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大学语文复习要点(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7030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大学语文复习要点(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大学语文复习要点(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大学语文复习要点(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年大学语文复习要点(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年大学语文复习要点(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大学语文复习要点(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大学语文复习要点(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1 年大学语文复习范围一、属于神话的作品是女娲造人、女 娲 补 天 、 盘古开天劈地、精卫填海、伏 羲 兄 妹 、 钻 木 取 火 、 神 农 尝 百 草 、 夸 父 追 日 等 、二、 诗经1、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 305 篇。2、诗指诗经 ,中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指离骚 ,中国古代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后来,诗骚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传统。3、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指诗经的内容,赋比兴指诗经的表现手法。4、 诗经在语言、形式上具有的特点是:以四言为主,兼以杂言;重章叠句; 较多使用叠音词。5、 诗经的成就与影响。开创了现实主义的先河。 思想在内容上的主要

2、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批判现实。 表现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善于用朴素的文风,简洁的语言,巧妙的比兴,塑造出真实、自然而生动的形象,描绘出亲切感人的生活画面,来抒发情怀,反映现实。 诗经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方面的上述主要特征,也就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从诗经开始,我国的诗歌天地里就奔流出一条现实主义的滔滔长河。“风” 指国风,“雅” 指大雅和小雅。其含义是国风中两周民歌、二雅中文人讽谕诗这些富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是具有强烈现实性的优秀篇章,所以后人每每“风” 、“雅”并称。 国风民歌,“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 ,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广泛、

3、深刻地展现了周代人民惨遭剥削、压迫的实际处境,抒发了他们对不合理社会现实的怨恨和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二雅” 中的文人讽谕诗闵时伤乱,暴露、鞭挞了西周后期政治黑暗、民生凋敝、外族入侵、天灾人祸蜂出并作的社会状况。表现了诗人敢于用诗歌干预政治,针砭时局,讥刺朝廷,忧国忧民的积极态度和进步思想。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上直接继承发展诗经优良传统的是两汉乐府民歌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与“风”诗传统一脉相通;建安时期的文人诗出现了第一次现实主义创作热潮,“建安风骨” 就是这一时期的创作特色;两晋六朝的北朝民歌,内容深厚,全面反映了北朝的社会情况,战斗性较强,酷似汉乐府。 唐代陈子昂自觉继承“

4、风雅比兴”,为唐代现实主义诗歌创作开辟了道路;杜甫诗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政治倾向、崇高的爱国爱民精神,素有“诗史”之称,使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白居易大力提倡和写作新题乐府,以他为首的 “新乐府运动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理论、有实践的现实主义诗歌运动。 自宋以下历代都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和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如王禹偁、元好问;元代戏剧家关汉卿的戏剧是古代戏剧文学反映现实的杰出表率;清代小说家曹雪芹的红楼梦则是一部无与伦比的伟大著作,标志着我国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经过长期的发展,终于登上了它的“泰山极顶”。三、中国古典文学中广义的“诗” ,包含狭义的“诗” 、词

5、还有散曲。中国古典诗歌的基本特点是:音乐性;抒情性;格律化。中国古代诗歌按照用途可以划分为:题画诗、赠答诗和应试诗等。四、 楚辞与屈原1、屈原是最早出现的一颗巨星,所以把他叫做“中国诗人之父” 。2、 “楚辞”指战国时期形成的具有楚语和楚音特征的、富于地方色彩和楚地民歌传统的新兴文学样式,是屈原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加工发展而成的,是屈原等创作的富有南方民歌神奇迷离的浪漫精神的作品,也是由屈原、宋玉等人创作的诗歌构成的一部诗集,又被称为“骚体” 。楚辞为刘向所编。3、 楚辞体诗歌的特点是:句式以六言为主,长短不一;句尾带“兮”字;想象丰富;结构宏伟。4、楚辞的主要艺术成就有:结构上的成就,开创了重章

