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小学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未交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96668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淡小学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未交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浅淡小学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未交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浅淡小学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未交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浅淡小学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未交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淡小学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未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淡小学语文课堂的语言艺术(未交(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浅 谈 小 学 语 文 老 师 语 言 艺 术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师通过语言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那么,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语言风格技巧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掌握得越多,就越能提高自己的语言的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话语谈吐丰富多彩,本文主要论述了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提高自己的课堂语言技艺。一、目前课堂语言存在的问题1、为造气氛,故意作秀 有些教师整节课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不管学生的状况如何,一味地“甜言蜜语” ,语言做作,情绪异常饱满。时间一长,使学生疲劳、厌恶。从教学意识上看,这些教师没有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这种过分地创设氛围而忽视学生的做法

2、是不得当的。 2、词不达意,含糊不清 备课与上课是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但是预设与生成总是很难衔接得那么完美,课堂上总是有很多的突然和意外,如学生临时提出的问题课前又没有准备等,有些老师就选择用模糊的语言搪塞过关,长期如此,学生对老师自然失去信任,变得默默无语。 3、平铺直叙,平淡无奇 讲课时语调平淡,表情严肃,从例题到练习,再到课堂小结,整个过程如同背书非常流畅,如流水一般源源道来。这种语言的课堂难免会有学生睡觉,课堂效果自然不好。 二、课堂语言的基本要求1、语言具有丰富的感情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可见富有激情的语言才能感人,才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果我们

3、只是笼统地把教案中的内容向学生宣读一遍,笔直的叙述、平淡的说教、呆板的表情,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上课时,教师应该通过自己语言的抑、扬、顿、挫和面部表情的变化及恰当的手式等等,体现出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时,我们可以结合拟声词、语气词、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描绘、渲染 ,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如在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读到小女孩悲惨命运时,语气沉重,流露出同情与悲悯之情,让学生听了不禁潸然泪下,又如小马过河一课,当讲到小马连蹦带跳地说愿意为妈妈做事的时候,老师应露出愉快的表情;当讲到一条河挡住小马的去路时,教师应表现出满脸迷惑,紧锁眉头,同时,用天真的语气说:“怎

4、么办呢?”沉思了一会儿后,叹口气说:“唉,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去吧!”2、课堂语言的规范性课堂中,课堂语言还应讲究语法规则。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精心组织,2应该选择确切、精辟、通俗、常用的字、词、句,应极力避免使用令人费解的、罕见的方言词和文言词等。不说半截句,不含糊其辞,也不拖泥带水。这样,才能达到课堂语言形象生动而通俗易懂的目的。但是,有的在教学中夹杂着方言,教给学生的不是规范的普通话,让学生难以理解。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走在推普的前列,学好、用好普通话,用清晰、标准、规范的语言去影响、感染学生。3、课堂语言要具有启发性古人说:“启其蒙而引其趣” 。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不在于全盘授予

5、,而在于相继诱导。 ”教师要善于运用启发性的语言,创设问题的情境去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去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语文老师解释成语“欲盖弥彰”时,就可以巧妙地用另一富有趣味的成语典故“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王二不曾偷”来说明其意义。这样,学生就在笑声中很自然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4、语言表达具有针对性 教学语言总是受教材内容、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制约的,所以,教师在决定语言表达方式时应有针对性。如鲁迅笔下的“闰土” ,对高年级学生,我们可以说:“请同学们来描述一下少年闰土的外貌。 ”而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们只能说:“小朋友们,你们看,图上画的是谁呀?(等学生回答完又问

6、)他长得可爱吗? ”这样富有儿童化、形象化、趣味化的亲切语言,学生更易于接受。5、善于使用激励语言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一句温馨的鼓励,在学生的心中,也许它是希望的种子,燃起孩子追求进步的烈焰。班上原有一名后进生,因为基础薄弱,上课时总是搞小动作,下后来只要他取得一丁点儿进步,我都会表扬他,鼓励他。当他考试不及格而灰心时,我告诉他学习要讲究循序渐进,其实自己已经取得了进步了,就这样他进步为中等生了。因此,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正是说明了语言的“双

