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生命三毛游记散文的美学价值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94153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验生命三毛游记散文的美学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体验生命三毛游记散文的美学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体验生命三毛游记散文的美学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体验生命三毛游记散文的美学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体验生命三毛游记散文的美学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验生命三毛游记散文的美学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验生命三毛游记散文的美学价值(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验生命:三毛游记散文的美学价值摘 要:对于创作活动来说,创作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创作个性特别突出地表现在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体验、理解、评价上面。从三毛作品到三毛自述,可见三毛作品最重要的个性化特色:一是纪实色彩,她不走虚构小说的创作之路,而是去写生活,写自己的人生经历;二是抒写自我,篇篇文章从“我”出发,由“我”展开叙述,以“我”为中心,以“我”为归宿。正是这种写实、写自我的特色,带来了三毛独特的文体形式。三毛的作品始终有一股强烈的感情在奔涌,在时时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伴随着三毛的情感波动,读者体会到了三毛对生命把握的深度及广度,这根源于三毛的生活体验及艺术感受的信息,共同汇集在三毛发自肺腑

2、的毫无保留的情感的流泻之中。从她的作品中,可以体会到三毛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的爱。任何思想和情感的传达也都要借助于它的媒介语言的传达。作家的风格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个人风格的再现。三毛作品的语言有时如奔腾万里的江水,一泻千里;有时又如山间溪流,婉转明快;有时如催战之鼓,嘹亮激越,令人亢奋;有时又如黄昏时的一支山笛,悠扬、恬然,令人遐思。而机智、明快、风趣、幽默、细腻是三毛作品语言最突出的特色。三毛运用她具有强烈个性的语言本身,把我们引到了“它本身以外” ,达到了“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方之表”的艺术境界。在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的冲突中,三毛以她的审2 美笔触,以有限体验肩荷了无限意义。关键词: 三毛

3、游记散文 体验生命 美学价值三毛以她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绚丽多姿的生活以及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笔,在大陆和台湾刮起一阵又一阵旋风。目前,关于三毛游记散文的概况、研究的方向,也有不少的人从不同的方面研究她的美学价值,这些对我都有启发,但我还想从自己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个性体验及其创作特色对于创作活动来说,创作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作家的创作要求保持个人的鲜明的特征,要求作家具有独特地理解现实、独特地表现现实的能力。社会生活是无限丰富多样的、具体感性的存在,它全方位地向作家开放。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就有了发挥他个人主观方面的广阔天地。只有在创作中充分体现自己的创作个性,那么作家的作品才会有生命力,才

4、能获得永久的价值。法国学者布封在他的著名演说论风格中这样说:“只有写得好的作品才是能够传世的:作品里面所包含的知识之多,事实之奇,乃至发现之新颖,都不能成为不朽的确实保证;如果包含这些知识、事实与发现的作品只谈论些琐屑对象,如果他们写得无风致,无天才,毫不高雅,那么,他们就会是湮没无闻的,因为,知识、事实与发现都很容易脱离作品而转到别人手里,它们经更巧妙的手笔一写,甚至3 于会比原作还要出色些哩。这些东西都是身外物,风格却是本人。因此,风格既不能脱离作品,又不能转借,也不能变换。 ”(1)布封这里说的就是创作个性的体现与外化。创作个性特别突出地表现在作家对生活的独特的体验、理解、评价上面。三毛

5、说:“我是游戏人生。我的人生观是任何事情都是玩,不过要玩得高明。譬如说,画画是一种,种菜是一种,种花是一种,做丈夫是一种,做妻子也是一种,做父母更是一种,人生就是一个游戏,但要把它当真的来玩,是很有趣的。 ”(2)这种人生观乃至写作观的形成,基于三毛自己的生命体验。曾经陷落在孤独的自闭年代,那份偏执、认真与敏感,使她苦苦挣扎于内心与外界的搏斗中,每当心灵受伤与幻梦破灭时,她就想到以死来解脱。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游戏人间,成就自我,生命对她来说是狭窄的暗角。后来经过万水千山的流浪,目睹了色彩斑驳的人生世相,又身历了情感心路的悲欢离合,渐渐彻悟了悲观之外的大千世界,体味到了个人生命与时间的有限,懂

