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68557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初中学生数学“厌学”情况分析及对策文海 汪小莲一、问题的提出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大中城市有近 70%的学生不喜欢上数学课,即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厌倦数学学习的心理问题。在日常的教学中,许多数学老师也都在抱怨由于“厌学”而后进的学生太多,以致拖了班级的后腿。为实施好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优秀人才,防止学生“厌学”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现实而又艰巨的任务。有效控制学生的“厌学” ,是大面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二、 “厌学”状况调查带着这一问题,我对所任教班级的数学“厌学”状况作了问卷调查。调查人数:70人,其中优秀生 16 人,中等生 40 人,后进生 14 人。(一) “厌学”

2、人数及比例被调查者类型 优秀生 中等生 后进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人数 2 人 29 人 14 人所占比例 12.5% 72.5% 100%(二) “厌学”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其一,学习注意力分散,意志薄弱。 (1)听课不专心,对教师所教学的内容似听非听,有时闲聊、搞小动作,有时目光呆滞、神情涣散;在回答问题时,常常因学习内容与问题未听明白而答非所问或闭口不答;(2)易受外界非学习环境的干扰,只要环境中有一点影响教学的因素,都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有时还会有意去寻求环境中与学习无关的因素,并自得其乐;(3)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或困难,不能凭自己的意志去克服、解决,而是采取回避、逃避难题或困难,最明显的标志是

3、在完成作业时遇到稍难的问题不是拖欠作业,就是抄袭他人的作业,对待错题就是指明错误的原因,也不肯动脑筋思考独立解决,甚至于置之不理;(4)常立志常无志,经常下决心,经常不实行,表现出“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情况。其二,学习消极被动,动机水平低。 (1)对学习无兴趣,把学习当作自已的包袱。因此,在课堂上常常表现出冷漠、无奈,甚至厌烦的神态。 (2)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不会思考,不肯动脑筋,尤其是在独立活动中与学习讨论活动中,更是2无所事事,不能按教师的要求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更不会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表现出人云亦云,等待教师给出现成的答案。 (3)在学习上既无远大的长期目标,也没有

4、切实的短期目标,而是迫于教师与家长压力,为了减少惩罚体验,因而在完成作业时任务观点、错误较多。 (4)对课外学习活动中,能逃则逃,不能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对于预习、复习之类的非书面性作业则是经常置之不理。其三,学习情绪低落,态度消极。 (1)对学习不耐烦甚至厌烦,表现出漫不经心,情感淡漠;在学习活动中麻木无情,往往是他人情绪高昂,气氛热烈,而他则无动于衷;(2)在完成课业,遇到难题表现出不知所措,情绪焦虑,神情紧张,因而往往是依赖他人的现成答案。 (3)在独立学习活动中时常唉声叹气,浮躁不安,有时为了完成任务也是浮光掠影,因而经常会出现在家骗家长,在校蒙老师的现象。 (4)对自己

5、的学习成绩表现出无所畏的态度,对教师的辅导不耐烦且认为是老师有意与自己过不去;对教师的批评教育要么沉默不语,一言不发,形似虚心受教,实为内心抵触;要么公开与教师顶撞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与不快。其四,性格孤僻,自卑心严重。 (1)对学习消极懒惰,不负责任,缺乏起码的责任心和义务感,对班级的荣辱漠不关心,对同学学习成绩下降幸灾乐祸,因而与同学、教师的关系紧张,难与人相处,离群索居,使得在学习上常常是孤立无援。 (2)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估计较低,认为自己笨,缺乏学习自信心;常常在内心给自己增加压力,看谁都怀疑他人看不起自己;久而久之,导致沉默,忧郁的消极性格。当发展到极度自卑时,还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6、,在课堂上有意制造小插曲,甚至无理取闹,敌视老师、敌视同学。其五,知识漏洞多,成绩欠佳。 (1)具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活动无兴趣、反感,因而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基础知识不扎实,阻碍了后学知识的学习,这样恶性循环,必然造成知识漏洞多,影响学习能力的发展。 (2)虽说在厌学心理的学生,其每个人的学习成绩并不全是成绩差,例如:部分智优而对教师上课厌烦的学生也可能是成绩优等生或中等生,但与其自己的学习潜力相比,其成绩欠佳。(三)原因分析学生“厌学”心理是多因素的,有学生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有来自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外来因素;也有来自学校教师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内部因素。然而,从教学全3过程看,

