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期末学案-文学常识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27807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期末学案-文学常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期末学案-文学常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期末学案-文学常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期末学案-文学常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期末学案-文学常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期末学案-文学常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九年级语文期末学案-文学常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语文期末学案文学常识一、知识识记1、 鼎湖山听泉写景(游记)散文顺序:以作者游山的行踪为序。本文写泉声杂用了拟人和比喻的手法,把山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山泉的喜爱之情而悟出了一些人生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2、 林中小溪 (写景抒情散文) 作者:普里什文,苏联人。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和主观视角的方式来述说, “我”是目击者,是见证人, 本文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的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3、 飞红滴翠记黄山 (解说词、游记散文) 线索:1、时间线(由古至今) (开

2、头) ;2 、空间线(上山到出山) ;3、逻辑线(选择体现黄山特点的景物) 。但这些线索都并非贯穿全篇。 4、 画山绣水 这篇散文从漓江上观赏山水自然风景出发,发掘出了由于奋斗而取得美好生活的内涵,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作者是杨朔。题目是互文手法,意思是画出来和绣出来的山水,提示了桂林山水的特色。4.1、影响物候的四大因素: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5、 故乡选自鲁迅的呐喊 。这是一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本文以 “我”回故乡的见闻感受

3、为线索。依据时间的顺序分为三个部分: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全文通过对比描写了旧时代的农民的生活遭际与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要求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小说的人物形象:少年闰土:天真、活泼、勤劳、勇敢的小英雄 。 中年闰土:勤劳、善良、迷信、麻木、毫不觉悟的农民。 20 年后的杨二嫂:自私、贪婪、势利、泼悍的小市民。 “我”:对现实不满、正在追求新生活的进步知识分子。强调:“我”有作者的影子,但不等于作者。6、 我的叔叔于勒 (小说) 莫泊桑,法国作家,代表作羊脂球 项链 (短篇) 俊友 (漂亮朋友 ) 一生 (长篇) 小说(故事)的开端:

4、盼于勒发展:赞于勒-高潮:见于勒 -结局:躲于勒。 中心:小说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表现了世态的炎凉,文章通过语言、动作、神情描写,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小说的人物形象:菲利普:虚荣势利、自私贪婪、冷酷无情的小市民。克拉丽丝:除了和她丈夫一样外,更兼有精明、刻薄、泼辣的个性。“我”是文章中的线索人物。是一个有正义感、同情心的人。7、 在烈日和暴雨下选自老舍的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 。课文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生活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

5、和控诉了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强调:课文以景物描写为主。当然祥子的悲惨遭遇更因为“坐车人”的冷酷无情和那个人压迫人的社会。8、 多收了三五斗是叶圣陶写的一篇小说。课文以 20 世纪 30 年代初期江南农村为背景,分三幅场景:贱价卖米,街头购物,船上议论,反映了“丰收成灾” “谷贱伤农”的主题。旧毡帽:借代,指江浙一带的农民。忠厚老实,有了一定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识。9、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的诗歌305 篇。又称“诗三百” ,可分为“风” “雅” “颂”三类,表现手法有“赋” “比” “兴” 。关雎是诗经中的

6、第一篇,是一篇爱情诗。10、 格列佛游记作者是英国的斯威夫特。11、 成功 作者是季羡林。文章以个人经历说道理,指出无论是治学或是干事业,都不能依赖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12、 学问与智慧作者罗家伦。本文阐释了“学问”与 “智慧”的不同内涵及相互关系,反对死读书,读死书,主张重视能力培养。背诵一节。13、 论美 作者是英国的培根。本文是一篇杂感。论证了美德是人类最高的美,勉励人们致力于内在美的追求,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使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14、 白鹭 作者是郭沫若。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赞颂,讴歌了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本文未作详尽细致的客观描述,而

7、是以粗线条的勾勒和大写意的手法表现的。15、 百合花 是作者茹志娟的一篇小说。主要特点是:通过细节描写等,使人物塑造得十分丰满。16、 陈涉世家选自史记 ,作者史马迁,西汉史学家。选文记叙了陈涉起义的原因和经过和浩大声势,歌颂了农民战争的巨大威力,表现了陈涉的伟大抱负和远见卓识以及在关键时候所显示的非凡谋略和领导才干。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天下苦秦久矣”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这部书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的三千多年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 (帝王) ,三十“世家” (诸侯) 、七十“列传” (历史人物) 、十“表” 、八“书” 。鲁迅先生曾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7

8、、 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名潜,东晋大诗人,田园诗派创始人。全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1)作者虚构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安乐幸福、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作者对这种社会的追求和向往,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2 )桃花源中的人“叹惋” :1 )世界的变化、战乱繁多。 2)对自己身处桃花源感到庆幸。(3 )成语: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18、 与朱元思书作者是南朝梁的吴均,文章生动而简练地描写了富春江一带的优美山水,

