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3-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72788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3-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3-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3-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3-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3-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3-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3-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3-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3-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3-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2酶在代谢中的作用1-3-3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1-3-2 酶在代谢中的作用(07 广东)6有工厂利用酶将废弃动植物油脂与甲醇等反应生产生物柴油,最适用于该过程的酶是A胆碱酯酶 B固醇酯酶 C脂肪酶 D磷脂酶(07 广东)38 (8 分)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 1mol 谷氨酸分解为 1mol 氨基丁酸和 1mol 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 10 mmol/L、最适温度、最适 PH 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 381 和图 382。图 38-1 产物 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图 38-2 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曲线(注:酶浓度固定

2、) (注:反应物浓度过量)请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 381 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1”标注)(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酶增加 50% 或降低反应温度 10,请在图 381 中分别画出理想条件下 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用“2”标注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用“3”标注温度降低后的变化曲线) ,并分别说明原因。(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 382 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 ,并说明其原因。(0

3、7 海南)5下列关于 RNA 的叙述,错误的是ARNA 催化细胞内某些生化反应 BRNA 是一种遗传物质 CRNA 参与构成核糖体 DRNA 参与构成细胞膜(07 海南)15(10 分)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 4 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 ,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和 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 和 溶液。(2)用 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 。(07江苏) 39 (8分)将一个土豆(含有过氧化氢酶) 切成大小和厚薄相同的

4、若干片,放人盛有一定体积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针筒中(如下图所示) ,以探究酶促反应的相关问题。根据实验现象与数据分析答题。(1)若土豆片为4片时,每隔5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出如下曲线图。20分钟后,气体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2)若土豆片为8片时,和上述实验所得的曲线( 实线)相比,实验结果的曲线最可能是下列 _ 图中的虚线。如果要获得更多的气体,在不改变溶液体积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_ ,其结果可用 图中的虚线表示。第 2 页 共 6 页(3)为保证上述实验的科学性,需要控制的其他外界因素有 。(07 宁夏)28 (25 分)回答 I、II 小题: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

5、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取 6 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后,分为 3 组并分别调整到不同温度,如图所示,然后在每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玉米子粒提取液,保持各组温度 30 分钟后,继续进行实验(提取液中还原性物质忽略不计):(1)若向 A、C、E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班氏试剂或斐林试剂,沸水浴一段时间,观察该三支试管,其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不变色的试管是_,不变色的原因是_。(2)若向 B、D、F 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3)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子粒提取液促使淀

6、粉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要求写出设计思路)(07 上海)32.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有多种酶参与 最适 pH 是 7 最适温度是 40 50 时酶逐渐失活 0 时酶逐渐失活A. B.C. D.(07 重庆)31、 (21 分)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 30min 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处理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甘薯还原糖含

7、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1)由表可见,温度为 70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_。(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_。(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_;_。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 ,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 ,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 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3%的蔗糖溶液等。实验步骤:第一步:取 A、B 两支试管,在 A 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 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取液。第二步:70水浴保温 5min 后,在 A、B 两支

8、试管中各加入_,第三步:70水浴保温 5min 后,在 A、B 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第四步:_.第 3 页 共 6 页实验结果:_(4)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_。(08 广东)6关于蛋白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酶是蛋白质 B蛋白酶可以作为药品治疗某些疾病C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 D利用酶工程可以提高蛋白酶的稳定性(08全国)30回答下列题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果实中的贮藏物不断代谢转化,香蕉逐渐变甜。图A 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两种物质含量的变化趋势。请回答:取成熟到第X 天和

9、第Y 天的等量香蕉果肉,分别加等量的蒸馏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试管中各加入5ml 第X 天的提取液,在c、d 试管中各加5ml 第Y 天的提取液,如图B。(1)在a、c 试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a 试管呈蓝色,与a 管相比 c 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 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2)在b、d 试管中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煮沸后,b 试管呈砖红色,与b 管相比d 管的颜色更 ,两管中被检测的物质是 ,图A 中表示这种物质含量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3)已知乙烯利能增加细胞内乙烯的含量。如果在第X 天喷施乙烯利,从第X 天开始曲线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下降的趋势

