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溃疡药、胃动力药、止吐药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43658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溃疡药、胃动力药、止吐药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抗溃疡药、胃动力药、止吐药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抗溃疡药、胃动力药、止吐药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抗溃疡药、胃动力药、止吐药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抗溃疡药、胃动力药、止吐药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溃疡药、胃动力药、止吐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溃疡药、胃动力药、止吐药(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抗溃疡药1.组胺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分泌);1 雷尼替丁1.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呋喃环(环上二甲氨基取代,显碱性)、含硫的四原子链和硝基乙烯二胺。2.性质:极易潮解,吸潮后颜色变深。3.几何异构体:临床用反式体,顺式体无活性,熔点较反式体低。4.其代谢物为N-氧化、S-氧化和去甲基雷尼替丁。5.特点:作用较西咪替丁强,疗效高,且有速效和长效的特点。其副作用较西咪替丁小,无抗雄激素副作用,不抑制CYP450 氧化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也较小。2、西咪替丁1.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咪唑环、含硫醚的四原子链和末端取代氰基胍。2.性质: 碱性,稀酸中溶解。 在过量稀盐酸中,氰基缓慢水解,生成氨甲酰胍,

2、进一步水解成胍类化合物,无活性。 分子具有较大的极性(氰基胍),脂水分配系数小。3.有A、B、C、Z、H 等多种晶型,不同晶型产品的物理常数不同,A型晶生物利用度及疗效最佳。混晶型影响产品质量和疗效。4.大部分以原型随尿排出。主要代谢产物为硫氧化物,少量咪唑环上甲基被氧化为羟甲基化合物。5.对CYP450 酶的抑制作用与咪唑环有关,咪唑环可作为CYP450 卟啉铁的配体,其他部分无此功能。6.药物相互作用:由于抑制依赖肝脏的CYP450的代谢过程(西咪替丁是酶抑制剂),可减少很多种药物的代谢速率,如与苯妥英、茶碱,另外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以及地西泮等药物合用的时候,会影响这些药物的消除速度。

3、对治疗指数较低的药物,需要特别注意。7.副作用:与雌激素受体有亲和作用,具有轻度的拮抗雄激素的作用,可出现男性乳房女性化和女性溢乳的不良反应。3法莫替丁噻唑类1.结构由三部分构成:噻唑环(环上胍基取代,碱性)、含硫的四原子链和N-氨基磺酰基脒。2.作用远远强于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是因为胍基增加了与受体结合力。3.代谢:不影响CYP450 酶的作用,因此对合用的其他药物的代谢影响很小。4.特点:除抑制H2受体,还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这也有利于溃疡的治疗。4尼扎替丁1.结构与雷尼替丁相似,不同是把雷尼替丁的呋喃环换成了噻唑环。2.为强效组胺H2受体拮抗剂,抗溃疡作用比西咪替丁强,与雷尼替丁相似。

4、3.代谢:产物包括噻唑2 位取代基上的N-2-单去甲基化物、N-2-氧化物和S-氧化物。其中N-2-单去甲基化物具有原型药物60%的活性。5罗沙替丁乙酸酯1.结构三部分:哌啶甲苯环(代替了在雷尼替丁等结构中的五元碱性芳杂环)以含氧四原子链替代含硫四原子链,将其原脒(或胍)的结构改为酰胺。2.将罗沙替丁分子中的羟基进行乙酰化,得到前药盐酸罗沙替丁乙酸酯。罗沙替丁乙酸酯在小肠、血浆和肝脏内经酶化作用后,迅速转变成有活性的代谢物罗沙替丁。3.无抗雄激素样作用,不干扰其他药物在肝脏内的代谢。1.都具有两个药效部位, 是具碱性的芳环结构;是平面的极性基团。受体上谷氨酸残基阴离子作为碱性芳环共同的受点,平

