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事业单位真题2014省直事业单位素质能力测试真题答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00705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61 大小:64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事业单位真题2014省直事业单位素质能力测试真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湖北事业单位真题2014省直事业单位素质能力测试真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湖北事业单位真题2014省直事业单位素质能力测试真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湖北事业单位真题2014省直事业单位素质能力测试真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湖北事业单位真题2014省直事业单位素质能力测试真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事业单位真题2014省直事业单位素质能力测试真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事业单位真题2014省直事业单位素质能力测试真题答案(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 省直事业单位素质能力测试第一部分 言语表达与理解【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粗糙 c ao 包庇 pi 如法炮制 pao 杀一儆百 j i ngB倾轧 ya 星宿 xiu 数典忘祖 shu 莘莘学子 xin C宁可 ning 闭塞 se 讳疾忌医 hui 长歌当哭 dangD肄业 yi 机械 xie 一曝十寒 bao 针砭时弊 bian【答案】C【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字音字形【考点】字音【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A 选项:包庇 pi(bi);B 选项:莘莘学子 xin(shen );D 选项:一曝十寒 bao(pu),所以正确选项为

2、C。【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缜密 竞标 凤毛麟角 事必恭亲 B膨胀 湮没 以身试法 鱼肉百姓 C脉博 诡异 珠联璧合 再接再厉D扫描 欠帐 融会贯通 荒谬绝伦【答案】B【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字音字形【考点】字形【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A 选项:事必恭亲 (躬);C 选项:脉博(搏);D 选项:欠帐(账),所以正确选项为 B。【3】下列各项中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白鹿洞书院重修以后,朱熹亲自制定了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B于是,一个问题应运而生:在“微时代” ,我们如何保持理性,避免盲从?

3、C由此角度则大体可言,法律(制定法,法典)进化的根据,在于社会正义标准的改变。D这种跟风赶时髦,当然就是庸俗,全去跟风,创造性就和未来告别了;都赶时髦,想象力就向历史缴械了。【答案】A【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语法知识【考点】标点符号的使用【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A 选项“提出”后面的冒号应该去掉,故 A 错误。【4】权力必须来自权利,权力才能真正_权利;权利必须_权力,权力才能真正服从权利;权力必须_权利,权力才能真正属于权利。 A代表 制衡 回归 B. 制衡 代表 回归C代表 回归 制衡 D. 制衡 回归 代表【答案】A【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逻辑填

4、空【考点】实词辨析【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考察提示性词语的用法。从第二空入手,通过“服从”可知,第二空应该填“制衡”,第三空通过“属于”,可知应该填“回归”,第一空填入“代表”符合语境。【信息源】【5】我们今天的任何改革都很有可能_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_的微观改革往往难以撬动坚固的“利益板结” 。但是,我们必须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眼,不回避,敢担当,以更大的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_的藩篱。 A波及 避重就轻 僵化 B. 导致 谨小慎微 均衡C引发 裹足不前 重组 D. 涉及 小打小闹 固化【答案】D【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逻辑填空【考点】实词与成语辨析【难度

5、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考察提示性词语的用法。通过第三空,与“利益板结”相呼应,因此可选僵化、固化,排除 B、C。再看第二空,“微观改革”对应“小打小闹”,因此选 D。【信息源】来源:瞭望【6】每个人对梦的诠释都是有选择性的。因为我们渴望梦能验证与支持我们的先验想法,所以我们便选择性地区关注那些“_”的梦,这和其他心理学家们曾提出的“证实偏见”_了。 A虚无缥缈 背道而驰 B. 心有灵犀 不谋而合C千奇百怪 相映成趣 D. 五彩缤纷 殊途同归【答案】B【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逻辑填空【考点】成语辨析【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根据第一空,根据因果关系,可知我们关注的是

6、“能验证与支持我们的先验想法”的梦,也就是与我们想法一致的梦,即“心有灵犀”,故选 B。【信息源】【7 】 千百年来,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_了江南独特的文化。江南的水,如轻纱薄雾,随风起舞,变幻无穷,滋润得江南的景物_,江南的人风情万种。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哺育 闻名遐迩 B孕育 风姿绰约C培育 森罗万象 D. 滋生 婀娜多姿【答案】B【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逻辑填空【考点】实词与成语辨析【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考察词语色彩与搭配。通过第一空,“哺育”和“培育”不能搭配文化,而“滋生”一般是滋生祸害等消极事物,故感情色彩不符,因此排除

7、A、C、D,选 B。【释义】婀娜多姿:形容女性姿态各异,美丽娇媚,轻盈柔美。也用于形容花木的形态美丽。风姿绰约:形容女子风韵姿态柔美动人。【信息源】【8 】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迅速_,科学部署,统筹协调,全力调动全国各方力量抗震救灾。商家制作商业广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_,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要想为体育运动赢得生长空间,必须深化教育改革,打破分数崇拜,_价值评价体系。 A应对 赢利 改良 B. 响应 盈利 完备C反映 利润 改善 D. 反应 营利 完善【答案】D【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逻辑填空【考点】实词辨析【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根