6、叠句的诗歌结构形式;表现手法上的开拓:比兴手法的运用,形成“美人香草”的比兴格局;诗歌形式和语言上的创新:打破四言格式,创造了一种句法参差、韵散结合的新形式;创作手法的突破,开创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抒情方法的拓展,开启了借景抒情的方法。5、 “骚”诗传统指的是屈原奠定的我国古典诗歌积极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 以屈原、李白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优秀浪漫主义诗歌具有的特征是情感热烈、奔放;笔调夸张;好用神话、传说题材;内容往往表达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6、 离骚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7、 九歌是一种古代民间祭神的乐歌,主要写的是各方神圣,充满浪漫气息,想象奇丽

7、优美。8、 九歌湘夫人表现了湘夫人等待约会的喜悦、对未来生活的遐想和对爱情的执着。 湘夫人选自屈原的名作九歌 。其中的名句是:“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9、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产生时代:诗经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楚辞是战国末年。地域:诗经产生在黄河流域;而楚辞产生于长江流域。现实基础:北方自然资源相对缺乏,因此人民重视现实生活。北方注重礼仪和祖先崇拜。不仅如此,中原更加注重制度。相比而言,南2方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使人民有精神创作的条件。南方人好巫重鬼,具有想象色彩。南方人更注重个性和装饰。语言:诗经质朴无华;楚辞文采绚丽。10. 浪漫主义作品的基本特征:情感

8、热烈、奔放笔调夸张;好用神话、传说为题材;内容往往表达对个人理想的追求;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11、楚辞的产生,标志着四言诗的结束,杂言体的产生。12、诗歌的基本特点:抒情性、格律化、音乐性。13、我国古代诗歌按照格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14、古诗的题材有四类:四言诗、骚体、乐府和拟乐府、近体诗。五、先秦散文著作中要求我们了解的名著有老子 、 论语 、 孟子 、 庄子 、 战国策 。1、 老 子 以 “道 ”解 释 宇 宙 万 物 的 演 变 , 认 为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人 法 地 , 地 法 天 , 天 法 道 , 道 法 自然

9、”。 “道 ”为 客 观 自 然 规 律 , 同 时 又 具 有 “独 立 不 改 , 周 行 而 不 殆 ”的 永 恒 意 义 。 他 的 哲 学 思 想 和 由 他 创 立 的 道 家 学 派 , 不 但 对 我 国古 代 思 想 文 化 的 发 展 作 出 了 重 要 贡 献 , 而 且 对 我 国 2000 多 年 来 思 想 文 化 的 发 展 产 生 了 深 远 的 影 响 。2、 论语 以记言为主, “论”是论纂的意思, “语”是话语。 论语是名列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首的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集子,成书于战国初期。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炼,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

10、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 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3、 孟 子 是 一 部 记 录 孟 子 语 言 、 政 治 观 点 ( 仁 政 、 王 霸 之 辨 、 民 本 、 格 君 心 之 非 , 民 贵 君 轻 ) 和 政 治 行 动 的 儒 家 经 典 著作 。 孟 子 的 代 表 作 有 : 梁 惠 王 上 下 ; 公 孙 丑 上 下 等 。 其 学 说 出 发 点 为 性 善 论 , 提 出 “仁 政 ”、 “王 道 ”, 主 张 德 治 。 孟

11、 子的 文 章 说 理 畅 达 , 气 势 充 沛 并 长 于 论 辩 , 逻 辑 严 密 , 尖 锐 机 智 , 代 表 着 传 统 散 文 写 作 最 高 峰 。4、 庄 子 , 著 名 的 思 想 家 、 哲 学 家 、 文 学 家 , 是 道 家 学 派 的 代 表 人 物 , 老 子 哲 学 思 想 的 继 承 者 和 发 展 者 , 先 秦 庄 子 学 派 的 创 始人 。 庄 子 鄙 弃 荣 华 富 贵 、 权 势 名 利 , 力 图 在 乱 世 保 持 独 立 的 人 格 , 追 求 逍 遥 无 恃 的 精 神 自 由 。 庄 子 的 文 章 , 想 像 力 很 强 , 文 笔

