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学月试题模板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86546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2.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学月试题模板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李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学月试题模板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李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学月试题模板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李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学月试题模板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李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学月试题模板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李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学月试题模板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学月试题模板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李庄中学八年级语文(上)第一学月试题单元寄语: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时代,没有硝烟,没有战争,而是桃红柳绿,月白风清,但我们也有必要重温一下鼓角争鸣、刀光剑影的岁月。是的,就在那峥嵘岁月里,我们仍然能体味到生活之乐趣,但是这种生活与我们这个时代的又有种不同?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仔细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完成这套试题,我们会在平庸的生活中异常感动的。1、积累与应用(26 分) (1-4 题各 2 分)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阻遏 竹蒿 月明风清 英勇善战 B 寒噤 流璃 响彻云霄 鞠躬尽卒C 残酷 粉碎 缭绕不绝 荡然无存D 肃穆 逃蹿 张惶失措 转弯抹角2、下列加点字读

2、音不对的一项是:( )A 绥靖(su) 央告(go) 恍惚(hung) 赃物(z ng)B 箱箧( ji) 纳粹(su) 泅水(qi) 芜湖()C 杀戮(l) 荻港(d) 拂晓(f) 颤巍巍(chn)D 屹立(y) 缀满(zhu) 闪烁(shu ) 白洋淀(di n)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经过这次演讲,对大家鼓励很大。B 早晨,爸爸让妈妈叫妹妹起床上学,她不愿意。C 我们学习了这个地区学雷锋的活动经验。D 这里的情况,对于我们已经很熟悉了。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山路通过涧上一座毛竹小桥,重又隐没到无边无际的大竹林里了。B 爸爸给我和妹妹讲了一个笑

3、话,我和妹妹都忍俊不禁的笑了起来。C 听他说洋人的不是,口虽不言,心下却老大不以为然。D 对人,我从不居高临下,但却喜欢盛气凌人中蕴藏的高贵与霸气。5、默写 (10 分)(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2)东皋薄暮望, 。树树皆秋色, 。(3)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 石壕吏反应官吏残暴对待百姓诗句是: , 。(5) 桃花源诗中有诗云“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桃花源记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6)人说“近墨者黑” ,但“近墨者未必黑” ,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 。(7) 陋室铭写陋室环境,突出景色之雅的语句是: , 。(8) 大道之行总括全文的

4、纲领句是 , , 。最能够体现全社会的关爱这一特征的句子是: 。(9) 望岳中“ , 。 ”写出作者襟怀之浩荡,眼界之空阔的主观感受,反衬出泰山的雄伟壮丽及其感人力量。(10) 早寒江上有怀诗中能够寄托诗人思归的哀愁和前途渺茫的愁绪的诗句: , 。6、新闻(4 分,每题 2 分) (1)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15 字)。 新华社北京 3 月 23 日电 文化部日前要求各地文化部门查处臭作等四款存在非法内容的电脑游戏。 记者了解到,文化部门在市场上发现的这几款违法游戏产品,存在大量的不健康的内容,违反了我国的法律规定,危害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文化部办公厅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文

5、化部门立即会同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组织执法人员对传播这些违法游戏的网站、场所进行检查。一经发现上述电脑游戏,立即查禁、收缴,并根据线索,追根溯源,严查彻究,依法予以处罚。 新闻标题:_(2)下面是人民日报。2012 年 3 月 3 日的一则新闻,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内容。(4 分)据了解,日本内阁综合海洋政策本部 3 月 2 日公布了 39 个无人岛名称,其中包括钓鱼岛附属岛屿。针对此事,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方坚决反对日方的对钓鱼岛附属岛屿命名。中方重申,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的任何单方面的举措都是

6、非法和无效的。无论日方对钓鱼岛附属岛屿命什么名,都丝毫改变不了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事实。答: 。7、名著阅读。(2 分)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唯一一本回忆性的 集,其中 记述了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装订线2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8、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所展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 分)答: 。2、阅读理解(1)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2题。 (10分,911题每小题2分,12题4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7、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

8、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解释带横线的词语。A、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缘: B、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志: C、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诣: D、后遂无问津者。 津: 10、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古今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土地平旷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 D、来此绝境11、作者在文章里寄托了怎么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么样来看待这样的社会理想?答: 。12、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现代文(2

9、4 分)老山界节选陆定一(1)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2)大家都知道这座山是怎样的陡了,不由浑身紧张,前后呼喊起来,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3) “不要掉队呀!”(4)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5) “我们顶着天啦!”(6)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7)在“之”字拐的路上一步一步地上去。向上看,火把在头顶上一点点排到天空;向下看,简直是绝壁,火把照着人的脸,就在脚底下。(8) 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着颤。把毯子卷得更紧些,把身子蜷起来

10、,还是睡不着。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围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上边和下边有几堆火没有熄;冻醒了的同志们围着火堆小声地谈着话。除此以外,就是寂静。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13、根据选文(1) 、 (7)两段文字对“火把”的描写,请你用两个词分别概括老山界山路和山势的特点。 (2 分)山路:_ 山势:_14、对战士翻山时的喊声、笑声的理解,下边的说法哪一项最符合文章原意?() (2 分)A、表明红军战士虽然浑身紧张,但因为后有追兵,没有退路,故呼喊着壮胆爬山。B、表

11、现了红军战士看到星光与火把相接的奇观后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有了前进的动力。C、表现了红军战士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英雄气概和乐观精神。D、表现了红军战士困境中爱开玩笑的心态。15、选文第(8)段文字从多个角度描写“半夜” 。从( )觉角度突出夜之( ) 。从( )觉角度暗示山之( ) 。从( )觉角度反衬夜之( ) 。 (每处限填一字) (3 分)16、问答题:选文第(8 )段中的景物、声响描写有何作用?(3 分)答:_。 本文在描写景物时很有层次,请你结合选文举例说明。 (3 分)答:_。3北方冬天的魂魄赵太国北方的冬天,莽莽大野之上,朔风卷地,草木枯黄,周天寒彻,飞雪降霜,大河冰封,蛰虫盖藏,大

12、自然呈现出一派混混沌沌、苍苍茫茫的景象。冬者,冻也。因为这透天彻地、入肤入骨、痛快淋漓的冻,大自然的生命似乎宣告了周期性的结束,那些或老或死或枯或败或眠或藏的动植物,又开始了新的生命周期的漫长而悄然的复苏。它们枯而不死、退而不败、败而不亡,于大寒大冻大风大雪之中,显示着生命里最本质最优秀的部分,展现着旷古自然的纯朴和生命原始的律动,以及生命本体在寒冬里的闪光与艰涩,困乏与潇洒。它们单纯而无浮华累身,轻松而不负荷重物,宁静而不事喧哗,在充满着原始意味和蛮荒景象的冬日里,沉着地调整着脚步,期待着生命的新的开始。 北方冬天的大自然,与冻结成了秦晋之好,其母腹中正孕育着新的生命。那蠕动其中的不仅是阴柔之静,也是阳刚之动;不仅是胚胎之状,也是萌动之初;不是直线似的原路退回,而是环状路线上的以退为进,以终点为起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自然一年一度的更新,最有生命意义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