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阅读之品味语言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85135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9.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阅读之品味语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议论文阅读之品味语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议论文阅读之品味语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议论文阅读之品味语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议论文阅读之品味语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议论文阅读之品味语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阅读之品味语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议论文阅读之品味语言一、常见题型1、2006年广东中考真题中的第13题:本文语言富有特色。请你从语言形式和表达效果两方面点评下面句子。“无害人之心,无苟且之意,无不轨之念,无非礼之思,防什么?”2、2008 年广东中考真题第 14 题:作者说:“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你是怎么理解真诚的态度对确立信仰的作用的?3、2010 年广东中考真题中的第 14 题:有人这样评价本文:(1)本文立论有依有据,令人信服;(2)本文阐述道理亲切平和。请你选择其中一种,说说作者是怎样论述才达到这样的效果的。二、考点分析在议论文中,对语言的考查有两个设题角度。一是品味议论文的语言特征。如

2、2006 年第13 题和 2010 年第 14 题的第(2)小题。二是考查对词语、句子含义及其作用的理解。如 2008年的第 14 题。三、答题策略1、议论文语言特点题的答法: 议论文语言特点分析的角度比较固定,只有二个角度:(1)语言特点;(2)语体特点。做这类题目,要掌握语言风格一些关键词:简明平实、形象生动、幽默风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亲切平和。而语体特点,就是抓住逻辑严密四个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个应特别注意的事项就是做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有具体文句支撑,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体例句为例子进行分析。有修辞的要把修辞说出来。此类题较少。如 2010 年第 14 题的第(2)小题答题题结合语句抓住

3、亲切平和就行了。2、词语、句子含义及其作用的理解题的答法:词语、句子含义及其作用的理解题也有四种设题方式,一是句子理解题;二是词语的含义;三是加点词有什么作用;四是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注意这四类题的答题思路:一是关键句子的理解题,考查点主要是哲理句和修辞句这两类句子的含义。在理解两类句子含义时,可从如下方面考虑:第一步,抓关键词,对关键词发问;找关键词的指代内容,联系上下文,找准位置。第二步:如果有修辞(比喻句) ,要联系上下文,抓喻体,找本体,还原其本义。第三步:如果是哲理句:可在把握观点的基础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作者阐述的哲理表达出来,阐述时要与文章的主题有关;不管是哪类句子的理解,都必

4、须遵循:紧扣文章中心论点,联系上下文(语境) ,组织归纳语言。二是词语的含义,先在原文中找到含有这一个或几个词语的原句,前看三句或后看三句,结合本段内容分析,找关键词的指代内容,一般都能在本段中找到原文的答案,如果本段找不到合适的答案,可向上向下再各找一个段落,再联系本文的标题、论点、分论点及论据,即可总结出答案。三是加点词有什么作用:此种题先解释加点词的本义或表层意思,有修辞的要说出修辞,然后再解释加点词的深层意或修辞义,最后再结合语境说出作者用这个词在文中的用意。比如: “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拨起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这句话中“撩拨”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是:这里运

5、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撩拨 赋予“画 以入的动作) ,形象地表达了激发、引起的意思(1 分) , 突出了留白的妙处(突出了齐白石虚出一半的妙处) (1 分) 。2四是“加点词语能否去掉”:首先表明态度,是能去掉还是不能去掉,一般情况是都是不能去掉的;第二步回答没去掉词语前本句在语境中的含义,第三步回答去掉这个词后变成了什么样的含义,第四步加上套话, “与实情不符,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所以不能去掉”。这类题主要考查语言的准确周密性。D、练习1、下面一段文字在语言有什么特点? 强者总是找到成功的机会,弱者总是找到千百个失败的理由。巴尔扎克曾经债台高筑,安徒生少时饱尝世间冷暖,林肯也曾在生活的

6、最底层摸爬滚打,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 毕竟写出了安魂曲。借口是懦夫的托词,歌德 说“没有勇气,一切皆完”。 答: 2、下面一段文字在语言有什么特点? 哲人说:成功的路上尽是失败者。但我以为,那些失败者必有一种共同的素质正视失败。正视失败就是不惧怕展览愚蠢,把生命中每一个致败的“ 蠢细胞”都展览到光天化日之下,不让它藏匿,不让它躲闪。命运举起皮鞭的时候,就让血肉之躯去承受,没有永远的螺壳做我们终生的避难所, 让皮裂开,让肉绽开,让血淌下,让舌尖一点点舔着那镂骨的腥咸,告诉自己:承受疼痛是为了作别疼痛,承认失 败是为了永诀失败。 为了 拥抱成功, 请你去寻觅路口、渡口、出口,但却不要寻觅借口

7、。 答: 3、谈谈你对段划线句的理解有人向世界歌坛的超级巨星卢卡诺帕瓦罗蒂讨教成功秘诀。他每次都提到自己问父亲的一句话:师范院校毕业之际,痴迷音乐并有相当素养的帕瓦罗蒂问父亲:“ 我是当教师呢,还是做歌唱家?”其父回答 说:“ 如果你想同 时坐在两把椅子上,你可能会从椅子中 间掉下去。生活要求你只能选一把椅子坐上去。 ”帕瓦罗蒂选了一把椅子做名歌唱家。经过 7 年的努力与失败,帕瓦罗蒂才首次登台亮相。又过了 7 年,他终于登上了大都会歌剧院的舞台。只选一把椅子,多么形象而又切合实际的理念!这就是说,目标只能确定一个, 这样才会凝聚起人生的全部合力,将其攻下。确定了目标,那就只能走一条道路,哪怕

