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 3—4 月份学习资料一、 语言领域(一)儿歌(1) 《做彩灯,闹元宵》 (2)问答歌《我唱歌儿骑大马 》 (3)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条藤》好姥姥,手儿巧, 青青的草,红红的花, 高高山上一条藤,做彩灯,闹元宵 我唱歌儿骑大马 藤条上头挂铜铃西瓜灯,小兔灯, 什么马?大马, 风吹藤动铜铃动,金龙戏珠云里飘 什么大?天大, 风停藤停铜铃停八戒灯,给宝宝, 什么天?青天, 悟空灯,给娇娇 什么青?山青,什么山?高山,宝宝乐,娇娇小, 什么高?塔高,什么塔?宝塔,一同敬礼谢姥姥 什么宝?国宝,什么国?中华人民共和国4) 《春雨》 (5) 《梳子》 (6)《妈妈呀妈妈》滴嗒,滴嗒 妈妈用梳子, 妈妈呀妈妈,在您生气的时候,下小雨啦! 梳着我的头发。
我愿变成小喜鹊,喳喳喳,喳喳喳,种子说: 我也用梳子 唱得你呀笑开口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 梳着妈妈的头发 妈妈呀妈妈,在您最忙的时候,梨树说: 风是树的梳子, 我愿变成小黄牛,哞哞哞,哞哞哞,“下吧,下吧,我要发芽 ” 梳着树的头发 学做你的小助手麦苗说: 船是海的梳子, 妈妈呀妈妈,在您休息的时候,“下吧,下吧,我要长大 ” 梳着海的头发 我愿变成小花猫,喵喵喵,喵喵喵,小朋友说: 踮起脚尖悄悄走下吧,下吧,我要种瓜 ”滴嗒,滴嗒,下小雨啦!建议:1)请家长帮助孩子理解并掌握儿歌的内容2)让孩子学习大胆、自然、熟练、有表情地朗诵儿歌3)朗诵儿歌时要先说儿歌的题目。
4)模拟儿歌形式,学习仿编儿歌,要求仿编的有:《我唱歌儿骑大马》 、 《梳子》 ,如:牛羊是草原的梳子,梳着草原的头发白云是天空的梳子,梳着天空的头发……(二)故事:1、 《小猪盖房子》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不要图省力;2)学习故事中的角色语言,并进行表演;3)学习词语:结实、有力、挂、四脚朝天2、 《鸡毛鸭》1)会简单讲述故事,会说故事中哪个人不讲卫生,所以被罚了,明白那三根鸡毛用到哪儿去了2)说一说:我们自己讲不讲卫生,应该怎样爱护公共卫生? 3、 《会动的房子》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做事不要糊涂,要认真细心;2)学习象声词:呼呼呼、哗哗哗、哒哒哒 3)会简单讲述:第一天,小松鼠来到了哪里?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第二天……4)大胆想象,续编故事 (第 X 天,房子又会到哪儿去了?)建议:1)请家长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会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2)学习按照顺序由前向后,边翻书边用手指点具体的画面讲述故事3)引导孩子大胆想象,续编故事三)讲述:1、 《恐龙妈妈藏蛋》1)引导孩子仔细观察图片一、二,讲一讲:恐龙妈妈手上拿着什么?它想干什么?恐龙妈妈想把蛋藏在那些地方?为什么?2)引导孩子观察图片三、四、五,讲讲:谁拾到恐龙蛋?做什么?结果怎么样?3)引导孩子改编故事的结尾。
4)与孩子一起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并讲讲恐龙的其他故事2、 《特别的邮包》1)引导孩子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片,大胆想象较清楚地讲述图片的故事情节:图一:在邮局里,来了谁?她要干什么?说了什么话?邮局的工作人员憨憨狗听了后,表情怎样?他说了什么?图二:憨憨狗用什么办法寄邮包?图三:在路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他说了什么话?图四:特别的邮包寄到后,他们说了什么话?心里觉得怎么样?2)谈一谈:为什么图片中的动物觉得很快乐?