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lsjlsj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80903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03 大小:760.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lsjlsj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lsjlsj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lsjlsj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lsjlsj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lsjlsj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lsjlsj》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lsjlsj(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科 学 学科教案(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吉化第三小学校年级 五年级教师 2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 五 年级 科学 教学进度周 教学时间 教 学 内 容 及 课 时 安 排1 2.253.11 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1、2 课整理与复习2 3.43.83 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3、4 课整理与复习3 3.113.155 浮力 6 下沉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吗 5、6 课整理与复习4 3.183.227 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 8 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 7、8 课整理与复习5 3.253.291 热起来了2 给冷水加热 1、2 课整理与复

2、习6 4.14.53 液体的热胀冷缩4 空气的热胀冷缩 3、4 课整理与复习7 4.84.125 金属热胀冷缩吗6 热是怎样传递的 5、6 课整理与复习8 4.154.197 传热比赛8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7、8 课整理与复习9 4.224.261 时间在流逝 2 太阳钟 1、2 课整理与复习10 4.295.33 用水测量时间4 我的水钟 3、4 课整理与复习11 5.65.105 机械摆钟6 摆的研究 5、6 课整理与复习12 5.135.177 做一个钟摆8 制作一个一分钟计时器 7、8 课整理与复习13 5.205.241 昼夜交替现象2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 1、2 课整理与

3、复习14 5.275.313 证明地球在自转4 谁先迎来黎明 5 北极星“不动”的秘密15 6.36.76 地球在公转吗7 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极昼和极夜的解释 16 6.06.14期末复习:14 单元(三课时)3第(一)单元 教学主题 ( 沉和浮 )主备人 备课时间研究主题 有效的科学探究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将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有关沉和浮的许多问题。学生将探究不同物体的浮沉,形成他们关于对物体是上浮还是下沉现象的解释,而且能够明白物体与被放液体间的相互关系。当学生开始理解了他们所观察的结果之后,他们将鉴别出导致物体上浮或下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单元的编写思路是:从物体

4、的沉浮现象开始,探寻物体沉浮的规律,继而研究影响沉浮的变量(体积大小、重量、液体的密度),最后形成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有关沉浮现象的本质解释。本单元设计的对物体沉浮的解释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沉浮现象,是用密度的概念解释沉浮现象。因为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也有密切关系,因此,将物体的沉浮原因定位在物体的密度上。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密度概念要求过高,因此,教科书没有直接出现密度概念,而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用同体积的重量作比较,帮助学生建立密度的前科学概念。单元目标科学概念.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

5、体,在液体中上浮。.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4过程与方法.通过简单的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活动获得结果。.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按一定要求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学会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利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

6、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经历观察方法的设计、改进,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和概括,形成科学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认识到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认识到阅读、收集更多的相关信息资料,能丰富自己的认识,修正、完善原有的认.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

7、顺利进行。.学习利用数据分析解释现象,懂得数据的重要性。.懂得确定一种物质的性质,需要有很多的证据。学情分析1.石块放人水中,沉下去了;木块放人水中,浮起来了。沉和浮是学生见过的十分熟悉的现象。一方面,学生对于“沉和浮”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对于“沉和浮”他们也有着许多似懂非懂的问题,例如“在水中,钢铁会沉下去,用钢铁制造的轮船却为什么能浮呢?” “潜水艇为什么既能潜人水下,又能浮5出水面呢?”2.学生描述的语言可能和科学家精确的定义不很相同,但通过这些探究可以修正或完善他们的想法,使他们在理解上得以提高。这个探究过程会使学生认识到他们也可以弄明白事物的规律。知识点1.本单元的核心概念

8、是有关物质的密度,它是物质固有的特性之一。密度是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它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本单元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具体概念:当把物体放人一种液体,相同体积下物体与液体重量的不同将决定作用在物体上的浮力的大小。相同体积下,比液体重的物体会下沉,比液体轻的物体会上浮。能 力训练点1.通过简单的推测、实验设计和验证活动获得结果。2.经历一个典型的“观察一发现一推测一验证”的科学探究活动过程。3.按一定要求进行简单的设计和制作。4.学习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探索物体沉浮的原因。5.学会用弹簧秤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6.利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7.用画示意图的方法,表示