8、这条路崎岖不平,同行者寥寥无几。你只要“板凳坐得十年冷”,忍受孤独和寂寞将它走完,尤其在 诱人的岔路口,你必须不改初衷,有心无旁骛的 坚定信念和超然气度。可是,人 难得有自知之明,因此往往不甘于固定在一把椅子上。 只选一把椅子对文中划线句子该怎样理解?答: 4、 “滴水见精神” ,小节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试金石。人民群众评价为官者的品行,常常就是从看得见摸得着的小事来判断的。郑培民同志就是一个十分注意小节的人。他在最后的工作中因急性心肌梗塞突发赶往医院,途中,他虽已无力地倒在秘书的肩膀上,嘴里却在嘱咐司机:“别闯红灯”作为一名党的高级领导干部,注重小节到了如此地步,有人觉得未免过于苛刻,认为 “

9、行大事不拘小节 ”,领导干部应当着眼于大事,而不应拘泥于如此小节。其实不然, 。简要回答“小节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试金石”中“试金石”的意思。答: 5、1965 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谈天。他们当中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 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 这些3人风趣幽默,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看成是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的。 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人 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 创业艰辛夸大了,他们在用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成功的人。文中“举重若轻”中“重”是指_, “轻”是_。6、谈

10、谈你对段划线句的理解。眼界也决定了读书人读书的方式方法和兴趣效果。自古至今,读什么书、怎么 读,以及怎么防止“死”读书,都需要从实践出发,形成适合每个人自己的读书方式。可以肯定,有着高眼界的读书人,一定会结合实践去 读那些更富价值的书籍。一个拥有高远眼界的读书人,能 够牢记使命,超越功利樊篱。他们将读书视为一件高雅而神圣之事,并从广泛的阅读之中、从 对历史的理解之中,获得一种对自己时代使命的高度自信并笃行之。答: 7、生活中处处存在着“ 半 ”中隐美的道理。爬山的过程最美,半山腰的感觉最好。攀爬中掺进了人们对美景的想象,虚 实相生之间,美便无限 扩 伸与延展。一旦爬到了山 顶,一切景色尽收眼底

11、时,反而会有一丝失落感 隐隐而生。问题:“虚实相生”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答: 8、 “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 作的留白上。众所周知,绘画中描摹可观可触的有形之物不是什么难事,要让抽象无形的 语言、声响和思 维等入画,就不那么容易了。齐白石的水墨画蛙声十里出山泉就是留白的经典之作。齐白石用几只蝌蚪在急流的山泉中游动的画面,为我们展示了“蛙声十里出山泉 ”这 一蕴含极丰的神奇意境。蛙声在整个画面中 难觅踪迹,可以说,齐白石只画出了一半,但妙就妙在通过虚出的一半,撩 拨起 观众二度创作的强烈欲望与冲动,使 “蛙声”这_难以描摹的意象,在人 们的想象中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再现有限的画面与无限的想象形成珠联

12、璧合的完美融合。齐白石的成功给我们以启迪:运用“ 半”的智慧,成就艺术留白,使艺术创作达到至高的境界。问题:“撩拨”一词在这里有什么作用?答: 9、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 传说,就是 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 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是善的学说产生。问题:划线句中的“一切”和四处“常常”能否删去?为什么?答: 10、 将兴趣进行到底2010 年,台湾魔术大家刘谦亮技央视春晚,再度 倾倒了全国的电视观众,掀起一 阵魔术热。7 岁那年超市的一次偶遇, 让刘谦对魔术产生了兴趣,魔术的神奇魅力深深吸引了他。他着了迷,日思夜想,反复琢

13、磨, “魔技 ”不断提高。 12 岁那年,刘谦获“台湾儿童魔术大赛”一等奖。从此,他领悟到“只要努力做一件事情,就会有回报”。终于,在兴趣的引领下, 执著的刘谦,年纪轻轻就成了全世界最具知名度的魔术师之一。兴趣是刘谦的成功起点,将兴趣进行到底是刘谦成功的关键!兴趣是引导一个人成功的巨大力量。爱因斯坦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只有“好之”“乐之” 方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方能以学为乐,欲 罢不能。我们的教师、家长是深谙此理的。因此,他 们总是千方百 计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可是,在现实中,人 们的着眼点却只放在了

14、“激发”孩子的兴趣上,把“兴趣” 当成引起孩子有意注意的手段。心理学上讲,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 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也4就是说,兴趣不仅是一种有意注意,更是一种探究事物奥秘、催人奋进的力量。它需要外界的刺激,更重要的是源自内心的强烈需求。如果只看到 兴趣的“ 外在吸引”,而忽视了其“ 内在需求”,那只能使孩子的兴趣浅尝辄止,不能持久,也无助于敦促孩子的学习与进步,更无法引 领孩子走向成功。兴趣不是孩子学习的入场券,而是承载孩子事业远行的飞船。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 们不能只注重孩子兴趣的激发,而要注重挖掘孩子兴趣的内在需求,让兴趣引领孩子成功。要培养孩子持久的兴趣,就要找准孩子的兴趣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孩子兴趣的过程中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帮他们点燃兴趣之火。在 这 个过程中,要反对两种倾向:一是“逼趣” 。为了考试加分,强迫孩子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