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彝族文化研究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58256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3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楚雄彝族文化研究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楚雄彝族文化研究资料(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名称 楚雄彝文化十月太阳历歌舞服饰语言历史课题组成员 李红波.王雷.张建辉.贾智云.杨力羽.梁贵源.周金鑫.阮爱民 指导教师 朱光华 主要内容 彝 族 十 月 太 阳 历 的 发 明 过 程 和 计 算 、 换 算 方 法 ;彝 族 舞 蹈 种 类 风格及简介;彝族音乐的种类及演奏、乐器;彝族服饰服装介绍;彝族历史简介;彝语彝文的发展历程、语言特点、发音方式介绍 及避讳。 关键词:彝文化 十月太阳历歌舞音乐服饰语言文字历史(一 )彝 族 历 法以 前 ,中 国 大 部 分 地 区 都 通 行 农 历 ,但 在 我 国 的 彝 族 ,至 今 还 保 留 着 一 种 鲜 为人 知 的 古 老

2、历 法 彝 族 十 月 太 阳 历 。 据 推 测 ,此 种 历 法 渊 源 于 远 古 伏 羲 ,大 约 有 上 万 年 的 历 史 。 它 把 中 国 的 文 明 史 追 溯 到 埃 及 、 印 度 、 巴 比 伦 三 个文 明 古 国 之 前 。 彝 族 十 月 太 阳 历 以 12 属 相 回 归 纪 日 ,3 个 属 相 周 期 为 一 个 时 段 (月 ),即 36 日 为 一 月 ,30 个 属 相 周 为 一 年 。 1 年 10 个 月 ,360 日 ,10 个 月 终 了 ,另加 5 日 “过 年 日 ”,习 称 “过 十 月 年 ”,全 年 为 365 天 。 每 隔 3

3、 年 多 加 1 天 ,即 闰 年 (闰 日 ),为 366 天 。 据 考 证 ,彝 族 的 向 天 坟 ,其 实 就 是 古 人 用 以 观 天 象 星 斗 的 天 文 台 ,与 彝 族太 阳 历 有 着 十 分 密 切 的 联 系 。 彝 族 十 月 太 阳 历 是 悠 久 神 秘 的 古 老 历 法 ,它 与中 国 儒 、 道 、 阴 阳 学 说 有 深 厚 的 渊 源 关 系 ,至 今 还 有 许 多 “密 码 ”有 待 破 译和 研 究 。 彝 族 十 月 太 阳 历 是 当 时 世 界 上 最 精 确 和 最 简 便 的 天 文 历 法 。 位 于 云 南 省楚 雄 彝 族 自

4、治 州 的 彝 族 十 月 太 阳 历 文 化 园 广 场 中 间 红 、 白 、 黑 等 多 种 颜 色的 花 岗 岩 墙 壁 上 雕 刻 着 彝 族 十 月 太 阳 历 的 发 明 过 程 和 计 算 、 换 算 方 法 ,彝 族的 产 生 和 发 展 历 程 以 及 彝 族 古 代 文 明 成 果 等 ,有 的 用 文 字 记 叙 ,有 的 用 图 画说 明 ,人 和 动 植 物 形 象 栩 栩 如 生 ,人 与 自 然 和 谐 相 处 的 景 象 随 处 可 见 ,人 们 称这 个 雕 塑 广 场 是 一 部 浓 缩 的 彝 族 历 史 。 彝 族 “十 月 太 阳 历 ”是 在 “十

5、 杆 测 影 法 ”的 启 示 下 , 融 合 我 国 传 统 的 圭表 和 地 平 日 晷 系 统 , 直 观 、 形 象 地 表 现 出 太 阳 的 周 日 和 周 年 视 运 动 。 利 用 其中 地 平 日 晷 晷 针 日 影 的 投 向 和 影 端 位 置 即 可 得 出 当 日 所 处 节 令 和 当 地 当 天 地方 真 太 阳 时 。 它 具 有 以 下 功 能 : 1测 时 间 : 将 晷 针 的 日 影 与 地 面 网 格 中 的时 间 线 组 比 对 ,即 可 得 出 当 地 当 天 的 地 方 真 太 阳 时 ,换 算 成 北 京 时 间 需 要 两个 改 正 ,即 时

