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嘉中学初中部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71139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3.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嘉中学初中部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南嘉中学初中部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南嘉中学初中部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南嘉中学初中部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南嘉中学初中部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嘉中学初中部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嘉中学初中部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嘉中学初中部八年级第一次月考语 文1、语言积累与运用 (22 分)1根据汉字写拼音或者根据拼音写汉字。 (3 分)yun( )飞 l( )天 造饮 zh( )尽 容臭( )yn( )袍敝衣 低 q( )户 食( )马者 骈死( )2为下面成语中的加点字选择与之语义相同的一项。 (4 分)赞不绝口 ( )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天下独绝 C.哀转久绝。负荆请罪 ( )A.负势竞上 B.负箧曳屣 C.忘恩负义。不约而同 ( )A.冲烟而飞鸣 B.而伯乐不常有 C.玉城雪岭际天而来自食其力 (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富阳至桐庐3根据要求填空(4 分)沉舟侧畔千帆过,_

2、 _。人生自古谁无死?_ _。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动写静的句子是: ,。水调歌头中表达词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4作文修改(4 分)父亲是农民,仅仅上过三四年学。 多少年来,父亲脸朝黄土背朝天,在那块贫瘠的土地上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 然而,生活依然清贫,父亲更何况想把 5 个女儿培养成有别于他们的“ 文化人” ,这对于一个守着黄土过日子的农民来说,谈何容易!终于他开始做起了买卖。 对于父亲这一举动,让我很不以为然 。当时我正在城里读初中,受城市同学的影响,身上滋生了一种市侩气虚荣、浮 华。为 我的“卑贱”的出身而苦恼, 竟然不敢承认父亲不是大字不识多少的农民!对父亲的忙碌嗤之以鼻。直到长大后,

3、我才体会到父亲对我至真至纯至深的爱!对于父亲,我有一种深深的愧疚之情。处语意重复,可改为 。 (1 分)处语序不当,可改为 。 (1 分)处成分残缺,改为 。 (1 分)处表意不正确,可改为 。 (1 分)5仿写句子。 (2 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 朵花的花园;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只鸟的森林; , 。, 。6读一读,为下列拟物诗选择恰当的名称。 (5 分)只不过是水的化身/惹得天鹅痴心追求 ( )把大自然的恩赐/一次次铭刻在心 ( )狂风企图摧残你的生命/你却借此繁衍后代 ( )弯着腰/绝不是对人崇敬 ( )满嘴胡须/并不能证明你有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阅历 ( )A

4、.年轮 B.虾 C.羊 D.蒲公英 E.云二、文言文阅读 (25 分)(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 710题。 (8分)与朱元思书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 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 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_,望峰息心。_,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7解释下列加点字。 (2 分)负势竞上( ) 互相轩邈( ) 千转不穷( ) 疏条交映( )8翻译下列句子。 (2 分)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9有人赞美从富阳至桐庐的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 ,你觉得富春江 “奇”在何处?(至少三条) (2 分)考

5、 号班 级姓 名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线封密 10将省略的句子补充在横线上,并说说文中所描述的山水为什么能让人们“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2 分) (二)阅读送东阳马生序 ,完成 1114 题:(8 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 书 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 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 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 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

6、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 ,大雪深数尺,足肤 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 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 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 ,戴朱 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 分)走送之 ( ) 硕师 ( )援疑质理 ( ) 卒获有所闻( )12第一自然段着重叙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2 分)13据你看,作者虽愚,卒获有所闻的根本

7、原因是什么?(2 分)14作者“缊袍敝衣“处在“被锦绣烨然若神人”的同学中间,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对此你有何评价。 (2 分)(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1518 题。 (9 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 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 贫贱,不汲汲于富 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

8、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5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 分)晏如也( ) 造饮辄尽( ) 兹若人之俦乎( )16翻译下列句子。(2 分)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17根据课文内容填写。 (2 分)五柳先生名号的由来是: 全文的中心句是:18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2 分)A本文是陶渊明托名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作者的自画像。B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自己)读书、饮酒、写文章的三大志趣。C文章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突出了其高洁的志趣和人格,使笔调诙谐。D文章最后两句设问的话是赞语的实质,与“不慕名利”想照应,体现了先生的特点和优点。3、现代

9、文阅读 (23 分) 线封密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问题。 (12 分)(甲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 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 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 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 们都拍掌欢 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10、,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 !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乙 )这一年没有完 毕,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个紧要事,凡是愚昧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 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 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19选择恰当词语(A必然 B当然 C诚然 D自然)填在文中 三处。 (3 分)20从表达方式上讲,文段(甲)以_ _ _为主,文段(乙)以_ _为主。(2 分)21 “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 “刺耳”的原因是

11、(2 分)22文中“呜呼,无法可想”的感慨,表现了“我”_ _ 的思想认识。 (3 分)23.文段(乙)中的“那一回”是指_ _(事件) 。 (2分) (二)月光启蒙(11 分)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 甲 地坐在藤椅里,依然那么 乙 ,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谈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着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微风吹乱了母亲的满头白发,如同故乡的天空飘满愁絮坐在面前的母亲忘却了她给我的那份爱,但故乡的天空不会忘记:是母亲那一双勤劳的手为我打开民间文学宝库, 给我送来月夜浓郁的诗情。童年苦涩,夏夜却是美妙的。暑热散去了,星星出

12、 齐 了,月亮升起来,柔和的月色洒 满了我们的篱笆小院,这是孩子眼里最美的时辰。母 亲 忙完了一天的活计,洗完澡, 换了一件白布褂子,在院中的干草堆旁,搂着我,唱起了歌谣:“月亮出来亮堂堂,打开楼门洗衣裳,洗得白白的,晒得脆脆的。 ”“月姥娘,八丈高, 骑白马,挎腰刀”“月儿弯弯像小船,带俺娘俩去云南,飞了千里万里路,凤凰落在梧桐树。凤凰凤凰一摆头,先盖瓦屋后盖楼。东楼西楼都盖上,再盖南楼遮太阳。 ”她用甜甜的嗓音深情地为我吟唱,轻轻的,像三月的和风、小溪的流水。小院立即 飘满她那芳香的音韵。那时,我们过着清贫的日子,但 。黄河留给家乡的故道不长五谷,却疯长歌谣。母亲天资聪颖,一听就会。再加上我的外婆是唱民歌的能手,我的父亲是唱莲花落的民间艺人。母亲把故 乡给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