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石症合并门脉高压症手术方式探讨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99125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石症合并门脉高压症手术方式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胆石症合并门脉高压症手术方式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胆石症合并门脉高压症手术方式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胆石症合并门脉高压症手术方式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胆石症合并门脉高压症手术方式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胆石症合并门脉高压症手术方式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石症合并门脉高压症手术方式探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胆石症合并门脉高压症手术方式探讨作者:张昌庆陈卫东李正平刘勇杨建国李虎城周君【摘要】 目的 探讨胆石症所致的门脉高压症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收治的 42 例胆石症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根据 Child 分级在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 肝功 Child A 级的患者,无论行一期分流或断流均有较好的结局;Child B 级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的手术时机和方式,仍可以达到较满意的效果;Child C 级的患者,即使行简单的外引流或二期手术,仍有半数以上的死亡率。结论 胆石症性门脉高压与门脉高压性胆石症是 2 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在胆石症 -胆道梗阻-肝

2、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这一疾病发展的不同过程中,ChildA 级的患者宜采用一期、根治性的手术;Child B、C 级的患者,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以胆石症治疗为重点,尽可能缩小手术和创伤范围。 【关键词】 胆石症;门脉高压症;胆汁性肝硬变;梗阻性黄疸;肝肾综合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opportunity and mothed of operation of cholelithiasive portal hypertension(CPH).MethodsThe patientswith CPH were perfomed di

3、fferent opportunties and motheds of operation 2based on different Child degree,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42patients with CPH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The patients of child A function, were perfomed whether portacaval shun or disconnection,got good prognosis; those of child B function,if w

4、e chosed the appropriate opportunity and method of operation,they would got good prognosis too;but those of child C ,even if were performed simple surgeration ,got mortality rate more than 50 percent. Conclusion CPH has different conception of portal hypertension cholelithiasive.There are obvious di

5、fferences in pathogenesis,clinieal diagnosis ,therapy and prognosis. CPH should be treated as severe disease.There are different methods and results of operation i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disease from cholelithiasive,hepatic fibrosis,biliary cirrhosis to portal hypertension.The patients of chil

6、d A function should be adopted radical opertation and those of child B and C should be adhered to the personnel therapeutic principle.The emphasis of therapy is cholelithiasive and narrowing down the scope of operation and trauma.If patients liver function get worse in a week after operation,they sh

7、ould be given highly attention and abundantly reeament. 3【Key words】 Cholelithiasive;Portal hypertension;Biliary cirrhosis;Obstructive jaundice;Hepatorenal syndrome 胆石症长期反复发作的梗阻性黄疸可导致胆汁性肝硬化,继而产生门脉高压症。本院自 1987 年 9 月至 2002 年 9 月共收治此类患者 42 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 42 例中,男 25 例,女 17 例,年龄 2771 岁,平均45 岁

8、。病程 218 年,平均 8 年。均有反复发作的、不同程度的寒战发热、腹痛、黄疸 charcot 三联征,既往均有手术史,最多手术 6 次。全组病例均行 B 超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 19 例行 CT 检查,8 例行 PTC 检查,11 例行 ERCP 检查,9 例带 T 管入院并行 T 管造影检查。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左肝管多发结石并发左肝管狭窄17 例;胆总管结石、左肝管多发结石并发左肝管狭窄 9 例;肝内外胆管多发结石并发左右肝管开口狭窄 8 例,胆总管结石、右肝管多发结石并发右肝管狭窄 3 例,手术后造成肝总管狭窄并肝内胆管多发结石 5 例。长期带 T 管生活 9 例。所有患者均有不同

9、程度的肝硬化、脾大及脾功能亢进,钡餐或内镜检查发现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轻度 21 例,中度 12 例,重度 9 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 8 例。肝功能按 Child 分级 A 级 22 例,B 级 11 例,C 级 9 例。 412 手术方法 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 型管引流或左右肝管 Y 型管支撑引流8 例,胆总管十二指肠端侧、侧侧吻合各 3 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 吻合 8 例,胆总管、肝内胆管切开取石狭窄整形后胆肠 RouxenY 吻合 13 例,肝左外叶切除、左肝管全程敝开、胆总管、左肝管空肠 Rouxen Y 吻合 7 例。一期处理门脉高压33 例,手术方式包括:肠腔分流 12 例,脾

10、肾、脾腔分流各 2 例,门奇静脉联合断流术 11 例,脾动脉结扎加冠状静脉结扎 6 例,行介入治疗 9 例。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证实,4 例发现左肝内小灶脓肿,2 例有胆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所有病例均获随访。肝功 Child A 级 22 例患者中,4 例术后出现肝肾综合征,经治疗后缓解,全部病例随访 2年,无 1 例死亡,生活质量良好。 Child B 级 11 例患者中,2 例术后第 3 天出现肠肠吻合口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第 5 天死于再次大量出血,1 例术后肝脏功能仍进行性恶化,3 个月后死于肝功能衰竭,1 例术后 14 个月因结石复发,再次出现胆道感染,最终死于肝功能衰