6、 差 改 正 和 经 度 改 正 时 差 改 正 见 附 表 。 ( 表 1 ) 经 度 改 正 :本 地 经 度 为 东 经 118.7,经 度 改 正 值 为 +5 分 钟 。 北 京 时 间 为 :日 晷 时 +时 差改 正 值 +经 度 改 正 值 。 2测 季 节 和 日 期 : 在 当 日 本 地 “真 正 午 ”时 ,由 广 场南 端 “表 ”影 在 地 面 上 标 注 着 “气 ”名 的 “圭 ”尺 上 的 位 置 ,即 可 测 知 当 日所 处 节 令 ,从 而 可 粗 略 估 测 出 当 天 的 公 历 日 期 。 3定 方 向 : 晷 针 平 行 于 地 球自 转 轴 ,

7、其 高 端 正 指 北 天 极 ,夜 晚 顺 着 晷 针 方 向 就 可 以 看 到 北 极 星 。 4显 示本 地 太 阳 出 没 方 位 : 从 晷 针 上 的 小 球 看 去 ,东 方 三 根 柱 子 从 北 向 南 分 别 代 表夏 至 日 、 春 分 日 和 秋 分 日 及 冬 至 日 的 日 出 方 位 ,西 边 三 根 柱 子 是 日 落 方 位 。 附 表 :时 差 改 正 表 (分 钟 )表 1 日 期 1 6 11 16 21 26 一 月 0 +2 +4 +6 +8 +9 二 月 +10 +11 +11 +11 +11 +10 三 月 +10 +9 +7 +6 +4 +3

8、 四 月 +1 -1 -2 -3 -5 -5 五 月 -6 -7 -7 -7 -7 -6 六 月 -5 -5 -4 -3 -2 0 七 月 0 +1 +2 +3 +3 +3 八 月 +3 +2 +2 +1 0 -2 九 月 -4 -6 -7 -9 -11 -13 十 月 -15 -16 -17 -18 -19 -20 十 一 月 -20 -20 -19 -18 -17 -15 十 二 月 -14 -13 -9 -7 -5 -4(二)彝族舞蹈在彝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舞蹈艺术始终伴随着它的进步和发展。艺术形式的进步和发展,揭示了本民族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更为重要的是,舞蹈艺术

9、可以充分展示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形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回应环境的挑战中所特有的精神信念和价值选择。它是一个民族存在、发展所依赖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也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生活态度。 彝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支系最多、民族民间歌舞最为丰富的一个民族。舞蹈对于彝族人们而言,是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语言,是他们在漫长岁月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巨大精神财富。其舞蹈形式和内容缤纷多彩,各个支系的舞蹈都有着鲜明的艺术特征,是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和展示精神形象的重要途径。那么,形式多样的彝族舞蹈烘托出了彝族人们什么样的精神形象呢?本篇从上百个彝族舞蹈种类中择取兵器舞、阿细跳月、烟盒舞等舞种,简要阐述彝族

10、“刚毅勇猛”、“热情奔放”和“美”的精神形象。 1兵器舞展示彝族“刚毅勇猛”的形象 。远古时期的彝族先民曾有过大小不等的氏族部落。他们在历史上的征战,早已飘散在岁月深处。而今在彝族节日或丧葬中表演的兵器舞,则是一种由其古代战争的阵法中演变而来的舞蹈,依然反映出历史深处的痕迹。其舞蹈的翻、滚、腾、跳等高难度技巧动作的加入,不仅为节日和丧葬活动增添了气氛,而且使兵器舞有了更高的观赏性。兵器舞在当今彝族的社会生活中,仍担负着重要角色。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彝族人持着棍棒、流星球、三尖叉、双刀等兵器,组成庞大的表演队,走乡串寨,为节日助兴,直演到正月十六,方才停息。而在丧葬活动之中,兵器舞也在其中显身,在

11、为死者送葬之时,人们边走边舞,驱邪避鬼,既对生者进行安慰,又增添了丧葬仪式的气氛。 彝族兵器舞主要由刀舞、叉舞、棍舞和棒舞四种舞蹈组成。 刀舞在表演时,由一人双手舞 1动双刀,双腿稍稍弯曲,双手左砍右劈,动作迅猛,类似武术。 叉舞和流星球舞蹈各由 2一人表演,动作摹拟古代兵士之态,手脚配合协调,舞姿迅猛激烈,令人眼花缭乱。 棍 3舞模仿古代战争场面,由二人成队击打,其一招一式,表现出古代武士征战中杀敌的逼真神态。融合了这四种舞蹈类型的兵器舞,场面宏大,表现出古代武士勇猛善战、威武无比的飒爽英姿,反映出彝族人刚毅勇猛的精神气质和民族性格。发源于彝族远古时代的兵器舞,在后世的衍进过程中,吸收了大量