我们要怎样做,才会觉得快乐?懂得帮助他人会使人快乐3、 《小猴穿鞋》1)引导孩子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片,观察画面中人物的表情以及细微的动作姿态,想象人物的心理感受,如:小猴在山下玩的时候看到什么?他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2)边看边完整的讲述故事3)谈一谈:穿鞋的小猴是什么样的小猴?4、 《鲜花时钟》1)学习清楚完整讲述图片内容;2)讲一讲:图 1、2、3 中小朋友是怎样帮老奶奶,让老奶奶知道时间的?哪种办法最好?图 4:图片上的小朋友用什么办法帮助奶奶?鲜花时钟为什么能报时?为什么奶奶对鲜花做成的时钟很满意?3)请家长指导孩子收集、认识各种时钟的图片和实物,与孩子一起设计新型时钟。
5、 《电视迷猫先生》1)仔细观察图片,学习描述图片中有趣的事情讲一讲:从什么地方看出猫先生是电视迷?猫先生爱看电视,结果出了什么差错?2)学习词汇:四脚朝天,着迷3)让孩子知道电视迷会带来近视,做事情糊涂等的危害,学会合理的安排看电视的时间建议:1)请家长指导孩子正确地翻阅图书,引导孩子学习有顺序地观察图片,认真看清每一幅图的意思,大胆想象,连贯清楚地编讲图中的故事2)请家长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述,鼓励和帮助孩子添加自己的想象和角色的对话,不只讲书中的文字,特别是图与图之间的过渡句3)请家长注意给以适当的表扬和奖励来激发孩子的讲述兴趣四)散文:《圆圆的春天》1)学习朗诵散文,学习散文的语言,注意声调的变化2)理解“给春天灌唱片”的意思,热爱大自然五)绕口令:《高高山上一条藤》1)请家长引导孩子由慢到快地练习绕口令 2)学习发准“藤、停、铜、铃”的音二、常识方面:1《春天的信息》要求: 让孩子懂得春天的主要特征比如:春季天气渐渐转暖,春风吹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树上长去嫩芽,地上长去了小草花儿开了,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飞舞人们脱下棉衣,穿上毛衣、马夹、人们忙着春耕2《我们身边的树》要求:让孩子了解周围树木的名称和特征,如(柳树,有柳叶、柳条) 《科学、幼儿学习包:珍贵的树木》 。
3《种豆子》要求: 让幼儿了解种植豆子的方法,并记录豆子的生长过程建议:家长让孩子在家里自己动手种植豆子,并提醒孩子记录豆子的生长过程4、 《纸》要求: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探究纸的特性,感知纸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知道纸是很有用的,懂得节约用纸建议:家长提供各种各样的纸(如:图画纸、蜡光纸、毛边纸、牛皮纸、皱纹纸等)纸制品以及废纸,引导孩子看看、摸摸、玩玩、说说各种各样的纸有什么不同5、 《各种各样的豆荚》要求:比较豆荚的异同,感知豆荚是多种多样的建议:请家长鼓励孩子在家中帮助家长剥豆子,并多吃豆子6、《各式各样的车》要求:观察了解生活中常见车辆的外形特征、基本结构和用途,学习有序地观察建议: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路上(或乘车)的常见车辆,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并结合玩具模型车了解常见车辆的基本结构,引发孩子对特殊车辆外形和用途的探究兴趣 三:美术方面:(一)手工:《美丽的窗花》学习用正方形的纸剪去各种各样的窗花《迎春花》用黄纸做出迎春花,添画出背景,布置春景图《会变的纸筒》用纸筒制作玩具如:、机器人、大炮、房子,发现纸筒的不同玩法二)绘画:《我最喜欢的人》学习运用人物画的方法,默画去自己最熟悉的人(如爸爸 妈妈 爷爷 奶奶 等)《春天的竹子》用水墨画竹子,画出竹叶、竹竿。
