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198074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和中学 七 年级 历史 学案教学课题 第 1 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课初步培养学生理解、认识历史领域内各种不同知识范围的能力以及观察、想象能力和比较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阅读,可以接触考古知识、神话传说、古史资料、历史地图、文物插图等各类与历史有关的知识,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围绕“北京人、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状况”这条主线进行讲解,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性有哪些” 。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情感与价值:(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

2、国家。我国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七十多万年以前,以此激发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想情感。教学重点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教学难点 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教学程序方法与措施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师札记议一议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他们是怎样保存火种的呢?【提示】雷电可以使森林着火;人骨和兽骨含有大量的磷,在高温炎热的天气里可以自燃;这些自然现象都为北京提供了天然火种。(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导语一 展示远古人类的头部模型。设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人类头部模型?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

3、人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第 1 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导语二 播放一段有关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课件,然后提问:该片段反映了我国远古人类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请大家预习课文。导语三 人从哪里来呢?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人由神创造的,像西方的“上帝造人说” ,我国的女蜗造人。二是人是古猿进化而来的,你同意哪一观点?学完了本课,你或许可能找到答案。(二)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我国最早的人类(1)我国最早的人类是什么人?他们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学生根据课本回答)(2)那么,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呢?(学生看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据考古学

4、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元谋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发现有了火种,北京人就能使用天然火,而且还学会了保存火种。他们用干燥易燃的花草、树叶把火种轻轻盖上,让他们冒着轻烟。这可是件技术活,需要有经验的长者担任。到用火的时候,就用劲吹煽,让火种再烧起来。有了火,北京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和两小块烧过的骨头,表明元谋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3)那么,怎样理解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会制造工具呢?(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制造工具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只有人类能够制造工具、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即使是再聪明的动物也只能利用工具,而且必

5、须经过长期训练。因而会制造工具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想一想:动物园里的黑猩猩也能利用竹竿或木棍打下树上的野果子,这是否表明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消失了呢?【点拨】某些动物利用现成的工具获取食物,是生存的需要,是动物的本能。而且动物只能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工具,并不能对工具进行加工改进,更不能制造出任何一件简单、粗糙的工具。只有人类才能根据实际需要,制造和利用工具,改造自然。因此,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没有消失。2北京人(1)1929 年,在北京西南周口店一个洞穴里,年轻的考古工作者裴文中先生惊喜地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轰动了全世界。从此, “北京人”名扬世界了。那么, “北京人”生活在什

6、么时候呢?又长什么样子呢?师问北京人与古猿相比,面部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教师小结)2)那么,北京人能够制造哪些工具呢?他们又怎样生活呢?(3)北京人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呢?(学生看书、思考、讨论,教师归纳小结)(4)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他们用火干什么?有什么意义?(学生依据教材回答)议一议北京人使用的是天然火,他们是怎样保存火种的呢?【提示】雷电可以使森林着火;人骨和兽骨含有大量的磷,在高温炎热的天气里可以自燃;这些自然现象都为北京提供了天然火种。有了火种,北京人就能使用天然火,而且还学会了保存火种。他们用干燥易燃的花草、树叶把火种轻轻盖上,让他们冒着轻烟。这可是件技术活,需

7、要有经验的长者担任。到用火的时候,就用劲吹煽,让火种再烧起来。有了火,北京人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除了元谋人、北京人外,祖国境内的原始人类活动遗址还分布着好多,山顶洞人就是其中之一。那么,山顶洞人生活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长什么摸样?(学生看书回答)(2)投影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一比 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的生活有哪些进步?提示从生产工具上看,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已会人工取火。从劳动对象上看,山顶洞人不仅采集、狩猎,还会捕鱼,劳动对象的范围扩大了。从活动范围上看,山顶洞人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同别的原始人群交换生活用品,活动范围扩大了。从生活上看,

8、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还要埋葬。(3)山顶洞人是怎样组织在一起生活的呢?(学生看书、讨论、交流,教师小结)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也就是说,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之间都有着血缘关系,彼此都是亲属。这样,有着血缘关系的一群人生活在一起就构成了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想一想 氏族成员为什么要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点拨因为山顶洞人的生产工具极其简陋,仅凭单个人的力量很难获得食物,因而他们必须共同劳动,所得食物必然共同分配。在分配过程中,谁也不能多占,否则就会有人

