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高三暑期考试试卷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6324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高三暑期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2012高三暑期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2012高三暑期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2012高三暑期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2012高三暑期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高三暑期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高三暑期考试试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芦溪中学 2011-2012 学年高三暑期语文综合测试题命题:潘英 审核:杨潇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第卷(选择题共 36 分)本卷共 1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 (18 分,每小题 3 分)1.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挟持/狭隘 缄默/箴言 曲折/曲突徙薪B豁免/和药 膝盖/油漆 登载/载歌载舞C供奉/供职 湖畔/搅拌 节省/不省人事D肋骨/勒索 尧舜/妖娆 强制/强人所难【答案】D(A 曲折/曲突徙薪 B 豁免/和药 C 供奉

2、/供职 )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签署 发帖子 钟灵毓秀 老骥伏沥,志在千里B白皙 螺丝钉 言不由衷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诧异 掉书袋 眼花瞭乱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沿袭 扫描仪 蒸蒸日上 百万买宅,千万买林【答案】B(老骥伏枥 眼花缭乱 千万买邻)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明星曾带给观众很多快乐,不少“粉丝”竞相模仿他的表演,但这次他因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却不足为训。B下午,今年的第一场春雨不期而遇,虽然没有电视台预报的降水量大,但还是让京城一直干燥的空气变得湿润了一些。C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登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

3、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诗意油然而上。D这本应是一场实力相当的比赛,然而北京国安足球队经过 90 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却兵不血刃,最终以 3:0 取得胜利。【答案】A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吃饱”向“吃好” 、 “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B. 所谓“生态自觉” ,其要义固然包含了对生态的反省,但更重要的是对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以及人的行为合理性的反省。C. 目前,我国是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入选项目最多的国家,这一成绩主要靠的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取得的。D. 为纪念

4、建党 90 周年, “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咏比赛将于 7 月 1 日举行,届时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也将登台参加比赛。【答案】A解析:B 应为“重要的是包含了对人.” ;C“主要靠的是.”和“靠.取得的”句式杂糅;D“其他学校领导”有歧义。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使用语言,不仅要用得对,在语法上不出毛病,而且要力求用得好,要有艺术性,有感染力,这就要讲究运用语言的艺术,也就是要讲究一点修辞。有意用不符合语法常规的办法取得某种修辞效果是许可的,然而这只是偶一为之,并且要有些特定的条件。如果语言不符合语法,说都说不通,就没有什么好的修辞可言。语言是用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

5、表达情感的。好的修辞,必然是符合语法规律的。A B. C. D. 【答案】A(根据语句逻辑关系,总分关系)6.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堂.吉诃德首先开始行侠冒险活动是独自出马,被人打得半死,第二次带着农民桑丘.潘沙出发,一路上做出种种荒唐可笑的事情,如把风车当巨人,把酒囊当魔鬼,把视羊群为军队等。 (堂吉诃德 )B鸣凤的死,是因为孔教会会长冯乐山要娶她为妾;梅是死于肺病和不幸的婚姻,而其根源,是因为没能与青梅竹马的觉新成为眷属。 (家 )C贾宝玉在经历了黛玉之死、误娶宝钗、抄家等一系列人生变故后,虽科举考试中了举人,但最终还是心灰意冷,斩断尘缘出家做了和尚, (红楼梦 )D周

6、瑜等收住众军,径到南郡城下时,赵云已占取南郡,另外,关羽、张飞也分别袭取了荆州和襄阳。 (三国演义 )【答案】D(关羽和张飞互换)二、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衡中西以相融一提传统,就只讲民族本位;一讲创新,就只提西洋东洋。我总觉得这是个天大的误会。不同的文化背景,自有不同的传统,也有各自的创新;他们发生碰撞,互相影响,彼此融合,就会形成一个大传统。当然,这中间有一个“体用”问题: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作为一个中国画家不应该顾此失彼,而应该从容对待,既不画地为牢,也不盲目追随。我的这一思路,既是对时尚潮流的反思,也是对自己创作的要求,即要求把思路化为笔

7、痕。基于此,必须沉潜下来,埋头虚心,力求在“大传统”中获得滋养。准确地说,是想在东西方不同的传统中探求相同的规律、彼此的契合点。中国画,至少是中国工笔画,其精神意度、方式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与西方绘画相通的。当然,这里大体上是指晋唐画风。晋唐画风能达到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原因何在?除了才气、学养、心态,是不是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起了重要作用呢?我在想,晋唐人所创立的艺术范式是从切身的感受中生发的,其间一定经历了反复观察、审视、理解和提炼的艰苦过程。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都与晋唐不同,甚至走向了反面,变得纤弱而萎靡。我们有个伟大的传统,却被轻弃;我们还有一个惰性的“传统” ,却

8、被继承。惰性的传统使我们把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式套路,一个抽去了内涵的外壳,这真荒谬。所以一定要回归,回到晋唐,继承优秀的传统。其实,我们对西画传统的“借鉴”也是有惰性的。五花八门的“主义” ,莫名其妙的“观念” ,都被“拿来” 。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这不正是惰性的表现吗?所以,我觉得与其接受那些大而无当的观念,不如借鉴些具体方法解决问题,西画的观察、审视、理解与提炼和晋唐传统并无二致,可对应、契合。很多西画作品能更直观地给予我们实践上的参照,并很实在地启悟心智。而上述两者,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意识不到的,相应的问题也解决不了,而有一个大传统的价值支撑则很容易在本质上把握,从

