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素养让生命在讲台上绽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79722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语文素养让生命在讲台上绽放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提高语文素养让生命在讲台上绽放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提高语文素养让生命在讲台上绽放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提高语文素养让生命在讲台上绽放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提高语文素养让生命在讲台上绽放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语文素养让生命在讲台上绽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语文素养让生命在讲台上绽放(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外出学习培训汇报材料提高语文素养,让生命在讲台上绽放3 月 17、18 日,我在武汉参加了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全国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新课标解析与教学指导专题研讨会,看标题,我满以为是专门解析新课标的一个会议,其实真正经历了之后才发现,这个会完全只是借新课标的噱头来吸引老师们参与,会上真正展示的是支玉恒、贾志敏、盛新凤、孙双金四位专家的研究成果以及他们的个人魅力。但我却觉得收获比学习新课标还要多,因为,它让我感受到了语文是一个可以让人的生命得以丰满的东西。这两天里,每位专家都是先上两节连在一起的示范课,然后再宣讲他们的教育理论。支玉恒老师上的是六年级的习作个性化表达。一开

2、课,支老 师跟我们上课一样先和学生问好:“同学们好。 ”学生回答:“老师好。 ”老师又紧接着: “同学们真精神”,回答:“老师真精神。 ”老师又说:“ 同学们 真可爱。 ”结 果学生就进了套儿了,依照前面的句式说:“老师真可爱。 ”。这个时候支老师又发话了:“老师都 73 岁了,能用可爱一词吗?”学生回答不能,老师又说:“那该用什么最合适呢?”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有的说,老师真聪明;有的说,老师真幽默;还有的说老师真和蔼这时支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我 73 岁了,你们说 73岁的人最希望拥有什么呢?:学生马上明白了:哦,是健康。 “那你们应该祝老师真什么呢?” 学生说:“ 老师真健康! ”

3、。老师又说:“ 这就对了,说话一定要得体。 ”就这么三两句话,老师与学生 间的距离拉近了,让学生明白说话要得体的教育目的也达到了。这几句话谁都会说,可是我们却不晓得恰到好处地去运用,将它的作用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一个语文素养的问题。支老师的文章中写道:文本解读要把握整体才能准确。我觉得这对我们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说,文本解读的重点,是准确认识文本的主旨,认识作者的写作目的。他认为,任何文章都是一个混圆的整体,文本解读首先应该认清文章的整体内容、整体结构和整体情感。不把握文章的整体一,就容易产生片面性或南辕北辙的错误,把文章讲得“ 走了板。比如, 丰碑这一课,很多老师都认为这一课是表现军需

4、处长舍己为人精神的,但实际上全文 14 个自然段只有一个自然段写军需处长。文章的开头两段,写一支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行军, 环境 恶劣,装 备 极差, 还要准备残酷的 战斗,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带队 的将军有所忧虑,因此思索着:”这 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课文最后,他听见“无数沉重而坚定的脚步声。那声音似乎在告诉人们:如果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因此,从整体上看,这 篇文章不是表现军需处长个人的写人的文章,而是写事的,是写红军队伍是不怕任何困难的,战无不胜的队伍。文中出现的军需处长,只是这个队伍中的一位典型代表。他的出现使将军、使战士,也使读者 坚定了“拥有这样的干

5、部的 队伍是必胜的信念”。军需处长的表现和他对战士们的鼓舞力量,构成了文章立意的关键之点,但他并不是文章的中心人物。又如乡下人家,很多老师把它讲成了写景的文章,但细读文本发现,文章只有第一、二自然段有点“ 像”写景,后面五个自然段都是写乡下人家生活的。因此作者想描写的也只是乡下人家那种恬淡、舒适的生活。可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偏的甚至不知道如何教的文章远不止这些,这是什么问题?是语文素养的问题。我们自身的文学修养不够,没有足够的文学功底,没有一定的阅读视野,所以教材上的文章,我们并不能一眼看透。74 岁的贾志敏老师的课堂是读为本的,他跟我们平常的作法不一样,他怎么教学生读?他说,你就照我这样

