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论世”与语文阅读教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198643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人论世”与语文阅读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知人论世”与语文阅读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知人论世”与语文阅读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知人论世”与语文阅读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知人论世”与语文阅读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人论世”与语文阅读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人论世”与语文阅读教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人论世”与语文阅读教学内容摘要:知人论世说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中极为重要的观点,对阅读理解文学作品有直接的作用,笔者认为,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知人论世”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法之一,怎样将这一方法有效地应用到阅读教学中,本文将集中讨论这一问题。关键词:知人论世 阅读教学一、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按中学语文教材的常用体例,阅读教学的文本设计,大致上可以分为常用文体、文学作品和文言文三大部分。常用文体和文言文的阅读基本上属于理解性阅读和积累性阅读,文学作品的阅读则更多属于鉴赏性、探究性阅读。 ” 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文学作品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剧本四种类型。与常用文体相比,文学作品具

2、有明显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的虚构,并不是胡编乱造,它是丰富想象与生活真实的辩证统一,是在思想真实、情感真实、忠于生活的基础之上的大胆想象,是一种熔铸了作者个性特征、充满时代特征的“艺术的真实” ,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以一种艺术表现的方式还原生活的真实,是文学作品与常用文体的显著区别。基于文学作品的特性,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更注重鉴赏性阅读和评价性阅读。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 “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 。文学作品既是作者个人对人文性的理解,也是作者所处时代的人文缩影。因此比实用文体更具审美性,也更直接的要求着读者的鉴赏能力。可是,我们今天的中

3、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又如何呢?在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中, “赏评能力是当前中学生表现最差的能力。 ”“主要表现在:其一,对赏评的内容、方法不了解;其二,没有产生赏评的欲望;其三,欣赏缺乏想象力,评价缺乏批判性。 ” 学生习惯于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语言品味和形象分析的方法,理解作品主旨。通常采用“本文通过表达了”这样的模式,内容和方法比较单一和模式化,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和恐惧的心理,打击鉴赏信心。教师对鉴赏知识的讲解又往往游离于作品之外,与学生的体验结合不紧密。由此造成学生鉴赏目的的不明确,无法激发学生主动进行鉴赏的欲望。没有发自内心的鉴赏欲望,又缺少相关知识的指导,学生在鉴赏过程

4、中的想象力和批判性就显得不足,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我们一直致力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何以又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这和我们的阅读教学的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课改后,中学的阅读教学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法:读议讲练法和情境教学法。所谓“读议讲练法” ,实际上是评点法、谈话法、讨论法、导读法、练习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一节课上,教师往往不是只用一种方法进行教学,更多的时候是以一种方法为主、多种方法并用进行阅读教学。其基本流程是:指导学生阅读(导读法)组织学生讨论(谈话法、讨论法)精讲(评点法)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练习法) 。这种方法充分结合了教师和学生的读写讲练,能够根据学生和教材的具体情况

5、进行优化组合,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因而被大多数的教师所采用。然而,这种方法所体现出来的教师的“穿针引线”的作用,依然带有主导的色彩。对学生而言,体现的是一种被动的主体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领悟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于教师。学生被动地进入教学情境中,对文学作品的把握就“打折”了。情境教学法的特点是:利用生活场景、图片、电影等方式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这种方法最大的优点是:教学方式的科学化和教学内容的情境化。可是它也存在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学生对文本揣摩少,思维局限于教师所提供的“情景”画面,作品字里行间的情感表述过程体会不到位,被动接

6、受多于主动思考。此外是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较大。一则要求学校要具备这样的硬件设施,二则要求教师要具备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的能力。而事实上,我们的很多中学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怎样才能在缺少这些条件的情况下创设教学情境,既能够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又能够让学生主动、自觉地进入其中呢?我们认为“知人论世”可以为此提供很大的帮助。根据我们做的一个调查显示:中学生喜欢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的比例分别是 82和 18;喜欢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比例分别是 38和 62。而在与一些中学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得到这样的信息:所有的被访教师都表示与现当代作品相比更喜欢教古典文学,理由是蕴含着优秀的文化传统,可与学

7、生探讨的东西较多;所有的被访教师还表示与内容分析相比,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更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理由是把握了情感才能更好地把握内容;60的被访教师认为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最大的困难是缺少情境,学生对与自身联系不大的情感把握较难。何以教师和学生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情况呢?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知人论世”这一基础的掌握比学生多,故而出现了两种不同倾向的态度。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生活经验毫无疑问强于学生,这些因素使得教师有了“知人论世”的基础,因而更能理解文学作品,鉴赏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更容易发生,与作者的感情更容易产生共鸣,表现为一种积极地交流;而中学生无论是生活经验,还是知识和技能都不够

8、,对“知人论世”缺乏积累,因而在与作者的交流中难以产生情感的共鸣,进而造成阅读自信心的挫败感,导致阅读兴趣的弱化,产生了即使教师喜欢教古代文学,而学生依然不太喜欢古代文学等这样的现象。在此,我们可以看出“知人论世”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二、 “知人论世”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作用所谓“知人论世” ,就是阅读作品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生平以及思想。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 孟子在这里已经完整提出了考察作家作品的全面性、历史性观点。这对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同时就文学鉴赏而言, “知人论世”也是非常重要的。面对古今中