9、饿死,从而削弱整个氏族的力量,氏族就有灭亡的危险。这样,在氏族生活中,氏族成员之间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议一议 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差别的氏族生活,是不是人类的理想生活?提示一方面,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氏族成员的生存常常受到威胁,如饥饿、寒冷、疾病、野兽、自然灾害等,人均寿命非常短;另一方面。氏族与氏族之间常常为争夺食物而发生血腥战争,一旦失败,整个氏族成员就会被杀掉或吃掉。因此没有贫富贵贱差别的氏族生活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人类的理想社会应该是共产主义社会。(三)总结反思,拓展延伸对本课内容的小结,教师可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予以归纳,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并作为学习资料保存

10、。远古人类距今时间体质特征生产活动观念社会组织元谋人约 170万年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北京人约 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等原始人群山顶洞人约18000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从事采集、渔猎等活动懂得爱美氏族三和中学 七 年级 历史 学案教学课题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河姆渡的原始农耕,半坡原始居民,大汶口原始居民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教学难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的农耕生活教学程序方法与措施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师札记复习与提问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1地点 长江

11、流域的浙江2时间 约七千年前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耒4农作物 水稻5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6原始饲养业 猪7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二、半坡原始居民 指导阅读复习提问:1导入:我国现在生产的农作物由那些?(水稻、小麦)那么远古人类是靠什么手段来获取事物2讲:古老的神话,神农氏,教人耕种。从此有了农耕。(书7页提示)3介绍、分析、提问三 阅读课文提示思考比较;回答老师的提问讨论:远古时人类采集食物会遇到什么困难?1快速阅读思考我国原始农耕的代表性遗址有那些?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2时间 约四五千年前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4农耕作物 粟5原始手工业 陶器 纺轮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时间:

12、约四五千年2地点:山东3生产工具:石镰 石锄4原始手工业:黑陶 白陶 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课时小结:同学们了解了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大汶口居民农耕生活。了解生产工具的进步,带动了原始农业的发展。有带动了原始饲养业、制陶和纺织的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种,原始的艺术也开始萌芽了。 个典型代表:a河姆渡居民 b半坡居民 c大汶口居民(时间、地点、劳动工具、农作物、手工业、饲养业、其他)4讲:私有财产的出现必然会造成贫富分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5强调: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课时小结:自由发言,说出本课的知识要点。 2河姆渡与半坡原始居的异同?3拓展想象生活在原始农耕时代的男人、女人和老人

13、会有时么劳动分工?4思考:贫富分化出现在什么时期,为什么会引发这种变化?5动手写一段小文章原始的居民一天是怎样度过的?6完成目标板 书 设 计2 原始的农耕生活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生活1地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2时间 约七千年前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 耒4农作物 水稻三和中学 七 年级 历史 学案5定居生活 干栏式房屋6原始饲养业 猪7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1地点 黄河流域的陕西2时间 约四五千年前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4农耕作物 粟5原始手工业 陶器 纺轮三、大汶口原始居民1时间:约四五千年2地点:山东3生产工具:石镰 石锄4原始手工业:黑陶 白陶 5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教学课题

14、 第 3 课 神奇的远古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炎帝、黄帝和蚩尤的传说,尧舜的禅让制。2.了解史实与传说的区别。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程序方法与措施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师札记预习导航(走进去,眼前一道亮丽的风景)炎帝、黄帝和蚩尤 时间:距今约战役:之战结果:和结成联盟,形成族。后人尊奉和为该族的祖先。称为人文初祖 禅让制 1.尧和是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2.的办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研学互动课堂(教师点拨,帮你驶进互动学习的快车道)探究一“炎帝和黄帝” 一目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黄帝是传说中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我们尊称他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那么为什么中国人

15、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建议同学们从炎帝和黄帝部落的联合,打败蚩尤部落联盟。之后炎帝和黄帝部落又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因此也可以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例 1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华夏子孙的共同的祖先是() 黄帝女娲蚩尤炎帝A. B. C. 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大家对远古远古传说记忆的准确程度。这些内容要熟记。也可通过学过的炎帝、黄帝和蚩尤的战争后的影响推断出正确选项。答案:D实战演练 1在交流学习中华民族的文化时,宝宝和贝贝因意见不同发生了争执:宝宝:中华民族就是华夏族,华夏族就是汉族,所以说是我们汉族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贝贝:不对,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但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它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提示:我们首先要清楚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以华夏族为中心的文化共同体,它是由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把握了这一点,你就能正确的判断了。探究二禅让制也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那么如何正确理解尧舜的禅让呢?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重要的政治制度,把握这一制度可以从两个方面:1.掌握其含义,2.认识其实质。例 2 在交流学习禅让制时,小王和小李进行了如下对话:小王:黄帝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