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切除术后致胆管损伤16例分析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98597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胆囊切除术后致胆管损伤16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胆囊切除术后致胆管损伤16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胆囊切除术后致胆管损伤16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胆囊切除术后致胆管损伤16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胆囊切除术后致胆管损伤16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胆囊切除术后致胆管损伤16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胆囊切除术后致胆管损伤16例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胆囊切除术后致胆管损伤 16 例分析【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胆管损伤胆囊切除术中损伤胆管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我院自 1994 年 1 月2005 年 5 月共有 16 例。现将其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16 例,男 7 例,女 9 例。年龄 2573 岁。开腹胆囊切除术损伤 13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损伤 3 例。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6 例,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6 例,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 4例。损伤部位:右肝管 3 例;肝总管 4 例;左右肝管汇合部 2 例;胆总管 7 例。其中手术分离破损 10 例,胆管横断 1 例,缝扎胆管3 例,电凝 2 例

2、。发现时间:术后第 1 天发现 3 例,第 35 天发现10 例,第 5 天后发现 3 例。212 处理对胆漏 4 例采取非手术治疗。出现胆汁性腹膜炎的 10 例立即行腹腔、胆道引流术,3 个月后行胆管空肠 Rouxy 吻合术。2 例黄疸患者均在术后 46 周内行胆管空肠 Rouxy 吻合术。13 治疗效果本组病人平均住院 41 d,继发腹腔内感染 5 例,上消化道出血 1 例。随访 110 年。随访期间因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并肝功能衰竭死亡 1 例。疗效优者(无症状) 10 例;良(偶有胆管炎症状)3 例;差(胆管再狭窄,反复发作胆管炎)3 例。2 讨论21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有胆汁性腹膜炎和黄

3、疸。211 术后胆汁性腹膜炎3胆汁流入腹腔后,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后者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便秘等症状,同时可有脉搏增快、体温升高,继之出现血压下降。查体可发现腹胀,呼吸运动受限,右上腹或全腹有压痛、反跳痛与肌紧张,有浊音或移动性浊音,肠鸣板蓝根音减弱或消失。为确定胆汁性腹膜炎的存在,可反复进行腹腔穿刺术,B 超检查也可发现腹腔内有积液。212 术后黄疸术后黄疸出现的时间不一。胆总管结扎引起的黄疸多在 12 h 后出现,黄染逐渐加重1 ;胆总管部分梗阻,则黄疸指数可上下波动。肝功能衰竭,则多在手术 1 周后出现。黄疸伴有发热,表明有胆道感染;伴有典型胆绞痛者,以胆道残余结石的可能性大;

4、伴有灰白色大便,则为梗阻性黄疸的特点。22 实验诊断对术后黄疸的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直接胆红素比例明显增高,为梗阻性黄疸,应考虑为胆管损伤可能。淀粉酶增高,可诊断为术后胰腺炎。23 影像学诊断4B 超检查,对术后黄疸有鉴别诊断意义2 。经皮肝穿胆道造影(PTC) ,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对确定梗阻的部位、程度均有帮助。24 胆管损伤的治疗胆管损伤后的严重程度与部位、方式(机械或热能)等因素有关,胆管损伤后初次手术时机的把握、术式的选择对后期效果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术中及时发现的损伤处理相对较易。对术后胆漏,早期确定病因则有一定难度。小的迷走胆管损伤和胆床渗胆汁,多可自愈。术后

5、3 d 以上仍有大量渗胆汁时应考虑损伤发生。胆盐刺激、炎症水肿使得多数病人只可行近侧置管和腹腔引流,而无法完成根治性手术。术后一旦确诊胆汁性腹膜炎,要尽早剖腹探查,因局部炎症所致水肿明显,勉强修补或吻合多发生再次胆漏。个别患者甚至找不到胆管破损的确切部位,此时只需在胆管周围及腹腔内放置多管引流,待 3 个月后再考虑二期胆道重建术。术后早期黄疸的患者多是胆管被结扎造成。在控制感染并严密观察下,可待术后 3 周左右,经 B 超检查显示胆管扩张。选用 PTC 或 ERCP 了解狭窄部位、程度后行胆道重建术,此时近端胆管已有一定程度扩张,使手术中便于寻找胆管,利于胆肠吻合。超过 4 周以上,肝功能损害

6、加重,影响愈后。胆管损伤或损伤修复后的狭窄,其理想术式是近侧正常胆管与空肠的端侧 Rouxy 吻合。本组例行肝管空肠端侧5Rouxy 吻合术,效果满意。要保证手术成功并获得良好效果,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原则:(1)完全剔除瘢痕组织,显露近端胆管健康组织,做到黏膜对黏膜吻合。 (2)保证吻合口良好血供,根据胆管血供特点以行胆肠端侧吻合为佳。 (3)必要时行肝门胆管或肝内胆管整形,扩大胆管口径,使用无损伤线做胆肠单层吻合。 (4)保证吻合口无张力。 (5)选用适当类型的吻合口支撑管,放置 3 个月1年。 (6)充分引流肝下区,减少胆汁渗漏引起的纤维化。【参考文献】1 胡志前 .胆囊切除术后黄疸的预防和治疗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1,13(1):4-5.2 吴金术,廖春红,毛先海, 等.医源性胆管损伤 132 例临床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2,14(1):54-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