5、面极性基团与受体发生氢键键合的相互作用。2.常见的氢键键合的极性基团有: 氰胍、二氨基硝基乙烯、氨磺酰脒等(上各结构中的 )。3.药效基团的连接:两个药效基团的连接链,长度以4 个原子为宜,第2 位硫原子可使链更具柔性2.H/K-ATP 酶(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1奥美拉唑1.结构三部分:苯并咪唑、亚磺酰基、吡啶是质子泵抑制剂的活性分子要求。 2.性质: 具弱碱性(吡啶)和弱酸性(N上H)两性。 水溶液中不稳定,对强酸也不稳定,应低温避光保存,故其制剂为有肠溶衣的胶囊。 3.手性中心:(亚砜基S),R和S 活性一致,代谢选择性不同 S()异构体称为埃索美拉唑,体内清除率低。4.代谢:产

6、物较多,几乎全部以代谢物形式排出。 有苯并咪唑环6位上羟基化后,进一步与葡糖醛酸结合的产物;两个甲氧基经氧化脱甲基的代谢产物;吡啶环上甲基经羟基化,进一步氧化生成二羧酸的代谢产物;少数成砜或硫醚的产物。5.作用机制: 为非可逆质子泵抑制剂。在酸质子对苯并咪唑环上N原子的催化下,发生分子内的亲核反应,即Smiles重排,形成两种活性形式:即次磺酸和次磺酰胺,因此可看成是两种活性物的前药。 复活生成的代谢物,经碱催化的Smiles重排得硫醚化合物,在肝脏可再被氧化成奥美拉唑。这种奥美拉唑体内循环,称为前药循环。6.药物相互作用:能抑制细胞色素P450系统,可能改变一些受该酶系代谢的药物的体内代谢。

7、可延长地西泮、苯妥英、华法林等药物的体内作用时间。在药物合用时,必须注意药物间的相互影响。此外,可减少胃的酸度,可能会对同时服用的药物在胃部的吸收有影响。 口诀: 苯并咪唑、亚磺酰基、吡啶三部分; 手性中心埃索美拉唑代谢慢; 前药生成次磺酸和次磺酰胺; 还有Smiles重排和前药循环。 酶抑制剂注意苯妥英和华法林2埃索美拉唑1.是奥美拉唑 的S -()异构体。 比R异构体在体内的代谢更慢,并且经体内循环更易重复生成,导致血药浓度更高,维持时间更长。 2.疗效和作用时间都优于奥美拉唑3兰索拉唑1.结构与奥美拉唑相似,区别在苯并咪唑环上无取代,吡啶环上4位上引入含氟的烷氧基,5位无甲基。 2.理化

8、性质与奥美拉唑相似(酸性情况下不稳定,做成肠溶制剂。 3.手性中心与奥美拉唑相似,S()异构体不易代谢,有较高的最大血药浓度4泮托拉唑1.结构特征是苯并咪唑的5位有 二氟甲氧基,吡啶5位无甲基。 2.性质呈弱碱性,通常以钠盐的形式使用。3.作用特点:被激活后仅与质子泵上活化部位的两个位点结合,体现出高度选择性。除抑制胃酸分泌外,尚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的生长,与抗菌药联用能彻底根除幽门螺杆菌。 4.一个手性中心,两个手性异构体。两对映体在药代动力学上存在立体选择性差异。 体内可发生右旋体向左旋体的单方向构型转化5雷贝拉唑1. 兰索拉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同之处在吡啶环上的4位延长了侧链。 2.代谢

9、:主要经非酶途径,形成非活性的硫醚羧酸及其与葡糖醛酸结合的代谢物。 3.药物相互作用:无临床意义的相互作用。 4.作用特点:与先前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相比,高效、速效、安全。被人誉作“质子泵抑制剂的新突破3.胃黏膜保护剂(前列腺素类)。胃动力药称为促动力药,临床作用:治疗反流症状、反流性食管炎、消化不良、肠梗阻等。 本章的代表药按作用机制分三类: 1.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 甲氧氯普胺 2.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 多潘立酮 3.通过乙酰胆碱起作用 西沙必利、伊托必利、莫沙必利1甲氧氯普胺结构为苯甲酰胺类似物,无局麻和抗心律失常作用。 2.机制:中枢性和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具促动力和止吐