8、据第一空,响应一般是接政策、号召等,而反映一般是汇报情况,对于地震这种情况则搭配不当,故排除 B、C 。第三空,搭配“体系 ”,应该是“完善” ,而“改良”一般是搭配品种。排除 A。【信息源】【9 】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_ 有平常心_有进取心,并努力做到该平常则平常,进取则进取,以成就人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CA即使 还要 B虽然 也要 C. 既要 又要 D固然 更要【答案】C【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逻辑填空【考点】实词辨析【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文段是一个并列关系,因此选 C。【信息源】【10 】下列各项中表意不明确的一项是: A纯洁是任何时代都

9、为人所珍视的品质。纯洁才会有守有为,纯洁才有信仰坚定,纯洁才能用于担当。B电动汽车尽管早已在英国上路,但一路走来并非通衢,前途看似光明,道路却可能曲折和遥远。C近日在互联网上,全球华人大签名反对日本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席位,此举也遭到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D生效的法律文书能否得到实际的执行,是当事人合法权益能否实现,法律权威和尊严能否彰显的重要体现。【答案】C【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病句歧义句【考点】【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信息源】【11 】下列各项中对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自此以后,政务微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比喻)B感动我的有时是一种声音,有时是一种

10、色彩,有时是一种状态。 (排比)C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对偶)D层层的荷叶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拟人)【答案】C【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修辞手法【考点】修辞手法【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因此 C 项不是对偶,两句话结构不一致。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 (三个或三个以上)拟人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

11、,把本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的。【12 】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必须稳住心神、心无旁骛,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B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一 直不绝如缕。C我们敬畏传统的同时要推陈出新,即要从旧的东西里面推导出新的元素,为今天的社会生活所用。D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正如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答案】B【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成语的用法【考点】考察对成语的用法【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

12、沉微弱、时断时续。因此 B 项形容“人们要求平抑房价的呼声”不合适。【释义】阳刚之气,是中国男子的正直性格的表率,也是中国从古到表现出中国脊梁的精神,而绝非肌肉块头的表现。或指刚强的气质和意志。【13】在环境、时尚、潮流的影响下,人们容易没头没脑地喜欢一样东西。可是你若厌恶一样东西,那多半是你自己的真实秉性和内在经验在说话。所以,喜欢容易模仿和传染,厌恶却不能,一旦产生则难以克制。当然,人们也会追随权力和舆论去声讨一样东西,但那是出于利害的计算,和厌恶是两回事。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A喜欢比厌恶更容易模仿和传染。B人们喜欢某物多为随波逐流。 C因利害关系声讨某物非真正的厌恶。D通常人

13、们的厌恶比喜欢更加本能。【答案】A【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主旨概括【考点】【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文段的重点句为“所以,喜欢容易模仿和传染,厌恶却不能,一旦产生则难以克制。 ”因此,主体是“喜欢”和“厌恶” ,根据“厌恶却不能”可知强调的是“厌恶”与“喜欢”的不一样,因此选 D。【14】鲁迅与胡适,验证了罗素对人生三种情感的描述: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渴求,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二人生活趣味殊为不同,精神之途也各异。他们是峻急与平和的摩擦,是“左翼文化”斗士与“自由主义”文人主帅的对立;一个在学术领域孜孜以求,欲以学术“树人” ,一个则放浪于人间底层,欲借思想“立

14、人” 。但二人对于文化的态度却殊途同归:追求自由和精神的现代化。他们的一生深深地纠缠着中国的现代文明的路向,直到今天依然影响着中国的读书人。这段文字最恰当的关键词是:A鲁迅 胡适 殊途同归 B鲁迅 胡适 深远影响C峻急 平和 对立统一 D文化 追求 现代文明【答案】A【所属考试模块】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主旨概括题【考点】对文段中心的把握【难度系数】【作者】曾淑萍【解析】文段的重点在“但二人对于文化的态度却殊途同归:追求自由和精神的现代化。 ”因此重点是“二人”和“殊途同归” ,即选 A。【15】诺贝尔奖与其说是一种光坏,不如说是一种精神。时下中国科学界缺的就是这种精神。一些科学工作者常常是在利欲的驱动下从事科研工作,作风浮躁,急功近利。此种短期行为注定只会催生“” ,而不利于人类的长远发展。事实上,获得诺贝尔奖不是一朝一夕的突围,而是经年累月的坚守。真正的科学家应该怀着造福人类的。大功利心”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耐得寂寞,不慕荣华。惟其如此,才能结出美丽的科学硕果,并被历史所铭记。文中提到的“诺贝尔精神”主要强调的是科学家要有:A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 B关心人类发展的博大情怀C. 执著求真的科学精神 D沉稳踏实、不骄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