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含答案)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27746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含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含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含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含答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含答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含答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D(含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七年级复习检测题答案班级: 姓名: 号数: 得分: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共36分)1、依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8分)( )发 ( )火 和( ) 无数半明半me( )萧( ) chng( )清 酝 ning( )主 zi( )2、给词语中加点字写出拼音:(8分)机杼( ) 称职( ) 假寐( ) 卷帙( ) 瀚海( ) 佞臣( ) 雕镂( ) 静谧(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里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在括号内订正(3分)“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地固。( )皇帝心里想:“我们也没有看见!这可害人听闻了”。( )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契而

2、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4、默写:(6分)海日生残夜, 。(王湾 次北固山下)晴空一鹤排云上, 。 (刘禹锡秋词)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论语八则)夜阑卧听风吹雨,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5、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当,请根据语境进行修改。(2分) 小李是位很大方的同学,我们第一次见面,他就肆无忌惮地跟我谈心。不过 ,他有时也很顽固,不肯虚心接受朋友的正确意见。改正: 6、综合实践活动(4 分)(1)图书馆,是学习的天地。大量的藏书,折射出人类社会的历程,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成果。通过开展“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

3、你有哪些收获?(至少写出 2点)(2 分)(2)在“走进图书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你发现本班的宋明同学不爱惜从图书馆借阅的书刊,导致书刊封面破损,书角卷起。你会怎样劝说宋明改正这种不良的行为习惯?(2分)7、名著阅读。 (5 分)2(1) 洞中历险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 ,这一章叙述了汤姆和 在岩洞里奇妙、曲折,紧张的历险过程。 (2 分)(2)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3 分)第二部分 阅读 (共74分)(一)阅读捧着空花盆的孩子一文,完成811题。(计20分)捧着空花盆的孩子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国家,有一个贤明的而受人爱戴的国王。但是,他的年纪已很大了,而且年迈的国王没有一个孩子。这

4、件心事,使他很伤脑筋。有一天,国王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吩咐发给每个孩子一些花种子,并宣布:“如果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那个孩子便是我的继承人。”所有的孩子都种下了那些花种子,他们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护理得非常精心。有个名叫雄日的男孩,他也整天用心培育花种,但是,十天过去了,半月过去了,一月过去 了花盆里的种子依然如故,不见发芽。“真奇怪!”雄日有些纳闷。最后,他去问他的母亲:“ 妈妈,为什么我种的花不出芽呢 ?” 母亲同样为此事操心,她说:“你把花盆里的土换一换,看行不行。”雄日依照妈妈的意见,在新的土壤里播下了种子,但是它们仍然不发芽。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来到了。无数个

5、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盛开着鲜花的 花盆,每个人都想成为继承王位的王子。但是,不知为什么,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忽然,在一个店铺旁,国王看见了正在流泪的雄日,这个孩子端着空花盆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自己的跟前,问道:“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雄日抽咽着,他把他如何种花,但 花种又长期不萌芽的经过告诉给国王,并说,这可能是报应,因为他在别人的果园里偷摘过 一个苹果。国王听了雄日的回答,高兴地拉着他的双手,大声地说:“这就是我的忠实的儿子。”“为什么您选择了一个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呢?”孩子们问国王。于是,国王说:“孩子们,我发给你

6、们的花种子都是煮熟了的。”8、雄日这个孩子整天用心培育国王发给的花种子,又按照母亲的指点更换了土壤 ,可是这些花的种子仍然不发芽。其原因是:“ 3”(用文中语句填写)。然而,其他的小孩都能把国王发给的花种子培育出盛开着的鲜花,其原因又是 (请根据文意合理地想象出)(6分)9、与安徒生写的皇帝的新装一文相比较,这两个国王的思想性格明显不同。 皇帝的新 装中那位国王的思想性格是 ; 而本文中这位国王的思想性格是 。(6分) 10、“当国王环视花朵,从一个个孩子面前走过去时,他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你能从国王的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影子”猜想出国王当时的心理活动吗?( 4分)简答: 11、国王开

7、始说“要选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的孩子做他的继承人,但最终为什么却选择了“端着空花盆的孩子做接班人”?(4分)简答: (二)阅读早春之恋一文,完成1216题。(计29分)早 春 之 恋(1)在残冬的余威中,早春细微的信息已从很不起眼的角落里渗露出来。春天最初的脚步,轻盈地踏过冬日的叹息,向世人展示先行的姿态和渐进发展的决心。(2)温湿的小南风,刚刚突破严冬的防线,便像涓涓细流一般向冰冻的土地温溢。大地渐渐暖和并苏醒,丝丝温馨湿润的水气从泥土的毛孔中蒸发弥散出来,宛如绵延不尽的袅袅炊烟,昭示着生命的存在与勃发。高山上的皑皑积雪,在凛冽的冬天里出尽了风头,而春风在她的 胳肢窝只温柔地一抓一挠,她便再