10、,曲线将呈现出 (加快、减慢)上升趋势。(08 上海)13半乳糖苷酶能催化乳糖生成半乳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催化麦芽糖分解为葡萄糖。这表明,半乳糖苷酶的催化作用具有A高效性 B专一性 C稳定性 D多样性 答案:B(08 上海)41 (11 分)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请完善实验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的纤维素酶的活性。【实验原理】纤维素酶催化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用葡萄糖的产生速率表示酶活性大小;用呈色反应表示葡萄糖的生成量。【实验材料】三种微生物(AC)培养物的纤维素酶提取液,提取液中酶蛋白浓度相同。【实验步骤】(1)取四支试管,分别编号

11、。(2)在下表各列的一个适当位置,填写相应试剂的体积量,并按表内要求完成相关操作。管号试剂(mL) 1 2 3 4蒸馏水 1.4 1.4 1.4PH7.5 的缓冲液 0.2 0.2 0.2纤维素悬浮液 0.3 0.3 0.3微生物 A 提取液 0.1微生物 B 提取液微生物 C 提取液 0.1总体积 2.0 2.0 2.0 2.0(3)将上述四支试管放入 37的水浴,保温 1 小时。(4)在上述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试剂,摇匀后,进行 处理。(5)观察比较实验组的三支试管与对照组试管的颜色及其深浅。【实验结果】微生物 A 提取物 微生物 B 提取物 微生物 C 提取物颜色深浅程度 【分析讨论】第

12、 4 页 共 6 页(1)该实验中的对照组是 号试管。(2)实验组试管均呈现的颜色是 ,但深浅不同。(3)上述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虽然酶蛋白浓度相同,但活性不同。若不考虑酶的最适pH 和最适温度的差异,其可能原因是 。(4)你认为上述三种微生物中,最具有应用开发价值的是 。(5)从解决能源问题的角度,开发这种纤维素酶的意义在于 。(09 广东文基)72嫩肉粉是以蛋白酶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剂,就酶的作用特点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A炒肉的过程中加入 B肉炒熟后起锅前加入C先用沸水溶解后与肉片混匀,炒熟 D室温下与肉片混匀,放置一段时间,炒熟(09 海南)10酶 A、B、C 是大肠杆

13、菌的三种酶,每种酶只能催化下列反应链中的一个步骤,其中任意一种酶的缺失均能导致该菌因缺少化合物丁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现有三种营养缺陷型突变体,在添加不同化合物的基本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如下表:突变体添加物突变体 a(酶 A 缺陷)突变体 b(酶 B 缺陷)突变体 c(酶 C 缺陷)化合物乙 不生长 不生长 生长化合物丙 不生长 生长 生长由上可知:酶 A、B、C 在该反应链中的作用顺序依次是A酶 A、酶 B、酶 C B酶 A、酶 C、酶 BC酶 B、酶 C、酶 A D酶 C、酶 B、酶 A(09 全国)32.(11 分) (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已知 2H2O2=2H2O+O2 ,可以

14、通过观察反应过程中 O2 的生成速度(即气泡从溶液中释放的速度)来判断 H2O2 分解反应的速度。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使其能同时验证过氧化氢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要求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回答问题。实验材料与用具:适宜浓度的 H2O2 溶液,蒸馏水,3.5%FeCL 3 溶液,0.01%过氧化氢酶溶液,恒温水浴锅,试管。 (1)实验步骤: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整个实验中,不同处理的试管中 O2 的释放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_。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3)如果仅将实验中的恒温水浴改为 80,重做上述实验,O 2 释放的速度最快的是 ,原因是 。(09 全国)32.(14 分)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