10、作用。 3.是第一个用于临床的促动力药。 4.由于多巴胺D2受体和5-HT3受体有相似的分布,大剂量使用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实际起着5-HT3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故大剂量时用作止吐药。用于肿瘤化疗引起的各种呕吐。 5.副作用:易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锥体外系症状),常见嗜睡和倦怠。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儿、老年人应慎用。2多潘立酮1. 结构含两个苯并咪唑-2-酮。 2.作用机制:外周性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 3.副作用小,由于极性较大,不能透过血脑屏障,故较少甲氧氯普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副作用。 4.生物利用度低,原因是几乎全部在肝内代谢,生成N-去烃化物和羟基化物,无活性

11、。饭后服用多潘立酮,其生物利用度会增加。 5.用于促进胃动力及止吐。3伊托必利考点:1.结构为苯甲酰胺类似物。 2.双重机制:阻断多巴胺D2受体活性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3.副作用少。 4.代谢:代谢不依赖于细胞色素P450,主要经黄素单氧化物酶途径,故不会发生药物代谢方面的相互作用。 二甲氨基基团发生代谢,包括N-2去甲基、脱氨基和氧化反应形成羧酸及N-2氧化物形式。4莫沙必利结构为苯酰胺衍生物。 1.新型胃动力药,是强效、选择性5-HT4受体,无导致QT间期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作用。 2.作用特点:与多巴胺D2受体无亲和力,对肾上腺素受体和毒蕈碱受体均无亲和力,故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

12、3.代谢:有活性的产物为脱4-氟苄基莫沙必利,具有5-HT3受体阻断作用。止吐药可分为: 1.抗乙酰胆碱受体止吐药(伊托必利); 2.抗多巴胺D2受体止吐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 3.新型的5HT3受体拮抗剂(词干XX司琼)。 本节学习: 1.5-HT3受体拮抗剂类止吐药的词干均为“司琼” 2.共有五个代表药:昂丹司琼、格拉司琼、托烷司琼、帕洛诺司琼和阿扎司琼。用于癌症患者因化疗或放疗引起的呕吐 3.结构均有吲哚甲酰胺或其电子等排体吲哚甲酸酯,连接的脂杂环大都较为复杂,通常接的是托品烷或类似的含氮双环。 4.以昂丹司琼为重点,其它比照不同的结构和特点。1 昂丹司琼1.结构含吲哚环,(三个环

13、称咔唑环)。 2.咔唑环上的 3 位手性碳,R 异构体的活性较大,使用外消旋体。 3.作用特点:为强效、高选择性的 5-HT3 受体拮抗剂。对其它受体无拮抗作用。 4.无锥体外系的副作用,毒副作用极小。2 格拉司琼1、结构含苯并吡唑,含氮双环。 2.最早发现拮抗5-HT3受体作用的化合物之一,对5-HT3受体的亲和力极高,是高选择性的5-HT3受体拮抗剂。 3.无锥体外系反应及过度镇静等副作用。 4.代谢,主要代谢物为N-去甲基物及芳环氧化,与代谢的同工酶系抑制剂的相互作用不大。3 托烷司琼1.结构含吲哚环,有含氮双环。 2.对外周和中枢神经内5-HT3受体具高选择性拮抗作用。 3.对预防癌化疗的呕吐也有高效。 4.代谢:是吲哚环上 5、6 和 7 位的羟化,失活。4 帕洛诺司琼1.结构不含吲哚,有含氮双环。2.作用特点:有止吐作用强、作用时间长、用量小、不良反应少等优点。3.代谢:代谢为N-去氧帕洛诺司琼和6-S-羟基帕洛诺司琼,这两种代谢产物活性降低(活性为帕洛诺司琼的1%)。5 阿扎司琼1结构不含吲哚,有含氮双环。 2.为选择性5-HT3受体拮抗剂,对顺铂等抗癌药引起的恶心及呕吐有明显抑制作用。 3.药物相互作用:与碱性注射液(如呋喃苯胺酸、甲氨蝶呤、氟尿嘧啶、吡咯他尼)或鬼臼乙叉苷注射液配伍会发生浑浊或结晶析出,应避免配伍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