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周末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72785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周末检测高二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周末检测高二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周末检测高二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周末检测高二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周末检测高二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周末检测高二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厉庄高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周末检测高二语文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厉庄高中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周末检测高二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1下列各项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3 分)A商贾(g) 司马卬(ng) 惨怛(dn) 泥淖(no)B逶迤(y) 螫针(sh) 缧绁(xi) 颛顼(zhun x)C股肱(gng ) 掾属(yun) 喟然(wi) 力能扛鼎(kng)D垓下(gi) 会稽(kui) 帝喾(k) 望风披靡(m)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B何先生西洋油画的功底非常深厚,对中国画的春秋笔法也十分熟稔,寥寥

2、几笔,一个鲜活的形象便跃然纸上。C此刻,赛场内外的热烈气氛已经达到高潮:运动员顺着跑道,迈开大步奋力奔向终点,场外的拉拉队则作壁上观,大声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D于丹这位“学术超女”勤力奔波于全国,为各地方政府官员讲解庄子、孔子的微言大义,结合社会现象煲上一锅锅“心灵鸡汤”,此状亦成一景。3. 下面这段文字的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 20 个字。(4 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海拔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在这里发射卫星,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又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同时坚实的地质结构,对地面发射设施设备、跟踪测量、通讯布网有利。这里,晴好天气多,几乎没有雾天

3、,试验周期和允许发射的时间较多;交通通讯方便,为运输火箭、卫星和燃料提供保障。因此,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被称为“天然发射场”。、 、 、 4. 下列对家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 )(3 分)A、 家 重点描写了三个有着不幸遭遇的女子形象梅、鸣凤和瑞珏。这三个女子虽然性格不同梅悒郁,瑞珏贤慧,鸣凤善良却柔中有刚;但她们的社会地位与悲剧结局却是相同的。B、 家 中,觉慧是高家年轻一代中最激进、最富有斗争精神的人。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创办进步刊物,公开支持觉民抗婚,大胆地和丫头鸣凤恋爱,最后奔赴上海,走上彻底叛逆的道路。C、家中,觉新和二弟觉民、三弟觉慧共同接受西方文化知识的熏陶,有着先进的思想、

4、昂扬的斗志,是新时代的新青年。D、巴金的家细致地刻画了鸣凤临死前的矛盾心理和求助无门的痛苦。既表现了鸣凤对罪恶世界的恨,又表现了她对觉慧的真挚的爱。E、 家 贯穿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浓烈的抒情色彩,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多样的抒情手法的交替使用,增强了作品动人心魄的悲剧效果和艺术感染力。二、文言文阅读(48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57 题。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后,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后。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

5、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鲁为楚坚守不下。汉王引诸侯兵北,示鲁父老项羽头,鲁乃降。遂以鲁公号葬项羽谷城。还至定陶,驰入齐王壁,夺其军。正月,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汉王曰:“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群臣皆曰:“大王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 ”汉王三让,不得已,曰:“诸君必以为便,便国家。 ”甲午,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高祖置酒洛阳南宫。高祖曰:“列侯诸将无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 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

6、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 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高祖欲长都洛阳,齐人刘敬说,及留侯劝上入都关中,高祖是日驾,入都关中。六月,大赦天下。 未央宫成。高祖大朝诸侯群臣,置酒未央前殿。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

7、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5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A孔将军、费将军纵 纵:出兵攻击B示鲁父老项羽头 示:给看C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阳 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 D有功者害之 害:杀害 6下列对选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在垓下之战中,韩信率兵发动攻击,遭遇失利后退却,孔、费两位将军又出兵攻击,楚军失利,韩信这才乘胜进攻,汉军取得垓下之战的胜利。B刘邦取得垓下大捷后,乘胜平定楚地,回军定陶后,带兵进入韩信营垒,剥夺了韩信的兵权。C取得天下后,刘邦与臣下议论自己取得天下的原因,大臣们认为刘邦之所以取得天下,主要是他能厚待有功之人, “与

8、天下同利” 。D刘邦与群臣在未央宫宴庆时,刘邦为父亲祝酒,当众戏弄老父,显出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7翻译下列句子。(9 分)(1)大王不尊号,皆疑不信。臣等以死守之。(3 分)_ _ _(2)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4 分)_ _ _(3)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2 分)_ _ _(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1 题。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

9、“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

10、贵轻重, 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 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 。岂管仲之谓乎?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吾尝三战三走 走:逃走 B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C一匡天下 匡:匡正 D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 9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3 分)鲍叔知其贤管仲贫

11、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 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A BC D1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 分)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原因是鲍叔知道管仲家穷。B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管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这都是鲍叔知贤、荐贤、让贤的结果,说鲍叔是最大的功臣一点都不为过。C在常人看来,管仲无德、无才又贪心,但鲍叔独具慧眼,他深信管仲做事不顺、当官不成,原因是机遇不到,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潜能。D本文虽选自管仲列传 ,但并没有把主要笔墨放在写管仲的个人

12、功绩上,而是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管仲既用,任政于齐。(2 分)_ _ _(2)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 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4 分)_ _ _(3)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3 分)_ _ _(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4 题。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在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

13、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 ,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 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 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聪:聪明B犹离忧也 离:遭遇 C其文约,其辞微 微:轻微 D然泥而不滓者也 滓:渣滓 1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因为当时朝廷心术不正的人危害公平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深思,写下了离骚 。B屈原在楚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表现自己追慕古贤,志洁行廉。C屈原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这些都表现在离骚中,志洁行廉是“文约” “辞微”的思想基础。D屈原正道直行却遭小人离间,处境困危,怨恨遂生,这是屈原写离骚的内在原因。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4 分)_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