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195784 上传时间:2017-07-2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玉案·元夕》 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青玉案·元夕》 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青玉案·元夕》 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青玉案·元夕》 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青玉案·元夕》 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玉案·元夕》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玉案·元夕》 (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玉案元夕,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夜晚的东风将元宵的灯火吹动得如千树花开,更让烟火看来是被吹落的万点流星。 宝马雕车香满路,华丽的马车香气洋溢在行驶的路上。,花千树:形容灯火之多像千树花开似的。星如雨:灯。一解作满天的烟火。凤箫:“尚书舜作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其形参差,像凤之翼。”后世因此称箫为凤箫,即排箫。,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凤箫吹奏的乐曲飘动与流转的月光在人群之中交错,整个晚上此起彼落的鱼

2、龙花灯在飞舞着。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游女们都戴着元宵节应景的绚丽饰品,各个姿态盈盈、笑着走过去了,只有衣香暗中飘散。,玉壶:据周密武林旧事:元夕认为是一 种精美的灯。 俞平伯唐宋词选释:鲍照白头吟:“清如玉壶冰。”后来唐宋诗词中每以玉壶、冰壶喻月。两种解释都可,但后者描绘灯月交辉,景象更为新奇。,鱼龙:鱼形龙形的花灯。蛾儿雪柳黄金缕:武林旧事:元夕:“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黄金缕:形容鹅黄色的柳条。盈盈:笑语时含情的样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在汹涌的人潮里找寻她千百次却总是不见踪影,忽然,回头一看,她竟然在灯火幽暗的角落还未归去。

3、,賞析,写元宵灯节。上阙夸张描绘灯月交辉的元宵节盛况。下阙写观灯的妇女,并吐露内心对那位理想情人的爱慕。别有寄托、意义丰美的情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上句写地面花灯之多,下句写夜空烟火满天,两相呼应,显现出元宵的热闹。 “东风”贯串两句,造成似幻似真的世界。 “夜放”一语双关,映现了元宵节的景致,也鲜活了花灯的生意。,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宝马一句点出看热闹的群众人山人海。 运用“动”、“转”、“舞”三个动词,使元宵节目极致活跃。 灯月交辉,与鱼龙状的花灯构成奇妙世界。,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转笔描写观赏元宵节活动的妇女们。 只描述妇女妆

4、饰品及笑语含情的态度,略有平凡之感。用以营造下句与美人邂逅的惊喜与得来不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整阙词的精华所在。 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精神的凝结与升华。 上片的元宵欢腾与下片的丽人群女都只是为了“那人”而设。 若无此人,一切又有何意义及趣味呢?,“那人”:理想“众里”一句可见词人对“理想”追寻的执着和艰辛。“蓦然回首”反映词人历经千辛万苦后突然获得的惊喜。“灯火阑珊处”点明灯火幽黯,呼应暗香,暗示“孤寂”。,梁启超:“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胡云翼:“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又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这反映的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后,宁愿闲居、不肯同流合污的品格。”,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达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不许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