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你所教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2000477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你所教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简述你所教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简述你所教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简述你所教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述你所教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你所教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你所教学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你计划开展哪些活动?答:从教至今二十多年,我一直担任小学高年级的教学工作。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 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比低、中年级的学生稳定,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这一阶段的学生具有独特的心理特点:1.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学生进入小学高年级后,自我意识逐步深刻,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变得比较独立。他们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事物,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不再唯老师之命是听,对老师的教育时违时从,也不喜欢家长的管教约束,表现出容易固执己见、盲目地拒绝他人的劝告和建议,有时甚至对大人的正当干涉也会产生逆反抵触心理。

2、2.情意方面发展迅速。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高年级学生情感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丰富,情绪的强度和持久性迅速增长,日常行为容易受情绪的支配,但已经能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情感表现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并且调控能力也逐步加强。同时对他人各种情绪的感知能力也迅速发展,能够正确辨认他人的情绪状态,并作出自己相应的反应。在意志方面,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都有一定发展,但不显著。3.性别意识逐渐清晰。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角色,变得经常在意自己的相貌与打扮,对身体所发生的第二性征变化,既好奇又怕羞,甚至为此感到困惑和烦恼。有些同学开始出现了对异性的朦胧好感,异常关心异性,也

3、希望得到异性的关注。而有的学生则会出现男女同学间暂时的反感(疏远或互相指责) 。个别学生对男女生之间的交往则变得特别关注,甚至出现早恋的现象。4.认知水平逐渐提高。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记忆力增强,有意记忆占主导地位,抽象记忆有所发展。注意力容易集中、敏锐性、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转移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大大加强,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想象的有意性迅速增长并逐渐符合客观现实,同时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 5.竞争意识日益增强。高年级学生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都不甘落后,竞争意识日益增强。他们不再是为了应付老师和家长而做作业,而是为了不负于同学而积极学

4、习。动力不一样,比照对象变成了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所以他们会比较关心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的心理,并会迎头追赶,决心与之一较高下。6.学会耍心眼儿。高年级开始,学生变得伶牙利齿,能说会道,学会耍心眼了。他们懂得了一些游戏规则和行为准则,有时会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或者制造假象迷惑家长或老师。有的学生还学会了指使别人为自己做事,有时又会故意挑起同学之间的争端,自己则在一边看热闹。对于这样的学生,也许有一定的领导才能,但倘若不注意引导,后果不堪设想。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了促使他们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心理也能够健康发展。我们可以尝试着这样做:1.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通过对学

5、生进行有科学依据的心理测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档案包括适应力、注意力、交往能力、意志品质、个性成熟程度、情绪紧张程度等方面内容,做到学生自己明白,教师心中有数。并及时记录他们的点滴变化,以便更好的开展教育。2.注意课堂教育的心理卫生。研究表明,气氛融洽的课堂,学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快速地学得知识并形成良好的性格。因此,教师要注重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同时要善于观察学生心理疲劳的早期表现,及时组织休息,恢复心理机制。另外,对学生的期望、要求不能脱离他们的实际,以免造成心灵上的重负。3.提供自主管理班级的机会。小学高年级学生心智日渐

6、成熟,独立自主意识增强。我们不妨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建立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管理班级事务的体制,通过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公平竞争,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树立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这样,由于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尊重,他们贯彻执行制度的积极性高涨,管理效果更佳。4.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高年级的学生精力充沛、竞争意识增强,针对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可以营造良性的竞争氛围。在学习上,鼓励学生找一位与自己水平相当的竞争对手,互相比拼,并定期检测结果。对优胜者奖励一些文具表示祝贺,激励他们不断超越;对失意者则帮助他们寻找失败的原因,鼓励他们重拾信心,迎头追上。在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上,则开展小组竞赛的方式。通过

7、设立比赛规则,违规扣分,为班级争光加分,每个月末做好统计,看哪个小队得分最高,授予“优胜小组”的称号。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上进心。5.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小学高年级学生乐于参加各种创造性活动,对于冒险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更是乐不知疲。我们应针对高年级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的机会。通过活动沟通学生之间的情谊,促使他们互相理解,相知相爱,增进友谊,增强了合作意识。6.教师要做到身教重于言传。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关注的是教师是怎样做的。因此,教师的身教比言传有效得多。“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教师要时时处

8、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正可谓教师其身正,学生不令而行,教师其身不正,学生有令不行。7.开展思想工作要用事实说话。高年级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行为。因此,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就要做到心平气和,入情入理,用事实说话,让学生信服。要注意选择恰当的场合、把握恰当的时机,要讲究讲话的艺术,做到长话短说,严话宽说,有时还要正话反说,讲道理摆事实。不能采用简单粗暴的批评方式,更不能新帐老帐一起算,或是老向家长告状,以免学生滋生厌烦情绪,产生逆反心理。8.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没有沟通的工作注定是要失败的。高年级学生的情感不再浅显、外露,还学会了隐藏,但并不表示他们没有交流及宣泄的需要。我们应广开沟通渠道,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写书信、写日记、打电话、QQ 聊天等形式进行师生对话,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困惑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和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引导学生求真求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生理变化,正确对待男、女同学之间的情谊,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总之,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身心变化巨大,这个阶段对人一生的心理、性格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变化特点,有的放矢地引导教育,帮助学生度过成长的“危险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