7、刃剑”功能。要全面关注不同类型学生的各种心理需求,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鼓励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如老师真希望你能按时完成作业。 “我相信你会努力的。 ”对于作文水平差的学生,我们在写批语时更应该注意使用鼓励性的话。比如:“你已经努力了 ,老师可以看出来,让我们一起再加把劲,好吗? “你真棒!” “你的声音很响亮 !”“你读得很流利!”等简简单单的评语,会使学生信心大增。6、学会使用体语3教学是一种以有声语言表达为主,以体态语言为辅的知识交流活动。体态语言(即人的表情、眼神、动作、手势等)虽然为辅,但只要使用恰当、自然,也会传递很多的信息,增强教学感染

8、力,才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愉快,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当同学们上课做小动作或者讨论问题后一时静不下来时,我们可以站在讲台前沉默不语,扫视每一个学生。这时,学生便会立刻安静下来,揣摩教师的心事,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恰当使用体语。法国艺术大师罗丹说过:“手有时比嘴还能说话。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明显的手势,使学生产生清晰、鲜明的印象。比如教师请一学生起立回答,在用亲切的语言点他姓名的同时辅以手臂略弯、手心向上的表示“请”的手势动作,在夸奖某一学生精彩表现时,配上翘起的大拇指的手势动作,会让学生直观地感到老师对他的尊重、满意和信任,使学生信心倍增,更加热爱、尊敬老师7

9、、语言要具有幽默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维特洛夫指出, “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雷曼麦也说过:“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提出更能为人接受。 ”一位优秀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幽默的才华,会用幽默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智慧,实现“寓教于乐” 。它们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启迪学生的智慧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也就好像课堂的“味精”一样,如果投放适量的话,一定会使课堂“这锅菜”其味无穷,充满活力。例教师请一位学生在黑板上默写一首七绝。这位学生很快就把黑板写得满满的,字写得又高又大,引得其他学生都笑了起来。待静下来之后,这位教师说道:“这位同学的默写全对

10、了,但是字高字大(自高自大)就不太好了!”这位教师针对学生在作业中所暴露出来的思想缺点,没有大发其火,也没有一本正经地进行批评教育,而是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含蓄委婉地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使学生在思而得知的笑声中受到教育。又如有位老师在教宋词时,问学生说:“你们喜欢流行歌曲吗”学生自然回答喜欢,接着老师言归正传:“那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宋代的流行歌曲一一宋词。 ”学生发出了会心的笑声。这种幽默的语言使学生入题轻松,也使课堂气氛得到调节。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大大地开发学生智力,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当然,我们提倡课堂语言应该富有趣味性,而不是要教师专门讲笑话,哗众取宠,来迎合学生。否则,就

11、会使学生觉得课堂语言过于轻佻、庸俗、油滑。这样不仅大大地偏离了主题,而且也达不到教学目的。8、注重批评的语言批评是教师对学生品行的一种否定,教师批评学生无不出自教育之目的。当然,批评要注重艺术,将各种消极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转化为积极因素,教师只有具备高超的艺术性和浓厚的感染力,这样才有说服力、接受力和纠错4力。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常用方法教育学生: (1) 、谈心法。通过促膝谈心,在双向交流中,进行和风细雨式的批评。这就是春风化雨的批评艺术。此法,回避了在大庭广众面前对学生的批评,不致产生逆反心理和对抗意识。在谈话中,教师表情应自然、态度要温和、富有人情味,说理充分、语言确切、恰如其分,不夸大

12、、不上纲、不讽刺、不挖苦,当然也不护短,教育要深刻。虽然不声色俱厉,却能触及心灵,让学生脸红耳赤、泪流满面。 (2) 、暗示法。洛扎诺夫在暗示学 中指出:人具有可暗示性是大脑接受或唤起观念的能力,它倾向于使这些观念实现,使之转化为行动。教师可在课堂及其他活动场所,通过眼色、神情、手势,提醒学生的不良言行。在暗示中,让学生心领神会,接受了批评,纠正了自己的过错,这真是无声胜有声 。 综上所述,具有较高的课堂语言艺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也不是一件“高不可攀”不能办到的事,这是我们教师一直需要探讨的问题。只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逐渐走向完善、走向成功。在教学中,教师花一份心血,就会有一份收获。教师教书育人的任务任重道远,这就更要求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创新学习,相互交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参考文献:1.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2003 年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与方法3.基础教育研究2011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