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人物罗阳颁奖词和事迹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62839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67.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动中国人物罗阳颁奖词和事迹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感动中国人物罗阳颁奖词和事迹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感动中国人物罗阳颁奖词和事迹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感动中国人物罗阳颁奖词和事迹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感动中国人物罗阳颁奖词和事迹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动中国人物罗阳颁奖词和事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中国人物罗阳颁奖词和事迹(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1 -感动中国人物罗阳颁奖词和事迹第一篇:感动中国人物罗阳颁奖词和事迹感动中国人物罗阳颁奖词和事迹颁奖词: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长使英雄泪满襟人物事迹:罗阳,男,51 岁,辽宁沈阳人。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罗阳所在的沈飞集团是中国重要的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他本人也是飞机设计专家, 2017 年 11月 25 日上午,随中国首艘航母 “辽宁舰” 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大连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于 12

2、时 48 分在工作岗位上殉职。罗阳 1982 年毕业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高空设计专业。他担任中航工业沈飞董事长、总经理的 5年,是沈飞新型号飞机任务最多、最重的 5 年。难关难度,难题难点,好像排着队一样。罗阳善于解决问题,采取多种措施推动研制进度,创造了新机研制提前 18 天总装下线,从设计发图到成功首飞仅用 10 个半月的奇迹。 2017 年 1 月,罗阳担任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舰载机歼-15 研制现场总指挥。没有经验,也没有现成的关键技术可以借鉴,航空制造大国对技术的封锁,逼着航空人只有自主创新一条路可以走。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

3、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难度高,- 2 - 2 -任务重,时间短。重重考验摆在罗阳面前,可是他就有这么一股不服输、不懈怠的劲头。他曾说,外国人能干成的事情,中国人同样能干成,而且还能干得更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不知疲倦,劳心劳力,没有一刻休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拓展阅读:第二篇:感动中国 2017 年度人物颁奖词及事迹感动中国 2017 年度人物颁奖词及事迹钱伟长: 钱伟长 :国家利益重于一切的科学泰斗事迹: 事迹 钱伟长时 19 分不幸去世,年 仅 27 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 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 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

4、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 眼夺目的生命之光。 王茂华与岳父谭良才火海英勇救人的先进事迹感动全国, 江西省人民政府, 宜春市委、 市政府分别作出向英雄表彰学习的决定,王茂华同志被授予革命烈士、五四青年奖章、优秀 教师等光荣称号。 颁奖词: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场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 颁奖词 牲做大!一对侠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生命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刘丽: 最美” 刘丽:“最美”洗脚妹事迹: 事迹: 刘丽,29 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 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 岁那年,还在念初中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 挣钱为

5、弟弟妹妹交学费、 贴补家用。 她先后到湖北、 江苏等地打工, 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 2017 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 ,月薪 2017-3000 元,曾被老家的人误 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 ”打拼的刘丽,把辛- 3 - 3 -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 分积蓄都捐助给了那些贫困学生, 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 露,从 2017 年起,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 从最初的 7 个至 10 个,到现在固定的 37 个。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还号召 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虽然有

6、人说她“傻” ,但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 洗脚妹。颁奖词: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 颁奖词 的光芒。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 炬。孙炎明: 孙炎明:警界保尔事迹: 事迹 孙炎明,男,1962 年 10 月出生,浙江省东阳市看守所任监管*。 从警 28 年来,孙炎明同志立足本职,恪尽职守,教育挽救了一大批失足人员。2017 年被查出患脑癌,6 年来三次作手术,与死神擦肩而过。但是他始终保持快乐向上的心态, 与病魔抗争,并坚持战斗在公安基层一线。 “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干好一天的工作,监所安全我才心安

7、。 ”孙炎明说。9 年来, 孙炎明分管和协管的监室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 他分管的两个监室在所里保持着两个最 好:在押人员秩序最好,教育改造效果最好。 2017 年,孙炎明所在的看守所住进一位死刑犯,情绪暴躁,屡次闹事。孙炎明仔细问 案情、看卷宗,主动要求将叶某调到自己负责管理的监室。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工作,犯人 平复下来,并认识到自己的罪行。被执行死刑的那天,犯人要求见孙炎明最后一面。他说: “孙管教,这些日子给你添麻烦了。谢谢你,- 4 - 4 -你的恩情来生再报。 ”。 颁奖词: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 颁奖词 窗里的冰冷, 他用微笑诠释

8、着什么是工作, 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 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 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海地中国维和人员事迹: 事迹 北京时间 1 月 13 日 5 时 53 分,海地发生里氏 7.3 级强烈地震,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 区受灾情况严重。此次地震共造成近 20 万人丧生,其中包括 8 名中国维和人员遇难: 朱晓平,男,汉族,48 岁,公安部装备财务局局长; 郭宝山,男,满族,60 岁,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王树林,男,汉族,58 岁,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 李晓明,男,汉族, 35 岁,公安部国际合作局干部; 赵化宇,男,汉族,38 岁,公安部警务保障局副处长,驻海地民事* 队长; 李 钦

9、, 男,汉族,47 岁,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参谋长,驻海地维和* 防暴队政委;钟荐勤,男,汉族,35 岁,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宣传处干事,驻海地维和 *防暴队宣传 官; 和志虹,女,纳西族,35 岁,云南公安边防总队 *边防检查站教导员,驻海地维和 *防暴队联络官。 据了解,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海地首都太子港西部约 15 公里处,震源深度约为 8 公里。 而中国第八支赴海地维和*防暴队的驻地就在太子港。 海地时间 1 月 12 日下午 13 时 40 分左右, 朱晓平一行降落在海地首都太子港机场。 他 们一刻也没有休息,随即赶去中国维和 *营地,看望维和队员。然后,又赶赴联海楼与联合 国官员商谈。 16

