功。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4阅读下

9、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春 游 王 令 春城 儿女纵春游,醉倚层台笑上楼。满眼落花多少意,若何无个解春愁。注王令(1032-1059):字逢原,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北宋中叶诗人。五岁父母双亡,自少勤奋好学,通晓诗书,成年后在高邮、江阴等地收徒讲学。春城:此处指扬州。8结合全诗,赏析对比手法的运用。 (5 分)9结合诗句谈你对第四句中“春愁”所蕴涵的复杂情思是如何理解的?(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 分)(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说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 。 (阿房宫

10、赋 )(3)淇则有岸,_。 (氓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蜀道难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_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一双鞋的影响力 李曙(1) 艾维尔年仅 20 岁,他的父亲在都尔市橡树大街开了一家鞋铺, 已经 30 多年了。艾维尔从小就跟父亲学手艺,父亲临终前对他说:“孩子,你是个鞋匠,鞋匠的一生,就是要做好每一双鞋。 ” (2) 艾维尔现在每天一大早就打开店门,一边做鞋一边接生意。这天下午,一个不到30 岁的女人走进店里:“艾维尔,我来取鞋了!我叫米莉娅,订了一双鞋,那时还是你父

11、亲管着这个铺子。 ”(3) 艾维尔把父亲留下的账本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没有啊,米莉娅小姐,这里没有你的记录。 ”“怎么会呢!”米莉娅急了, “我还预付了鞋钱呢,肯定是你父亲忘记写上了。我可是等着这双鞋穿呢!” (4) 艾维尔看看米莉娅,她一身衣服虽然旧了些,倒还过得去,但脚上的鞋实在是太破5了,前头的鞋帮和鞋掌已经裂开,像张大的嘴巴。 “你别急,米莉娅小姐, ”艾维尔说道,“我给你赶做一双鞋。 ”艾维尔一边说一边给米莉娅量好尺码, “你明天来取吧,但不要太早,胶水晾干需要一段时间。 ”(5) 这天晚上,艾维尔铺子里的灯光一直亮到后半夜。第二天中午,米莉娅来了。她把新鞋穿上,轻轻跺了跺脚,对艾维

12、尔说, “小鞋匠,你真行,鞋做得不错! ”然后就穿着新鞋神气地走了。 (6) 大约两星期后,一个身穿制服的警察来到艾维尔的鞋铺。 “你就是艾维尔吗?”警察问。 “是的。 ”艾维尔请那个警察坐下, “您是要做鞋吗? ”“不,我是来了解一件事的。你有没有给一个叫米莉娅的女人做过鞋? ”“米莉娅?”艾维尔想了一下, “我是给她做过鞋,有什么问题吗? ”“她是个骗子。 ”警察说。 “我知道, ”艾维尔并不意外, “她从我这儿骗过一双鞋。 ”(7) 他讲了米莉娅来讨鞋的经过:“我父亲是个非常仔细的人,他一生都没有记错过一次账。 ”“既然这样,你为什么还给她做鞋呢?”警察很不解。 “她太需要一双鞋了。我是

13、鞋匠,不能让一个人穿着那样破的鞋从我这里走出去。 ”停顿了一下,艾维尔有些不安地问,“米莉娅现在在哪儿?” “她在拘留所里。 ”“那双鞋是我自己愿意给她的,你们就不要为难她了。 ”“小兄弟,米莉娅可不只是诈骗一双鞋的事。 ”警察笑笑, “我只是来了解一下情况。既然那双鞋真是你做的,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市长夫人要请你做鞋。 ”(8) 两天之后,有人来请艾维尔去一趟市长家。看着这个还是学生模样的小鞋匠,市长夫人问道:“那个叫米莉娅的女人,她的鞋真是你做的吗?”艾维尔点点头。 “你知道我为什么请你做鞋吗?”艾维尔摇摇头。 “那天我去女子拘留所参加一项公益活动,那些囚犯穿得又脏又破,哪里还像是女人啊。

14、可就在那时,我看到了米莉娅的鞋,一双新鞋,那么精致,那么漂亮。那一刻,我简直有些嫉妒那个女人了。那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请做这双鞋的6人给我也做一双,不,是一大堆。 ” (9) 艾维尔没有说话,但心里甜滋滋的。 (10) “后来我请警察局的人帮我打听一下是谁给米莉娅做了那双鞋,我听他们说米莉娅那双鞋没有给钱,而且你那时候就知道她是讹诈你的,是吗?”艾维尔又点点头。 (11) “那你为什么还把鞋做得那么精致?随便给她一双不就行了吗?” “我父亲说过,我是鞋匠,我的一生就是要做好每一双鞋。 ”艾维尔说完就开始为市长夫人量尺码,商量鞋的样式。 (12) 现在,整个都尔市几乎所有人都想拥有一双艾维尔做的

15、鞋。艾维尔记录订鞋的本子已经用到第 9 本,最近排队的人想拿到订做的鞋,至少要在两年之后。(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小说以小见大,一双制作“精致” “漂亮”的鞋子,揭示出一个道理:人一生只要尽心做好一件事,就能取得事业的成功。B市长夫人“那时候我就想,我一定要请做这双鞋的人给我也做一双,不,是一大堆。 ”的话,从侧面写出艾维尔制作鞋手艺高超,技术精湛;“艾维尔没有说话,但心里甜滋滋的。”表现出艾维尔,无私帮助别人之后的充实与内心的喜悦。C小说的结局告诉我们勤劳朴实善良的人,尽职尽责,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与回报。D艾维尔的父亲临终前对他说的话中,隐含着父亲对艾维尔继承遗业,发展扩大鞋铺,发扬光大祖业的朴实而美好的愿望。 E小说通过语言、外貌、心理、侧面描写,塑造了人物形象,揭示了做人要朴实善良、尽职尽责的主题。(2)第四段对米利亚衣着的描写,在语段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