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基于同伴提名法的小学五年级班级同伴关系个案研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79869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基于同伴提名法的小学五年级班级同伴关系个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改基于同伴提名法的小学五年级班级同伴关系个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改基于同伴提名法的小学五年级班级同伴关系个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改基于同伴提名法的小学五年级班级同伴关系个案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改基于同伴提名法的小学五年级班级同伴关系个案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基于同伴提名法的小学五年级班级同伴关系个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基于同伴提名法的小学五年级班级同伴关系个案研究(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基于同伴提名法的小学五年级班级同伴关系个案研究廖单单 石杰 陈美霞 黄小丽 潘仕诚【摘要】:本文以莫雷诺同伴提名法作为测评工具, 对海口市 龙峰实验小学五年级某班做了个案研究,并对群体构成及个体类 型做了定量描述、重点 观察和成因分析。此外,本文还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与测量标准作了 详细说明,并就各种 问题作了初步的 讨论,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教师团队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 对有效的班级管理及个 别教育工作提供参考。【关键词】:同伴提名法;小群体;社交地位类型同伴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路径之一,同时也是班主任了解班级群体发展情势及判断儿童个体类型的主要窗口。本文以莫雷诺同伴提名法作为测评工

2、具,就同伴之间的采择意愿,对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五年级某班做了个案研究,并对群体构成及个体类型做了定量描述在此基础上就各种文体写作了初步的讨论,并向所在班级的班主任及教师团队提出了有关建议,以期对有效的班级管理及个别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一、调查的目的与方法调查目的通过了解、测评儿童的同伴提名,了解其所在班级成员间的同伴关系、儿童个体类型以及班级群体类型,并就各种特殊类型儿童在同伴交往、日常活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作比较深入的个别观察。调查方法主要采用同伴提名法,并辅助使用个别观察法。同伴提名法是一种社会测量法。社会测量法是由美籍罗马尼亚心理学者莫雷诺首创,它有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同伴提名法是其中之一。

3、该法测量的基本原理认为:儿童同伴之间的相互选择,反映着他们之间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选择意味着接纳,否定的选择意味着排斥。该方法要求班级(或其他社会群体)中的每一个人按照一定标准挑选出一定数量的同学,儿童所得的提名次数就是其分数,这个分数被看作是儿童的人缘或同伴接纳的指标。该方法一般将提名的积极标准与消极标准结合使用,消极提名一般是让儿童挑出最不喜欢或最不愿意一起玩的同伴。一个人在积极标准(如喜欢)上被同伴提名次数越多,就说明他被同伴接纳的程度越高;反之一个人在消极标准(如不喜欢)上被同伴提名越多,就说明他被同伴排斥的程度越高。也就是说,同伴之间在一定标准上所进行的肯定性或否定性选择,实际上反映

4、着同伴之间的人际关系状况。这样,通过分析同伴的选择结果,就可以定量的测量儿童同伴间的关系。二、调查对象与测量标准本次调查对象为海口市龙峰实验小学五年级某班全体学生。调查采用正向标准和负向标准相结合的问卷形式,向班集体的全体成员提出问题。正向标准的具体内容为:“你愿意和Comment 微微微微1: 没有写完,请补充完整。2谁做朋友?” ,负向标准的具体内容为:“你不愿意和谁做朋友?”此外,为反映班级同伴关系的真实意愿,在一个标准下,本次调查允许学生选择和排斥的人数不做上限要求。三、调查过程及所遇问题调查过程1.制定标准,发放问卷以前以为做问卷调查是难事,其实要看访谈对象是谁,对于小学生,显然不宜

5、提太多的问题,只正提名、负提名两个角度,涉及两个小问题即可。2.资料梳理,数据统计根据学生的正提名列同伴交往清单。在统计时,每每一个选择或排斥记为 1分。C 表示每个人被选择的总数,R 表示每个人被排斥的总数, CRS表示选择排斥的地位指数,计算公式为 CRS=C-R。NC 表示每个人与他人相互选择的总数,NR 是表示每个人和他人相互排斥的总数,ISSS 相当于社会影响分,计算公式为 ISSS=(CRS+NC-NR)/2(N-1),其中,N 为集体人数。3.类型识别在此,依据以下分类法来划分儿童类型,进而画出靶式图进行分析班级同伴交往的情况。儿童类型 C R CRS NC NR ISSS人际明