《花儿朵朵》 用不同的线的变化画出不同形状、色彩的花和叶《小人书真好看》尝试用简单的故事形式,画成 4 张以上的小连环画并讲述画册的内容建议:1)家长在家督促孩子多画多练习,先可看图临摹,再自己发挥想象去画,指导孩子添画背景、丰富画面2)绘画方法:尽量直接用勾线笔画图,涂色要按同一方向整齐地涂,尽量不超线,保持画面整洁3)与孩子共同收集材料,尝试动手制作4)家长在家多鼓励多督促孩子多动手多练习,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动手习惯四、健康领域1、请家长在家督促孩子练习原地单手拍球(至少 20 下以上) 2、请家长为孩子准备一条短绳让孩子练习跳短绳五、社会领域1《我是这样长大的》让幼儿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付出体验妈妈抚养自己的辛苦2《我爱我的家人》让幼儿了解三八节里对妈妈 奶奶 外婆等亲人的关爱3《我会做客和待客》学习做客和待客的基本礼节4《好孩子要诚实》知道说谎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懂得应该从小做一个城市的孩子5《叔叔阿姨辛苦了》初步了解与自己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人们的劳动6《我能做到》知道专心学习才有收获,了解插嘴是一种不受欢迎的行为,学习分析自身需要的合理性,如里控制自己,放弃不合理的需要。
六、音乐领域1 复习教过的歌曲,请家长先给幼儿复习歌词,要求幼儿要记住歌词 (歌词详见上次复印的内容) 2 指导幼儿边唱边拍节拍3 边演唱歌曲边表演动作,要求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动作要到位、有表情七、数学方面:1、请家长经常抽空让幼儿操作、游戏中学数学,以下供家长参考:(一)复习 10 以内的数多 1 和少 1 的关系① 请幼儿拿 4 个红瓶盖,从左到右排成一排,右手食指从左到右数数,②确定数目后让幼儿添上 1 个红瓶盖,提问:4 个添上 1 个是几个?③家长用手指扣住添上 1 个问:“5 个去掉 1 个是几个”再用手抬起来,同时让幼儿说去“4 个添上 1 个是 5 个,5 个去掉 1 个是 4 个 ”注:以此方法复习 2.3.4.6.7.8.9.10(材料可根据自家有的:如纽扣、瓶、盖等等让幼儿玩)(2)学习想相邻两数的比较和转换1) 、原有的 5 个红瓶盖不动,请幼儿在红瓶盖的上面 1 个对 1 个地摆 5 个黄瓶盖(从左到右摆)比较:两排瓶盖,哪个多,哪个少?(一样多,因为都是5 个) 转化操作:让幼儿动一个,使两排瓶盖数量不一样①用去掉的方法,②用添上的方法提问:你是怎么变的?几个比几个多?多几个?几比几少?少几个?2)让幼儿把两色瓶盖变成 5 个。
注:以次方法复习 2. 3. 4. 6. 7. 8. 9. 10 的相邻数比较二)游戏“我真棒”:家长拿任何一张 1 至 10 的卡片,请幼儿出示比它多 1或少 1 的数字卡,并拿出相应的实物,如家长出示 8,请幼儿拿比它少1 的数字卡幼儿便出示 7,并拿出瓶盖从左到右摆成一排 7 个,并用右手食指手口一致点数三)游戏“有趣的回形针”:幼儿根据数字卡上的数字别上相应的回形针,如数字 10 就别 10 个回形针 (可用夹子代替回形针)(四)游戏“伸伸手指头”复习相邻数1)如出示 6 让幼儿说说前面是几?为什么?后面是几?为什么?2)家长问:“谁是 6 的小朋友” ,幼儿伸去 5 个手指头同时回答:“我出5,5 是 6 的小朋友” 3)以次方法复习 2.3.4.5.7.8.9.的相邻数五)宽窄厚薄排对性要求:区分物体的宽窄厚薄,感知宽窄厚薄的相对性,尝试按宽窄厚薄差异,对 7 个物体进行正逆排序,要求家长配合让孩子动手切一切、比一比(1)有条件的可让孩子用塑料刀将厚的火腿肠切薄、宽的面包片切宽,并比较操作前后的火腿肠和面包的明显变化2)叠一叠、黏一黏:让幼儿将纸张或布条重叠变厚,将两张纸并在黏贴在一起,让窄变宽。
叠硬币,感知从薄变厚的过程等等3)看一看、排一排:请家长自制厚薄不一的海绵让孩子比较厚薄,尝试正逆排序将硬纸剪成长短一样、宽窄不一的纸皮比较宽窄,尝试正逆排序4)为自己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