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设计耸拉着耳朵的小兔子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68581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5.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设计耸拉着耳朵的小兔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设计耸拉着耳朵的小兔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设计耸拉着耳朵的小兔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设计耸拉着耳朵的小兔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设计耸拉着耳朵的小兔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设计耸拉着耳朵的小兔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设计耸拉着耳朵的小兔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毕业设计系 别: 专业年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2013 年 12 月 2 日(一)教学设计思路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确立了情感、认知、能力方面的目标,所以我设计了本次的语言课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并且要用乐观的态度去认识对待它,同时教育幼儿懂得接纳自己

2、、接纳别人。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是朱家雄主题式课程教材中班春季期我的心情中的分主题故事之一。这是一个情节充满童趣的故事,故事中布布和别的兔子不一样,他的一只耳朵总是竖不起来,为此受到同伴的嘲笑而变得苦恼、自卑,于是它想尽办法让耳朵竖起来,但都不成功,小伙伴们不仅没有安慰小兔子,反而三番两次地嘲笑小兔子,于是制造出了更多的问题。最后小兔子通过医生的点拨,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于是接受了这个事实,并用很乐观的态度来对待,结果反而受到了别的小伙伴的欢迎。这个故事非常具有教学意义。其一,故事中伙伴们的语言透露着嘲笑和鄙视,容易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一系列动词符合大班幼儿的阅读能力,又可以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其二

3、是现在的孩子都为独生子女居多,由于受生活环境限制,缺乏与周围人相处的经验,普遍存在对周围事物缺乏感情的行为,所以这一内容既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并且这个故事也具有教育意义,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这个故事看似简单但却极具创意,蕴含了深刻地教育意义,从问题到冲突,再到问题的解决,都充满童趣的处理方式,让幼儿在讲述中懂得每个人各有优点。因为现在的孩子,尤其到了大班,在情感上有这样一种倾向:一方面会去评价别人,嘲笑别人的一些暂时性的缺陷或特别之处;另一方面也会因自己的一些特别之处遭到同伴的嘲笑而伤心,比较贴近大班幼儿的生活实际。为使本次语言课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

4、动我采用直观法、提问法、猜测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片、看课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片或课件用语言描述出3来,是解决活动重点的有效方法。提问法是语言活动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学中,我尝试将单一性、回忆式、封闭式的提问方法改成多样性、启发式、开放式的提问。如果你是小兔

5、子布布,伙伴们取笑你有一只耷拉着的耳朵,你会怎样?你会用什么方法让耷拉着的耳朵竖起来呢?等等这些问题既能启发幼儿的思维,又能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的想法。采用猜测讨论法讨论能开拓幼儿的思维,是激发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而言语是幼儿学习阅读和检验阅读能力的基本手段。运用猜测讨论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理,促使幼儿积极言语,最终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二)教 案4授 课 题 目 耸拉着耳朵的小兔子授 课 学 时 一学时 课 型 讲授 讨论 习题 复习 其它教 学 目 标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应该用乐观的态度去认识的对待它;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能够结合相关动词短句讲述故事情

6、节;2、教育幼儿懂得接纳自己、接纳别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内容,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应该正确认识和对待它。本次活动的教学难点: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结合图片运用相关动词讲述故事情节。教学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这是一个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语言中透着嘲笑和鄙视的故事,这个故事容易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拓展孩子的想象力。故事中描述

7、了小兔子由于个体差异而受到了伙伴们的嘲笑,于是它想尽种种办法让耳朵竖起来,小伙伴们不仅没有安慰小兔子,反而三番两次地嘲笑它,于是制造出了更多的问题,最后小兔子通过医生的治疗,耳朵直了起来,这个故事看似简单,却蕴含了深刻的教育意义,因为现在的孩子,尤其到了大班,在情感上有这样一种倾向,一方面会去评价别人、嘲笑别人的一些暂时性缺陷或特别之处,另一方面会因为自己的一些特别之处遭到同伴的嘲笑而伤心。这个故事和生活比较贴近,让幼儿在讲述中懂得每个人各有优点,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5学生分析大班幼儿的想象水平逐渐提高,可以在课堂中讨论出很多延伸性的问题,并且能够答出很多延伸性自主想象的问题。在

8、一定程度上他们理解能力也增强,喜欢有游戏,有互动的课堂气氛,并且大班的幼儿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可以理解成人的很多语言。教学用具 一只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的图片,教学图片一套,故事课件一套,角色头饰若干。教学主要流程设计结合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和本次活动的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1、出示主要角色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2、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3、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迁移经验,使幼儿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4、幼儿进行角色表演。教学过程 备 注1、导入部分出示一张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的图片,以引起幼儿兴趣,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小朋友,你们看看这只小兔子的耳朵和我们平常

9、看见的有什么不同?”“这只小兔子有点特别,他的一只耳朵总是耷拉着,怎么也竖不起来,他想去找朋友玩,可是发生了许多事情。你们想听故事耷拉着耳朵的小兔子吗?”【设计意图:兴趣是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关键,开始部分我以一个孩子们喜欢的角色吸引了他们的眼球,并且通过一个提问直接进入了课题,请幼儿讨论这只小兔子的耳朵和我们平常看见的有什么不同?让幼儿在一个轻松活泼的猜、说、读氛围中开始学习。 】2、基本部分(1) 、结合图片,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第一段,并提问:a、布布去找小伙伴们玩,小伙伴们是怎么对他的?他们是怎么说的呢?(你的样子真滑稽,快把你的耳朵竖起来,你应该和我们一样才对。 )6