6、星 很高 很高小群体中心人物 很高 较高领导型人物 为 ISSS高者选择引人注意的人物 很高 很高孤立儿 偏低 偏低嫌弃儿 偏低 偏高 为负数依附儿 为 04.个别观察,归因分析针对班级中第二群体(特别是出在第一和第二群体夹层中)中的个别特殊儿童,聚焦观察其课堂表现、活动表现、交往表现,同时从各群体中抽取同伴进行访谈,尽可能深入了解其周围同伴对他的看法,并向教师了解被观察者的情况,了解各种原因,最后进行归因。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调查过程中,为了避免主观判断带来结果的误差,对于划分群体四、测评结果及分析群体构成、群体类型及群体走向分析1.群体构成分析经数据统计、个别类型认别图得知,该班级有五个群体

7、构成,分别是:第群体:成员基本为学习成绩好 LSSS高,相互选择多的人。这一部分儿童在班级中多为班干部且在群体内玩伴很多,是班级中的活跃分子。其中 4号是群体中的人际明星,起到连接群体成员的作用。Comment 微微微微2: 五个小群体的人数加起来,一定等于全班的总人数,现在加起来才多少人?把每个群体的人数再核对一下,把漏掉的班级成员补上。Comment 微微微微3: 同上Comment 微微微微4: 同上Comment 微微微微5: 同上Comment 微微微微6: 同上Comment 微微微微7: 同上3第群体:互选少,但群体内部没有相互排斥的现象,且 2号是群体中的核心人物,但并没有起到

8、连接群体成员的作用。第群体:互选较少,但成员间无相互排斥现象,其中 3号在群体中属被忽略者,且该群体与其他群体完全没有联系。第群体:互选较多,且群体中有核心人物,但也有被忽略儿,该群体与其他群体完全没有联系。第群体:总体上,该群体成员间互选较多且群体中有核心人物,在群体中表现活跃,并起到连接群体成员的作用。但该群体在班级中自成了小圈子,与其他群体也少有联系。这五个群体之间都完全没有联系,都是自成一群体。表 1:群体构成情况分析表群体 成员数 成员互选情况 特殊儿童4、26、32、38、20、19、29、8、50、25、41互选较多且群体中有核心人物,其中 4号是群体中的人际明星,起到连接群体成

9、员的作用 4、20、26、29、41 2、7、22、37、39、55 群体中每个成员都与 2号互选,2 号在群体中异常受欢迎,并基本起到连接群体成员的作用 2 12、10、41、44、38 互选较少,成员间无相互排斥的现象,关系良好 17、18、46、3 互选较多,成员间联系也较紧密,除了 3号 3 28、6、48、14 互选较多,成员间联系紧密,其中 6号表现活跃是群体中的人际明星 62.群体类型识别从小群体之间的关系来看,该群体属于比较典型的分群分离型。从正提名互选指数分布来看,第一群体最集中,第二、三、五群体相对集中,为部分集中型。通过观察全班人际指数分布图(基于 C、R 、NC、NR

10、四项指数) ,发现全班有比较明显的小群体分布,既没有形成统一的大群体,小群体之间相互选择也很少,各群体之间人及联系松散,但小群体内部互选较多。其中第一群体中互选较为明显,这说明该班班干部、学习优秀者对同伴有一定影响力,但还不能团结大多数同学,且每个群体内部都有其核心人物,并对群体成员形成一定影响。此外,该班有孤立儿和忽略儿。个体类型识别1.班级内同伴影响力较大者该部分成员包括人际明星、小群体中心人物、领导型人物和引人注意人物,绝大多数成员分布在第群体内,群体内各成员正提名互选指数明显明显高于其他群体的成员,他们被寄予很高的同伴交往期望,很多人都很想和他们成为好朋友,深受同伴欢迎,他们在群体中多

11、为活跃分子,具有很高的社会影响力,但他们在其他群体成员面前来表现出积极的交往倾向,因而来将其他群体团结在一起。班级内同伴影响力较大者分布表儿童类型 成员代码 所在群体Comment 微微微微8: 一般来说,一般儿在班级中会占到多数,至少一半。把其他一般儿也写在这里,班级4人际明星 4、20、26、29 大多数在第群体小群体中心人物 2、20、26 大多数在群体,有一人领导型人物 4、20、29、26 都在群体引人注意的人物 1、8、56 大多数在群体2.班级内同伴影响力偏小者该部分成员未见于群体,多分布在、群体。其中,嫌弃儿比较均衡分布在、群体,在班级中不受同伴欢迎,孤立儿多集中在群体,个别孤