11、竭和肝肾综合征。Child C 级 9 例患者中,2 例术后第 3 天死于食道静脉破裂出血, 1 例术后第 7 天死于胆道出血,2例术后肝功能进行性恶化,死于肝功能衰竭。仅行外引流的 6 例患者中,1 例在引流通畅的情况下,肝功仍进行性恶化,黄疸逐渐加深,术后 6 个月死于肝功能衰竭和肝肾综合征,2 例需周期性开放5引流管并行抗生素冲洗胆道,其余生活质量良好。3 讨论 31 胆石症性门脉高压与门脉高压性胆石症 二者有完全不同的概念。从病理生理角度讲,胆石症性门脉高压的形成是由于胆道梗阻所造成的肝脏血液动力学改变,而门脉高压性胆石症的形成是由于肝脏病变所造成的胆红素代谢障碍,前者的病理基础是胆道

12、梗阻,而后者的病理基础是肝炎、慢性肝病或血吸虫病。发病原因和病理改变的不同决定了治疗原则的不同。尽管二者在发病机制上有本质的区别,但在外科治疗中均较其他人群有明显增高的死亡率,最高达 26%27%1,2。本组死亡率为 23%,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如此高的死亡率往往使外科医师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而且部分患者在去除原发病后,肝脏功能仍进行性恶化,使医生感到难以把握此类患者术后的病程发展。故对此类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给予高度的警惕和重视,作为危重病对待。 32 手术时机的选择 本病的治疗效果取决于胆石症胆道梗阻肝纤维化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这一疾病发展的不同环节上手术时机的选择。当病程处于胆道梗阻

13、、胆道感染或肝纤维化阶段,甚至胆汁性肝硬化的早期,此时肝功损害不明显或为可逆性,门脉高压尚不明显,应争取尽早行根治性手术,在取出结石的同时,必须彻底纠正胆管狭窄,同时行大口、通畅的胆管空肠 RouxenY 吻合;如患者情况或技术条件不允许,可在取出结石的同时,于左右肝管内放置 Y 型管支撑引流,这样可有效地阻止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的6发生,同时也为后期手术创造条件。而当病程进入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阶段时,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加之肝硬化患者中胆石症发病率明显增高的附加因素的影响3,从而形成胆石症胆道梗阻胆汁性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胆石症的恶性循环,此时手术,无论内外引流,均易导致腹腔及上消化道出血

14、、感染、肝功能进行性恶化和肝肾综合征的发生。故有学者主张在肝功能分级范围内行一期手术,死亡率可明显降低4;本组肝功能为 Child A 级的22 例患者中,除 4 例术后出现肝肾综合征外,其余顺利恢复,亦支持上述观点。而本组 20 例肝功为 Child B 和 Child C 级的患者中有9 例死亡,死亡率为 44%,与 Child A 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其中 1 例在仅行外引流且引流通畅的情况下,仍出现肝功能进行性恶化,最终死于肝功能衰竭和肝肾综合征,提示在肝硬化严重的情况下,无论手术大小、手术方式如何,均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应谨慎从事。不少学者将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时

15、的胆道手术作为最危险的手术,是有一定道理的5。 33 手术方式的选择 胆石症合并门脉高压症一期或二期手术治疗,手术先处理胆石症还是门脉高压症、采用断流还是分流、内引流与外引流二者哪一个更为有效和安全,目前诸多学者意见尚未统计6,7。从本组情况分析,对于 Child A 级的患者,笔者主张采用一期、根治性的手术方案。彻底清除结石、纠正狭窄,行胆肠内引流,必要时行肝段或肝叶切除,同时行断流或分流术;至于选择断流或分流,尚无定7论,可根据术者对二种术式的熟练程度决定。本组 Child A 级的患者全部行一期,根治性的手术,预后良好,此与院外的结果一致。而对于 Child B 和 Child C 级的

16、患者,笔者认为,治疗应遵循“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为妥当的方案,尽可能缩小手术范围和创伤,以胆石症治疗为重点。如患者情况较差,可采用简单的外引流术,术后使用胆道镜取石;门脉高压的治疗,如情况允许,可行二期断流或分流术,亦可在处理胆石症的同时行食道周围静脉离断或术后内镜下治疗,而不宜行一期门奇静脉联合断流术或分流术 。本组 Child B 和 Child C 级的患者手术治疗有近50%的死亡率,而采取保守治疗的患者却获得较长的生存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对于胆石症和门脉高压何者优先处理的问题,笔者认为胆石症性门脉高压与门脉高压性胆石症之间有所不同。胆石症性门脉高压的病理基础是胆石症,将其彻底解决后,肝硬化、门脉高压可以得到控制,肝功可以逐步恢复,故应采取积极的、彻底的治疗方针;而门脉高压性胆石症其病理基础是肝硬化,胆石症仅仅为其并发症,彻底解决胆石症并不能缓解或控制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