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二孩政策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92997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二孩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二孩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二孩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二孩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二孩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二孩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二孩政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读二孩政策李欣妮江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 15 汉语言文学 3 班 江西南昌 330022 摘要:今日中共出台了二孩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政策背后的问题、原因与未来都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一一解读。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二孩政策 问题 措施引言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以及要以什么方式手段才可以达到由一孩政策到二孩政策的平稳过渡?这是很多人提出的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解读二孩政策,进行综合解答,让群众对二孩政策有着更直观、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目前放开二孩政策虽然仍存在争议,但这一政策符合历

2、史的发展潮流,符合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变革生育政策,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一、二孩政策的提出2015 年 10 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口增长过快转变为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 20 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尽快调整。让我们先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计划生育的演变有个短暂的回顾。1957 年 2 月,

3、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 ”毛泽东认为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不仅不是问题,而是宝贵的财富,解决中国人口贫困落后的方法就是变革制度和发展经济。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 “人多力量大”是主流的人口观。马寅初先生提出的“新人口论”遭到批判。20 世纪 70 年代初,由于人口压力,我国开始全面展开计划生育工作,并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晚、稀、少”的生育政策。1978 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把计划生育列入宪法,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1980 年,我国“一孩”政策正式出台并全面实施。本世纪初,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做出了一些调整。符合特殊情况者,由夫妻双方共

4、同申请,经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审批,可按人口计划及间隔期规定安排再生育一个子女,如放开“双独二胎”(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及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等。由一开始的鼓励生育,到后来的计划生育,并发展到现在的逐渐放开计划生育政策。生育政策随着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而改变,这体现了先进的社会意识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二孩政策的实施是专家学者讨论产生的结果,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中国由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转变,并由此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若不及时改变这项国策,中国的未来或许会走向一个危险的局面。二、改变生育

5、政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计划生育政策已实施了三十多年,随着中国人口环境和发展程度的改变,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势在必行。著名国情专家胡鞍钢多年来一直是计划生育的积极支持者,而计划生育副总设计师田雪原也是生育政策保守派的权威,但在 2009 年末,他们都提出了要调整人口政策。这些领军人物的突然转向在人口学界引起轩然大波。那么,为什么我们要调整人口政策呢?从本质上说, “人口因素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没有人就没有社会。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等因素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适度的人口对社会发展起

6、加速作用;过密或过疏的人口对社会的发展则起延缓作用。人口因素要受社会生产状况和社会制度的制约。 ”1 30 多年来,针对过大的人口压力,中国实施了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快速下降。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生育水平远低于 18 的官方公布水平。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按户籍人口计算则出现了低于 1 的超低水平。各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均显示,中国生育水平已经明显低于 21 的更替水平。不远的将来,中国人口将进入一个长期负增长的时期,这将导致中国人口结构的剧烈变化,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人口因素除了受社会制度的制约,也受到社会生产状况的制约。中国生育率快速下滑除了受到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也受到中国生产

7、力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一个国家经济起飞时,生育率必然随着下降。 “联系具有普遍性,事物联系的普遍性的其中一层含义是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 ”随着经济发展,传统生育观念和行为在新的社会条件的影响下会发生改变。首先,随着社会对人教育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培养高素质的小孩需要投入的成本也越来越高,人们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其次,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和参与工作的比例越来越高,成反比的,妇女在教育和事业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越多,生育率就越低;另外,现代城市生活中丰富的社交和娱乐活动进一步挤压了家庭生活和抚

8、养小孩的时间,丁克家庭、不婚主义就是其中的缩影;最后,社会保障制度、福利制度日益完善, “养儿防老”的旧观念日益消散,从现实利益上说,生孩子对人们生活保障的意义减少,人们的生育欲望自然也随之减少。综上所述,中国经济的发展从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作用导致了中国生育率的下降。计划生育政策作为社会意识,深刻地影响了社会存在的发展。计划生育是中国的生育率下降至水平线下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中国社会又因此产生了或将会产生哪些问题呢?1.劳动就业问题。中国老龄人口数量庞大,而出生率低导致新生人口数量相对较少。这会导致劳动力紧缺,出现民工荒等问题。这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2.人口老龄化问题。这一问题直接产生了家

9、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的问题。家庭养老方面,独生子女的养老负担很重,那么就需要社会养老的支持。但现阶段我们的养老保障体制并不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受到人口老龄化的严重冲击。独居老人、留守老人这一庞大的群体需要受到我们的关注。人口老龄化还会使中国的经济失去活力,高科技人才集中在年轻人群体,老年人群体太过庞大不利于中国科技的发展,不利于资源的开发与技术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衍生问题还有很多,如劳动就业问题等,日本就是我们的前车之鉴,而我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来还会比日本严重得多。3.性别失衡与家庭风险。中国男女性别比例严重失衡,这引起了婚姻的挤压以及社会的不稳定。当前中国进入婚姻年龄的男性在同龄女性中相对过

