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85644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一、意境阔大,雄奇恣肆。 .21.时空的跨越与跳跃。 .2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 .2二、巧设意象群 .3三、刚柔相济(雄奇刚健、深婉雅丽) .41、刚(豪放) .42、柔(婉约) .43、刚柔并济(豪放与婉约兼备) .5四、善用比兴,寓情于景。 .5五、善用典 .61、大量运用典故 .6六“以文为词” (散文化的语言) .7结语 .8【参考文献】 .82辛弃疾词的艺术特征摘要: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他是生活于南宋时期的以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其作品融入他所生活的时代遭际的悲剧,南归后心态的变化。词作中表现出的对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的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融

2、合刚柔的美学理想和兼备雄奇刚健和深婉雅丽的风格特征。辛词不仅具有刚柔相济的艺术特征而且辛词意境宏阔,巧设意象群,化旧为新,使典用故, “以文为词”兼比兴, “无法而有法”等艺术特征。虽继承苏轼之词,却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蔚然成派,艺术光彩久而弥新。关键词:辛词,艺术特征,比兴, “以文为词” ,用典一、意境阔大,雄奇恣肆。辛弃疾出生于北方沦陷区,21 岁(公元 1161 年)即聚众加入耿京领导的抗金义军,献身复国大业。南归后不得朝廷重用,屡官屡罢。其将才相略无处施展,北伐宏图蹉跎成空,因而只能把一腔报国无门的抑郁和忠愤尽托于词。无论高楼远眺,把酒饯别还是移官归隐、谈经论史,辛弃疾总能运其生花妙笔

3、营造出浑厚苍莽、大气磅礴的艺术境界,传达其作为战士和民族英雄的沉思与浩叹。辛弃疾作为“ 弓刀游侠 ”(谭评词辨评辛词 念奴娇“野塘花落”语) ,其爱国词常写雄奇壮阔的景象。他的词里,有塞外沙场的“点兵点将”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 ,也有“楚天千里清秋” 的慷慨悲凉( 水龙吟 “楚天千里清秋”) ;有“塞北江南”、 “万里江山”的故园之思(清平乐绕床饥鼠 ) ,更有“平戎万里”、 “整顿乾坤”的报国之志(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 。酣畅的笔墨,飞舞的气势,不羁的情怀,构成了辛词雄放、沉郁和悲壮的风格特征。具体说来,辛词阔大意境的创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时空的跨越与跳跃。说辛词的意境“视通万

4、里,思接千载 ”(刘勰文心雕龙 )也并非溢美之词。辛词木兰花慢 “汉中开汉业” 中有“想剑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战东归。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 ”前三句用典,追叙刘邦知人善用,拜韩信为大将,东进三秦,击败项羽所立三王(即雍王章邯、3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 ,平定关中事;后三句从怀古转向现实,慨叹南宋王朝危在旦夕却甘心据守半壁江山的懦弱和无能,以古比今,深沉含蓄。这是时间的跳跃。 菩萨蛮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有“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作者在愤怒控诉金兵侵略罪行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沦陷敌手的北方领土和抗战军民的深切怀念。由眼前的“ 郁孤台 ”联想到西北的“长安”,这是空间的跨越。另

5、外, 满江红 “蜀道登天 ”中的“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 ”清平乐 “绕床饥鼠”中的“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更是气魄宏大,意境开阔,时空交错的千古名句。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统一。辛词在意境的创造上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风格,他爱国词中的许多名作,就是通过突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来表现自己复杂的爱国情思。最能体现辛弃疾这一创作特色的要数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词的首句“醉里挑灯看剑”是写实,述写自己复国大志不得伸展,胸中块垒,唯有以酒浇之。 “梦回”以

6、下写虚,是梦境,更是理想的集中展现。 “梦回”后四句,写塞外军旅生活和阅兵场面:英雄酣然入梦,醒来时雄壮的军号声连绵不绝;部队官兵同甘共苦,共食“八百里炙” 。军乐队奏响豪迈战歌鼓舞士气;秋高马肥,正是检阅军队,用兵杀敌的最佳时节。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着力刻画英雄飞驰战场,奋勇杀敌的英武豪迈,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抗战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两句是说统一大业得以完成,理想得以实现,字里行间洋溢着大功告成的喜悦,使词的感情沸升到最高点。结句“ 可怜白发生。 ”笔锋陡转,回到现实,使感情从顶点一下跌落,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

