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郴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1962811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郴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南省郴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南省郴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南省郴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南省郴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郴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郴州市2016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6 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40 分)1.下列成语中,涉及有化学变化的是()A滴水成冰 B火烧连营 C大海捞针 D刻舟求剑【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火烧连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大海捞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刻舟求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2、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A氮气 B氧气 C二氧 化碳 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 78%、氧气大约占 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 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 0.03%;空气的成分主要以氮气和氧气为主,氧气约占五分之一,氮气约占五分之四小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

3、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解答】解:A、氮气在该条件下不会液化, 故选项错误;B、氧气在该条件下不会液化,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在该条件下不会液化,故选项错误;2D、林从冰箱里拿出冰冻的饮料,用干布擦净瓶外壁的水,放置于桌面片刻,发现瓶外壁又挂满水珠,这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故选项正确;故选 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3.分类、归纳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硫单质 B纯碱碱C酒精有机化合物 D

4、生石灰氧化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化合物;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为碱;根据以上概念逐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是由硫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属于盐,故选项说法错误;C、酒精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说法正确;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是由两种元

5、素组成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纯净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 NaClO,NaClO 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0 C+1 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次氯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钠元素显+1 价,氧元素显2 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0,则 x=+1 价3故选 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

6、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5.科学实验是人类获取科学知识,验证科学理论的重要手段,其中,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很重要,以下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产生蓝色沉淀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

7、据碱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会观察到混合产生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碱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6.下列做法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是()A回收废旧金属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C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8、4D实验室废物不经处理随意丢弃【考点】白色污染与防治;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回收废旧金属的意义来分析;B制备塑料制品需要消耗化石能源;C根据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来分析;D根据实验室剩余的药品的处理原则,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回收废旧金属,提高废旧金属的利用率,可节约金属资源,故选项符合环保要求;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能增大消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不符合环保要求;C 随意排放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体的污染,故错选项不符合环保要求;D实验室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入指定的容器内,故

9、错选项不符合环保要求故选 A【点评】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7.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入块状固体B加热液体C读取液体体积D稀释浓硫酸【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加入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分析;5B、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解答】解:A、向试管中加入

10、块状固体药品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试管与桌面呈 45角,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且不断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 :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8.下列有关燃烧、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A火上浇油: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B钻木

11、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吹灭烛火:降低着火点D电器着火:用水浇灭【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都能够促进燃烧;燃烧有三个同时必备的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因而灭火的原理有三个: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三者具其一即可【解答】解:A、“火上浇油”的化学意思是向燃烧的物质中增加可燃物油,可以使燃烧更旺,故错误B、钻木取火的过程是钻木时要克服摩擦力做功,物质的内能增加,从而使得温度升高,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

12、火点而燃烧,故正确;C、用嘴吹灭蜡烛的火焰,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到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而不是降低着火点,故错误;6D、向着火的电器上浇水,可能会因水的导电性而使扑火者触电,或引发电路短路布引起更大面积的燃烧,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燃烧的方法、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用 pH 试纸测溶液的 pH,是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查的题目之一,下列有关 pH 试纸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把 pH 试纸浸入待测液B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C把显色的 pH 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D测出石灰水的 pH 为 12.4【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化学学

13、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B、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用湿润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C、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

14、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把显色的 pH 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用 pH 试纸测得石灰水的 pH 不可能精确为 12.4,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7A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 24.31gB镁原子有 12 个质子C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 个电子D镁元素在化合物中显正价【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

15、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解答】解;A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4.31,单位不是 g,故错误;B由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镁原子的质子数为 12,故正确;C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2,小于 4,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 2 个电子,故正确;D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2,

16、小于 4,化学反应中,镁原子容易失去 2 个电子,而化合价显+2价,故正确故选 A【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1.现有 X、Y、Z 三种金属,把 X、Y 分别放入稀盐酸中,Y 产生气体的速率比 X 快,把 Z 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无明显现象,根据以上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正确的是()AXYZ BYZX CYXZ DZYX【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