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122384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5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级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仅供大家查漏补缺使用,祝大家考试顺利!连云港文博职业培训学校心理咨询师技能总结(三级)(字体加重部分要求背诵)一、心理问题分类:二、正常与异常的判定依据(是否属于心理咨询工作范围的判定依据): 1、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即病与非病三原则): 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一致性个性的相对稳定性2、典型症状及行为。3、是否有自知力。 (包括是否有主动求医行为。 )三、一般症状分类:1、精神状态:注意力、记忆、情绪、内心痛苦、无助心理:紧张、担心、害怕、兴趣下降、悔恨、焦虑、抑郁2、躯体:头痛、头晕、疲惫、睡眠障碍、食欲3、社会功能:学习效率下降、无法上学、不愿与人交往四、许又新临床评

2、分标准1 分 2 分 3 分病程 短程(小于 3 个月) 中程(3 个月到 1 年) 长程(1 年以上)精神痛苦 的程度轻度 (可自己摆脱)中度 (须别人帮助才能摆脱) 重度 (几乎完全无法摆脱)社会功能 工作学习交往 轻微妨碍 工作学习交往效率明显下降, 部分工作和避免某些社交 不能工作学习, 社会交往完全回避三项得分相加后计算总分: 3 分,不是神经症; 4-5 分,可疑神经症;6 分及以上,神经症。心 理问 题分 类正 常 心 理异 常 心 理恐 怖 症焦 虑 症神 经 症 强 迫 症躯 体 形 式 障 碍 ( 含 疑 病 症 )精 神 分 裂 症心 理 健 康心 理 不 健 康 一 般

3、 心 理 问 题严 重 心 理 问 题神 经 症 性 心 理 问 题 ( 可 疑 神 经 症 )重 性 精 神 障 碍 躁 狂 症心 境 障 碍 抑 郁 症双 相 障 碍 ( 躁 郁 症 )应 激 相 关 障 碍人 格 障 碍 及 性 心 理 障 碍其 他 精 神 障 碍 心 理 生 理 障 碍癔 症 ( 歇 斯 底 里 症 )仅供大家查漏补缺使用,祝大家考试顺利!连云港文博职业培训学校五、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的鉴别与现实刺激关系情绪反应持续时间不良情绪反应强度反应对象泛化程度社会功能心理冲突(区分严重和神经症)一般心理问题密切(因果关系) 12 月理智可控制(不太强烈)未泛化

4、轻度受损严重心理问题相关(较强刺激)26 月(1 年以内)稍过(剧烈) 内容泛化 一定影响 常形有现实意义有道德色彩神经症性 有关(威胁不大) 6 个月以上 太过(强烈) 充分泛化 严重受损 变形 与现实处境无关且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不带明显的 道德色彩六:鉴别诊断1、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依据:排除精神病: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 该求助者的知、情、意统一;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无感、知觉异常,因此可排除精神病。排除神经症:求助者有现实性刺激,心理冲突属于常形的,具有现实意义和道德色彩,可排除神经症持续时间内容泛化所以,可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2、一

5、般心理问题同上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的反应强度强烈,反应已泛化,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病程大于 2 个月。而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并不严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持续的时间也较短,因此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三级诊断技能内容总结1、如何进行出诊接待做好咨询前的准备工作(服装整齐;坐姿端正;表情平和;会谈时保持正常社交距离;不可直视对方眼睛)礼貌地接待方式和语言间接询问求助者希望得到哪方面帮助,不可直接逼问询问结束后,明确表明态度(能否提供帮助)向求助者说明保密原则向求助者说明心理咨询的性质(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说明求助者的权利与义务权利:有权选择咨询师并认证其

6、职业资格;有权知道收费标准;有权中止咨询义务:提供自己真实信息;要守时,有变更要事前通知;要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试图与咨询师建仅供大家查漏补缺使用,祝大家考试顺利!连云港文博职业培训学校立咨询关系以外的任何关系;按规定缴费与求助者进行协商,确定使用哪种咨询方式2、初诊接待时的注意事项避免紧张情绪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方言;若使用专业术语,应向求助者说明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反复说明保密原则(一旦由咨询人员泄密,求助者有诉诸法律的权利)说明心理测量功能的有限性(咨询者不能在咨询范围以外向求助者提供帮助和作任何承诺)咨询时的仪态3、摄入性会谈(1)如何确定会谈的目标、内容和范围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7、。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会谈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 。(2)确定提问方式一般用开放式提问,不使用封闭式提问;有时为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也可用封闭式提问(3)倾听全神贯注的倾听;不能随便打断求助者的话;不能插入自己对会谈内容的评价;倾听时要有思考,判断其是否合乎常理、逻辑。(4)控制会谈内容与方向会谈必须在心理咨询师控制下进行控制、转换话题技巧:释义:征得求助者同意后,把求助者的话重复一下并做解释,解释完以后,立即顺便提出另一个问题。理解不正确的是使用释

8、义技巧时没必要先征得求助者的同意、指重复并评价对方话题后顺便提出另一问题、它是控制会谈和转换话题中不大常用的技巧。中断:理解不正确的是强迫对方停止谈话、直接建议转换话题,初次会谈时尽量不要使用。引导:由原来的话题引申出新话题。理解不正确的是咨询师通过暗示转换话题、咨询师直接建议转换话题。(5)对会谈内容归类一般不能记录,更不能录音和录像,除非求助者同意,会谈结束后依靠记忆整理。(6)结束会谈(必须申明和承诺的话)征求求助者同意,会谈是否要继续;讨论咨询方案或让其回去考虑;若发现有其他疾病应向求助者说明;结束语。4、会谈法注意事项:(1)会谈中听比说重要。(2)非批判性态度;非要表明态度时,态度

