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青春期的困惑个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21926777 上传时间:2017-11-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青春期的困惑个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生青春期的困惑个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生青春期的困惑个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生青春期的困惑个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生青春期的困惑个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青春期的困惑个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青春期的困惑个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学生青春期的困惑个案改变自我心像一、个案背景资料1.个案简介情况:来访者的情绪波动很大,很容易收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能够很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绪。易焦虑敏感多疑易产生自我质疑。来访者的主要问题出现在自我认知和人际交往上,有自我认知偏低引起的人际交往问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由于自卑自我认识不当导致敏感多疑害怕的状况出现。2.学业表现:该来访者所在的班级为普通班,她在班里的成绩中等偏上,全年级的排名也是中等偏上,但是学科中有偏科的现象,在班级里担任化学课代表一职。3.朋辈关系:该来访者在班里的人际关系不好,经常受到同学莫名的排挤。初中时曾有过类似的创伤经验,同学们给来访者起绰号,嘲笑等等,所以来访者平

2、时喜欢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觉得可以省很多事情。有关系好的朋友但是大家都不是一个学校,一周会聚一次平时遇到不开心的事情都会打电话诉说。4.家庭背景:家庭条件优渥。5.家庭关系:亲子关系不错,来访者经常会和母亲说自己的烦心事,在家里和妈妈的关系像姐妹,和爸爸的关系像兄弟。6.行为表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好,所以来访者比较依赖于网络,认为网络的虚拟环境为自己提供了一层保护膜,可以很好的和网友交流,所以在晚自习的时候会不自觉的想要看手机,期待和网友聊天。在初中的时候曾经被同学们嘲笑说自己是“斑花” “死肥婆”等等,所以现在来访者开始刻意的节食运动进行减肥,希望自己可以变美。二、问题分析在正式

3、开案之后,社工感受到来访者现阶段的情绪很焦虑。一方面意识到自己面临着控制不了想要上网聊天的冲动一方面也意识到这样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处于极其矛盾之中。(1)网络成瘾危机:控制不住想要上网找网友聊天。在网络上来访者有几个聊得不错的网友,自己觉得和他们聊天很开心。和其中一个网友的关系还很暧昧,他很关心自己所以自己很依赖。(2)自我认知问题:来访者的内心藏有深深地自卑情结。问题来源于初中时候的同学们对其的嘲笑,初中的时候自己很胖长得又不好看所以很多人给自己起了难听的绰号:“斑花” “死肥婆” ,后来自己就一直觉得自己很难看,很不受被人的喜欢,慢慢的开始接受现状:大家都不喜欢自己,自己是不被认可的。

4、(3)人际关系问题:刚上高一身边没有玩的好的朋友,和每个同学的关系都是淡淡的,没有特别要好的。(4)情绪管理:来访者的情绪不能很好进行自控,易焦虑。 合理情绪行为疗法基于一个前提:每当我们心烦意乱的时候,影响我们的并非生活中的事情本身,而是有我们持有的一些导致抑郁,焦虑,暴怒等不良情绪的信念导致的。尽管我们都能不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困扰我们的信念都是源自于三种一般的非理性的信念,每个非理性的信念都包含一个要求,不管是对于自己还是对于别人的,或者对于这个世界的,这些信念被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必须:1.我一定要做好且要获得别人对我的称赞,不然我就非常糟糕,毫无用处。2.其他人

5、必须对我体谅,公平,友好,并且要像我想象中他们对待我的那样,不然他们就做错了,就要受到惩罚。3.如果我想要,我就必须要得到它;如果我不想要,它们不能出现在我生活中,如果我不能得到我想要的,这就非常的糟糕,我不能够容忍。第一种信念常常会导致焦虑。抑郁,羞耻和愧疚。第二种信念往往带来暴怒,消极的攻击和暴力行为。第三种信念常常会刀子自怨自怜和拖拉。这些信念的要求本质导致了问题的产生。要求越少,更多灵活的信念会导致健康的情绪和有益的行为。服务对象对于自身外表、性格的评价,便是鉴于第一种信念,我不漂亮,我有点胖,我脾气很大,我如何面对别人,我无法得到他人的称赞,我羞耻自卑。三、服务计划(一)服务目标1.