7、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过于强调班级整体教学,忽视学生个体在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等方面客观存在着“差异性” ,一味地追求“高分数” ,不切实际地采取“一刀切” ,用整齐划一的高要求、高目标、重负担的方式组织大一统的教学活动,是导致学生“厌学”心理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教师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势必造成部分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习压力或厌烦心理,从而降低了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把学习活动视之为精神负担,久而久之,导致学生学习的“厌学”心理问题。三、对策针对上述形成厌学心里的原因,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学习能力、学习特点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性”这一心理

8、学原理,以“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原则,在中学数学这门学科中运用“差异教学”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实现最优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都能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实现愿学、乐学、会学、主动学,从而达到控制与矫正学生的“厌学”心理问题之目的。“差异”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班级学生个体在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原有知识水平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差异这一心理原理。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实施、作业布置的数量与难度、学业成绩评定方法等方面视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体现教学全过程的“差异”性,使教学整个过程充分体现“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宗旨,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都能积极参与,

9、主动学习,并能在原有的学习水平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达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最优发展的目的,以最大限度矫正与控制学生“厌学心理”的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如:上学期我任教的班级有几位学生,第一次测试实属下等生,存在严重的“厌学”心理,其主要表现为:(1)交谈中表示对数学没兴趣,对学好数学一点信心也没有,害怕上数学课,更怕做数学作业,讨厌数学测试;(2)上课时常显出焦虑的神态,害怕老师点名回答问题或板演,尤其是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或学习上有困难时明显表露出逃避心理。 (3)完成作业时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能按时完成,但大部分都是错的,尤其是对较灵活的应用题,往往是思路不清,有时还无从下手,方法混乱

10、不已,因而也时常抄袭他人作业完成任务。 (4)考试时存在严重的抵触心理,常常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欺骗家长。(5)性格孤僻,有较强的自卑心理,班级中朋友少、害怕见到老师等等。4针对班级里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始实施“差异”教学,每天的作业按一定的递度分三种,班里的学生也按一定的标准分三个等级,但没有严格的界限,学生自认为成绩提高了,可以胜任更难一级作业,可鼓励他(她)去尝试,对这样的学生作业当面批,若正确率很高,则应大大的表扬一番,这样学生的学习尽头会更足,成绩上去的更快;若正确率不是很高,则应委婉的让其继续做低一级作业,并告之基础先打好的重要性,加之不断鼓励不让其失去信心,慢慢地成绩也会见好转。

11、对于那些基础特差生也绝不能放弃,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给其辅导,因其基础本就差,要想使其当堂课的内容全部掌握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但利用课外时间辅导一段时间后,他们对学数学就有了一点思路,惧怕心里明显降低,作业也每天都会认真去做,成绩进步也较为明显。对于中等成绩的学生一般采取三五个一起辅导,针对那些有点难度、很易做错而又很典型的题进行专题讲解;而对优等生则着重于那些很灵活、开发智力的、开放性的题目来经常性的引导,并要求他们全面掌握所有知识点。一学年下来,这些学生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改观,最明显的是性格开朗起来,班里的学数学气氛浓厚起来,尤其是学生与老师开始亲近起来,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老师请教;

12、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板演的次数增多了,作业正确率逐渐升高,测试的成绩也由原来的二十几分,到后期的四十几分,再到后来的六十几分,更有甚至达到八九十分。更让人欢心的是有几位学生竟然喜欢学习数学、上数学课;对学好数学也有了信心,认为学数学负担轻,心理压力小,其父母也认为该生对学习数学有了较为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 “对一切事物,只有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的状态,能最有效地启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增强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力;浓厚的学习兴趣还可抑制学习中的疲劳和困苦,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敏捷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要在学生提高认识,产

13、生相应积极情感的基础上予以引导和改变。奥苏伯尔曾指出:“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互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项性的关系。动机可以增强行为力量来促进学习,而学过的知识可以反过来增强学习动机。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以学习成功作为强化剂,对学习活动进行不断强化来达到目的。所以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自主选定学习方法,自主确定练习难度,以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判断、监控、自我评价能力,从而激发5学生主体学习兴趣,提高主体的学习积极性,强化主体的学习动机,实现有效控制与矫正学生厌学心理的目的。 总之,未来的数学老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站在对人民负责的高度,全面审视和反思自身各方面的素质,明确努力方向和任务,有计划、有重点地提高并完善自己。在教学中,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数学方法、数学思维,对学生科学管理,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托起明天的太阳”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为之不懈努力,永远进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