9、外的作家作品,我们同样以“颂其诗,读其书”的方式与作者进行对话,我们与作者可能存在时间或空间的距离,要更好地解读“其诗” 、 “其书” ,不知其人,不论其世,可乎?我们知道,文学创作是个动态的过程,作者和读者之间通过文本进行交流,并不因为时间和空间而滞留,真正优秀的作品经过时间的淘洗而依然魅力不减,是因为文本所凝结的作者的感情能与读者产生共鸣。然而,就作者而言,语言文字的局限使其不可能完全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活动,作家总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中创作。也许他选的是他以前时代的题材,也许他写的正是他实际生活的时代。不管怎样,他对一切将描绘的东西都有自己的是非好恶的情感流露,总

10、是自觉地运用着自己在当时已经具备的独特的洞察力或者说透视力,评判着在他笔尖下冒出的一切。从而也就“形成一种作家的历史视界并在作品中隐现。 ” 等到读者来鉴赏时,便要想方设法把这种“作家的历史视界”搞清楚。这不仅要对作者所涉及的种种社会现象有所了解,而且还要努力推论出作家写作时的特殊心态。比如鲁迅的创作:鲁迅童年时父亲病重,家庭生活也从小康陷入困顿。作为长子的鲁迅,不得不经常出入当铺和药店,在周围人的歧视和侮辱中,感受着社会的冷酷和势力。父亲最后因庸医的缘故而病逝,更是给少年鲁迅以巨大的刺激。1902 年鲁迅东渡日本学医。在日本期间,他觉悟到医治人精神上的麻木比医治身体上的病痛更为重要,改变中国

11、的第一要素是要改变中国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当推文艺,于是决定弃医从文。这是鲁迅在一定历史环境中的特殊经历,也是他早期小说创作的背景。对封建文化的研究和对广大人民的关注,促使他提笔为文,写下了呐喊 、 彷徨 。时间在历练作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作者与读者所处时代的差异。读者也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中阅读作品,必然也要受到其所处时代的影响,因而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创造性阅读。如果学生不知道这样的背景知识,恐怕阅读也不会有深度。所以,要鉴赏文学作品就必然离不开“知人论世”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并不是没有运用“知人论世”的理论,只是我们的“知人论世”总是流于表面,走模式化道路,往往被教师用作

12、导入语,习惯性地介绍“作者生平” 、 “时代背景” ,不注意与文本内容的结合。教师习惯性地讲,学生习惯性地听,听过之后很少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没有对文学鉴赏产生积极作用,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鉴赏信心。在阅读活动中,我们是这样理解“知人论世”的知人:既要知作者,又要知读者;论世:既要论作者所处的时代,又要论读者所处的时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作者和学生都应保持一种“知人论世”的态度。例如,在学习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时,首先,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该诗的写作背景:陆游罢官闲居已有六年,奉召到临安,宋孝宗又不想重用他。他迫于“圣命” ,又为了维持生计,只好接受任务。还要了解南宋偏安一隅的

13、时代环境和陆游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这是对作者“知人论世” 。其次,教师还要了解学生和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积累都还不够,而且所处的时代环境是:国家统一,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如何让学生跨越时空去体验陆游所要表达的情感呢?这里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知人论世”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克服文字关,尽量运用学生有可能的经验(比如求学经历等) ,去唤起他们的审美体验。从而,使学生和作者能够相对处于同一个平台进行“对话” ,达到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鉴赏欲望和想象力。教师再结合诗作及时地介绍相关知识,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该诗的理解和把握,也有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

14、文学的感染力说到底来自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自觉的情感交流。不置于作者的历史情境,就无从了解作者以及他和他的作品与时代的关系;不结合自己的当前历史情境,也就不能凭实际生活经验去体会作品,不能使作品对自己发生正当的作用。 “历史的透视确实是文艺欣赏的一个重要条件,不同的人欣赏同一作品,在体会上不能没有个别差异,但欣赏的对象毕竟是同一作品,正确的欣赏总会达到大致相同的体会。 ” 朱光潜先生的这段话无疑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既关注了学生的审美个性特征,又让学生从整体上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阅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首先,就阅读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言, “阅读是一种披文得意

15、的建构与创造” 即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所谓的“披文以入情” ,一方面,阅读客体自身具有开放性,另一方面,阅读主体具有创造性。其次,从阅读主体与作者的关系看, “阅读是一种缘文会友的交往行为” 。它是阅读主体以阅读客体(文本)为媒介,与潜存于客体之内的作者进行着的一种心灵的交往和灵魂的碰撞,它不仅是对阅读客体意义的简单的求索式还原,更是阅读主体能动的参与,对客体意义的能动的解释与建构。具体到中学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来,阅读的主体就有了教师和学生之分,客体即文本。因而,教师在自我完善的同时,应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尽可能地实现学生与作者的交流。文学作品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关怀,不仅能

16、为作品本身的宗旨和情感服务,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知人论世” ,让其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来为我们的阅读教学服务。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结合学生所处的时代环境特点和性格差异,既对作者“知人论世” ,又对读者“知人论世” ,使学生通过作品了解作者,又通过了解作者而进一步透析作品,借助“知人论世”这一桥梁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去,真正以一种主体的姿态去阅读、去体验。参考文献:当代语文教育学第 187 页,刘淼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月第 1 版,2007年 8 月第 3 次印刷。: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搞)第 2 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 4 月第 1 版,2007 年 5 月第 8 次印刷。:当代语文教育学第 179 页,刘淼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年 2 月第 1 版,2007年 8 月第 3 次印刷。:孟子 万章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