12、 变 化多 端 , 具 有 浓 厚 的 浪 漫 主 义 色 彩 , 并 采 用 寓 言 故 事 形 式 , 富 有 幽 默 讽 刺 的 意 味 , 对 后 世 文 学 语 言 有 很 大 影 响 。 其 超 常 的 想 象 和 变 幻莫 测 的 寓 言 故 事 , 构 成 了 庄 子 特 有 的 奇 特 的 想 象 世 界 , 鲁 迅 说 过 : “其 文 汪 洋 辟 阖 , 仪 态 万 方 , 晚 周 诸 子 之 作 , 莫 能 先 也 。 ”名 篇 有 逍 遥 游 齐 物 论 养 生 主 等 。5、 战国策 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

13、争。该 书 文 辞 优 美 , 语 言生 动 , 富 于 雄 辩 与 运 筹 的 机 智 , 描 写 人 物 绘 声 绘 色 , 常 用 寓 言 阐 述 道 理 , 著 名 的 寓 言 就 有 “画 蛇 添 足 ”“亡 羊 补 牢 ”“狡 兔 三 窟 ”“狐假 虎 威 ”“南 辕 北 辙 ”等 。 在 我 国 古 典 文 学 史 上 亦 占 有 重 要 地 位 。6、 “四书”指论语 、 孟子 、 大学 、 中庸 。7、 左传是左氏春秋传的简称。8、 国语和战国策是两部国别体史书。9、 论语属于语录体散文。10、 五经:易 、 书 、 诗 、 礼 、 春秋 。九经:易 、 书 、 诗 、 周礼

14、 、 仪礼 、 礼记 、 春秋左传 、 春秋公羊传 、 春秋谷梁传 。十二经:易 、 书 、 诗 、 周礼 、 仪礼 、 礼记 、 春秋左传 、 春秋公羊传 、 春秋谷梁传 、 论语 、 孝经 、 尔雅 。十三经:易 、 书 、 诗 、 周礼 、 仪礼 、 礼记 、 春秋左传 、 春秋公羊传 、 春秋谷梁传 、 论语 、 孝经 、 尔雅 、孟子 。六、李斯谏逐客书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2、全篇采用“正反并论,利害对举”的说理方法。3、熟读第四自然段。【 原 文 】 臣 闻 地 广 者 粟 多 , 国 大 者 人 众 , 兵 强 则 士 勇 。 是 以 泰 山 不 让 土 壤 , (1)故 能

15、 成 其 大 ; 河 海 不 择 细 流 , (2)故 能 就 其 深 ;王 者 不 却 众 庶 , (3)故 能 明 其 德 。 是 以 地 无 四 方 , 民 无 异 国 , 四 时 充 美 , 鬼 神 降 福 , 此 五 帝 三 王 之 所 以 无 敌 也 。 (4)今 乃 弃 黔 首以 资 敌 国 , (5)却 宾 客 以 业 诸 侯 , (6)使 天 下 之 士 退 而 不 敢 西 向 , 裹 足 不 入 秦 , 此 所 谓 “借 寇 兵 而 赍 盗 粮 ”者 也 。【 注 释 】 (1)“太 山 ”, 即 泰 山 。 “让 ”, 辞 让 , 拒 绝 。 (2)“择 ”, 舍 弃 , 抛 弃 。 细 流 , 小 水 。 (3)“却 ”, 推 却 , 拒 绝 。 (4)“五 帝 ”, 指 黄 帝 、 颛 顼 、 帝 喾 、 尧 、 舜 。 “三 王 ”, 指 夏 、 商 、 周 三 代 开 国 君 主 , 即 夏 禹 、 商 汤 、 周 文 王 和 周 武 王 。 (5)“黔 首 ”, 无 爵 平 民 不 能 服 冠 , 只 能 以 黑 巾 裹 头 , 故 称 黔 首 。 此 泛 指 百 姓 。 秦 始 皇 统 一 六 国 后 正 式 称 百 姓 为 黔 首 。 史记 秦 始 皇 本 纪 载 : 二 十 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