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纵横线写捭阖——读于志学先生写意人物、花鸟国画有感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99679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8.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墨纵横线写捭阖——读于志学先生写意人物、花鸟国画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笔墨纵横线写捭阖——读于志学先生写意人物、花鸟国画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笔墨纵横线写捭阖——读于志学先生写意人物、花鸟国画有感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笔墨纵横线写捭阖——读于志学先生写意人物、花鸟国画有感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笔墨纵横线写捭阖——读于志学先生写意人物、花鸟国画有感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笔墨纵横线写捭阖——读于志学先生写意人物、花鸟国画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墨纵横线写捭阖——读于志学先生写意人物、花鸟国画有感(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次展览于志学先生写意画作驯鹿图于志学先生尝以其在国画“冰雪山水”上的开创性,闻名遐迩于当代美术界,然于先生在写意人物、花鸟上呈现给读者的线写造型、纵横捭阖,以及画面的气度恢弘、与众不同,同样成就了其艺术创作中另一番的辉煌景象。读先生写意人物、花鸟国画,其对创作形象的准确把握和深度切入,展现了艺术家源自于生活最为朴实、纯真的感受。其率意洒脱、刚柔适度的线条运用,反映了画家对国画 “以线为骨” 传统的最纯正的继承。其大开大合、浑朴天成的画作面貌,以及浓重的书卷气息和笔墨意韵,也更呈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逸美和传统国画审美主张。本次展览于志学先生写意画作丝路即景 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最为纯粹的源泉

2、之一。读于先生此次 “黑土情浓当代实力书画家 8+8”双线联展参展写意人物画作。无论是寓意吉祥的三阳开泰牛耕福田金鸡鸣晓驯鹿图,还是以采风所见为题材的丝路即景高原情等,都是画家对生活中最为朴实、最为感动场景的艺术化呈现。如三阳开泰,其所塑造是牧羊少女淳朴、无邪的形象,反映了牧羊少女采摘野果以及与小羊羔嬉戏的活动,期间充溢着满满的乡土浓情和生活情趣。而金鸡鸣晓中,三两一组、四五一队的金鸡组合,或昂首打鸣、或刨土觅食、或嬉戏或争斗、或母子情深、或喙梳白羽,人物就巧妙的融进了这样的环境中。农家院落安闲殷实的生活,乡民们的勤劳朴实随着画面流溢开来,画家对生活最为直接、最为纯真的体悟也随之呈献给了读者。

3、本次展览于志学先生写意画作羲之爱鹅丝路即景高原情这些作品,更多的融入了西域汉子的粗狂、大气,反映了高原人披风栉雨、沙海牧驼,在风雪丝路中与自然艰苦斗争的生活。而于志学先生常常创作的驯鹿图,则将东北地区的鄂伦春、达斡尔、鄂温克等特有少数民族猎民与驯鹿之间亲密的关系,以及他们半农半猎生活状态,呈现了东北雪原、密林里土著居民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状态和原生态文化。这一切都是地地道道的淳朴乡民形象,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情景,是于先生对生活中真性情,是其艺术活力最为集中的体现。读于志学先生的写意人物、花鸟国画作品,其收放有度、线写开合的笔墨,也是其画作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画为心声,笔随线走。线之形也即是画家的心

4、声反应,是其情感吐露。于先生的线写,率意、生动、柔中有刚、绵中显硬、纤细而有力度、稳健而有弹性,是“以线立骨”的国画线写传统的传承,是当代速写线条与传统线写白描、以书入画融合的表现。如羲之爱鹅,潇洒率直的铁线描构成“书圣”王羲之衣饰的流畅,而细若游丝、行云流水以及钉头鼠尾的线条组合,将这位“东床快婿”率性形象,以及鹅的呆萌都描绘的生动而又充满灵气。再如于先生笔下的新女性,笔墨流溢、速写挥洒,其所反映是时代东方女性的开放与温婉并存。总而言之,于先生写意国画的线条,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逸而不浮、熟而不油。而这种流畅、老道、自在、洒脱,时若春蚕吐丝,时为铁线枯藤的线条,总能带给读者笔墨纵横、线条

5、捭阖的艺术享受,顺其线条的流淌我们体悟到的也是畅快淋漓的胸臆吐露,是于先生宽阔艺术之路的展现。于先生的写意花鸟,如驯鹿、奔马、猎犬、老虎、雄鹰等,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寄寓,或是对天地万物的关怀与关注,都是其坚持的艺术审美本质、本身心性与自然同呼吸共律动的物象化表现和艺术化外露。如驯鹿图金鸡报晓;或是草原民族坚强不屈风骨的代表,如塞外丝路即景;亦或是传统文人画“书卷之气”的体现,如山鬼羲之爱鹅。就以于先生所作雄鹰图而言,线条刚柔相济、张弛有度,呈现其于传统国画笔墨方法上厚实的功力,整幅画作将飞禽的雄姿展现的极为生动,可谓是出自其自然之笔、性灵之笔。他笔下花鸟,大多都既有自然之美,又有民族文化内

6、涵和传统笔墨与当代生活相结合的风范。于志学先生的写意国画,格调高雅、健康、向上,反映了其多年文化修养的积累、笔墨功力的锻造以及对自然蒙养的顿悟,而这些也都是其多年艺术实践,发展积累所致。他笔下的少女俊美而不甜俗,汉子粗犷而不粗俗,是本色之美、灵性之真的呈露;他笔下的天籁万物皆灵,活泼、可爱,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他笔下的鄂伦春猎民,勤劳、善良、质朴,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美德。我想这一切都是于先生多年矢志不渝坚持 “继承不是重复,一切在于创造”的艺术宗旨,以天、地、人的 “三元绘画”为目标的艺术结果。其写意画中深入开掘传统艺术审美和笔墨方法,又紧追时代风尚、紧随画家心境,成就了他那写意国画笔墨开合、纵横捭阖的雄浑气度和与众不同的面貌,成为其绘画艺术继“冰雪山水”之外的又一重要支撑。(文成功书画家网 当代书画家记者 冯宜玉)画家简历:于志学,笔名问津、干城,1935 年生于黑龙江肇东市。系冰雪山水画创始人。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艺委会委员、黑龙江省画院名誉院长、黑龙江省美协副主席、黑龙江省国画会会长、美国国际传记协会副理事长、英国剑桥大学国际传记中心研究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