10、剩,而且寻找低龄女性也越来越困难,因此他们最终会成为绝对“过剩”的男性人口。我们常常会听见“单身狗” 、“光棍节”这些名词,就是现代男女比例失衡造成男女婚配出现问题的表现之一。庞大的适婚年龄的男性群体不能进入婚姻生活,将会导致社会秩序的不稳定与影响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另外,由于一胎政策,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那么他们就要承担失独的风险,失独家庭的精神损失难以估量。还有就是,第一代独生子女由于没有兄弟姐妹,其亲属称谓中就少了兄弟姐妹,晚辈中就没了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在双独生子女的下一代,他们对不少中国传统的亲属称谓感到陌生,这不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承。三、二孩政策的可行性虽然二孩政策的提出是

11、经过大多数专家学者研究讨论所达成的共识,但反对放宽人口政策的声音也层出不穷。他们的理由大致相近:担心放宽生育政策会导致人口暴涨,不利于环境、资源、城镇化、就业、人均国力和人均生活水平等很多问题的解决。有的政府经济部门甚至担心人口总数增加,会导致人均 GDP 下滑等。其实这些担心,大可不必。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由于小孩抚养成本和重视程度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提高,人们对婚姻的态度和对生育的态度发生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的完善,即使放开生育政策,中国人的生育欲望也不会因此产生剧烈的变化,中国的生育率也不会大幅提高,更不要说恢复到更替水平。同时,按照国际经验,城市化、工业化和受教育水平提高等因素还会进一步加

12、剧这一趋势。人口红利加速消失、老龄化加速以及未来可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将成为新的重大挑战。所以实行二孩政策,实乃当务之急。最初赞同计划生育政策时提出中国人均资源紧缺,应当进行人口控制以防超过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胡鞍钢现在提出:“随着科技和生产的发展,现在的资源已经能够承受起人口政策的调整。 ”他认为第一代以控制人口增长过快为目标的人口政策已经不适应社会实际情况。社会在进步、在发展,生育政策也应随之进步发展,若固守从前的计划生育政策,只会导致矛盾加大,阻碍中国的发展。主流的人口学家认为,放宽生育政策不会导致人口激增,还能带来促进人口结构趋于正常化,缓和社会矛盾等诸多益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

13、准,实施二孩政策正确与否,让我们拭目以待。四、完善二孩政策的配套政策放开生育政策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中国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完善二孩政策的配套政策,可持续推动解决人口问题。两院院士宋健表示:“完善生育政策应与相关协调配套政策同步进行。目前我国的生育服务证制度、社会抚养费制度和奖励扶助制度还需要调整和完善。另外,放开二孩后,社会抚养费制度也面临调整,征收对象、程序、标准和经费的使用等,也需要有法律依据并令人信服。此外,政府应该为按照计划生育要求生育的家庭建立全覆盖、高标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制,构建国家层面的计划生育家庭社会保障安全网。 ”不仅如此,在劳动就业、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上也要出台更多有

14、效的措施来应对中国人口结构剧烈变化的新情况。王广州等人在中国生育政策调整一书中,针对生育政策调整的相应配套措施提出以下四点。一、加强公共政策支持体系建设,确保社会政策协调统一;二、加强生育政策宣教,正确理解生育政策调整目标;三、整合人口信息,强化监测预警;四、转变人口计生部门职能,促进人口计生工作转型。 2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近日也已表示,下一步将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做好政策衔接,加强生殖健康、妇幼健康、托儿所幼儿园等公共服务的供给,帮助有特殊困难的计划生育家庭。我们相信,接下来除了各级政府部门,还会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和非盈利性组织参与进来,共同为这些周边人群提供服务。完善二孩政策需要各个部

15、门共同努力,群策群力,为二孩政策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政策的平稳过渡提供保障。五、总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面对我国偏低的生育率和严重的老龄化趋势,二孩政策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人是万物的尺度” ,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应该回归“以人为本”的本源上来,让公民获得更多应有的权利和自由。老龄化的缓解和生育率的提高任重而道远,实施二孩政策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要标志,现在改变,为时不晚!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既要对中国的发展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勇敢迎接困难和挑战。希望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能够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2王广州、胡耀岭、张丽萍中国生育政策调整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3 梁建章、李建新、黄文政 中国人可以多生!反思中国人口政策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74田雪原等21 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25吕昭河制度变迁与人口发展兼论当代中国人口发展的制度约束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