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雨天的棉花糖”读后感

宝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6.32KB
约2页
文档ID:22031523
“雨天的棉花糖”读后感_第1页
1/2

“雨天的棉花糖”观后感书刚拿到手我愣是把封面的书名看成了“西天的棉花糖” ,心里乐道难不成是佛祖赐的棉花糖其实序言就吸引到我了,作者向我解释了创造就是重复的想法,而且比喻的恰到好处,逻辑思维特别清晰我后来发现,这本书还是很考验读者的,因为作者的思维异常跳跃,不同维度的故事交织进行,很有穿越感不得不说五个不同背景、不同主旨的故事还是让我感到非常精彩以及过瘾接下来我就分别叙述下自己看每个故事的感受:第一个故事:叙事伟大的作品一般都要两个元素:战争和性虽然我意识到这会是个好的故事,但第一反应还是比较抵触的,觉得反而媚俗这个故事分两条线展开,一个是关于奶奶年轻时的往事,这造成父亲及“我”对身世的讳莫如深,一个是妻子怀孕了,这造成了“我”忍受不了现实找外遇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个是矛盾的延续性,父亲当初对“我”的降生的强烈拒绝,以及“我”对于妻子怀孕的排斥;第二个是一句话”一部真实史书的诞生过程往往又是一部史书这成了我们历史的特色” ,这让我想起了《1984》里的“历史往往是被修改的,当修改被被遗忘,也就成了历史” ,作者非常隐晦的道出了社会主义下的历史特点。

真正的历史绝对不会是如我们看到的那般正义的红色,相反,我们更可能看到的是血液的红色也有可能,这些我们是永远看不到的看不到的才能叫历史第二个故事:大热天说白了,就是一个寂寞男屌丝与落寞文艺女青年的一次激情碰撞对,再简单点就是约炮成功了作者叙述这个过程时用了时间作为故事发展的顺序,我印象最深的两点:一个是大段的对话,光头与绿背心的对话浑然天成,初次见面的羞涩、互相的试探等通过对话直接能感受到通过对话,读者感到两个人好像在面前交谈一般第二个是对“光头”哥哥的描写十分生动,哥哥固执、野蛮的形象跃然纸上,当然他对弟弟的深爱也非常动人第三个故事:雨天的棉花糖这是这个系列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少年红豆,从小被当成如花似玉的女生,长大后却参了军、打了仗所有人都以为他牺牲了,多年以后他却神奇的出现在了大家的面前,他的出现并没有让大家感到愉快相反,战争留在红豆心中的阴影让其他人都觉得他是疯了的后来,也许真疯了,被逼的红豆变了,不是小时候的那个“姑娘”了我看到了一个无比孤独的人,全世界更希望接受的是“牺牲”了的他,“我”的关心与别人的另眼相看形成了巨大的对比我觉得红豆是没疯的,他想拉二胡,他还有爱我前段时间两天追完了一部美剧“国土安全” ,讲的是一个在中东被俘虏两年的执行特种任务的美军士兵 Broody,早已被认为牺牲的他在一次救援行动中被发现,被带回美国后享受了英雄般的待遇,但是他其实早已被策反,但是他对家人的爱让他在忠诚与背叛间难以抉择。

离开战场回到正常人生活中的他遇到了各种困难,例如半夜的噩梦、勃起困难等各种问题他可以在房间的角落待 4 个小时一动不动,他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信仰红豆与 Broody 的经历有非常多相似点与不同点他们经历了战争,恐惧战争;他们害怕面对死亡;他们对于性失去了该有的能力;他们还有爱……Broody 是幸运的,他得到的赞誉比质疑多,他得到的肯定与帮助不比他“牺牲”的时候少;红豆是不幸的,人们更希望他是“死掉了的” ,这种落差是常人难以想象与承受的,他的改变不是他所愿意的,但没有人感受到他的无奈红豆选择了离开这个世界也许这才是故事最好的结尾,因为活着更多的是痛苦第四个故事:生活边缘看似生活边缘的两组人,两个故事的交织让人看到了生活的真实与骨感一组故事主人公小苏和夏末是时下非常流行的“蚁族” ,他们对未来有自己的期待,虽然现实一直将它们的信心打击到底但事实证明当真正的未来展现在面前时,怀疑让原本相爱的两个人支离破催 “这个城市竟是如此脆弱,仅仅是一个家的愿望就让一派繁华变成了一张灰” 另一个故事向我们展示了朴实的劳动者因为迂腐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引发的悲剧,这对夫妇有了第一个聋哑孩子小铃铛,所以他们想要个正常的男孩。

这让我联想到了曾经看过的一期“天天向上” ,几十个聋哑小朋友的表演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观众,更让人动容的是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向父母道出了他们也可以做的很好地呐喊一对夫妻生了第一胎是个残疾人,再要一个孩子在很多人看来是合情合理的但第一个孩子失去的不仅是父母的陪伴,甚至能体会到父母的遗弃,因为父母大多直接把他们送到了专门的聋哑学校这是一个牵涉到非常多不幸家庭的问题,在我看来每个父母给自己的孩子该有的、平等的爱应该是这些残疾人孩子应该得到的第五个故事:好的故事这确实是个好故事一汪死水, “溟池”虽浑,却照出了人性的丑恶悲欢离合大喜大悲都围绕着“溟池”展开,故事的结束也终止于臭气哄哄的“溟池”了特事特办、害怕承担责任、面子工程、趋利附势、勾心斗角、敢于撕破脸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自私自利、见不得别人好……我曾经看过柏杨先生写的“丑陋的中国人” ,其中对于中国人性丑陋的揭示还是很大快人心的,但本文中揭示的当代中国人人性的缺陷绝对是 2.0 版本的同样大快人心各种人物粉墨登场,各种故事在溟池边上演,我觉得作者笔下的溟池即社会,大染缸都不算,人性的丑陋将其充斥成了溟池般的死水以上就是我看完五个故事对每个故事产生的思考与联想,作者的跳跃而又严谨的思维和对于人物的描写等在每个故事中都展现的淋漓尽致,就不赘述了。

反正短小精悍,很好看就对了=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