12、的杂技动作,充分体现出彝族勇敢、尚武的精神。“刚毅勇猛”,就是勇敢奋斗,回应自然与社会的挑战,表现了彝族人民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拼搏抗争、不向恶劣环境低头的精神。2阿细跳月展示彝民族“热情奔放”的形象。 阿细跳月是彝族舞蹈中的一枝奇葩,是彝族阿细支系最喜爱的一种民间集体舞。阿细人是云南彝族的一个支系,他们为何在“三步弦”中始终要保持跳跃的舞姿,还有着一段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阿细地区的人们一直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每到播种季节,为了抢时间为奴隶主尽快烧荒、播种,人们等不到烧荒火星的熄灭,就赤着双脚在滚烫的田野上开始翻地、劳作。为使双脚少受田野上余火的灼烧,便一边不停地跳跃一边进行劳作,还“阿啧啧”地

13、喊着,这就形成了舞蹈的基本步伐。后来,人们在这种不停跳跃的步伐基础上,又增加了蹬脚和上肢的左右甩摆、击掌动作,又因这种舞蹈是在月下跳的,后来又演变为青年男女娱乐和恋爱时跳的舞蹈,所以就叫“阿细跳月”。跳月又名“跳乐”,阿细语称为“高斯比”,意为快乐的跳,撒尼语称之为“三弦比”即三弦舞。在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火把节里各村的人们常相聚在一起,进行各种娱乐,而跳月则是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平时,当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中,小伙子用竹笛吹起燎人心弦的旋律,大三弦弹起热情奔放的曲调时,在场坝上、松林里,姑娘们便踏着轻快的节奏走来,面对小伙子拍手起舞,令人心醉的阿细跳月便开始了。他们在跳月中相识、相爱,跳到月

14、落,跳到日出。跳月分为青年舞、老人舞、娃娃舞三种。其基本舞步是跳步和三步乐。青年舞节奏明快,动作跳跃旋转,情绪热烈奔放,充满青春活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老人舞节奏缓慢,动作在三步乐的基础上可自由发挥,有时轻抬脚在空中边跳边旋转数圈;娃娃舞,跳法是三步乐,有时改蹬脚为点步,或把一只脚搭在另一只腿上,边跳边唱,具有一定的游戏性。阿细跳月通常用大三弦、小三弦、二胡、高低音笛、木叶等伴奏。整个舞蹈热情奔放,大幅度的跳动和变化鲜明的舞姿,形成炽热的气氛,豪迈奔放,具有浓烈的狂野之美。自古以来,阿细山寨就流传着“活着不跳乐,白在世上活”,“大三弦一响,脚底板就痒”等谚语。“阿细跳月”像清爽的山风,像欢快的

15、山溪,像燃烧的火把,半个多世纪以来久跳不衰、美名播四海,备受国内文艺界和国际友人的青睐。令人情潮澎湃、百看不厌、歌颂不尽的阿细跳月像一朵盛开在云岭高原上妍丽的山茶花,美丽着一方神奇的红土地,孕育着热情奔放的阿细儿女。3烟盒舞展示彝族“美”的精神形象。彝族烟盒舞民间俗称“跳弦”、“跳乐”,是彝族人喜爱的民间传统舞蹈,以套路繁多、动作优美、刚柔相济、表演技艺高超而闻名于世。烟盒舞有正弦、杂弦之分。 正弦称为“母弦”、“娘弦”,又称“三步弦”,是烟盒舞的核心和代表性 1舞蹈套路,同时也是烟盒舞的基础和灵魂,初学者必须学跳娴熟后,才能学跳其它套路。因而民间有“师傅领进门,先学三步弦”、“不会三步弦,烟

16、盒跳不全”等俗语。在“三步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烟盒舞,舞姿轻松自如,步法繁复多样,起伏富有弹性。表演时,舞者手持烟盒,以肩带动大臂、小臂,双手微屈,身体随手协调舞动。重拍时身体下沉,手臂前后交替在前后两旁上下弧线运动,身体上下起伏富,整个舞姿通过蹬步、跨步、过堂步、勾脚、提脚转圈、斗脚以及形体、手势的变化,完成一个舞蹈套路。其动律柔韧起伏、舒展柔美、刚健有力、刚柔适中、稳健热烈,显现出诗韵般的美感,从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 杂弦又称“子弦”,是在正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舞蹈。有情绪舞、情节舞、技巧舞三 2种类型。1.情绪舞是在 “三步弦”的基础上衍生来的舞蹈套路。其舞蹈没有故事情节,纯粹是三步弦变异动作的组合,强调的是一种情绪。有“三步飘脚”、“三步韧脚”、“三步带崴”、“两步半”、“斗蹄壳”、“踩四方”等舞蹈套路。其舞姿柔韧适中、刚健有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