7、对立,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有志志不伸” 的苦闷与悲愤。整首词基调豪迈高昂,意境大气磅礴,无愧“ 壮词”美誉。鹧鸪天 “壮岁旌旗拥万夫” 也是通过突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营造阔大的意境来表达爱国情思。词的上阕回忆词人青年时追杀叛徒,抗金杀敌的壮阔场景;下阕转入写自己当前的处境,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词人被4弃置不用的悲苦,英雄末路的感慨一言难尽。最后两句“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更将全词的感情推向高潮。 “平戎策”,即美芹十论和九议等陈述抗金的意见书,是作者抗金复国理想的象征,但现实却极具讽刺,人老了,英雄无用武之地, “万字平戎策 ”,只换得东家的农艺书。理想与现实的

8、强烈反差中,寄托了词人遥深的感慨。二、巧设意象群辛弃疾作为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作者首先是抗金英雄,爱国战士。他的豪放,不同于纯文人式的旷达和睿智,而更多的表现为决心恢复国土的使命感和壮志难酬,英雄末路的慷慨悲歌。因此,辛词在意象群的选择上,体现了其自身的特点。辛弃疾爱国词的意象群无不渗透着词人满腔的忧国伤时,孤愤难舒的情感。其中,被前人用俗用滥的“白发” ,一旦到了辛弃疾的手上,新意顿生。如像 “白发宁有种?一一醒时栽。 ”(水调歌头白日射金阙 ) ,白发写愁,本近俗滥,但稼轩用一“ 栽” 字,化旧为为新,拟人化手法引人无限联想。这首词作于作者42 岁(1182 年) ,正当壮

9、年,满头华发,无非因忧国忧民而生, “白发” 何尝有种?此一层;国事日颓,山河破碎,醉中尚可忘却,醒时“愁更愁” ,此又一层;白发不是自然生长出来的,而是“栽” 出来的,可见“愁”乃是外物强加于我,此第三层。由此观之,词人深沉的忧愤也就不难揣度了。像这类传神的句子还有:“楼观甫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满江红 过眼溪山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清平乐 绕床饥鼠 )“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 ”(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 )“把酒问嫦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太常引 一轮秋影金波 )这一类词句,通过“ 白发 ”这一核心意象,或直抒胸意,斥责南宋统治者扼杀抗金人材的罪行,或揭

10、示理想与现时的矛盾,慨叹人生的坎坷际遇,或以夸张为能事,抒写虚度年华,壮志难酬的苦闷,或借助奇特浪漫的想象,折射宏图蹉跎的抑郁悲愤,感情悲怆,色彩凝重,气氛沉郁,有力地表现了辛弃疾深沉而悲壮的情思。酒,是辛弃疾爱国词意象群中的高频率出现者:“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 ) ;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殢酒只依然(木兰花慢 ) ;“ 硬5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贺新郎 ) ;“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哪得功夫” ( 西江月等充分表现出词人报国杀敌的雄心和对现实的不满,对朝廷的轻蔑。此外,剑与泪,风和雨,战马,旌旗,斜阳,江水等等,都是颇能代表辛词“苍凉沉郁 ”风格的意象

11、。如象:“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 ”(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这类具有超凡气慨的意象群,共同界说了词人的现实主义品格:含蓄深沉,外冷内热,沉郁顿挫,悲壮苍凉。三、刚柔相济(雄奇刚健、深婉雅丽)1、刚(豪放 )刚是辛词的主轴,是贯穿其词的整体基调。辛弃疾,挟北方豪杰忠勇,奋发慷慨之气而南归,其初衷要在南宋朝廷领导下更好地抗金,收复中原,直捣黄龙的宏愿。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极力推崇往古和当代生机勃勃的英烈,常以“刘郎

12、才气”自勉,自谓“横空直把曹吞刘攫” ,借助怀念陶渊明赞扬民族历史的刚烈之气。在 66 岁的高龄镇守京口时,还遥望中原唱出“气吞万里如虎”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生不逢时的、死气沉沉的偏安局里,小朝廷不理国家命运,辛弃疾的刚毅显得更加难能可贵。辛弃疾在自己的大多数作品中总会体现出救亡图存的民族正气和英雄主义,这也正是中华民族连绵不断繁荣昌盛的精神所在,以“气”自振,以“气”克敌为基本出发点,并建立了用词来鼓舞人的战斗意志而创作词篇的意念。正因为这样长期的探索,辛弃疾以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崇高的民族气节、高瞻远瞩的宏伟气魄、卓越的军事、惊人的政见胆略、以不可羁勒和横绝一世的才学,开创了别具一格的辛词派稼轩体。辛词的风骨和其表露出来的性格是刚的定调。如他的贺新郎 ,词曰: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古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