9、而走上正途,至少不至堕入迷途。我意在表明,表面上是两个传统,本质上则是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恰恰就在相互碰撞、影响、融合中呈示清晰:要概括性而非概念化,要充实充分而非僵化。不囿于一个狭窄的视点,使眼光扩大;不拘于一个狭隘的观念,使思想自由;不溺于可悲的惰性,而勇于发现;不空谈花哨的“主义” ,而脚踏实地。在比照中思考,在观察中发现,就能深入本质而导引实践,就会使工笔人物画开出新生面,获得新境界。(节选自谈艺论文 ,有删改)7关于“衡中西以相融”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中西不同的传统发生碰撞、影响、融合,就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实践的大传统。B在绘画领域,应权衡中西传统,着眼于相通之处,力求

10、获得滋养。C观察和比照中西传统,就能发现其中共同的规律,从而深入本质,引导实践。D “衡”与“融”强调的重点,就是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提现西画的艺术范式。【答案】D。 “在中国绘画中更多地体现西画的艺术范式” ,无中生有。8对晋唐画风的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造型饱满、气势磅礴、高逸充盈、朴素自然是晋唐画风的特点,也影响到了西洋画风。B晋唐画风达到的高度取决于画家所处的时代和画家原生的深刻的直觉感受。C观察、审阅、理解和提炼在晋唐画风的形成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西方绘画中也同样重要。D “惰性”使晋唐的传统简化为一个形成套路,因此晋唐画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绘画风格相通。【答案】C。 A、

11、是“相通” ,而不是影响。B、不是“时代” ,是“才气、学养、心态” 。D、强加因果。9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传统为“体” ,创新为“用”两者契合就能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B明清时期工笔人物画轻弃了晋唐人的精神意度和艺术形式,变得纤弱而萎靡。C只做表面文章,不管实质问题,是在继承晋唐绘画传统或借鉴西画传统时表现出来的“惰性” 。D单靠把玩套路或借鉴“主义”是狭隘的,它完全背离了晋唐以后中国画的传统。【答案】C。 A、原文是:“立足民族之体,巧取东西洋为用” ,不是“创新” 。B、没有弃形式。D、时态错误,是“时期” ,不是“以后” 。三、 (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12、,完成 10-12 题。陈公弼传苏轼公讳希亮,字公弼。天圣八年进士第。始为长沙县。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能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原自新。公戒而舍之。巫现岁数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盗起,知房州。州 素 无 兵 备 , 民 凛 凛 欲 亡 去 。 公 以 牢 城 卒 杂 山 河 户 得 数 百 人 , 日 夜部 勒 , 声 振 山 南 , 民 恃 以 安 , 盗 不 敢 入 境 。 而 殿 侍 雷 甲 以 兵 百 余 人

13、 , 遂 盗 至 竹 山 , 甲 不能 戟 士 , 所 至 为 暴 。 或 告 有 大 盗 入 境 且 及 门 , 公 自 勒 兵 阻 水 拒 之 。 身 居 前 行 , 命 士 持满 无 得 发 。 士 皆 矗 立 如 偶 人 , 甲 射 之 不 动 , 乃 下 马 拜 , 请 死 , 曰 : “初 不 知 公 官 军也 。 ”吏 士 请 斩 甲 以 徇 公 不 可 独 治 为 暴 者 十 余 人 使 甲 以 捕 盗 自 黩 。淮 南 饥 , 安 抚 、 转 运 使 皆 言 寿 春 守 王 正 民 不 任 职 , 正 民 坐 免 。 诏 公 乘 传 往 代 之 。 转运 使 调 里 胥 米

14、而 蠲 其 役 , 凡 十 三 万 石 , 谓 之 折 役 米 。 米 翔 贵 , 民 益 饥 。 公 至 则 除 之 , 且表 其 事 。 旁 郡 皆 得 除 。 又 言 正 民 无 罪 。 职 事 办 治 。 诏 复 以 正 民 为 鄂 州 。徙知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士方自疑不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曰:“此必醉耳。 ”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且以守仓库。为京西转运使。石塘河役兵叛,其首周元,震动汝、洛间。公闻之,即日轻骑出按斩元以徇,而流军校一人,其余悉遣赴役如初。致仕卒,享年六十四。其人仁慈,故严而不残。(选自苏轼文集,有删节)1

15、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县大耸 耸:震惊。B以公少年易之 易:更换。C甲不能戟士. 戟:约束。D转运使调里胥米而蠲其役 蠲:免除。【答案】B解析:易,轻视,看不起。11.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市“严而不残”的一组是( )公戒而舍之公禁之,民不敢犯民恃以安,盗不敢入境独治为暴者十余人,使甲以捕盗自赎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斩元以徇,其余悉遣赴役如初。A B. C. D. 【答案】D(说明禁止巫祭,没有“不残” ;说明治理得好;”;句言说的是“ 虎翼军士”,而非陈公弼。)12.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吏 士 请 斩 /甲 以 徇 公 /不 可 独 治 /为 暴 者 十 余 人 使 甲 /以 捕 盗 自 黩 。B. 吏 士 请 斩 /甲 以 徇 公 不 可 /独 治 为 暴 者 十 余 人 /使 甲 以 捕 盗 自 黩 。C. 吏 士 请 斩 甲 以 徇 /公 不 可 /独 治 为 暴 者 十 余 人 /使 甲 以 捕 盗 自 黩 。D吏 士 请 斩 甲 以 徇 /公 不 可 独 治 /为 暴 者 十 余 人 使 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