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金英小学骨干教师教学展示课题组评课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208757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10月金英小学骨干教师教学展示课题组评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0年10月金英小学骨干教师教学展示课题组评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0年10月金英小学骨干教师教学展示课题组评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0年10月金英小学骨干教师教学展示课题组评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10月金英小学骨干教师教学展示课题组评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评黄军老师的设计个性名片王悦:今天,听了黄军老师执教的设计个性名片一课,本堂课教师注重对学生综合信息素养的培养,从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加以指导,并进行任务型的实践,在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对相应软件的运用能力。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强调美化的个性作用,就更能凸显本堂课的设计功效。总之,本堂课目标明确,设计流畅,注重互动,在信息科中渗透探究性教学,是一堂非常精彩的信息课。黄一青:黄军老师这节课的优点体现在以下 2 个方面。1.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学习。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设计个性名片。为了要设计名片所以才要掌握文字处理软件中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文字字

2、体、字号的设置等技能。任务驱动具备生活实践性,如果学生自己能设计一张名片,肯定会觉得很有意思,不言而喻,学习热情很高。2实现一种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 学生亲身经历初步了解、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展示信息的全过程,信息技术课不仅学习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有探究活动的过程性体验,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有价值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各项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合作能力、整理归纳、评价能力也相应得到提高。学科不同,但深受启发,尤其是以上 2 点很值得借鉴。秦蕾: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教学内容选择设计一张有个性的名片,这一主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个

3、感兴趣的题材。而课的一开始黄老师通过创设了一个小情境,想不想认识一下老师,通过老师名片的分发及欣赏自然地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自然而生动,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本课的最大亮点,黄老师整堂课都运用了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从采集听课教师的基本信息到如何设计个性名片再到反馈交流,黄老师都提倡学生在自我发现中获得成功。特别是在制作中让学生先自主合作学习,然后由学生来解答制作中的难点,这种做法也较好,比老师自己去讲,要好的多,还有一点就是黄老师能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表扬和不同形式的激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最后的学生作品展示,表现出学生有着扎实地信息技术素养,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二、

4、体现了教师优秀的教学素养整堂课黄老师都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整个教学过程非常清晰,教学内容设计层层递进,很有坡度,表现出了较强的逻辑上的严密性,教学基本功扎实。三、可以改进的地方教师事先可以根据不同听课教师的年龄、性别、所教学科、形象特征等多准备点提供的图片更贴切点,可能名片更加具有个性化。王静洁:黄老师这节课一开始就给我们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是导入,分发名片都给学生一种全新的感觉,学生们兴趣浓厚这节课学生们都积极参与,以听课老师的信息采集,让学生们全员参与进一步了解身边的老师,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及时提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循循善诱,提高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最后当学生

5、们拿到自己设计的名片心中别提有多高兴。 评蔡丽芸老师的3AM3U1 My school王圆圆:记得周彬教授曾说,我们听课要听自己班其他任教老师的课,因为我们所教学的对象是相同的,可以有所借鉴。今天非常高兴终于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应该说对自己的教学还是很有启发的。短短 35 分钟里,蔡丽芸老师以饱满的情绪,具有亲和力的语言,高密度的教学容量,向我们展示了一堂精彩的英语课。整个教学过程极其流畅,一气呵成,学生学习气氛始终十分活跃,接受度较高。其中有几点印象比较深:1、教学各环节的设计精巧,颇具匠心,比如每个单词教学的引入,老师都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2、由于教学内容是“我的学校” ,老师在选择图

6、片时都采用本校的图片,更贴近学生实际;3、本课的教学内容虽然只有四个单词,但老师根据学生情况围绕这四个单词作了大量的拓展,课堂密度较高,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将单词放在不同的语境中反复操练,活泼新颖的形式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高密度的操练又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阅读能力;4、老师在句段操练的设计上,也体现了一定的坡度,由词到句再到段,指导非常到位;5、英语教师对于每个学生的交流发言,毫不吝啬赞美夸奖之辞,极大地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值得我们其他学科教师借鉴学习。张美琴:在课堂中蔡老师根据所教学的内容,以 new classmate Ben 为本课的主线展开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教学

7、情境,课堂教学环节非常清晰。课堂中利用相关的资源也恰到好处,有歌曲,chant,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练习层次由浅入深,从句到段。练习的面较广,学生在课堂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生的反馈比较好。陶红:一、网络资源的运用比较恰当,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具体体现在:1. 课开始的歌曲Our School will shine today与本课的主题 Our school 相关,并能带出情境 Our new classmate, Ben is going to visit our school.2. 巩固单词 playground 时老师选择了歌曲In the

8、 playground ,从这首歌曲中引出了巩固的内容:seesaw, slide, swing, jungle gym,并带出了句型:There is _ in the playground. We can _. 这个资源在这里起到了巩固单词,营造氛围,培养情感的多重作用,达到老师预设的能力目标。3. 英语 Story 资源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它可以通过声音、图像等因素直接对学生开展感观上的刺激。蔡老师在操练 library 时让学生看一个 Story , 让学生了解图书馆里的不同书籍的英语名称,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操练句型 There are _ books in the librar

9、y. 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二、单词教学中蕴含了很多有效的教学策略1. 利用音节教学单词,使用常用字母组合的发音编成绕口令和朗朗上口的儿歌, 它轻快的节奏和生动的内容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上教师适当编排的动作,给学生提供了积极的学习动力,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2. 单词的教学循序渐进,从单词的发音到句子的巩固到语段的练习,层层递进。三、可以改进的地方:1. 语段练习时不应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小组中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样会影响反馈时的效果。2. 本课的主题是 Our school,在最后的 Post-task 环节应该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说话练习,而不是

10、停留在各个场所的介绍上,这样可以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话可说,让三分之一的学生选用简单的句型介绍,这样效果会更好些。 评范菊华老师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朱妍华:范老师这节课的亮点很多:1、 能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推导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 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在练习这一教学环节中,所设计的练习题由易到难,有坡度,能照顾到不能能力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4、 能关注学生在知识生成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并给予知道,如:1 应该看成几分之几;相同的分数相减应该直接写 0 等。卞燕:在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一课的教学中,范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老师从情景出发,将情景与学生的生活

11、实际紧密联系,同时整节课围绕“分蛋糕”这一情景层层深入地展开,无论是教学环节还是练习的设计均做到层层深入、重点突出。教学中,范老师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画一画,在探究活动中帮助学生体验、感悟到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的基本法则,这样的学习活动使得学生学得更活,理解得更为透彻。此外,在教学中,范老师教学态度亲切、自然,注重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评价,学生发言面宽,促使全体学生均能在原有水平上得以提高。陈燕萍:范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公式,但老师让学生通过推算、画一画、折一折,自主总结出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公式,让学生也记忆犹新。在设计练习时,注意

12、坡度,先出示带有分母的计算题让学生练习分子相减,再出示没有任何提示的算式进行练习,难度层层递加。建议教师制作完课件后再仔细检查一遍,注意一些细节问题。顾莉华:听了范老师的课.有几点感受:1 老师专研教材 ,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已有知识重新安排课时,照准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对于例题的处理有自己的想法.填补了教材的缺陷.2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新知的获得不是教师灌输,而是通过猜测-验证-观察-结论学生都是主动获得.虽然学生的小结语有点不流畅,但是学生思维的真实写照.练习有层次,目标明确,每一层的练习达到什么目标能做到心中有数.本节课难点的突破有成效.1的处理直观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建议:抓细节,学生的回答,教师的语言等,特别是板书.本堂课的结论应该出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