10、b、布布的耳朵和伙伴们的不一样,所以大家都笑话他。如果你是布布,你会怎么想呢?还会怎么做?让幼儿猜猜说说让耳朵竖起来的方法。、讲述故事的第二段,先讲小兔子用到的第一个方法,然后进行提问: a、布布想了什么办法让耳朵变直? b、请小朋友们猜猜看,布布还想了哪些办法让耳朵变直呢?(鼓励幼儿说说故事中的原句)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办法一一打开课件,幼儿看图片讲述画面内容。小白兔把身体倒挂在树枝上,耳朵直了。小白兔把木桶扣在头上,把耳朵盖上。小白兔把胡萝卜插进耳朵里,耳朵直起来了。小白兔用木棍和耳朵捆在一起,耳朵直了。小白兔用钓鱼竿把耳朵钓住,耳朵竖起来了小白兔把氢气球绑在耳朵上,耳朵竖起来了。c、可是小伙

11、伴们还是取笑他,你觉得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讲述故事第三段,提问:因为小伙伴们的取笑,布布到医院去想把自己的耳朵割掉,但是医生是怎么告诉他的?布布又是怎么想的?、讲述故事结束部分,提问:后来布布想明白了,他又去找小伙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布布是笑得最开心的?最后小伙伴们喜欢布布吗?【设计意图: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 ”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此环节我采用直观法、猜测讨论法和提问等教学方法,把故事进行分段讲述,启发幼儿主动思考。 】(2) 、看课件,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兔子布布被伙伴们取笑的心情,使幼儿懂得如何正确认识和

12、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独特性。【设计意图; 此环节其实重在揭示思想内涵,感受小兔子布布被伙伴们取笑的心情,使幼儿懂得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独特性。进行情感教育,通过看课件的形式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有利于幼儿更形象的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涵。同时我还采用了提问法,引导幼儿去发现本质:小兔子有着一只耷拉着的耳朵伙伴们应不应该取笑他?】(3) 、教师总结;“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别之处,我们小朋友也有特7别的地方,比如有的小朋友胖,有的小朋友个子很矮,但只有加强锻炼,多吃饭,不挑食,身体就会很健康,个子也会慢慢长高;我们看到一些有特别的小朋友也不应该笑话他们。 ”3、结束部分-延伸活动,角色扮演游戏

13、提供给幼儿头饰和布置简单的场景,请幼儿自己选择扮演的角色进行故事表演,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把故事的叙述部分该成简单的旁白,主要让幼儿练习角色的对话及表演相应的动作。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不知不觉的结束本次语言活动课。【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中提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以及要“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这一环节能充分满足幼儿的活动欲望,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对话,表达自己的理解,给幼儿提供表现和说话的机会,

14、将整个活动推向高潮,最终达到实现活动目标的目的。 】附:故事耸拉着耳朵的小兔子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兔子,雄的、雌的、胖的、瘦的、高的。矮的、聪明的、愚笨的不过所有的兔子都长着一对竖着的长耳朵。可小兔子布布有点特别,他的右耳朵一直耷拉着,怎么也竖不起来。布布找小伙伴们玩,小伙伴们笑他:“你的样子真滑稽,快把你的耳朵竖起来,你应该和我们一样才对。 ” 布布一心想竖耳朵。他倒挂在树枝上,耳朵倒是直了,可他总不能一辈子都挂在树上吧。布布干脆把耳朵遮起来,他把奶奶烧汤的锅子戴在头上,小伙伴们看到他的怪样子笑得更厉害了。布布又在耳朵上插了根胡萝卜让耳朵竖起来,小伙伴们问:“可以咬一口你耳朵里的胡萝卜吗?”布

15、布把小树枝和耳朵捆在一起,让耳朵竖起来。他还用氢气球绑着耳朵,让耳朵竖起来。气球在布布的头上飘呀飘,小伙伴们笑得在地上打起滚来。布布伤心极了,他来到森林里,大喊:“我要把我的耳朵割掉,再也不让他们笑话我。 ”于是,布布去了医院。一声仔细检查了布布的耳朵,从里到外,还量过,称过。医生说:“你的耳朵没病,只是硬度不够,你照样听得见。二姐,从来没有谁的耳朵是完全一样的。 ”布布想:对呀,耳朵8为什么要一样呢?我爷爷的耳朵很硬,奶奶的耳朵很软,我爸爸的耳朵很大,妈妈的很小而我的呢,一只竖着,一只挂着。我为什么不能是一只特别耳朵的小兔子? 布布想明白了,他又回到了小伙伴们中间。小伙伴们说:“我们在等着你

16、呢,今天你的耳朵怎么没有新鲜的游戏了呢?”布布说:“你们有胡萝卜吗?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 ”他让小伙伴们把胡萝卜都吊在自己的右耳朵上。瞧,这下小兔们的每只右耳朵都耷拉下来了,多好玩呀。而笑得最开心的是布布,他再也不为自己的耳朵苦恼了。课外学习引导及作业布置请小朋友们回家后,找自己与爸爸妈妈的不同之处,在下次课的时候,请小朋友们进行互相交流。9(三)教学设计总结我认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要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要始终以幼儿为主体。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看看、听听、想想、说说、玩玩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谈话法等。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图片和课件直接获得印象。猜测讨论法是幼儿在讨论、猜测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