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36982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娟“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娟“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娟“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娟“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娟“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娟“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娟“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华 中 师 范 大 学研 究 生 课 程 论 文论文题目“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完成时间 2013.1.5 课程名称 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专 业 学科教学(在职) 年 级 2011 级 成 绩评卷人姓 名 高娟学 号 20111212681“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高娟(2011121268,城环学院,学科教学)摘要:地理教材是学生学习地理最重要的资源,是地理教 师组织 教学活动最重要的凭借。教材分析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 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 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本

2、文主要 对“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 这一节进 行整体和具体两个层面上的分析,并在此基 础上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以期更好的利用教材达到 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教材分析 大气运动 教学建议教材是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教师唯有熟悉、了解教材之后才能更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 “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新教材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必修一最为重要的自然原理之一,为后面的大气环流、气候成因做知识铺垫。本节主要包括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三部分,内容较多;加之其相较于老教材删减了一些储备知识增加了教学难度。这些因素都使这一节的教材分析显得很有必要。只有认真分析教材,了解教

3、材的内容、编排的优缺点才能为有效教学提供依据,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下面笔者将对这一节的教材进行相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教学建议。一、整体分析1.1 本节课标分析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地球大气,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导致大气运动的基本原理,为后面学习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及全球气候变化打下理论基础。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本条标准:第一,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弄清大气的热量来源。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大气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的2相互转化过程。第四,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

4、借助原理、示意图。1.2 本节在教材中地位和作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是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是学习后面“气压带和风带”、“常见天气系统”和“全球气候变化”乃至整个大气圈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学习气候及全球能量交换的基础。其揭示的大气运动这一自然环境中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是学习必修二人文地理乃至必修三区域地理的重要基础。二、教材具体分析2.1 内容结构分析2.11 知识结构分析图 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知识结构框架图地理教材的知识结构一般是先将该节划分若干知识点,再具体分析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最后是分析各知识点与其章节的

5、联系。如上图 1,本节主要包括三大框题:大气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水平运动。由于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和下垫面的性质差异性,导致地表在受热过程中产生冷热不均现象,地表的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包括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大气运动是产生天气现象的直接原因,也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原因,这是学习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关键。教材涉及三个框题,采用由因到果、从整体到局部、从宏观到微观的次序编排,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培养学生关于大气运动的空间想象能力、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2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主要讲三个方面的知识:大气的受热过

6、程、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3第一个框题“大气的受热过程”是本节课的基础知识和重点,主要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教材先是以文字的形式叙述大气的受热过程,其次呈现了一幅关于“大气的受热过程”的示意图(图 2.1) 。相较于老教材删减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而是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融合在大气的受热过程图中。然后通过对受热过程的讲解得出结论“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而这个重要的结论就是学习热力环流的基础,只有理解了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而不是太阳辐射,才能正确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最后在活动中提出大气逆辐射的定义并由此引出大气的保温作用,以月球表面昼夜温差的变

7、化来加以印证。第二个框题“热力环流”是本节课的关键部分,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大气水平运动的基础。在教材的编排上先是给出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再以一个实验来让学生形象直观的感受热力环流,然后重点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框题的最后以活动“海陆热力环流”来对这一框题进行应用延伸。第三个框题“大气的水平运动”这部分内容是对空气运动中水平运动风的动力成因的分析。主要讲述风的成因、近地面和高空风的形成及风向的变化,这一内容也是“气压带和风带” 、 “气旋与反气旋”等本章后面知识的基础,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影响下的风向判断等是难点知识,因此,这部分虽然在课标中也没有具体要求,但也是承前启后的知

8、识和技能,应予以重视。2.2 教学目标分析根据对以上对教学内容的分析,结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我确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2.21 知识与技能1)运用图示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大气对地面具有保温效应的原理。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3)了解风的成因。4)学生要会运用简单的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判断风向。5)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2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本及教师的引导画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热力环流图,培养绘图能力。42)从学生生活实例出发,并演示教材中的实验,帮学生理解抽

9、象的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城市风、海陆风等问题的探讨,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2)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理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培养学生保护城市环境的意识。3)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2.3 教学重难点分析2.31 教学重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大气的受热过程,一方面,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要求;另一方面,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前面与第一章中的“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相联系,后面是“热力环流” 、 “大气水平运动 ”等的学习基础,也是学习后面 “气压带与风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 “全球气候变

10、化 ”等内容的基础。2.32 教学难点分析本节课的难点有两个,一是热力环流过程中等压线变化和实际应用;二是风的形成和风向的判断。特别是风的形成过程比较抽象,还涉及到摩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等物理知识,一方面教师很难通过有效的热力环流实验进行演示;另一方,学生刚从初中进入高中阶段,还没有很强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三、教学建议3.1 增加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中图版教材每节内容均以探索导入新课,本节内容是以“模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小实验来开始新课的讲授,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习起来也就更有动力。我们在用人教版教材上课时可以借鉴中图版的优点,增加新课导入。新课导入可以引用诸

11、葛亮火烧司马懿时天上下大雨将火浇熄了,使计划失败为案例探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契合新课标的理念。3.2 知识储备,降低难度中图版教材将大气的组成及垂直分层放在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来讲,为后面第二章大气运动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人教版新教材直接将老教材(2006 年 12 月第 35版)的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2.2 大气的热力状况、2.3 大气的运动这三节内容合并删减为一节内容之后,知识体系不如老教材完整,学生一上来就学习大气的受热过程,有点难以理解。特别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这一知识性结论,很多同学不理解,或者记了就忘

12、,原因就是没有把原理弄清楚。因此教师在讲授大气的受热过程时可以将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布作为阅读资料给出,作为这一节学习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降低学习难度;同时也可以帮助学有余力的同学真正理解“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这一结论得出的原因。3.3 图表结合,提高效率第一个框题“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材给的图有点太简单,让学生自己画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有点难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边阅读课文,一边在黑板上画图示意,将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的过程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如图 2) ,有助于学生的理解。第二个框题“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式予以呈现如图 3,更富有逻

13、辑性,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如图 33.4 联系生活,便于理解本节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的比较紧密,讲解新课时可以多举生活中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也契合新课标要求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这一理念。6大气的受热过程这一框题可以举温室大棚、在葡萄园里造烟雾抗霜冻(电影漫步云端里就有此景)等来帮助学生理解温室效应;引用诗句“高处不胜寒”来印证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热力环流这一框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点燃一小堆纸时,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又从火堆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的现象。我们可以让学生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从中引出热力环流的原理。小结通过对“冷热

14、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这一节的教材分析,我们可以明确本节内容的重难点及其在教材中的地位,找出教材内容编排上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为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奠定基础。只有认真分析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指导我们更好的备课、设计教学方案,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目的,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完成地理教学任务。参考文献1李家清:地理教材的分析方法,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王德,冯文和:“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的几点思考,地理教学,2010 年第 17期3夏志芳:关于高中地理教材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54李家清,陈实主编: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科学出版社,20125陈澄,樊杰主编: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