12、立儿对其他成员具有比较强烈的交往意愿,但却不被同伴采择,沦为依附儿,少数成员既为同伴喜欢,同时又为另一部分同伴讨厌,成为矛盾儿。班级内同班影响力偏小者分布表儿童类型 成员代码 所在群体不受欢迎儿童 9、13、42、53 均分布在 I、II、III、IV 群体孤立儿 14、40、41、45 多分布于 III、IV 群体依附儿 25、45、53 多分布于 IV、V 群体矛盾儿 1、2、56 多分布于 II群体班级内同伴影响力偏小者代表者人际指数分析表不受欢迎儿童 C R CRS NC NR ISSS9 1 6 -5 0 0 -0.044613 1 6 -5 0 0 -0.044640 1 8 -7

13、 0 0 -0.062553 1 10 -9 0 1 -0.0714孤立儿 C R CRS NC NR ISSS14 2 1 1 0 0 -0.008940 2 1 1 0 0 -0.008941 2 1 1 0 0 -0.008945 2 1 1 0 0 -0.0089依附儿 C R CRS NC NR ISSS25 1 4 -3 0 0 -0.026845 2 1 1 0 0 -0.008953 1 10 -9 0 1 -0.07143.班级内同伴影响力一般者该部分成员绝大多数分布在 II、III、IV 群体中,他们的人际交往各项指数不突出,社会影响力一般,在班级中不活跃,有比较稳定的同伴

14、关系,成员之间联系不是十分紧密,但也不特别受来自同伴的排斥。班级内同伴影响力一般者人际指数分析表:儿童类型 成员代码 所在群体一般儿 3、51、55、57 多分布于、群体4.个别观察由于时间的关系,所以只选了两个比较特殊的孩子进行个别观察,其中一个是 56号,他是 C、 R双高的引人注意的儿童,另外一个是 53号,他是一个在群体中不受欢迎的儿童。观察结果如下:5观察对象 林锐(56)观察环境 教室、走廊、操场课堂表现:踊跃举手表现自己,但又喜欢开小差,经常在课堂上跟同桌讲话或看别的课外书观察结果课间活动:跟同学聊天的语气很高傲,自以为是访谈对象第群体:王丽娟(4) ,李娜(20)第群体:谢东东

15、(2) ,陈小龙(22)第群体:林金格(10) ,陈文静(44)访谈结果同伴印象:老大型人物,欺负同学,但有时也会帮助同学,你对他好,他才会对你好且不易相信别人老师印象:管理班级能力很强,对老师布置的任务也很认真完成,但有时候会采取暴力手段,想让同学屈服于他,课堂上经常搞小动作,但成绩还不错综合评价:该儿童在班级中属于引人注目型儿童,是同学们又爱又恨的对象,有很强的征服欲,很霸道。总体上,是一个群体中发号施令的人物,周围有很多朋友。观察对象 陈长辉(53)观察环境 教室、走廊、操场观察结果 课堂表现:从不听课,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画画,或观察窗外课间活动:很想与其他同学玩,但人家不理他访谈

16、对象第群体:鞠燕儿(19) ,林锐(56)第群体:王衢(6) ,张维娜(48)老师:班主任柯小玲访谈结果同伴印象:经常跟同学打架,包括同班或其他班级的同学,曾经被学校开除,经常搞恶作剧,如把厕所的水龙头弄坏。老师印象:由于爱打架,且曾经被学校开除过,因此受到同学排斥,老师讲的话也不听,所以,只要他不影响到其他同学,课堂上老师从不管他。综合评价:该儿童是班级中的嫌弃儿,由于在与同伴交往之初表现出爱打架的不良行为,因此受到几乎全班同学的排斥甚至厌恶。教师是扭转儿童地位的重要因素,但教师却选择了放弃该儿童,这让他更感到了在班中的无助,这很容易形成孤僻性格,有可能影响他一生。五、给教师的建议小学五年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小学生同伴采择及同伴团体的发展具有如下几个特征:1.随着各方面的活动能力显著提高,活动范畴日益扩大,大多数儿童对友谊的需求也日趋强烈。2.由于其认知能力、独立性和评价能力的增强,他们开始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