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初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36241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学初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开学初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开学初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开学初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开学初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学初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学初班主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中考历史复习教与学精准对接的一些思考金 青论语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其中的“利器”对我们来说就是指有效的方法。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下面以中考历史复习教学为例,探 讨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实现教与学的有效对接。初中历史内容繁琐,涵盖了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等内容,涉及政治、 经济 、文化等诸多领域,记忆量大,因而死记硬背曾一度被当作最好的复习方法。那么,在开卷考试的形势下,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历史呢? 一、提纲挈领、抓好基础最关键荀子劝 学中有:“ 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成语“ 提纲挈领 ”也做了如下的解 释:“纲”,指渔 网的总绳;“

2、挈” ,指提起; “领” ,指衣领。含义是抓住网的总绳,提住衣的领子。我们从中可以悟出一个哲理,那就是我们做任何事情一定要抓住要领,简明扼要,这样才能掌控全局。 现在使用的历史教材是我们学好历史的基本素材和必备工具。书前面的“目录 ”就是全书 的纲和领,教 师要教会学生研读,认真领会其内涵,就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线索以及历史内容的学习要点。我们以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古代史学习板块为例,世界古代史讲述的是人类从蒙昧野蛮及彼此分散隔绝的状态逐渐建立种种联系而步入文明并进而走向整体的艰辛而辉煌的历程。对这段历史,教材共划分了三个单元,每个单元都由若干课组成,目录上列得清清楚楚。

3、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和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分 别从时 序性的角度介绍了原始、奴隶和封建社会三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单元下面的每一课从不同侧面来讲述所处历史时期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内容。如第一单元下设的 3 课中,分别从早期人类的形成和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的社会概况,进入奴隶社会时期出现的大河流域文明以及西方的文明概况等角度来体现世界古代历史的发展演变历程和所处时代的典型特征。第三单元从目录上就可以看出,古代世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将三个单元内容融会贯通起来,就是世界古代历史多元、共融文明的总体概貌。所以,帮助学生熟悉目录就能使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和历史的学习要点。这就是所

4、谓要使教师引领学生看好“家门” ,就是依 纲据本,夯实基础。 “纲” 即历史课程标准, “本”就是手中的课本。综观各地的中考历史试卷,无论开卷还是闭卷,其立足点依然是最基础的历史知识乃至历史常识。所以要迎接开卷考试,最重要的仍然是夯实基础。掌握基础知识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前提,是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有的同学错误的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照书抄,简单。其实不然,开卷考试同样也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只有具备一定量的积累才能做到灵活运用。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更是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时间、地域、人物、事件等构成了历史的关键要素。我们之所以探究它,真正意义在于从历史感悟中得出历史结论

5、,并汲取历史智慧,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现实与未来生活。所以,抓住时间、地域、人物、事件和史论等关键点入手去了解历史史实,就能够抓住基础知识。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无一不体现着基础性的原则。因此,我们应该对照课本和课程标准的要求逐个板块、逐个单元、逐个知识点,逐条逐项地进行复习。该识记的识记,该理解的理解,该运用的运用,千万不要遗漏知识点。切记:要积累就要重视基础。 “万变不离其宗”,掌握基础知识是关健。 二、易思善疑、横纵联系最重要如果我们把历史看做是一张纵横交错的网,则它以对当时及后来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为丝,以对人类自身和未来发展起关键作用的历史人物为珠,并通过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

6、之间千丝万缕的纵横联系, 进而形成人类历史发展的总体脉络。如果我们能对其进行合理的归纳梳理,将大量零散的历史信息经过选择织网串珠有效运用,就能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网络,一定会有助于我们建构起相对完整的初中历史知识的总体架构,进而提升我们的学习效率。我们以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板块为例:世界近代史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萌生、确立、发展和演变( 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演变)的历史。在新航路开辟、欧美 资产阶级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近 20 多个重大历史事件的丝线上,就串有达 芬奇、哥伦布、瓦特、 马克思、林肯和达 尔文等约 30 多颗交相辉映的明珠。而这些重大的历史

7、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涉及政治、军事、思想文化、科技、艺术 等各个领域。在历史学习中要善横纵联系,即要进行所谓“纵串门” 就是要把一个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它的发展变化联系起来复习,又比如对中国人民抗争史的复习就可以把三元里人民、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五四运 动、抗日 战 争、解放 战争等知识点 连起来复习。对跨学科的综合能力题要以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为素材,比如关注生态环境、人口、资源、海峡两岸关系、西部开 发、朝 鲜问题、中 东问题、中美日欧关系等问题,使政史地知识在复习过程中结合起来,以提高理解、比较、判断、推理、归纳 、演绎等综合能力。当然同时还要进行所谓“横串门”,就是要把同一

