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边民族高级中学2012届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测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83771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屏边民族高级中学2012届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屏边民族高级中学2012届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屏边民族高级中学2012届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屏边民族高级中学2012届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屏边民族高级中学2012届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屏边民族高级中学 2012 届云南省第一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测政治试卷分析时 磊本次测试题目难度适中,与往年高考试题难度相当。我所任课班级 0907班共 34 人参加考试,考试情况统计如下:1. 客观题得分情况统计:题号 考点 得分人数 得分率12 个税计算 8 2413 价格变化的影响 24 7114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4 7115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26 7616 民主决策的方式 10 2917 当今时代的主题 16 4718 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23 6719 哲学的作用 10 2920 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1 3221 人生价值的实现 10 2922 意识的概念 13 3823

2、 辩证的否定 14 412. 主观题得分情况:题号、分值考点 03 分 46 分 6 分以上38(1) 12 分党和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26 5 338(2) 14 分宏观调控 24 8 239(1) 8 分民族文化的特征 12 18 439(2) 12 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21 12 139(3) 文化创新的途径 3 15 166 分3.班级总体情况:全班共有 34 人参加考试,最高分 55 分,最低分 14 分,平均分:37.74分分数段:50 分59 分:5 人; 40 分49 分:13 人; 30 分39分:9 人; 20 分29 分:4 人; 10 分19 分:3 人

3、4.存在的问题题号 存在的问题 解决方法12 对个税的计算方法没有完全掌握,哪些收入应缴税不清楚;加强计算题型的练习,通过练习加强巩固。13 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价格变动对某商品的替代品及互补品的影响;对该部分知识加强记忆。14 主要表现为对题目所表达的意思理解不清;在平时练习时注重学生对题目的解读能力的培养。15 对经济全球化的知识掌握不牢靠; 加强对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记忆。16 混淆了民主决策与民主监督的方式;加强记忆。17 不会从材料中提取有关信息; 在平时练习中加强学生对材料的提取能力,能够从材料中分析出所要的答案。18 没有记住我国趋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我的民族关系;加强对基础知识的

4、识记。19 缺乏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注重对材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20 缺乏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注重对材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21 不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 注重对材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22 看图读题的能力较差; 教会学生从漫画中读取对做题有用的信息。23 缺乏对材料的分析能力; 注重对材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和提升。38(1)对所学知识不会综合运用,只会对所背内容生搬硬套;通过运用大量综合题目来提升学生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38(2)对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和具体措施不熟悉;加强记忆及教会学生即学即用。39(1)对基础知识记得不熟,缺乏对材料的分析能力;加强记忆,加强练习。39(2)对哲

5、学知识不会灵活运用; 通过反复的复习及练习,教会学生灵活运用。39(3)读不懂问题所问的意思; 平时复习及练习时把同一问题可能出现的考法全都展现给学生。从整个班的成绩来看,离预期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考试成绩不理想,我觉得总体上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 对课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就本次生统测的题目来看,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但学生成绩反应出来的是基础知识差。(2) 学生对题目问题的解读能力差。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很多学生连问题都读不懂(3) 分析材料的能力比较差。学生不会到材料中寻找有用信息。(4) 对所学知识不会灵活运用。题目一般都要求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但学生只会对

6、所学知识生搬硬套。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1)立足于教材,扎根于生活。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2)复习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学生自主复习的机会。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3)多做多练,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4)关注时事政治,培养解题能力,加强教学内容和时事政治的联系,多做一些与生活有关联的题目,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