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0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91518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0.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0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0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0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0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北省2010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2010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2010届高三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保定一中 20092010 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高三地理试卷说明:1.本试卷由两部分组成:卷为选择题,共 40 题;卷为综合题,共 3 题。2.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第卷 选择题(共 60 分)一、选择题:(40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 1.5 分,共 60 分)读三大自然区面积、人口比例表,回答 13 题。1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划分为三大自然区的 主要依据是 ( )A植被、土壤B地貌、植被 C气候、地貌D土壤、气候2关于三大自然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是东部季风区,是青藏高寒区, 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B是东部季风区,是青藏高寒区, 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是东部季风

2、区,是青藏高寒区, 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D是东部季风区,是青藏高寒区, 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关于三大自然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区的地域分异只表现为垂直地带性 B我国陆上最低的地方在区C区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热量D区的西北部属内流区,东南部则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我国沿海与内地的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差异,依据各省级行政区的社会发展水平,可把全国大致分成三个经济地带,据此完成 46 题。4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农业发展与分布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 )中部地带商品粮基地数量最多,故为我国主要农业基地 西部地带有三大牧区,在我国畜产品生产中占的主要地位 东部地带临海,是我国的海洋渔业基地三个地带都

3、有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分布A B C D5下列关于三个地带能源和矿产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中部、西部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很丰富B东部能源和矿产资源种类少,储量少,开发少C东部石油丰富,中部煤炭丰富,西部水能蕴藏量大D东部能源生产大于消费,西部和中部矿产消费大于生产6三个地带的发展都要克服许多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三个地带都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东部和中部的旱涝问题都比较严重东、中、西部大江大河的防洪和防凌(凌汛) 问题中、西部交通设施落后和交通运输紧张问题A B C. D7. 从卫星云图上能清晰看到台风的中心位置及移动方向,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 ) AR

4、S 技术 B. GIS 技术 C. GPS 技术 D. 观测资料地区 面积() 人口() 25 1 45 95 30 4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读图完成 8-11 题。 8该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C气候发生异常 D光照条件变差9造成上述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A农业历史悠久,耕地垦殖殆尽 B耕作技术和方式落后 C人口快速增长,人地矛盾突出 D垦荒种地,破坏植被10关于该地区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 该地区河流落差大,应该筑坝蓄水,开发水能资源B.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恢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之一C.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输水受益之地D.

5、由于不合理的灌溉,导致盐渍化、盐碱地广布11下列表述与该区域有关的是 ( )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和风力沉积 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盛产普洱茶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所在地 图中河流流向为东北西南向A B C D某中学一地理研究小组在甲、乙两地区进行生态调查。下图是他们调查后所作的两口水井周边景观示意图,据此回答 1214 题。12在甲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有 ( ) A沙尘暴频度减少 B土壤有机质增加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13. 乙地以井为中心的景观分布,其原因可能是 (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

6、蚀形成风蚀洼地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14甲地生态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下面哪一地区 ( )农牧 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 81 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 1516 题。15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 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a 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Cb 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b 带是多民族聚居区甲乙16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人口增长速度快 压缩农业用地 轮作套种 盲目开荒,粗放耕作A B C D下图为我国某平原地区不同年

7、代地下水位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关系图,回答 1720 题。17图中显示 1960 年1990 年该平原地区( )A年降水量逐渐增大 B地下水位逐渐降低C年均温逐渐降低 D年温差逐渐变小18该平原地区有可能分布在 ( )A华北平原中南部 B长江三角洲地区C东北平原的北部 D珠江三角洲地区19对该地区农业生产不利的条件是 ( )A多酸性土壤 B冻土和沼泽C盐碱、旱涝、风沙 D梅雨和伏旱20. 造成上题中不利条件的原因有 ( )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春季气温回升很快,蒸发旺盛、多大风天气大规模开采利用地下水 春季降水少、春季农业用水量大灌溉方法和灌溉系统不合理 地表径流汇集入海A. B. C. D

8、. 是中国获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三江并流”中的大河之一。当建设水坝的时代在世界范围内走向终结的时候,中国西部却掀起了修建大坝的浪潮。据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在研究是否批准在仅存的两条自然生态河流之一怒江上修筑众多大坝,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据此回答 21-24 题。21. 怒江,金沙江和下列哪条河流形成“三江并流”的景观 ( )A. 雅鲁藏布江 B. 澜沧江 C. 黑龙江 D. 长江22. 兴起“废坝”运动,是因为修建水坝可能对环境造成许多不利影响,如 ( )土壤出现盐渍化河口三角洲淤积缓慢使海水倒灌,海岸受侵蚀近海鱼类减少灌溉航运养殖 A. B. C. D. 23. 在怒江建

9、坝的有利条件有 ( )耕地淹没少、不用移民水能集中良好的建坝地形投资少A. B. C. D. 24. 在怒江进行水电开发遭到众多反对的主要原因有 ( )在怒江建坝截流,可能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建坝技术不成熟怒江的水电开发主要是为了“西电东送” ,但由于输电距离远、成本高、沿途损耗大,需要进行认真的经济效益分析影响和降低其作为世界自然遗产的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物种以及自然美好价值A. B. C. D. 读下列三幅图,回答 25-26 题。25. 下列有关甲、乙、丙三地综合治理的措施,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主要治理土地盐碱化和开发荒坡、荒地 B. 乙地以酸雨的治

10、理为主C. 丙地以荒漠化的防治为主 D. 三地面临同样的问题能源和资源紧张26. 下列有关三地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甲地农业发展条件优于乙地 B. 乙地土壤中富含磷、钾等养分元素C. 丙地立体农业发展条件最为优势 D. 三地都是我国商品粮生产基地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读图 “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 2729 题。27箭头和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 ( ) A. 管道运输 B.

11、 高压输电 C. 水陆联运 D. 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28有专家指出,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A. B. C. D. 29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B. 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C. 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D. 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3

12、0. 若 X、Y、Z 分别表示影响我国不同地区的水土流失、盐碱化及寒潮灾害,其数值越大,表示影响程度越大,则图中四点与相关省份的组合,正确的是( )A内蒙古 B河南 C西藏 D江西下图为“中国部分灾害分布图” ,回答 31-32 题。注:图例中数字所代表的灾害类型 1冻融、冰川为主 1 2 34 52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3沙漠化为主 4黄土湿陷、水土流失为主 5岩溶、塌陷为主31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灾害 1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灾害 2 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C灾害 3 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灾害 4 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32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 1 的主要原因 B气候因素是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