6、得了珍惜生活和享受生命。从偏执人生到游戏人生,三毛以往的个性和人生有了一个大的转变,她做了自己过去的叛徒。因此,万水千山之中走出了一个旷达、洒脱的三毛。她说: “生命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趟啊!”(3)她开始有情有致地去爱人,有滋有味地享受生命,有真有实地游戏人生。她在认真入世、全力“扮演”各种人生角色的同时,学会了从最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有趣的事情,于是有了沙漠中的饭店4 结婚记 悬壶济世等一系列趣味盎然的故事。“游于艺”作为三毛的一种文学观念,主要包含了她对文学的功能、文学的价值、写作的动机与心态等一系列问题的自我理解,它并非创作态度上不负

7、责任的“玩世”,也不是写作过程中随心所欲的涂鸦。事实上,写作对她而言的“游戏”,其实那是一生的执著,那是艺术化眼光照观下的生活方式。潇洒天涯的同时,伴随着艰苦、单调的沙漠人生;行云流水、信手拈来的文字背后,是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惨淡经营,仿佛天然自成的故事,却用尽了叙事的苦心。三毛父母说,女儿一旦进入创作状态,就“六亲不认”,“生死不明”,正是对三毛文学苦心的证明。只不过三毛出于豁达、乐观、自由的人生观和写作观,把这份人生历练和写作艰辛都变成了宝贵的生命方式和生命体验,被世人认为的“苦”,也就成为作者自得的“乐” 。在此意义上,喜爱“游戏人生”,能玩味人生之欢悦快乐,享受生命的各种滋味,当真地

8、演出人生中精彩的“自我剧”,也不失为一种聪明和达观。敢于宣称“游于艺”,在自由自在的境界中纵情山水,放眼人生,驰骋笔墨,挥洒情感,以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来拓展人生的空间;它所显示的,是一个彻悟人生的成熟女性的胸襟和力量。一个主张“游于艺”的作家,她的作品既然不以描写大众人生、揭露社会问题为己任,对于自我人生的抒写,就很容易成为三毛创作的中心。三毛一再强调,她的文章就是她的生活,是以事实为根据的,她写的其实只是一个女人的自传。从三毛作品到三毛自述,可见她的作品最重要的个性化特色:一是纪实色彩,二是抒写自我。就纪实色5 彩而言,三毛没有走虚构小说的创作之路,她从生活本身受到启发,不去编故事,只去写

9、生活,而她自身奇特、浪漫、新鲜的人生经历,恰恰构成生活中最真实不过的故事,以至于读者往往无法区分它是文学作品,还是生活本身。融纪实性与文学性于一体,借天涯人生抒发个人志趣,三毛成功地运用了写实手法,她的作品由此显得真实、亲切。就抒写自我而言,三毛作品只写自己的故事,篇篇有作者之“我”,一切从“我”出发,由“我”展开叙述,以“我”为中心,以“我”为归宿。作为作品叙述者的三毛,与作品中出现的三毛,以及实际生活中存在的三毛三位一体,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作品人物兴趣盎然,并把阅读评价直接导向作者本人。正是这种写实、写自我的特色,带来了三毛独特的文体形式。容量拓展及其生命风格三毛的作品始终有一股强烈的感

10、情在奔涌,在时时撞击着读者的心扉。伴随着三毛的情感波动,读者体会到了三毛对生命把握的深度及广度,这根源于三毛的生活体验及艺术感受的信息,共同汇集在三毛发自肺腑的毫无保留的情感的流泻之中。这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人以希望,给人以鼓舞;犹如沙漠中的一片绿洲,给人活力,给人生命的启迪。三毛的情感广博而又深沉。她的作品强烈地表达了对自然、对生命、对人的爱。怀揣者这种爱,她漂泊天涯,足迹曾遍及欧洲、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几乎游历了大半个地球。这种对大自然的眷恋之情,在她富有生机的作品中显示了一片盎然之气。其中当以在6 撒哈拉大沙漠及加那利群岛的描写为最。三毛之所以对这片土地怀有深情,固然是因为她与心爱的

11、丈夫荷西在那里度过了她人生中最值得怀念的岁月,但更重要的是,她笔下流露的对自然的爱恋,却是她本事的性格使然。人们想象中无比荒凉、冷酷的沙漠,在她眼中却充满了诗意:“像被水洗过了似的干净,天空是碧蓝的,没有一丝云彩,温柔的沙丘不断地铺展到视线所能及的极限,在这种时候的沙地,总使我联想起一个巨大的沉睡的女人的胴体,好似还带着轻微的呼吸在起伏着,那么安详沉静而深厚的美丽真是令人近乎疼痛的感动着。 ”(4)不仅如此,就连那鬼魅似的海市蜃楼,如雨沙似的狂风沙,焦裂的大地,向天空伸长着手臂呼唤嘶叫的仙人掌,千万年前枯干了的河床,黑色的山峦,深蓝到冻住了的长空,满布乱石的荒野等,在她眼里也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神

