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安全隐患100项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2197884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100项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100项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100项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100项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100项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护理安全隐患100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护理安全隐患100项(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常见护理安全隐患 100 项协助患者进食、水中易出现的问题 1、饮水呛咳防范措施:喂水时注意速度不可过快且每次少量喂食。喂水时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发现呛咳立即将头偏向一侧,以免误入呼吸道。对于频繁发生呛咳的患者,护士应提示医生留置胃管。 2、吞咽困难防范措施:喂食速度宜慢且少量,确认病人已吞咽再继续。给予患者便于吞咽的食物。嗜睡的患者喂食时必须把病人完全叫醒,喂食后确认口中无食物方可离开。进食时注意与患者沟通并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吞咽困难,应立即停止进食并取出口中食物,将头偏向一侧。吸氧中易出现的问题3、气 压伤防范措施: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将吸氧管插入患者鼻孔。改变氧流量时先将导管撤出,待

2、调节好后再插入导管。4、氧中毒防范措施:根据医嘱正确调节氧流量。高流量吸氧时应注意吸入时间不宜过长。定期检查氧流量表是否准确。5、管道脱落防范措施:使用双腔吸氧管,以便于固定。经常巡视吸氧患者,发现管道脱落及时插好、固定。清醒病人嘱其不要自行拿下吸氧管。2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问题6、同病室的人交叉发药错发防范措施:严格三查七对,发药时叫病人至答应为止。不得一次拿两个以上药杯进病房给病人,须将药车推至病床旁一对一发放。每个药杯上面须有贴着醒目床号的药盖,不得遗漏。口服药应由双人核对后由其中一人发放。7、药物 剂量有误防范措施:正确抄写口服卡。核对药物时要认真,避免边核对边说笑,禁忌单人核对。避免思

3、维定势,个别病人所服药物剂量比常规剂量多或者少,不能按常规量发放。(如开博通每片 12.5mg,有些患者服 6.25mg,不能按常规给予一片。)有些药物剂量发生改变时,外勤护士应及时通知大家,提起注意。有的一种药物两种剂量,要核对清楚,心中有数。8、漏 发 (多为病人不在)防范措施:准备一个卡片,病人未在时床号、姓名要登记。对班二人互相提醒,病人回房时及时发放。如本班未发放则严格向下一班交班。9、重 发 (多为定点药物)防范措施:建立定点药物发放登记本,发药前及时填写。发药前填写药袋,发药时须携带执行卡及药袋。分工明确, 认真执行各班岗位职责。10、药品失效防范措施:发药前检查药物的有效期。检

4、查片剂药品有无变色、变质。检查水剂、油 剂有无混浊、沉淀、 变色。311、发药 后未及时服用防范措施:向患者讲解按时服药的重要性。发药后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待患者服药后方可离开。下次发药前检查患者是否已经服药。12、服药 方法不正确防范措施:向患者讲解服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及注意事项。护士发药时要正确指导患者并服药到口。肌肉注射易出现的问题13、注射部位不当防范措施:协助病人取正确体位。准确选择注射部位。对于体型消瘦的病人进针不宜过深。小儿应选择臀小肌注射。14、注射部位出血防范措施:注射时应避开大血管。推注药液前抽吸有无回血。注射后按压注射部位时间不可过短。凝血功能差者按压时间应延长。15、注射部

5、位硬 结防范措施:注射时要避开原有硬结。如需长期注射时要多部位交替注射。特殊药物要深部注射,如氯丙嗪、油剂、铁剂、硫酸镁等。每次注射前检查注射部位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处理。每日热敷注射部位。16、注射部位感染防范措施:注射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4不易吸收的药物应深部注射,防止吸收不良引起感染。每日热敷过程中需保持清洁。静脉输液易出现的问题17、液体配 错:临床上易混淆的药物及液体,如糖盐易混,氯化钾与碳酸氢钠易混,硫酸镁与浓氯化钠易混,氯化钾与氯化钠易混。防范措施:坚持三班查对制度,即治疗班摆药,夜班查对,治疗班再核对。配液要仔细核对药物和液体名称及剂量,避免主观凭印象操作。输液及换液前再

