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管癌11例临床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99150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管癌11例临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胆管癌11例临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胆管癌11例临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胆管癌11例临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胆管癌11例临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管癌11例临床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胆管癌 11 例临床分析【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提高胆管癌的早期诊断率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 20002004 年间收治的 11 例胆管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诊断率为 81.82%(9/11),其中早期诊断率仅36.36%(4/11) ,手术率为 90.91%(10/11),但根治性手术只占45.45%(5/11) ,1 年生存率仅为 36.36%(4/11) 。结论 胆管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有困难,预后较差,为提高早期诊断率,对 50岁以上易感人群进行 B 超及 CT 筛查并结合血清碱性磷酸酶分析是必要的。手术切除是治疗的最佳选择,但应遵循积极而有效的原则。【关键词】 胆管癌;诊断

2、;治疗原发性胆管癌发病率较低,尸检发现率为 0.01%0.46%,男性发病率高,男女比例约为 1.411 ,近年来发病有增加的趋势。由于其发病隐匿,发病早期缺乏特异的临床症状,发现时多为晚期,预后不佳。我院自 20002004 年共收治各类胆管癌 11 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1 例胆管癌,男 5 例,女 6 例,年龄24778 岁,平均 66.27 岁。其中胆总管上 1/3 癌有 2 例,中、下1/3 癌有 9 例;分期为 T1N0M0T3N2M1,其中 T2N1M0 占45.45%(5/11) ,T1N1M0 占 27.27%(3/11) 。本组患者发病前

3、均有明显症状,如梗阻性黄疸 9 例(81.82%) ;右上腹疼痛或不适6 例(54.55%) ;上腹部包块 7 例(63.64%) ;消化道梗阻 1 例(9.09%) ;11 例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1.2 方法 本组 11 例均行 B 超检查,其中提示胆囊肿大的有8 例;11 例中均提示有胆总管增粗,直径范围在 1.11.8cm 之间,但直接提示胆总管内有新生物的仅有 4 例。 11 例患者在 B 超检查后均行 CT 扫描,其中有 8 例报告为胆管癌,诊断符合率为 72.73%。有 6 例患者行 ERCP,1 例行 PTC 检查,均为阳性并确诊;本组中有 2 例为剖腹探查并经术

4、后病检最终确诊。11 例中有 9 例做过病检,其中乳头状胆管癌 2 例;硬化性胆管癌 2 例;腺癌 5 例。1.3 结果 本组 11 例中,手术 10 例,放金属支架 1 例。手术组中,有 3 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 1 例于术后 2 周死于并发症,另 2 例均已存活过 13 个月,现情况良好;有 3 例做Roux-en-Y 内引流术,分别存活了 3 个月、 5 个月、6 个月;有 2例做肿瘤段胆管切除,分别已存活 15 个月和 23 个月,但有 1 例已复发。非手术患者通过 ERCP 放置金属支架于 3 个月后死亡。2 讨论32.1 早期诊断 胆管癌病因尚不能确定,高发年龄段为5070

5、 岁2 ,但由于胆管癌生长相对缓慢,病变直接蔓延浸润并且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故患者发病就诊时多已属肿瘤晚期,病变已侵犯广泛,最佳根治时机错过。本组 11 例中仅有 3 例适合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目前,B 超、CT 仍为胆管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对发现胆管直径增粗、管壁增厚,特别是伴有无痛性黄疸的患者要高度怀疑胆管癌的可能,及早行 PTC 或 ERCP 确诊,另外,唯一恒定的临床化验指标是碱性磷酸酶的升高,它可以较早单项出现而不伴有任何其他症状,应引起重视。MRCP 属于无创技术,能准确判断肿瘤位置和估计肿瘤体积的大小,它杜绝了侵袭性有创检查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2.2 积极而有效的治疗

6、胆管癌的治疗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但都应遵循积极而有效的原则。所谓积极,就是要尽可能争取手术,且争取行根治术,而有效则是指治疗时要充分考虑患者之间的差异,对于不同部位、不同分期的胆管癌,有效的意义也不同。就手术而言,胰、十二指肠切除对根治中、下 1/3 胆管癌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但胰、十二指肠切除是目前普外科最大型手术之一,手术创伤大、风险多,特别对体质差的晚期患者,手术切除反而增加患者的痛苦,缩短生存时间。因此,对有手术适应证,身体条件能耐受的患者要争取做胰、十二指肠切除,但对于肿瘤已扩散4或身体状况不佳的患者决不能将胰、十二指肠切除作为姑息性手术来做3 ,而应考虑行简单的引流术或非手术疗法。另外,对于早期的上 1/3 胆管癌,如有可能应争取行肿瘤处胆管切除术,从本组资料看效果也是令人满意的,不要为理论上的根治而随意扩大手术范围。由于胆管癌发现时多已为晚期,如无法手术,可通过 ERCP放置支架,减轻黄疸,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此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参考文献】1 严仲瑜,万远廉.消化道肿瘤外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3,489-491.2 裘法祖,孟承伟. 外科学,第 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4.3 黄志强,黎鳌,张肇祥,等.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20-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