6、读。他在课堂并不像我们一样,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学生怎样读我们都能赠送他们一点儿表扬。而贾老师不一样,读得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有许多时候他甚至是直接否定学生的:“你这样读是错的” ,或者“你读得不好”,再或者, “这个孩子没有认真听,那个孩子没有 认真读”,如此种种。别说那些课堂上的孩子,连我这个听课的老师都心情紧张,因为我也不能保证我就能跟他读得一样,在那一刻,我十分担心那些孩子会我们的孩子们一样,不再敢读,可奇妙的是,孩子反而越挫越勇,一个个自告奋勇地练读,一来二去就读得像模像样,不得不让人由衷得佩服。那么,我们能不能模仿贾才这样的做法呢?不能!贾老确实读得好,读出来的感觉就像我

7、们曾经听的中央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朗读录音带一样,声音充磁性,令人沉迷。而且他上课根本不看书,所有的课文都在他的脑子里,张口就来。一读到精彩的地方,语速加快,连贯得像个说单口相声的,根本就是个语言大师!他的朗读能打动人,他的激情能感染人,也难怪那些学生会屡败屡战了,谁不想向心中的偶像靠拢呢?他的方法我学不来,因为我不具备那种能力。课后,他的演讲更是精彩,旁征博引、口若悬河加上手舞足蹈使得近两个小时演讲,仍听得我们意犹未尽。只记得他的演讲是特别特别能吸引人的,他举的那些生动的例子,我现在是一个也记不住了,但我清楚得记得他的一句话,一句能解答我教学中困惑的话,他说,读书该怎样读?读书就该跟我们说话一样

8、清楚明白,读的要求很简单,就七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这话说得多好啊!是啊,在我们的教学中,常遇到学生读书时唱读,我们怎么也纠正不过来。现在听了他这句话,发现纠正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告诉学生:你平时说话是这样唱的吗?不是,那么,你平时怎么说话,你就怎么读。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们却总结不出来,当别人说出来的时候,我们才觉得茅塞顿开,这也是语文素养不够的问题。盛新凤老师上的是五年级的绘本阅读课最想做的事。绘本阅读,就是供孩子们读的,画着画,配着文字的小书。文中讲的是一个外国穷孩子克服重重困难学会阅读的事。故事离孩子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文字也比较含蓄,应该是一节很难上的课。但是整个课堂层层推进,娓娓道

9、来,教师用巧妙的提问,精当的点拔,流利悦耳的普通话、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营造出一个强大的场,让人不得不深陷其中。我听得非常过瘾,不过最打动我的不是她的课堂,而是她的“ 和美语文”观,她从哲学观讲到孔子的中庸再讲到现代中西方的教育理论,介绍了和美语文的各个方面。高深的理论我记不住,但我却记住了几句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豁然开朗的话:第一句:什么是和?和就是将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时候能够和谐并生成新的东西。语文就是要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并衍生出新的东西。第二句:课堂境界的追求就是雅俗共赏。雅要语言文雅, 结构娴雅。俗就是指通俗,要跟语文的本性和孩子接近。第三句:如何做到语言文雅,结构娴雅呢?简单的说就

10、是一篇课文要能找到一个支点,拉出一条线,画成一个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篇课文,拿到手中,我们不知道该怎么教,可以解读出来的东西很多,全教吧,教不完;不全教吧,我教什么?可盛老师的这句话却给我们把方向指得明明白白。支点是什么?她解释得很清楚,可以是一个词或几个词,可以是一句话。先找到这样的支点,再引出文章中的一条主线,最后回归整体形成一个和谐的圆的回环。这正好与支老师所说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浑圆的整体”不谋而和。她还说, 这个圆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无数的同心圈,围绕中心、紧扣主题一次次回环。说得真好,方法真实在,其实我们的每篇课文都可以这样上出“和美” 之味来,但我

11、 们却做不到,因为我们往往很难找准那个撑得起全文的支点,这还是语文素养不够的问题。孙双金老师执教的是儿童诗教学,一节课的时间简单地读了两首诗。 说简单 ,是因 为在我 们听课者来看教得简单,每首诗,都是先读,再抠几个重点词品味一下,紧接着就仿写。方法就这么简单,孩子们互动交流、踊 跃发言;而老师呢,适时点拨、引导,连总结也言简意赅。第二节课,老 师临时改了教案,明明后面还有三首儿童诗要读,他说:“咱不读了,咱们临时改个教案,咱来写”说到写,一向是孩子们最头疼的,何况三年级的学生连作文都还不太会,一节课只让学生读了两首小诗,能写个啥咧?可事实并不像我们担忧的那样。老师黑板上板书下题目假如,提了个