6、协助案主走出过去创伤事件(过去被同学嘲讽排挤,起很难听的绰号让自己很难堪的经历)对其的影响;2.帮助案主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减少不良认知对她的影响;3.改善案主与朋辈之间的关系,增加朋辈之间的相互了理解,巩固其校园支持网络;4.疏导案主的情绪,引导其合理宣泄情绪。(2)服务内容1.抚平案主过去的创伤经验(1)让来访者回到过去,诉说初中不愉快的经历,宣泄出其负面情绪,完成对过去未完事物;引导来访者回到过去被同学嘲笑起绰号的时候,感受那个时候自己的情绪,将它们宣泄出来。(2)写出对过去所经历事情的不满情绪;认识自己过去的消极情绪;(3)当下再回头看过去事情时,又是怎么看待过去的事情;(4)现在自己

7、告诉以前的自己原谅过去他们的幼稚与无知,自己可以放下过去,迎接现在的美好。2.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1)剔除别人给自己贴的负面标签对自己的影响;(2)通过“自我心象”的调整,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3)别人怎么说不影响自己怎么做。3.情绪调节(1)每个星期与来访者见面,了解她最近的状态并给予其机会抒发情绪;(2)询问来访者以前的宣泄情绪的方式;(3)与来访者讨论最合适的宣泄情绪的方式;四、服务计划(一)第一阶段服务目标:协助来访者恢复自信,树立正确的自我心象服务策略:1.倾听和同理,给予来访者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2.运用认知行为矫正法,与来访者探讨她的不合理情绪导致的行为要如何去改变。3.帮助

8、来访者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4.让来访者学会从优势视角看待问题,让来访者的生活中充满正能量。服务评估:1.来访者逐渐找回自信心,相信自己是可以的;2.来访者可以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且接纳消极的情绪伴随自己;(2)第二阶段服务目标:协助来访者掌控好自己的情绪服务策略:1.帮助来访者意识到需要学会理智克制,任何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要与不良情绪作斗争,但不能因此就每天活得不开心;2.学会倾诉宣泄。通过语言同理解自己的人交流,是情绪得以缓解的有效手段。3.学会心理按摩。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学会逗自己开心,大脑通过改变化学物质刺激,不良情绪会得以缓解,幸福感增强,免疫功能也会提高。4.学会记录自己的

9、情绪波动,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的时候,是正常的事情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排斥害怕。服务评估:1.通过探讨来访者找到适合自己的宣泄方式,通过跑步的方式缓解自己的压力和不良情绪;2.学会在不开心情绪低落的时候通过听歌,出去走走的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3.来访者开始养成写日记的习惯;4.认识到自己的消极情绪并学会欣然接受。(3)第三阶段服务目标:提升来访者的人际交往能力服务策略1.为来访者提供人际交往的平台,例如:参与社工组织的小组活动;2.分享社工的人际交往的经验,供来访者学习借鉴;3.多参与学校的社团活动,扩大自己的交友圈子,会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4.让来访者意识到交往时要大大方方,把握好交友尺度

10、;服务评估:1.积极参与社工和学校组织的活动;2.来访者告诉来访者开始慢慢地融入集体和大家一起吃饭上下课,不再是一个人独来独往;3.来访者表示开始拥有自己的交友圈。五、评估(1)服务目标基本达到1.来访者现在对于自己身上的不完美都可以坦然接受,对于外貌体重也不是那么计较了。不再要求极致,适合自己就好。2.来访者不再独来独往,会和同学们一起吃饭上下课,讨论一些女生们喜欢的八卦;3.学会记录自己的情绪并开始学会控制管理自己的不良情绪(2)社工观察评估来访者每周都会来找社工做个案咨询,在个案跟进的过程中社工可以很明显感觉到来访者的变化,开始慢慢变得开朗活泼,不再对于身边的事情产生敏感怀疑不安。(3)

11、服务对象的评估来访者每周都会约定一个时间来到咨询室和社工见面,分享自己一周的情绪变化,以及遇到的苦恼困惑的事情。来访者告诉社工自己的状态以及身边的学会交友圈有了很大的改变,很开心。六、结案1.目标基本达到,可以结案。2.社工在最后一次个案的跟进过程中和来访者回顾了这几个阶段来访者遇到的问题,探讨的解决方法以及对自己的反思。3.追踪:来访者会在个案结束之后的一个月里,保持和社工的联系。7、专业反思1.社工在进行个案跟进的过程中发现,来访者的一些不良行为都是透露出她们的需求,例如:网络成瘾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交友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以才会沉溺于网络聊天中,当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转好时,来访者自然不再依赖网络。2.个案辅导的过程中,来访者的改变的动机是很重要的,只有改变的动机强烈,之后的辅导计划才可以顺利的进行;3.建立好的咨访关系是个案可以顺利开展的前提;4.自信心的缺乏,对自我的不认可是很多青少年存在的通病,所以社工在介入的过程中需要帮助他们重塑信心,找回自信的自己,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作者简介陆梦佳,深圳市希望社工服务中心学校社工。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从 2013 年开始从事学校社工的工作。服务心得接纳是生命绽放的甘泉,让我们用接纳滋养生命,让生命美丽绽放,并敞开心扉接纳世界万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