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课 华夏之祖导学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1944361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课 华夏之祖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课 华夏之祖导学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课 华夏之祖导学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武汉为明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课 华夏之祖导学案 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华夏之祖课题 华夏之祖 课型 新授 班级 七年级( )班课堂流程环节 具体内容 学法指导一学习目标1.学啥我知情了解黄帝以及他对华夏族形成的所作的贡献,以及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史实。理解炎帝、黄帝和炎黄战蚩尤对华夏族的形成所起的作用。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作出的巨大贡献学习重点:黄帝对人类的贡献;夏朝的建立学习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请把关键词标出来二自主学习12 分钟三展示交流20 分钟温故而知新展示我精彩【复习旧知】1.下列能展示长江流域居民制作耒耜、种植水稻等原始农耕生活图景的文化遗址是 ( )A 北京人遗址 B 河姆渡遗址 C 半坡

2、遗址2.在半坡遗址发掘过程中,考古人员发现一个罐子里存储了芥菜籽之类的种子,这个罐子可能是 ( )A 彩陶 B 白陶 C 青铜器皿【探索新知】一炎黄战蚩尤炎帝和黄帝生活在距今约 千年的 流域,他们是这一流域著名的 。蚩尤生活在 ,相传他们以铜 作兵,勇猛异常。黄帝部落联合 部落,在 一战中大败 ,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在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日后的 二黄帝“人文初祖”相传,黄帝建造 ,制作 ,还教人们 ,发明 ,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他的妻子 发明养蚕缫 丝,属下仓颉发明了 ,伶伦编出了 等等。后人尊称黄帝为“ ”。至今,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 ”。三尧舜禹的“禅让”传说继黄

3、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 、 、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 民。 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在外 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 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 。这种推荐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 ” 。约公元前 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的 王朝。合作探究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任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镙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祀记礼运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阅读教材12“炎黄战蚩尤”认真回答。阅读教材 1315

4、 页 “黄帝“人文初祖” ”和“尧舜禹的“禅让”完成练习。集思广义,展示团队的魅力。2知识点总结:1.传说中部落首领 炎帝联合黄帝在涿鹿之战中大败东方的蚩尤。炎帝和黄帝部落形成日后的华夏族。2.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等等。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3.黄河流域接触的部落首领尧舜禹三人事迹,推举部落首领的办法-禅让制。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开始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四课堂作4 作业当堂清(1)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社会时期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2) “天下为公,选贤任能”指的是什么意思?这种办法历史上叫什么?举例说明。2 谈一谈:人类

5、历史由原始社会 发展到奴隶社会,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为什么?【巩固训练】1、对华夏族的形成作出重 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首领是 ( )A尧和舜 B黄帝和炎帝 C黄帝和禹2、海外华人自豪地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华人是黄种人 B、中华 民族的发展源地是黄河流域 C、中华民族的 主干部分是由远古时期的炎黄两个部落发展而来3、传说中黄帝对于中华文明的 贡献有哪些 (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发明舟车 兴修水利 养蚕缫丝 A B C4班上来了位新同学,他在进行自我介绍时说自己的姓和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朝代名称相同,那么这位同学姓什么 ( )A 秦 B 夏 C 商【中考链接】1 他以治水造福于民而名扬天下,又以创建中国历史 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而留名青史。“他”指的是 ( )A 黄帝 B 炎帝 C 禹独立用八分钟时间完成然后用两分钟小组反馈课后作业学练优1 3 5 7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