6、仔细进行核对。18、漏输防范措施: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治疗室液体摆放要井然有序、一目了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19、输液反 应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配液前检查药品及液体有无过期,液体有无混浊及沉淀。瓶身有无裂痕及瓶口有无松动。治疗班严格消毒输液用具,定期更换。严格控制配液时间(现用现配)。连续性输液超过 24 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引液用的输液管不能长时间放置。掌握药物配伍禁忌。如出现输液反应立即更换液体及输液管路并保留所用药物,以备送检。20、静脉炎防范措施:了解药物对静脉的刺激程度,刺激性强的药物,如:果糖、氯化钾、多巴胺、阿拉明、前列腺素 E1 等药物,可采取减慢滴速,热敷等

7、方法。了解患者是否患过静脉炎,有无糖尿病史等。严格消毒, 连续输液超过 24 小时必须更换输液管路。5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静脉走行发红的迹象,如有异常及时更换输液部位。21、液体外渗防范措施:加强巡视,及 时发现。头皮针、套管 针、中心静脉导管应牢固固定。对血管脆性大的更应加强固定。对皮肤弹性差或有水肿的病人应与对侧肢体对比,如有变粗及时更换穿刺部位。22、液体外渗引起组织坏死防范措施:能引起组织坏死的药物,如多巴胺、阿拉明、甘露醇、化 疗药等, 选用较粗静脉输注,待穿刺成功,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给药。加强巡视, 经常检查穿刺局部有无皮肤发白、肿胀等。一旦液体输到皮下,及时对症处理。23、输液

8、速度 调节不当防范措施:穿刺成功后根据输入药物性质及病人的年龄、病情、心功能情况调节好输液速度。更换液体时要注意调整滴速。药物入壶时一般将滴速调快,入壶后应注意将滴速调至要求范围。加强巡视,嘱病人不要自己调整滴速。24、输( 换)错液防范措施:认真掌握自己所管病人的治疗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换)液前要主动向病人进行宣教。病人对液体提出疑问时应仔细核对,认真解答。25、静脉空气栓塞防范措施:输液前认真检查输液管是否排气成功,管内有无气泡。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换液时如液体输至茂菲氏滴管下方,一定要重新排气,防止只看上方,6忽略下方。使用三通时要连接紧密。留置中心静脉导管

9、的病人,更换管路时要注意防止空气进入。输液过程中,由静脉推注药物时,应先回抽再注药,防止空气进入血管。病人活动时,嘱勿将茂非氏滴管过度倾斜或倒置。26、输液管堵塞防范措施:加强巡视,防止输液管受压打折引起液体不滴。杜绝液体输空而不及时换液凝血块堵塞针头。一旦堵管应拔出针头更换输液部位,不得挤捏输液管,防止凝血块脱落引起严重后果。27、静脉 选择不当防范措施:为长期输液病人穿刺应注意合理选择静脉,遵循由远端至近端的原则。输入刺激性药物时应选择较粗静脉。输入静脉高营养液时,应选择中心静脉。乳腺癌根治术后禁用患肢输液,防止回流不畅引起水肿。使用三通易出现的问题28、三通脱落出血防范措施:使用三通应妥

10、善固定,最好三通底下垫无菌纱布,然后将三通用胶布固定在头皮针附近,固定要牢固。对儿童、老年人、烦躁及情绪不稳定病人要加强巡视,必要时用约束带固定。29、三通开关 调节错误防范措施:使用时看清三通上的指示箭头,防止旋错方向。输/换液及静推时关闭的三通要注意及 时打开。30、三通 连接时排气不充分防范措施:7连接三通时排放液体要充分,使液体充满三通。有气体时用注射器回抽。要先将三通连接于输液器上再进行穿刺。静推易出现的问题31、静推速度不准确防范措施:严格按医嘱速度推注。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如有变化及时停止推注药物并通知医生。32、药液外渗防范措施:选择粗大顺直、弹性好的血管推注。推前先回吸,确认在