8、也不能严肃不能正经,忍俊不禁地噗嗤一笑,霜冷的脸融化成粉红的花面,澌澌然地从山顶到山麓,再到村落,再淙淙地流入溪河湖海,醉心于横跨千里的春天的旅程。春雨细细地蒙蒙地飘洒,像冰凉的薄翼一般的纱巾,盖在人们的脸上和身上,迷离了极目远跳的视线。早春的雨,从不刻意地张扬,也不赤裸地显露。她像一个温文尔雅盈盈细步的小家碧玉,悄无声息地做着自己的份内之事。在这样的时节夜卧听雨,滴滴答答絮絮密密的天簌之声,将会洇湿无数浪漫的关于早春的梦境。早春的梦,其实就是封闭 已久的窗户被猛地推开,沉寂麻木的心灵迎着清新的空气自由地放飞;就是新孵的蝴蝶飞飞停停翩跹起舞,撩起红男绿女们郊游远足的浓浓兴致;就是在湖4畔溪边浣

9、纱的江南女子,纤纤的素手触摸到温温的水流的血脉,粉红的脸颊上荡漾的那份惊喜。早春就是这样,总在人们不经意的时候,悄悄地挪移和靠近,洋溢着生命萌动的灵气。(3)广袤的原野上,早春的景致新鲜而纯粹,充满生命成长的欲望。早春尚不是百花竞艳百鸟鸣啭的时节,早春的标志模糊而暖昧,浅浅淡淡的草色,总让人们轻易地忽略她那轻盈而神秘的脚步,忽略那刚刚萌发的、若有若无的春意。放眼远望,野草已经始发,但还没有完全显绿,猛地一看,依然是冬天的枯色。粗心大意的人,也许就这样放弃了探春的努力,在早 春已经来临的时候,仍然怀着沉重的冬天的心情。对于早春的虔诚的恋者,却不会因为冬天设置的迷障,而错失一睹为快的赏心悦目的感受

10、。春风乍起的时候,他们必定会应和季节的脉搏,扑进大自然的怀抱。这时是否能看到野草所渗透出来的绿色。早春望草,须有一种望草的心情和敏锐的感觉。古诗云“草色遥看近却无”,与其说古人“看见”草色,不如说古人以一种观赏的姿态感知到了野草生机始发的势头。这种若有若无却漫山遍野的绿意,这种看似柔弱其实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们看到了早春的活力,从而对一年的生活充满希望。(4)春天是四季的发轫(轫 ,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而早春则是一段最宝贵最美好时光的起点。早春时节,播下希望的种子,那么在开花结果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12、第(3)段中,作者引用了古诗“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唐代

11、韩 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诗句,请你写出这首诗的后两句:“ ,”。(2分)本文作者引用韩愈的诗句,突出了春草具有“ ”的特点。(2分)而朱自清在 春中写出了春草的特点却“ ”。(2分)13、第(2)段中,有两句话描写出春雨“温柔”的特点,这两句话是 :“ ”。而朱自清在春中描写了春雨“细密”的特点,其句子是:“ 。”(4分) 14、与朱自清的春相比较,本文少描写了哪两幅春景图?但是,本文作者已从春风、春雨、春草图中体味出生命成长的活力,在本文第(1)(3)段中哪些语句能直接表 达出这种活力?(写出3处的句子即可)(6分)简答:少描写的两幅春景图: 5直接表达这种活力的句子: 15、本文语言

12、优美生动,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春风、春雨、春 草的景致。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个比喻句或拟人句进行赏析,写出你的理解。(赏析得见解独到、语句流畅,可获奖励2分)(5分)简答: 16、作者在文末写道:“早春时节,播下希望的种子,那么在开花结果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得到丰厚的回报。”读了这段话,你定会产生感想。请你联系我们初一学生的学习实际,谈一点自己的体会。(限100字)(8分)(三) 阅读文言短文狼 ,完成 17-20题。 (20 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

13、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7、试解释加点的字。 (8 分)缀行甚远(紧跟着走 ) 一狼仍从(跟从 )屠大窘(困窘 ) 积薪其中(柴 )目似暝(闭眼 ) 苫蔽成丘(覆盖 )止露尻尾(屁股 ) 又数刀毙之(杀死 )18、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 (5 分)( l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骨头已经扔光了,但两狼像以前一样一齐追赶( 2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其中的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前面619、填空:本文按照屠户 、惧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