9、抒发了作者厌弃世俗、向往自然的思想。19、 捕蛇者说作者是唐代的柳宗元。通过蒋氏祖孙三代宁可死于毒蛇之口而求免于苛税的记述,深刻反映了“赋敛之毒有甚是蛇”的现实。全文写蒋氏的自述,自始自终采用了对比和衬托的手法。 “说”是叙事兼议论一种文体。在文中体现了作者能关心民生疾苦的美好品质。20、 岳阳楼记作者是宋代的范仲淹。文章通过迁客骚人登楼时或悲或喜的 “览物之情”的分析议论,表现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阔大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的政治抱负。 “记”是一种文体。21、 醉翁亭记作者是宋代的欧阳修。这篇游记以“乐 ”为主线,主要描绘了醉翁亭记所在地琅琊山的景色以及他和滁人的游乐

10、,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与民同乐的情怀。22、 绿 作者是朱自清。这篇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23、 囚绿记 本文作者陆蠡。作者深情怀念沦陷一年的北京住所窗前的 “绿友”常春藤,真挚而热烈地赞美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 ,祝福它们“繁茂苍绿” ,期待“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 。文章怅惘、缠绵而又深沉的情致中,蕴蓄着某种耐人寻味的意思。24、 环球城市,风行绿墙这篇说明文说明了建设绿墙对美化净化城市、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25、 一双手 抓住一双手的特征,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劳动者朴实而感人的形象。二、巩固练

11、习1、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鼎湖山听泉这篇写景散文,按照旅游者的行踪把所见所闻表现出来。作者把水泉当作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B.林中小溪是写俄罗斯高加索地区原始森林景色的,他以小溪流淌过不同地势呈现出的种种情貌,以及从中呈现出的勇往直前、冲决一切的精神,表达了作者的人生信念。溪流成为自我人生道路的写照。C.话语方式的选择是服从于所表现的内容和写作目的的。因此, 飞红滴翠记黄山综合运用了各种表达方式,如关于黄山地质史部分是说明,介绍黄山风光特点部分主要运用了叙述和描写,而日出部分则主要是议论。D.杨朔的画山绣水这篇散文从漓江上观赏山水自

12、然风光出发,去发掘。由于奋斗而取得美好生活的内涵,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故乡 是一篇取材于作者亲身经历的小说,以“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依据时间的顺序,分为“回故乡” 、 “在故乡” 、 “离故乡”的情节。B.我的叔叔于勒采用第一人称, “我”作为叙事主体贯穿全篇。小说的主人公于勒的不幸遭遇引发了作者深切的同情。C.成功以个人经历说道理,分析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指出无论是治学或是事业,都不能依赖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D.创造学思想录作者长于心理描写,采用独白式的倾诉,他并不在意连贯通畅,而着眼于思想感情的倾诉。文章歌颂

13、创造,蕴含着对伟大创造精神劳动的憧憬。3、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关于散文 白鹭 是一篇随笔性的评论。作者晓雪既是诗人、散文家,又是评论家,这篇文章既有挥洒自如的特点,又兼具文笔优美和科学严谨的品性。B. 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议论文都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好的评论都应该有独到的见解。C.诗人谈诗是一篇精悍的诗歌评论,篇幅短小,结构严谨,见解独到。D.乡愁这首诗能化具体形象为抽象感情,表达了台湾同胞对祖国的深深思念。4、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 ( )A.“说” 是一种文体,取材广泛,写法不拘一格,它接近于现代的杂文或杂感。B.陈涉世家选自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写的记传体通史史记 。 “苟

14、富贵,毋相忘。 ”表达了陈胜不甘于奴役地位及有福同享的朴素的阶级意识。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通过层层论述,得出本文的结论也就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D.醉翁亭记以“醉” 、 “乐”二字提挈全篇。 “醉”是事物的现象, “乐”是事物的本质,作者用“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句话,把“醉”和“乐”统一起来,点明了全文的主旨。5、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绿 是朱自清写的一篇游记散文,但它的重点不在于记述游踪和见到的种种景物,而是通篇文章紧紧围绕梅雨潭的“绿”展开,抒发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B.囚绿记采用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手法,告诉人们: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

15、来说,让它生活在最合适的环境,即是一种真爱、最爱。C.环球城市,风行绿墙这篇说明文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说明了“绿色围墙”占地面积少,省料省钱等共同特点。D.一双手原是报告文学乌马的传说的一部分,这篇散文透过人物的手的描写看他的精神追求,从他的劳动成果创造绿色宝库来看一位工人的爱绿之情。6、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关雎 蒹葭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B.史记是一部纪传体史书,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C. 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都是“唐宋八大家”的成员。D.“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是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7、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鼎湖山听泉这篇写景散文,文章以空间转换顺序为主,贯穿全文的是“听”字。B. 林中小溪通过小溪流过森林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C.飞红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文章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介绍黄山的风光和特点,主要是运用了叙述和描写的方法,表现日出部分是用了直接抒情。D. 杨朔的画山绣水重点描绘了从桂林到阳溯的秀美的画卷,对几个造型奇特、有传说的山岩作了简单的描述。8、选出表述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