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21943481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海南国科园实验学校 2015-2016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生物学科试卷时间 90 分钟 分值 100 分第一卷选择题(共 5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 分)1. 生物育种的方法很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育种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纯种 B. 单倍体育种就是为了获得单倍体 C. 不是只有多倍体育种才能获得无子果实 D.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都要用到秋水仙素,且秋水仙素处理的部位都相同2. DNA 指纹技术是法医物证学上进行个人认定的主要方法,DNA“指纹”是指 DNA的 () A. 双螺旋结构 B. 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 C.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

2、. 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3. 下列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有 20 种 B. 每种 tRNA 只运转一种氨基酸C. 密码子的顺序决定氨基酸序列 D. 核糖体可在 mRNA 上移动4. 已知某双链 DNA 分子中, G 与 C 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 34%,其一条链中的 T 与C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32%和 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 和 C 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 34%和 16% B. 34%和 18% C. 16%和34% D. 32%和 18%5. 如图为真核细胞 DNA 复制过程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酶是 DNA 聚合

3、酶,它能催化脱氧核苷酸链的形成 B. 若两条母链中 A+T 占 35%,则两条子链中 A+T 也占 35%C. 酶是解旋酶,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时需要酶来断开碱基之间的氢键D. 由图可知引物能与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其本质是核苷酸链6. 下列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萨顿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 孟德尔用“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阐述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C. 摩尔根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7. 图示为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4、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B. 控制黄身与白眼的基因可发生交叉互换C.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不能自由组合 2D. 一条染色体上只能有一个黄身基因8.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T 细胞受病毒刺激后有特定 mRNA 的合成B. 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均存在 A-T 和 U-A 的配对方式C. 转运 20 种氨基酸的 tRNA 总共有 64 种D. 基因的两条链可分别作模板进行转录,以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9. 产生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根本原因是 ( )A. 红细胞易变形破裂 B. 血红蛋白中的一个氨基酸改变C. mRNA 中一个碱基发生了改变 D. 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了改

5、变10.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自然选择学说进行了补充修正。下列哪项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 ) A. 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生物个体B. 自然选择是因为生物存在过度繁殖而导致生存斗争来实现的C. 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D.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基本环节11. 对于二倍体西瓜来说,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的物种,原因是 ( ) A. 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 B. 产生了生殖隔离C. 发生了染色体变异 D. 出现了新的基因12. 如图表示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 点

6、种群中存在很多变异类型,这是选择的原始材料 B. AB 的变化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C. BC 是逐代积累加强的结果 D. 农药对害虫的抗药性变异的定向选择,使害虫产生了抗药性13. 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种群是进化的单位 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 变 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A. B. C. D. 14. 据 2014 年 11 月科学家杂志报道,在美国南部森林中生活着一种绿色变色蜥,当矮壮

7、健实的褐色蜥蜴侵入该森林,绿色变色蜥被迫在树上生活,仅仅经过 20 代,绿色变色蜥就长出更大、黏性更强的护趾,帮助它们在较高的领地上定居。研究人员认为这一过程给人们展示了一个正在发生的生物进化过程,这是因为他们认为 ( ) A. 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 B. 褐色蜥蜴的入侵决定了绿色蜥蜴变异的方向 C. 褐色蜥蜴的入侵可能改变了绿色蜥蜴种群的基因频率 D. 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变色蜥种群中产生了生殖隔离15. 很多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会产生某些化学物质,用以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如芥子油苷就是十字花科植物产生的,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

8、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下列推3断错误的是 () A. 用 芥子油苷诱杀雌性菜粉蝶,可诱导产生抗性突变体 B. 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C. 芥子油苷可能会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 D. 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发生了共同进化16. 1979 年科学家对野生大象的种群进行调查统计发现,地球上大概有 1 300 000只大象。但到了 1999 年,大象只剩下 700 000 只。另一项调查统计表明,现有 50%的非洲雄象不再长有长牙。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野生大象一旦灭绝,人类将丧失部分宝贵的基因资源 B. 非洲象群中控制长牙的基因频率下降 C.采取就

9、地保护措施可使大象的数量回增 D. 上述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7. 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几率是( ) A. 1 B. 1/2 C. 1/4 D. 1/818. 如图为真核细胞中多聚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中有一个碱基发生改变,则发生了 基因突变,合成的蛋白质一定改变B.上四个 核糖体从右往左移动进行翻译,最终能合成四条长短不同的肽链C.只有与结合后才能发挥它的作用,翻译仍然要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上的一个密码子最多只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由一种 tRNA 转运19. 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

10、交,F2 中呈现典型的孟德尔分离比 9331,下列条件不需要具备的是( ) A. 基因间的显隐关系为完 全显性B. F2 中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存活率相同,观察 F2 代样本数量足够多C.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D. 不同基因型的精子与卵细胞数量相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机率相同20. 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 () A.在 RNA 聚合酶作用下 DNA 双螺旋解开 B. DNA-RNA 杂交区域中 A 应与 T 配对4C. mRNA 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 D. 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21. 牵牛花中,叶子有普通叶和枫形叶两种,种子有黑色和白色两种。现用普通叶白

11、色种子纯种和枫形叶黑色种子纯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得到的 F1 为普通叶黑色种子,F1 自交得 F2,结果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下列对 F2 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F2 中有 9 种基因型,4 种性状 B. F2 中普通叶与枫形叶之比为 3 : 1C. F2 中与亲本性状相同的个体大约占 3/8D. F2 中普通叶白色种子个体与枫形叶白色种子个体杂交将会得到两种比例相同的个体22. 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 16 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经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 数分别是 : ( )A. 32、16、64、64 B. 32、32、32、64 C. 16、8

12、、32、32 D. 16、0、32、3223. 1903 年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 ,这一科学发现过程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 ) A. 假说演绎法 B. 类比推理C. 实验法 D. 模型构建法24. 如图所示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的数目分别为 ( ) A. 5 个、4 个 B. 10 个、8 个C. 5 个、2 个 D. 2.5 个、2 个25. 下图是人体一个细胞的一次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 DNA 分子数(无阴影)和染色体数(阴影)在 1、2、3、4 四个时期的统计数据。假如没有发生变异,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 () A. 1 B. 2 C. 3 D. 4第二卷(非选

13、择题共 50 分)二、填空题(共 4 题 50 分)26.(14 分) 20 世纪 50 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一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 5(1) 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的_期。 (2) 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_、_,与诱变育种方法相比,DNA 重组技术最大_(3 分) 。 (3) 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假设该植物具有 3 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_。 (4) “人工进化”和自然界生物进化一样,它们的实质都是_。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