11、血管内再推注。推注过程中随时检查有无回血。采血易出现的问题33、标本不合格防范措施: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抽血前核对化验单内容,如姓名、床号、检验项目等。抽血量要准确,防止标本血量不够,而贻误病人的结果回报。特殊抽血检查要掌握注意事项,并做好患者的宣教工作。34、标本 丢失防范措施:抽血后, 标本要及时送检。有特殊情况须延缓送检的,保存好标本并书面交班。标本放置位置要固定,防止乱放而丢失。标本不离化验单,或标本本身要注明床号、姓名、项目等内容,防止标本不明而丢失。对于不明标本要问清楚再处理,勿随便丢弃。及时查找化验结果,防止化验室丢失。8输血易出现的问题35、输血反 应防范措施:严格执行输血查

12、对制度。输血前要检查血液制品有无过期,有无絮状物或漂浮物等。血袋应先在室温中放置一段时间再输入,大量快速输血需加温时应遵照医生指示,注意温度不可过高。输血时及输血后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如连续输入两个供血者的血液,中间要用生理盐水隔开以防输血反应。输血完毕保留血袋 24 小时,然后送至血库以备必要时送检。36、输错 血防范措施:化验受血者血型及交叉配血时,严格核对患者姓名、床号、化验单,杜绝差错发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输血前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供血者的姓名、血型、储血号、血量及交叉配血试验有无凝集。输血时需双人核对、操作并签字。入壶时易出现的问题37、入壶错误防范措施:严格执行三

13、查七对制度。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静脉炎。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某些药物入壶前应检查皮试结果,防止过敏反应的发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中易出现的问题38、出血或血 肿防范措施:对于刚作完中心静脉插管的病人应注意观察穿刺点处有无出血、渗血、血肿等。9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因病人活动后脱管引起出血。每次更换液体或封管时应先将管夹好,以免造成出血和堵管。39、脱管防范措施:各种管路要连接牢固、妥善固定并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输液瓶挂置不宜过高,应当有一段液管与病人身体平行放置,以防翻身时造成脱管。40、感染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输液管、三通每日更换。严格遵守导管留置时间,不可擅自延长。每班必须定

14、时消毒穿刺处并更换无菌敷料,如有污染及时更换。换药时观察局部有无红肿及分泌物,并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发现穿刺点红肿应立即拔除导管。41、栓塞防范措施:静脉输液时排尽输液管内空气,三通与输液器及导管之间连接要紧密,防止脱管。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防止液体输空,形成栓塞。调节好三通开关,尤其是在测中心静脉压后,防止空气进入造成空气栓塞。如发生堵管不得挤捏输液管或用注射器将凝血块推进血管内,可用肝素液缓慢冲洗,如无效应停止冲洗,以免形成血栓。封管后再次输液时,要回抽并将血弃去,以免形成血栓。使用微量泵易发生的问题42、首次 剂量错误(如:0.6ml 调成 6ml)防范措施:了解所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如:

15、升压或降压)。打开微量泵开关后先输入剂量再打开三通。输入剂量、滴速时要二人核对。43、速度 调整不当10防范措施:使用多巴胺或硝普钠时,应单独用一组液路,以免和别的液体同路致升压或降压过快。剂量调整要从小剂量逐渐上调,多巴胺调整幅度过大容易导致血压过高、恶心呕吐;硝普钠调整幅度过大易导致不可逆转的低血压而引起严重后果。留置尿管易出现的问题44、尿道 损伤防范措施:置尿管前要询问患者有无尿道损伤史,有无前列腺肥大。评估病人选择型号适宜的尿管。置尿管前尿管要充分润滑,下尿管时动作要轻柔,不能粗暴。尿管插入长度要足够,防止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时将尿道损伤。置管后,向患者做好宣教,防止因活动等造成脱管,引起尿道损伤。45、泌尿系感染防范措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每日更换尿袋,并遵医嘱给予膀胱冲洗。做检查或搬动病人时尿袋要低于膀胱位置,以免尿液返流造成逆行感染。置尿管后用胶布写好日期贴在尿管上,每二周更换尿管一次。观察尿液有无混浊及血尿等感染倾向,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保持尿管清洁,会阴冲洗 2/日。46、尿管脱出 (多见于老年女性)防范措施:置尿管前要正确评估患者。对尿道松弛的病人气囊内生理盐水注入量不可过少。向病人做好宣教工作,避免过度牵拉尿管及尿袋。留置胃管易出现的问题47、腹泻防范措施:11喂食前检查食物及液体有无变味变质。注入食物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