12、最简单不过的问题“假如什么?”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假如风 有颜色”“假如布娃娃会说话”“假如雪孩子不会融化”“假如窗帘会说话 ”老师又似自言自语的说道:“假如风有颜色会有些什么颜色呢?假如布娃娃会说话,它又在说什么咧?两句话没有说完,孩子们的手举得高高的,有的站起来,还有的甚至激动地挪到巷子里,嘴里喊着:“我会写,我会写 ”见到这情况,老师笑容满面地问道:“真会写啦? ”“真会”“ 没骗我吧?”“ 没有!”“写得好啦?不用我讲了?”非常 坚定的回答:“ 写得好,不用 讲。 ”老师大手一挥:“好吧,那就写吧。 ”接下来的课堂再平淡不过了,学生写,写完了自发地跑到讲台上给老师看,等看一阵儿,估摸

13、着大家都写完了,就是全班念,大家评。 这样的课堂结构似乎每个人都会,可我们却教不出那样的学生。孩子们写得太好了,有的诗我觉得我都写不出来。究竟有多好?我给你读首孩子课堂上写的诗,你就明白了:假如风有颜色假如风有颜色,风吹过大海,大海就变成蓝的;假如风有颜色,风吹过树林,树木就变成绿的;假如风有颜色,风吹过花丛,花朵就变成红的;假如风有颜色,风吹过世界,世界就变成五彩缤纷的。我们不由得啧啧称奇:三年级的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诗实在太不了起。老师的引导实在太巧妙,话虽不多,却句句都在点子上,点燃了学生的创作灵感。这样的课堂效果绝大多数老师都从未达到过,这依旧是个语文素养的问题。两位七十多岁的老者,丝毫不

14、显老态,依旧活跃在讲台与讲坛上,成为全国各地小学语文教师的偶像,这是他们生命的一种歌唱;身为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小学教研员的盛新凤老师,28 岁时就被评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多年来不断地被邀请在国内国外上课、讲学,还创立了“和美 语文” 观 ,这是她生命的绽放;身为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校长、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的孙双金老师,既从事管理,又从事教学、还从事研究,他自成一派的“情智教育 ”在全国广有影响,这是他生命热情的释放。而我们呢?同样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我们却认为,教学是一种压力,研究是一种负担,很多时候,我们都在抱怨,抱怨课太难上,学生太笨,时间太紧,工作太多于是,外界认为我们教师是另类,我们自

15、己却认为是教育让我们太疲惫。但是,扪心自问,究竟是语文教学磨灭了我们的生活热情,还是我们从未真正爱过语文?再思索这样一个问题:语文究竟是什么?一直以来,我们把它等同于语文成绩。语文,其实就是语言和文字, 语文能力概括起来就是听、说、读、写、 译。 这些能力是每个人生活的必须,是一种交际的工具。掌握了这种工具,你就可以在工作、学习、生活乃至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可是,长期以来,我 们摒弃了语文与我们生活的联系,将它仅看成是工作的必须。我们习惯了教学生字、教学生词、教学生读、教学生写、教学生做题来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教语文,一切只是为了学生。我们忘记了语文于我们而言还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学习语文更多的是为了自己。就这样,我们慢慢变得不会说话、不敢说话,不懂得交际我们逐渐同社会脱节,被人们所瞧不起。我们在抱怨工作不如意的同时,请再想想,如果不做教师, 这样的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一个有了足够语文素养的人,一般来说都能说会道,擅长交际,习得一手好字,写得一手漂亮文章,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都容易成为众人的焦点,掀起一次又一次的高潮,怎会不对生活充满激情?一个有了足够语文素养的教师,文章主旨信手拈来,课堂教学犹如闲庭信步,又怎么会为教学而感到疲惫?总之,一句话, 讲台是教师的舞台,提高了 语文素养,我们的生命才可以在讲台上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