8、 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复习,比如把发生在 1861 年的历史事件串联复习,有美国南北战争、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改革、中国洋务运动开始等。在学生构建出知识网络基础上,带着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学会质疑。古人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希腊著名科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认为:“ 思维是从疑 问和惊奇开始的”。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而疑是思维的开端,更是创造的基础。因此,使同学们在历史学习中,真正的有所思、有所疑,就会不断生成新问题,不断 产生学习的动力。比如学习“新航路的开辟 ”一目时,教师可以设问下列问题来活跃学生的历史思维:新航路指的是什

9、么?是由什么人在什么时间开辟出来的?哪些条件使新航路的开辟成为可能? 新航路的开辟有什么重大的影响?通过这些问题 的思考便会对新航路的开辟史实有一个概要的了解。然后接着提出下列质疑:当时如果没有这些条件,新航路能开辟出来吗?新航路的开辟缩短了世界之间的距离,密切了东西方的联系,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有没有消极的影响?哥伦布和麦哲伦是伟大的航海家还是殖民者?我国早在新航路开辟前的半个多世纪,就有郑和下西洋这一航海史上的壮举,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认识?既然郑和下西洋 较之哥伦布等的航海冒险活动有着“ 时间早”、 “规模大” 、“航程远”这样三个特点,那么为什么在整个世界历史上,郑和下西洋反而没有新航路

10、开辟的地位显要呢?这样的质疑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故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必须处理好思和疑的关系,疑而不思,势必疑而不解。只有三思而后疑,才能豁然开朗。三、 ”神入”历史、关注现实很必要所谓“神入”,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已深入其中,达到物我交融的境地。把这种方法借用到我们的历史学习之中,可以使我们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就像演员进入角色一样,去体验历史人物当时的心境,进而更深入的去感悟、理解和认知历史。历史为现实服务,为现实提供借鉴,近几年的中考历史试题,给我们以这样强烈的启示:必须要把“历 史” 和“现实”结合,实现“知古通今”、 “以史为鉴”。 在历史复习中,一定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11、,关注国家的命运,要以时政背景为载体锻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要多关注国家、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重大热点事件。如:能源问题、战争与和平、三农问题、民族团结、生态环境、国家统一等等。具体到今年例如:博鳌论坛与经济全球化、两岸关系的发展、抗战胜利周年等周年大事等。在复习中要充分利用它们所体现的历史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围绕中心问题,创设新情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历史、 综合、人文、开放等 视角审视历史,并尊重和欣赏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遗产。能理解、解释和处理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历史现象和社会问题,从历史已有的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历史智慧,并活学活用到自己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之中,以此提升我们的人文素养,增强我

12、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能力。从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历史教材中历史信息的承载方式主要是文字、图表等。文字通过阅读可以让我们“ 思接千载” ,而 图表这种形象化的文字却能让我们“ 视通万里 ”。图表是文字的补充和拓展,它和文字一样都是历史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历史学科的特色之一。图表虽是无言之文,但我们观察其细微之处和整体面貌,就可以获得有价值的连文字都无法表述得到的知识信息。如我们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 一目时,书中有这样一幅图片明治初期的小学课堂,同学们可在下列方面进行观察 时间、地点、人物、服饰打扮、主题等,这样可从中获得如下历史信息:此幅图画再现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对教

13、育的重视和改革的情境建立了新式学校,有统一的学制,老师服饰打扮西化,体现当时政府提倡学习西方的文明生活方式,这些信息充分说明当时的日本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历史事件之间都有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和承前启后的关系。因此,寻找历史事物之间的纵横联系,把两个或多个相近的历史事件放在特定条件下加以联系比较感悟,让历史思维“神入”在今后历 史学科的学 习中非常重要。 四、论从史出,增 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历史教学的目的是要使学生成为有思想的人,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地记住一种答案或一种权威性的解释。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直接阅读一些史料,接触一些历史文献,并可根据学情,介绍各种学术观点,这样,可以使

14、学生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索研究,教通过分析各种史料,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甚至由此及彼,自我编制新的信息网络,形成新的学习能力和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审题、解题等应试技巧也是必做的事情。训练学生如何审题,概括的说就是训练学生细心阅读,深刻理解,开拓思路,反复推敲。重点放在审题型、 审范 围、审重点及审字词标点等。如何解题,我 们可以采取分析法、 筛选法、 头尾判断法等。比如材料解析题的解题要求:第一步,认真阅读,正确理解。通 过阅读史料,找到折射的教材内容,字斟句酌,正确理解。第二步,注意关 键词语,确定时间地点。根据史料总体和关键词语找出史料所反映的时间、地点。确定时间和地点是解题的先决条件。第三步,归纳概括,精 练准确。解答史料题, 用简明的学科语言归纳和概括出一个基本观点出来。总 之,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复习阶段教学给初三历史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教与学精准对接,仍将是我们所有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