10、时 53 分,灾难降临。 “维和英雄,浩气长存 ”。2017 年 1 月 - 5 - 5 -19 日,公安部政治部正式批准在海地地震中不幸遇难的 8 名中国维和*为烈士。1 月 20 日上午 9 时,公安部在北 京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为 8 位遇难维和人员举行共和国公安维和英烈遗体告别仪式。k165 次列车乘务组事迹: 事迹 2017 年 8 月 19 日 15 时 15 分,西安开往*的 k165 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宝成线德阳至 广汉间,洪水致使石亭江大桥5、6 号桥墩倒塌,7 号桥墩倾斜,造成列车机后 5-17 位车辆 脱线,1318 名旅客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严重威胁。危急时刻,k165 次列

11、车司机果断采取紧 急制动措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列车停稳;k165 次列车乘务组临危不乱,迅速组织旅客有 序撤离, 15 分钟内把所有旅客安全转移, 在 随后列车 15、 号车厢坠入江中。 16 此次事故中, 旅客和铁路职工无一人伤亡,创造了抢险救援的奇迹。 铁道部授予西安铁路局西安客运段 k165 次列车第二乘务组“抗洪抢险勇救旅客英雄列 车”荣誉称号,给予记大功一次,同时授予火车头奖杯。第三篇:2017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我们对“年度人物”的定义:人物事件发生在本年度,或者人物在本年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次活动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 ”为主题,推选人物须具备以下一种或几种特点: 为

12、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国家级重大项目主要贡献者; 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作出突出- 6 - 6 -贡献; 个人的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社会价值观取向及时代精神;个人在生活、家庭、情感上的表现特别感人,体现中国传统美德和良好社会风尚。2017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及颁奖词2017 年度感动中国的人物是:1、郑培民 爱民、亲民、一心为民的三民书记2、张荣锁 “新时代愚公”3、王选 为侵华日军细菌战中国受害者讨还公道4、刘姝威 “打破蓝田神话”

13、5、张瑞敏 领跑海尔集团走向国际化6、张前东 舍己救人的 *鱼田堡煤矿 103 队队长7、黄昆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8、姚明 随时听从祖国的召唤9、赵新民 勇斗歹徒光荣牺牲10、濮存昕 预防爱滋病义务宣传员特别奖:舍小家为大家的三峡移民主要事迹及颁奖词1、郑培民 爱民、亲民、一心为民的三民书记【主要事迹 】原湖南省委副书记、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二二年三- 7 - 7 -月,因突发心脏病在京逝世,年仅五十九岁。以三件遗物和一句遗言让无数人为之感动。这三件遗物是一个防腐账本、一本廉政纪录和几十本日记。他最后的遗言是一句普普通通的话语不要闯红灯。有人说,这平平常常的五个字,正是郑培民一生官风人格

14、最好的总结和诠释。他从来不搞特殊化,从来不做违规事,两袖清风做了几十年官,光明磊落做了一辈子人。他是一个高官,但他更像一介平民。他是一个深爱妻子和儿女的普通男人,他更是一个忠心耿耿的人民公仆。为官数十载,他从未用权力谋过半点私利,为官数十载,他没有一件放不到桌面上的东西。在湘西的大山深处,流传着一首这样的苗歌,唱的是当年郑培民带领群众修路致富的故事。郑培民曾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担任州委书记,他爬过湘西最难爬的山,走过湘西最难走的路,去过湘西最穷的村子,住过湘西最穷的人家。湘西是湖南最穷的地区之一,为了尽快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郑培民在这进而大力推广粮食新品种新技术并且经常亲自下田示范。有一次连

15、日劳作之后,郑培民体力不支,摔下了三米多高的田埂。这一年,郑培民添了一项病症,脑震荡。但也就是这一年,湘西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实现了自给有余。在湖南常德地区,人们记忆中的郑培民,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省委领导,而是一个和他们一起找沙袋、堵缺口的抗洪战友。一九九八年夏天,长江流域洪水泛滥,常德安乡县堤垸溃决,灾情严峻,时任省委副书记的郑培民在这里和受灾群众并肩抗洪,度过了八十多个艰苦卓绝的日日夜夜。郑培民在湖南先后担任过湘潭市委书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 8 - 8 -委书记和省委副书记,无论在哪里做什么书记,有两个雅号始终跟随着他,一个是三不书记说他不唱高调,不做表面文章,不搞政绩工程;一个是三

16、民书记说他爱民、亲民、一心为民。【颁奖词 】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2、张荣锁 “新时代愚公”【主要事迹 】回龙村位于河南太行山脉之中,当地山势险峻,一条小道,这是连接山上山下居民唯一的路,当地人称它“ 老爷天梯” 。从明清时代开始就有人在这里树碑立传,准备修路,但从来没有人成功过,据回龙村里的一位老人说,在他的记忆里有 18 个人走“老爷天梯”时摔死在悬崖之下。1975 年,19 岁的回龙村人张荣锁离开了这里,他穿上了军装,在北京当了 5 年兵。复员后张荣锁靠开采石料办起了石材厂,富裕了,可是他没有一天忘记过那条离家时走过的“老爷天梯” 。看到家乡父老乡亲还这么穷,这时他就找了里的乡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