9、是中性的“理解” 。(3)对求助者的会谈内容进行区别和鉴别。会谈法的的种类摄入性谈话法-了解病史健康工作 家庭等状况鉴别性谈话法- 通过交谈和观察,确定使用什么测验和鉴别测验。治疗性谈话法-针对精神变态和行为异常所进行的谈话除注意谈话法的原则,还要遵循心理治疗仅供大家查漏补缺使用,祝大家考试顺利!连云港文博职业培训学校的法则。咨询性谈话法- 健康人的某些问题如择业、人员任用和解雇、家庭关系问题、婚姻恋爱中 的问 题、子女教育培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危机性谈话法 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意外事件。如遭强奸、想自杀、突然受精神创伤等。应急求助,或进行自杀干预。最常用的是“摄入法”是病史采集法采集求助者

10、病史和个人资料的桑德伯格提纲:(1)身份资料(2)来就诊的原因和对治疗服务的期望(3)现在及近期的状况(4)对家庭的看法(5)早年回忆(6)出生和成长(7)健康及身体状况(8)教育及培训(9)工作记录(10)娱乐(11)性欲的发展(12)婚姻及家庭资料(13)社会基础(14)自我描述(15)生活的转折点和选择(16)对未来的看法(17)求助者附加的任何材料5、不恰当提问的消极作用:(1)造成依赖。 (2)责任转移。 (3)减少求助者的自我探索。 (4)产生不准确的信息。(5)产生防卫心理和行为。 (6)提问过多可影响交谈中必要的概括与说明。6、错误提问的性质种类:(1) “为什么”的问题。 (

11、2)多重选择性问题。 (3)多重问题。(4)修饰性反问。 (5)责备性问题。 (6)解释性问题。7、会谈内容的选择原则:(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3)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4)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5)对求助者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6)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7)会谈法的有效性。8、 (摄入性)会谈时的注意事项(已考)(1)态度必须保持中性。 (2)提问中避免失误。(3)咨询人员在摄入性会谈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

12、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求助者的会谈内容。(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语,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9、使用心理测验的程序及注意事项程序:(1)向求助者说明选用量表对确诊的意义并征得求助者同意。(2)依据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性质,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项目。(3)测量结果如果与临床观察、会谈法的结论相左,不可轻信任何一方。必须重新进行会谈,而后再进行测评。如何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量表:(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 (如求助者有明显焦虑情绪,可选用与情绪有关的量表。 )仅供大家查漏补缺使用,祝大家考试顺利!连云港文博职业培训学校(2)为了确定非情

13、景性症状的性质,应启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3)为寻找早期原因,可选用病因探索性量表(如 SCL-90) 。(4)为排除疾病而使用量表。 (怀疑有精神疾病,可用 MMPI;觉得智力有问题,可用智力量表;怀疑是神经系统疾病时,可选用神经心理学测评手段。 )注意事项:(1)不得乱用心理测验。(2)不得使用“地毯式轰炸”方式实施心理测验。乱用心理测验的形式有几种:(1)目的不明确、依据不充分地随意使用。(2)单纯依赖心理测验结果,不对照临床表现,片面给出诊断和制定措施。(3)未查明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可靠性以及常模的时限便使用。(4)在诊断目的以外使用心理测验。(5)不按心理测验的程序要求

14、和操作规定实施心理测验。(6)超出某种心理测验自身功能,主观地对数据和结果进行解释。(7)使用盗版软件实施心理测验。(8)将直接翻译而未经修订的测验工具用于临床。10、临床资料整理归纳包括哪些方面:(一)一般资料:(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姓名、年龄、性别、生地、生日,职业、收入、经济、教育,宗教、民族、婚姻,住址、邻里关系、社区文化状况、联系方式。(2)求助者生活状况:居住条件、日常活动内容、场所、生活方式和习惯、改变(3)婚姻家庭:一般婚姻状况(自由恋爱、介绍、包办、买卖) 、婚姻关系是否满意(性生活、心理相容度) 、重大事件、家庭成员分工、作用,道德和文化因素(4)工作记录:对工作态度、

15、兴趣、满意度、改变职业、理由?(5)社会交往:社交网、兴趣、活动、内容。与己交往最多、最密的有几个人?举例,相互影响。互相在道德、法律责任感?集体活动兴趣?给求助者帮助或求助者帮助有几个人?(6)娱乐活动。最感愉快的活动或情绪体验、描述是否恰当(7)自我描述。描述自己长处、优点/缺点时的言词、表情、语言、语调是否夸张或缩小(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想象力创造性价值观(享乐、责任、精神生活质量)理想(已行动的理想)对未来看法希望明年及 5-10 年内发生什么事未来事件理由和依据现实状况关键和重点(二)个人成长史资料:(1)婴幼儿期。围产期、出生情况,包括母体、服药、顺产情况(2)童年生活。走路、说话时间;重大事件;身体严重疾病;家庭生活-父母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退缩、与攻击行为(3)少年期生活。家庭、学校、社会教育 -挫折骄傲与耻辱事件性萌动体验与对待严重疾病与成人关系 -不愉快事件或记恨的人兴趣、游戏、同伴关系仅供大家查漏补缺使用,祝大家考试顺利!连云港文博职业培训学校(4)青年期。崇拜人;爱情生活;喜读的书;挫折(学习、就业、婚姻) ;最好的朋友状况(5)个人成长中的重大转化以及现在对它的评价。(三)求助者目前精神、身体和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强调目前状态):(1)精神状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