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206688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脑电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关键词】 脑电生物反馈疗法 神经症生物反馈疗法被认为是继医学传统的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之外的一种新的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肌电、皮电和皮温生物反馈对各种心理生理障碍和神经症有效,脑电生物反馈技术用于临床相对较少。我们选择了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的例患者,其中例在精神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组) ,而另例则单纯服用精神药物(对照组) ,对其抗焦虑及睡眠改善效果进行对比,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材料 例失眠症患者为年月至年月在我科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符合神经症诊断标准 ,被试者文化程度均在小学以上,并签署知情同意

2、书,自意接受治疗。例患者随机分为生物反馈治疗组(简称治疗组)和2对照组各例,对例治疗组患者应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药物治疗。治疗组门诊例,住院例;男性例,女性例,平均年龄()岁;对照组门诊例,住院例;男性例,女性例,平均年龄()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治疗方法 使用欧洲公司生产多通道神经生物反馈仪,采用失眠症治疗训练系统软件。治疗前先告知患者生物反馈原理,训练患者进行放松和注意力集中的练习。治疗时患者半卧位坐于生物反馈治疗仪前,按国际系统电极放置法,在、位点放置电极,点接地,两侧耳垂接参考电极。对患者进行 波、波和 波训练。试验员指导患者按照软件操作

3、程序进行训练,完成指定的任务,根据患者具体表现设定反馈参数阈值,保证反馈信号出现时间占治疗时间的以上,每次治疗后均由多通道神经生物反馈仪统计并记录其脑电参数值。治疗组病例接受连续周次的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每周次,每次分钟。 疗效评定 两组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3,) 和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 用于评定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及睡眠质量。治疗前及治疗后周分别进行评分。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用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方差齐采用检验,方差不齐采用检验,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后和比较(见表) 从表可以看出,两

4、组治疗前和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经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后治疗组和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有统计学差异。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后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见表) 表显示,经治疗干预后,治疗组总分、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等因子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使用睡眠药物因子分有显著性降低4() ,有统计学差异;睡眠习惯性,睡眠效率,睡眠紊乱因子分无统计学差异() 。讨论神经症是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焦虑是神经症的共同症状。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让患者学会在精神上及躯体上放松的行为治疗方法,其核心理论认为放松所导致的心理改变对应激所引起的心理改变是一

5、种对抗力量,放松可阻断焦虑及高感神经的兴奋性,将通常属于意识的生理活动置于意识控制之下。通过生物反馈训练,建立新的行为模式,实现有意识地控制内脏活动,从而调整和恢复肌体正常运行模式,起到缓解焦虑、改善睡眠、恢复健康的作用。临床护理上,首先是让患者学会放松,其次是根据反馈信息来训练、调节某个内脏机能 。我们所用的方法是在显示屏前出现的游戏图像中,要求患者尽力用想象完成游戏,以思维执行游戏中的要求。游戏过程中脑电的信息随时输入电子计算机,经再处理后反馈给患者。游戏本身无须用手操作,要求患者用思维去完成,努力想象的过程使增强了 波指数,抑制 波和肌电。本研究结果显示,与药物治疗组结果比较,生物反馈对

6、神经症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对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白天功能紊乱等功能的改善更明显() ,脑电生物反馈是治疗神经症的有效方法。5生物反馈治疗前心理护理:首先做好疗前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病史、疾病诊断、症状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心理需求、躯体情况。其次要做好疗前宣教:教育患者,让患者认识有关应激、应激反应、内环境稳定以及他们的行为特征是如何转换成症状的;向患者解释生物反馈的作用原理、平衡的概念以及练习技能(放松训练)的必要性;用积极的暗示性语言,告之患者及家属生物反馈对神经症治疗效果明显,疗效确切,但需要患者自身配合与努力;同时请本病区症状类似并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成功的患者讲解生物反馈

7、的作用,治疗过程的感受,尤其是成功的体验,治疗前后病情改善情况,让患者及家属对生物反馈有初步了解,对治疗产生浓厚兴趣,此时让患者和家属共同参与治疗计划的制定,带领患者熟悉治疗环境,了解操作步骤,放松技术的要领;告诉患者生物反馈是一种训练过程,而不是测验过程,训练过程的早期阶段,还可能是不舒服的体验,甚至不适应,这是正常现象。做好环境准备:训练场所应布置得使人感到轻松、舒适、简单、保持室内安静,光线柔和,温湿度适宜,一次治疗最多不超过人。进餐后进行训练,让患者排空膀胱,宽衣,脱帽,使患者能最大程度地放松。生物反馈治疗时的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生物反馈要针对性解决自己的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头痛

8、,失眠等) ,先试着与仪器相连接,体会一下人与仪器之间的闭环反馈关系,让患者初步尝试自我控制的感觉和仪器上的反应,这时患者能领悟到紧与松之间的6关系与不同,由此对原来不易察觉的生理改变就变得敏感了。针对性地运用“强化”措施,当达到预先设定水平时,仪器将自动发出声音,这时应鼓励患者:你做得很好,注意体验内在感受,并试着记住这种感受。患者听到此声音后明白自己达到了标准要求,感觉与仪器的信号间建立了生物交流,随即产生一个心理上的强化反应,对控制和改变自己增强了信心,此后的训练或治疗将会更顺利地进行。强调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动地位,注意治疗师在患者生物反馈治疗过程中是指导者的角色,甚至是知心朋友,

9、向患者讲述生物反馈原理时要通俗易懂,最好用非言语的学习经验来作类比。每次治疗结束后让患者原位休息一会儿,体会一下治疗后的感觉,然后再起床,并交待患者做家庭脱机训练,预约下次治疗的时间。无论治疗进行到第几疗程都不能对家庭训练有所疏忽,以巩固疗效。【参考文献】 陈彦方主编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第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增刊) ,:;7 潘集阳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行为医学量表手册(特刊) ,: 吴洪军,杨文,黄平等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的临床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 郑延平,主编生物反馈的临床实践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