12、秘、空灵的意味,令人惊叹。在逍遥七岛游中,她对七岛风光的精描细摹,对拉芭玛岛那一如“杏花春雨江南”一派田园风光的描绘令人流连忘返;就是那海滩上躺着的平凡普通的石子,经过她画丹青的妙手,也顿然生辉,美不胜收,以至读者都会为她那丢失的七块石头心痛得唏嘘不已!当然,三毛也曾为现代儿童对自然生疏、陌生和排斥感到痛惜。向往自然,亲近自然,是人类的天性,因为只有在自然之中,人才更能感受到人性的美和善。三毛这个曾经走过千山万水的女作家,以她一颗贴向大地的赤子之心,用她自然、流畅、朴实、充满感情的语言向读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富有吸引力的故事,展示了人们不能企及的旖旎的异国风光,把你几乎忘却的好奇心又重新点燃7

13、了,她让你重享闯荡五湖三江的喜悦。读者不由得更爱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了。三毛正像她写的歌词橄榄树中唱得那样:“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清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 ”正如作家自己所说:“大自然的景色固然是震撼着我,但是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存在,再美的土地也吸引不了我,有了人,才有趣味和生气。 ”(5)所以,三毛作品的激情更具体表现在她对人、对生命的热爱之中。沙漠因有了人才充满生机和活力,也因为有了三毛和荷西才那么富有诗情画意;痛苦,因有了朋友才能得到抚慰;眼泪,因有了父母才能尽情流淌。所以三毛爱每一个平凡的生命,爱朋友,爱丈夫,爱父母和亲人,也爱读者。在这样的人生中,通过对几个

14、异国老人生活的描写,体现作者的善解人意及豁达的人生观,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在芳邻中,她把当地沙哈拉威邻居与自己亲密无间的关系刻画得惟妙惟肖;在古屋出售中,作者对朋友们的一片挚爱,令人感佩;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又把对丈夫真挚的爱情细腻地传达出来,令人潸然泪下;在背影中,把对父母的一片深情用凄婉、哀怨的笔描写得令人泪湿衣衫从三毛的经历看,虽然她一再受到挫折和打击,生活也时常大起大落,自己也曾经有想跳楼自杀的念头,但她的文章仍然强烈地表现出执着和热情,始终让人对生命抱着爱和希望,这无疑是三毛爱“人”的体现,钟情于生命的感悟。三毛的作品又强烈体现了对底层人物即弱者、被损害者命运的8 同情和关切。三毛是

15、一个具有强烈平等意识的人。关于其笔名为什么叫三毛,她认为自己的生活与小时候看过张乐平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相似。又以此显示自己的平凡和微不足道“只有三毛钱” 。虽为戏言,却不无深意。正因为她有如此的爱心和强烈的平等意识,才能对外表卑微、甚至可怜的人物付出真情和热情。她重视的是精神的高贵,蔑视的是人格的低贱,她对没有人身自由、家徒四壁的哑奴赋予了无限同情(哑奴 ) ;对曾经极端仇视沙拉威人但最后却用生命保护孩子的军曹给予了颂扬(沙巴军曹 ) ;对一个年仅十二岁的孩子达尼埃悉心照料非生身父母的行为深深感到敬佩(巨人 ) 。三毛对这些人物的认同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同情,不是可怜他们,布施一点恩惠,以示自己

16、的仁慈,而是透过这些卑微、渺小的外形去发掘他们心灵深处高贵的东西,从而站在同一精神地平线上去讴歌他们、礼赞他们。她善于通过作品鼓舞人们“趋向高尚的生活概念和情感的高贵形象” 。达尼埃的“是不是父母,不都是一样” ,一句话使“我”觉得自己渺小得好似一粒芥草。古往今来,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大多是作者的一颗“爱心” ,一种博大的同情。三毛通过这些平凡、细小,甚至是繁琐的事件的描写,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情、景、人、事件奇妙地粘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升华为一个令人神往的境界,迫使你一口气读完,加上她那往往富于哲理的阐述,让你有所思索,有所回味。人心毕竟是可以沟通的,三毛以她的真诚证明了这一点。他们相逢的只是瞬间,但彼此留下的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因为他们已9 摒弃了一切外在的、世俗的偏见,达到了灵魂与灵魂的相通、心灵与心灵的契合这样一种交汇境界。人类的人性美的光辉在这里又一次散发出迷人的色彩。三毛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