9、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8.经历观察方法的设计、改进,通过实验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的过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9.对观察研究结果进行简单的整理、分析和概括,形成科学概念。德育渗透点1.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2.认识到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3.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6课 时 教 案课 题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备课时间课 型 新授 课 时 1 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2、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过程与方法:1、对物体沉浮

10、做出预测,并用实验验证,做好记录。2、学会用切分和叠加物体的方法研究沉浮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用实验验证猜想,能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学重点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质量和体积,沉浮状态不改变。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概念。教具学具 教师演示实验:水槽 1 个,大小相近的砖块、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小组实验一:水槽 1 个,物体 7 种(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 ,实验记录表(教材第 2 面) 。小组实验二:水槽,萝卜,橡皮(与实验一共用) ,小刀 1 把,回形针 10 枚,木块 3 块,实验记录表(教材第 3 面) 。预 设 流 程 个性化

11、设计一、观察物体的沉浮:1、谈话: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下沉的,哪些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呢?(预设:抓住学生的错误概念或不完整表述,引发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沉浮的兴趣。 )2、把砖块和木块分别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沉浮情况。操作过程:把水槽放在展示台上。出示砖块,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7察它的下沉过程,板书:沉。再出示木块,同样轻轻从水面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活动要点:规定放物体的操作要求,确定判断沉浮的标准。 )3、把塑料块轻轻放入水里,观察它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操作过程:先猜测塑料块的沉浮。再根据操作要求轻轻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沉浮情况,板书:浮。 (限

12、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暂时回避“悬浮”概念。 )二、观察更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1、教师从小袋子取出 7 种物体,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2、以小石块为例,讨论完成教材第 2 面表格的前面 2 行“预测” 、 “理由”的填写,并建议沉浮可用往上或往下的箭头符号来表示。3、学生独立完成其他物体的“预测” 、 “理由”这 2 行表格的填写。4、小组领实验器材,分工合作,进行实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表。5、组织交流:把我们的预测与实验结果相比较,预测正确的有哪些,预测不正确的有哪些?整理自己的预测理由,想一想物体的沉浮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6、还可以按教材第 2 面的卡

13、通人物对白,试试其他身边的小物体的沉浮,对影响沉浮的因素作进一步的思考。三、观察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1、小组整理实验材料,留下水槽、萝卜、橡皮,装好另外几种物体放置一边,教师出示小刀,演示切分方法引导思考: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橡皮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沉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沉吗?推测把它切得更小会怎样。萝卜在水中是浮的,把萝卜切成一半大小,还会浮吗?再切成四分之一、八分之一大小,还会浮吗?推测把它们切得更小会怎样。2、学生完成教材第 3 面的记录表“预测” 、 “理由”这两列。3、小组领小刀,实验操作,记录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因。4、组织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改变

14、了什么因素?(体积大小) ,物体的沉浮情况有没有发生改变?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可以得到什么结论?5、收回小刀、萝卜和橡皮,出示回形针和木块,引导思考:一枚回形针在水中是沉的,把两枚回形针穿在一起,还是沉的吗?把更多的回形针穿在一起,放入水里,是沉还是浮?一块木块在水中是浮的,用透明胶带把两块木块粘在一起,放入水里,还是浮的吗?如果把三块、四块甚至更多的木块粘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是沉还是浮?6、提供材料回形针 10 枚,木块 3 块,学生实验。7、组织交流,概括:同一种材料的物体,把它们的体积变大,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不会发生改变的。8、小结:把刚才切分和叠加这两个实验联系在一起,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

15、学生记录中教材第 4 面的实验报告单上。板 书 设 计1.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砖块 沉8木块 浮塑料块 浮猜测与沉浮相关因素:体积大小、轻重、形状、材料、是否空心等由同一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们的体积大小,在水中的沉浮是不会发生改变的。课 后 反 思课 时 教 案课 题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备课时间课 型 新授 课 时 1 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质量和体积都有关。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质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3、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过程与方法:1、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2、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实验中理解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和思想的意义。2、感受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的巨大作用。教学重点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探究物体沉浮的原因。教学难点学习用分析的方法研究影响沉浮的因素。教具学具小组实验一:物体 7 种,分别是小石块、泡沫块、回形针、蜡烛、带盖的空瓶、萝卜、橡皮。小组实验二:水槽,一套相同体积不同质量的小球,一套相同质量不同体积的立方体,实验报告单。小组实验三:水槽(与实验二共用) ,小瓶子,沙子若干,实验报告单。预 设 流 程 个性化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